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指导下的浙江历史学考复习策略课件

上传人:GQ****X 文档编号:240548776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39.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见》指导下的浙江历史学考复习策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意见》指导下的浙江历史学考复习策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意见》指导下的浙江历史学考复习策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纲举要教材为基,求真求实素养为要意见指导下的学考复习策略分享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附录2-P162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综述-P1抓纲举要教材为基,求真求实素养为要意见指导下的学考复习策略分享普通一线教师:茫茫黑夜中的启明星无边大海上的指南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附录2-P166学考学考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纲要上第一单元学习目标局部-P8学习要点1: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学习要点2:中国早期国家特征学习要点3: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学习要点4:老子、孔子学说与“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学习要点5: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学习要点6: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课标1.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课标1.2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课标1.3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学学习要点要点要点解要点解读1.中中华文文明起源明起源多多元一体元一体的的特点特点2.中国早中国早期国家期国家特特征征中国独具特点的地理坏境决定了中国史前文化一直走着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出现了不同不同谱谱系但有共同特征系但有共同特征的文化。及至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了生产生活、社会组织等同同质质多象多象的文化区。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时又有不同程度的又有不同程度的联联系,中原文化区更起系,中原文化区更起着着联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这一文化结构,既体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又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夏商周夏商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早期国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发发展的展的产产物物,又为为秦朝开辟的大一秦朝开辟的大一统统国家奠定国家奠定基基础础。和传说时代相比,早期国家的特点主要在于特点主要在于:世世袭袭王朝,中央王朝,中央设设有主管行政、有主管行政、军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职官;以部落官;以部落联联合或宗法合或宗法制、分封制制、分封制为为基基础进础进行国家管理。行国家管理。商朝的内外服制、西周的宗法制和商朝的内外服制、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商周的井田制是理解早期国家特征的关分封制、商周的井田制是理解早期国家特征的关键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纲要上第一单元学习目标局部-P8水平水平1-2学学习目目标对应的核心素养的核心素养读图,能,能够说出石器出石器时代人代人类遗址和文化址和文化遗存存的的时空分布;空分布;能能够运用相关考古材料,描述石器运用相关考古材料,描述石器时代中国境代中国境内元内元谋人、北京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人、北京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代表性文化等代表性文化遗存所反映的人存所反映的人类生生产生活状况。生活状况。读图读图,能,能够说够说出夏商周三代的出夏商周三代的时时空分布;空分布;能能够够运用商周运用商周时时期的甲骨文、青期的甲骨文、青铜铭铜铭文等考古文等考古材料及其他文献材料及其他文献记载记载,解,解释释商周的国家管理制商周的国家管理制度:内外服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度:内外服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策略一:缘起素养,应重视教材地图和图册的使用尝试用14张地图专门讲一节课: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政权更迭第二单元水平1-2学习目标:读图,能够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形成清晰的时空分布。(教材上4张地图)第三单元水平1-2学习目标:能够运用地图概述辽、夏、金、元的时空分布,说明辽夏金元时期中国疆域的演变。(教材上3张地图)图一: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二: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三:契丹的兴起图4:北宋的统一图五:党项的崛起图6:辽、北宋、西夏形势图7:燕云十六州图8:北宋的边疆危机图9:女真的兴起图10:金南侵和宋南迁图11: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2:蒙古的崛起与扩张图13:元灭南宋图14:元朝形势高一历史教学重要的辅助书籍:提升兴趣和补充材料策略一:缘起素养,应重视教材地图和图册的使用策略二:鉴于通史,应重视大事年表和“时间轴”的使用水平1-2学习目标:能够结合地图和大事年表,了解国民革命的具体过程。水平1-2学习目标:能够通过整理列强侵华大事记或时间轴,了解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基本史实。水平1-2学习目标:能够运用历史年表、时间轴等方式,概述改革开放的主要过程。水平1-2学习目标: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描述清朝统治危机的表现,分析危机出现的原因。水平1-2学习目标:能够利用时间轴和图表,列举魏晋至隋唐时期文艺、科技方面的相关成就和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170万年前元谋人70-20万年前北京人约7000-5000年前约5000年前黄河中游: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黄河:龙山文化辽河:红山文化长江:良渚文化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夏朝:约BC2070年建立。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朝:约BC1600年建立。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内外服制度、青铜器、殷墟、甲骨文西周:BC1046年-BC771年。奴隶制国家的繁荣,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春秋:BC770年-BC476年。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春秋五霸、铁犁牛耕、孔子与老子战国:BC475年-BC221年。