(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训练39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557294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训练39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训练39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训练39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训练(三十九)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1(2015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据元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归纳概括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成吉思汗维护统治的需要、丘处机善于利用时机等方面概括;第(2)问要求分析丘处机西行的意义,可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1)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2)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2(2015保定市高三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元年,李世民就指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此后还多次指示臣下:“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轻出诏令”,“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李世民自己先后怒杀大理寺丞张蕴古和交州刺史卢祖尚以后,又再三追悔,自责思虑“不审”,甚至斥责臣僚们不该不加谏阻,以致错杀了人因此当时虽然已有“三复奏”,即死刑执行前应向皇帝请示三次的规定,但他认为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又规定了“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三复奏的制度。并且规定:“自今门下覆理,有据法合死而情可宥者,宜录状奏。”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法制思想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用法务在宽简”“虽然已有三复奏,即死刑执行前应向皇帝请示三次的规定,但他认为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再又规定了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又三复奏的制度”中可以概括答案。(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唐太宗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就很容易得出唐太宗法制思想的影响。答案(1)特点:立法力求宽简;法令要力求稳定;对死刑严肃慎重。(2)原因:吸取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唐初政治上需要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受“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影响:促进了唐朝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减少冤案;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推动治世局面的形成。3(2015湖北省六校高三调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藩事功大于学问继桐城学派而革新,诗文辞赋领袖三朝(道光、咸丰、同治)崇儒致用,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清史稿曾国藩传材料二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经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梁启超(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诸学者肯定和推崇曾国藩的主要依据。(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论证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答案(1)依据:曾国藩平定内乱,是清朝的中兴之臣;曾国藩重视道德修养,是道德楷模;曾国藩继承和革新桐城学派的文风,在文学上有突出贡献。(2)历史地位:曾国藩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派遣留学生,是洋务运动的奠基者和积极推行者。4(2015海南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立宪政治,以代表国民公意为准则,而最适于运用此制者,则莫如政党政治。政党政治与责任内阁是联为一体的。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政党)贯彻国利民福之蕲向,进而组织政府,则成志同道合之政党内阁,以其所信之政见,举而措之裕如,退而在野,则使他党执政,而己处于监督之地,相摩相荡,而政治乃日有向上之机。摘编自宋教仁国民党宣言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民国初年宋教仁关于政党政治的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教仁政党政治活动的作用。解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宋教仁关于政党政治的主张依据材料逐条概括得出。由材料中“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得出主张以国会多数党组成责任内阁。由材料中“退而在野,则使他党执政,而己处于监督之地日有向上之机”得出主张在野党监督政府。 (2)由材料中“政党政治与责任内阁是联为一体的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可知实行政党政治主要是为了实现立宪政治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实行政党政治,有助于改组国民党。因为宋教仁对政党政治的坚持,宋教仁被刺杀,引发了维护民主共和的“二次革命”。答案(1)主张:成立政党;实行多党竞争;以国会多数党组成责任内阁,在野党监督政府。(2)提出并实践议会政治主张;在改组国民党中起重大作用;为民主政治牺牲,引发“二次革命”,为后来革命斗争提供血的教训。5(2015江苏泰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2年5月,邓小平调到瑞金以南的会昌工作。在会昌,邓小平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左”倾教条主义进行了抵制。他们反对“城市中心论”,主张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发展;反对军事冒险主义,主张诱敌深入;反对用削弱地方武装的办法来扩大主力红军,主张两种武装力量都要发展;反对“左”的土地分配政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邓小平画传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材料三12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材料四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的可能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主张。(2)据材料二、三,比较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四,概括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设想。(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邓小平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和思想主张。其中第(1)问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提及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材料三中财富公正公平分配。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从当时两极分化出现以及分配不公等方面分析。第(3)问容易回答,实际上就是“一国两制”。第(4)问结合邓小平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思想主张,并且其思想主张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可知,应该为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答案(1)主张:反对“城市中心论”,主张农村包围城市。(2)变化: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变为富裕以后如何实现公正公平的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原因: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公;出现了两极分化。(3)设想:“一国两制”,台湾高度自治;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精神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