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七雄,变法,土地私有制,百家争鸣秦朝:BC221年-BC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BC202年-9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加强,汉承秦制、汉武帝举措。东汉:25年-220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加强。注意属于东汉的文化成就。东汉25-220三国三国220-280魏国魏国220-266蜀国蜀国221-263吴国吴国229-280西晋西晋266-316十六国十六国304-439东晋晋317-420南朝南朝420-589北朝北朝439-581北魏北魏386-534宋宋420-479东魏魏534-550西魏西魏535-557北北齐550-577北周北周557-581隋朝隋朝581-618齐479-502梁梁502-557陈557-589隋朝隋朝581-589-618唐朝唐朝618-907唐朝前期唐朝前期唐朝后期唐朝后期唐高祖唐高祖唐太宗唐太宗唐高宗唐高宗武武则天天唐玄宗后期唐玄宗后期唐玄宗前期唐玄宗前期唐玄宗唐玄宗618年,在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安称帝,建立唐朝贞观之治(措施),天可汗,打之治(措施),天可汗,打败东突厥,突厥,设安西都安西都护府,府,与吐蕃和与吐蕃和亲,增加考,增加考试科目,以科目,以进士、明士、明经为主,主,扩大宰大宰相范相范围,贞观年年间玄奘西天取玄奘西天取经。联合回合回纥灭西突厥,西突厥,编修唐本草修唐本草设北庭都北庭都护府,府,扩大取士的人数,首大取士的人数,首创武武举、殿、殿试。册封册封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任用高官主持考仁可汗、渤海郡王,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地位。,提高地位。开元盛世(措施)开元盛世(措施)755-763年安史之乱(原因、影响)年安史之乱(原因、影响)唐朝中期唐朝中期唐德宗唐德宗780年,年,实行两税法(背景、内容、影响)行两税法(背景、内容、影响)9世世纪中期唐蕃会盟,藩中期唐蕃会盟,藩镇割据,宦官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朋党之争,875年黄巢起年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年,朱温废唐,建立(唐,建立(后后)梁。)梁。五五代代十十国国隋文帝:隋文帝:励精励精图治,治,废九品中正,九品中正,用分科考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拔人才。确立三省六确立三省六部制度。部制度。隋隋炀帝:帝:广广设粮粮仓,营建洛阳,建洛阳,开通运河,开通运河,三征高三征高丽。始始设进士科,士科,科科举制度形制度形成。成。960年北宋建立年北宋建立1127年金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北宋,南宋建立1279年元年元灭南宋南宋916年契丹建年契丹建辽1125年金年金灭辽国国916年契丹建年契丹建辽1115年女真建金年女真建金1234年蒙古年蒙古灭金金1038年党年党项建西夏建西夏1227年蒙古年蒙古灭西夏西夏1206年年铁木木真建蒙古真建蒙古汉国国1271年年国号大元国号大元1368年年元朝元朝灭亡亡1368年明太祖明成祖明朝中期1553年1616年1624年1636年1644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废丞相制设锦衣卫设内阁设东厂派郑和下西洋修长城迁都北京戚继光抗倭葡占澳荷占台(1662/1683)女真建后金(努尔哈赤)清太祖清朝建立(皇太极)清太宗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多尔衮)大顺政权明朝灭亡1636年1644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1644-16611662-17221722-17351736-17951796-18201821-1850清朝建立(皇太极)清太宗理藩院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多尔衮)1683年统一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属福建省抗击沙俄入侵,1689年尼布楚条约开始实行奏折制度西藏:册封五世班禅文字狱:打击反清复明思想(明史案)设立军机处普遍采用奏折制西藏:1727年开始派遣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文字狱奏折制度形成固定制度西北: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GA)尔部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西北: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利将军西藏:1793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西藏:创立金瓶掣签制度文字狱西藏:册封五世达赖内外危机初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18421856-18601883-18851894-18951900-1901太平天国运动收复新疆镇南关大捷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1851-18641878-18841885189418951900新思想萌发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洋务经济1912年清朝灭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激进派无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器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制度文化184019121840-1842鸦片战争1856-1860二鸦战争1883-1885中法战争1894-1895甲午战争1900-1901八国侵华1851-1864太平天国19世纪末义和团1839年虎门销烟19世世纪纪60年代到年代到90年代年代洋务运动1878年收复新疆1885年镇南关大捷1894年黄海海战1895年反割台斗争1895年公车上书开眼看世界19世纪末瓜分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1894兴中会1905同盟会清末新政皇族内阁1911年辛亥革命晚晴政府统治时期1912191619181928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展开独揽大权的活动,直至称帝失败。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底护国战争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1917年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1917-1918护法运动1917年8月14日中国参战民国初年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一大1922年中共二大1923年中共三大1924年国民党一大,开始国民革命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3月孙逝世1926年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12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715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同年宁汉合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7-192819371927年,宁汉合流1928年,东北易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9月秋收起义1927年10月井冈山1928年朱毛会师1929年12月古田会议1930年夏可以燎原1931年11月苏维埃共和国土地革命1934年10月红军战略转移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10月吴起镇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301934蒋介石五次“围剿”1931.9.181932.1.281932.319331935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5年八一宣言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东北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3万人)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9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1937.8.13-1937.9-1938.1-1938.6-1941.12-1941.12.7-1945.8.15-9.2-10.25攻上海攻山西攻徐州攻武汉攻长沙攻珍珠港投降、签字、光复战略防御阶段(1938.10广州武汉失守)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1937.9.22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中国远征军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1945.9.9南京受降1941.1皖南事变1937.8洛川会议递交宣言改编军队平型关大捷1938年论持久战1940年百团大战根据地建设1945年4-6月中共七大1945年8月9日最后一战(1)在敌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2)在沦陷区,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1945.81946.11946.61947.31947.61948.9-1949.1-1949.3-1949.41945.10毛抵达重1945.10.10双十协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人民解放战争内战爆发战略防御1946.7-10粉碎全面进攻粉碎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打退对山东的重点进攻1946年11至12月“国民大会”召开中华民国宪法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北平谈判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占领南京1945.8蒋电邀毛194919561966197619781992今天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十年“文革”两年徘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1950建立政权1950-1953巩固政权(如何巩固)1953-1956建设政权(一化三改)正确的探索(自己罗列)失误的探索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巨大成就真理标准伟大转折194919561966197619781992今天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十年“文革”两年徘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分段分段再分段,不能再分一连串经济:政治:外交:科技:统一大业:“两会”指什么?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1982年开始,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七、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2、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3、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4、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5、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八、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2、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3、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4、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5、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是什么会议?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央”或“中共中央”、“中”。党的中央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一般来说,每一届中央委员会总共召开七次全体会议,分别是:全国代表大会后开一次,选举政治局委员、常委、总书记、任命书记处;第二年三月,全国人大换届后的第一次会议召开前开第二次,通过对国家机关主要人选的提名;当年9月或10月,开第三次;以后每年9月或10月个别情况下11月召开,即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下一次全国达标大会召开前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七次,通过对下届中央委员会的推荐名单,通过要在大会上做的政治报告草案。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1982年9月1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92年10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97年9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002年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历史阶段历史阶段会议名称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地点会议内容会议内容中共一大中共一大1921.7.231921.7.23中共二大中共二大1922.7.161922.7.16中共三大中共三大1923.61923.6八七会议八七会议1927.8.71927.8.7古田会议古田会议1929.121929.12遵义会议遵义会议1935.11935.1瓦窑堡会议瓦窑堡会议19351935年底年底洛川会议洛川会议1937.81937.8中共七大中共七大1945.4-61945.4-6历史阶段历史阶段会议名称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地点 会议内容会议内容全国土地会议全国土地会议19471947年夏年夏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19491949年春年春人民政协一届会议人民政协一届会议 1949.9.211949.9.21一届全国人大一届全国人大1954.91954.9中共八大中共八大19561956七千人大会七千人大会19621962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641964历史阶段历史阶段会议名称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地点会议内容会议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978.12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61981.6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9821982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二大19821982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三大19871987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1989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大19921992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五大19971997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20002000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六大20022002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052005中共十七大中共十七大20072007中共十八大中共十八大20122012中共十九大中共十九大20172017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8.3.112018.3.11策略一:缘起素养,应重视教材地图和图册的使用策略三:基于纲要,应重视核心概念和较难概念的解读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湣公即位;宋湣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传贤优于传子B.宗法制度瓦解C.王室逐渐衰微D.殷人旧俗影响策略二:鉴于通史,应重视大事年表和“时间轴”的使用第一单元教学建议(5)本单元历史术语较多,概念性较强,建议用图表法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如秦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结合图片或文字史料全面阐释郡国并行制、中朝制度、均输平准等较难的概念。第四单元教学建议(2)明清经略边疆、强化封建专制等措施,涉及很多历史概念,教学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内容,实现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与整合,还要注意利用图片等史料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第八单元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从“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入手第三单元核心素养培育示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核心概念“中华多元一体文化”作出合理解释第五单元核心素养培育示范:从“近代化”的概念入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部分历史概念解读1、北洋:清朝的行政区划中沿海各省统称为“洋”,以江苏为界,以北的奉天(今辽宁省)、直隶省(今河北省一带)、山东等沿海省份通称北洋;以南沿海各省统称南洋。负责管理北洋地区对外通商和外交等事务的官员叫做“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李鸿章和袁世凯都曾任北洋大臣。(参照辞海等内容整理编写)2、军阀:军阀是指在正常的国家体系内,由自成派系的军人组成军事集团,对国家地域划分势力范围,使用军事手段割据一方,并控制其割据地的行政,司法,教育,税务等政府机构和所属官员的任命。近代军阀的一大特点是投靠帝国主义。(根据百度百科整理改编)3、北洋军阀:清政府于1894年在天津东南一个铁路站训练新式陆军。1895年,清政府派袁世凯(兼北洋大臣的直隶总督)接统这支军队,这是北洋军建立的开始。北洋军阀就是近代中国随着北洋军的建立和发展而形成的一支特殊的政治军事力量,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参考桑兵相关论文改编)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政治军事集团取代南京临时政府开始,到1928年东北奉系归附国民党,历16年,大致可以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两个阶段。(参考柳丽贺相关论文改编)实际操作步骤:进行精挑细选,从学生实际出发,择出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的“历史概念”。讲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包含了时间、地点、内容或过程、结果等史实要素。进一步解读“历史概念”的外延,可以包括背景、原因、条件、性质、作用、影响和评价等。补充相关材料:图片等史料。设计专门与“历史概念”相关的题目。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1.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教材P32.夏商周夏商周是中是中华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发展展时时期。早期国家是新石器期。早期国家是新石器时时代晚期代晚期父系父系氏族社会氏族社会发发展的展的产产物物,又,又为为秦朝开辟的大一秦朝开辟的大一统统国家奠定基国家奠定基础础。指导意见P73.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教材P104.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材P14标题),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教材P155.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材P20标题)。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西域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教材P21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教材第二单元导语P25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教材P28在北方十六国时期,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教材P29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教材P307.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材P33学习聚焦)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8.辽宋夏金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教材P48第三单元导语)辽夏金诸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同时学习唐宋制度,维持了较长时间统治的稳定。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持久、稳定,呈现互相交融的趋势。指导意见P15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指导意见P15)元朝的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教材P57)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教材P58学习聚焦9.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教材P71第四单元导语明朝注重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清朝前期积极经略边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指导意见P18策略一:缘起素养,应重视教材地图和图册的使用策略二:鉴于通史,应重视大事年表和“时间轴”的使用策略三:基于纲要,应重视核心概念和较难概念的解读时光荏苒,四十好几的我,从来没有忘记16岁那年作出的职业选择,时至今日,也从没认为做老师就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我一直觉得自己选择了一份伟大的事业,一直觉得自己就是在认真真做事业,一直觉得自己把这个事业经营得还不错,就让我这份毫无缘由的沾沾自喜,伴随着三餐四季,直至白发苍苍。学考复习总原则:在指导意见指导下落实核心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