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暑期学习培训(杨旭东)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40483851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暑期学习培训(杨旭东)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4年暑期学习培训(杨旭东)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4年暑期学习培训(杨旭东)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学校及教师实际开展基于学校及教师实际开展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宜宾市二中杨旭东新课程课堂的新要求新课程课堂的新要求2001.6.8,2001.6.8,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课程改革纲要(施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个性地学习。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很多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很多原来固有的习惯、传统包括教师的观念、原来固有的习惯、传统包括教师的观念、行为、心理等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而这行为、心理等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悄悄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些变化又悄悄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如何使这些带有明显改革倾向的教育行为,如何使这些带有明显改革倾向的教育行为,成为老师们共同的内心需求,进而成为一成为老师们共同的内心需求,进而成为一种共识文化,是目前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种共识文化,是目前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新课程走向深入的关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新课程走向深入的关键。键。校本研修的诉求:校本研修的诉求:以校为本: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以校为本: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中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课为本:学生成长在课堂,教师发展在以课为本:学生成长在课堂,教师发展在课堂课堂以文为本:文化滋养课堂,文化养护学校以文为本:文化滋养课堂,文化养护学校校本研修三要素:校本研修三要素:自我反思自我反思强调通过对个人的学习和实践行为的思考,增强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度,通过个人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包括:自我修炼、自我总结、自我实践等专业引领专业引领强调在专业人员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专业引领实际上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最密切的结合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专家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等同伴互助同伴互助强调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帮助,通过集体智慧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共同获得进步。包括经验交流、教学协作、教学研讨、共同专题研究等。百年二中近年来的课改之路1、2000年学校“4711”课时加教法改革2、2010年学校开始“求真教育”真课堂打造“真课堂真课堂”理念:理念:人人主动参与人人主动参与学生、教师等共同参与。学生、教师等共同参与。彰显人人个性彰显人人个性让学生个性、教师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和展现。让学生个性、教师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和展现。人人成为人人成为“真人真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成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成为“真学生真学生”、“真教师真教师”和和“真管理者真管理者”。二中课改成效显著:1、宜宾市翠屏区初中划片招生以来,我校中考成绩连续十九年居全区第一2、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校风示范校等光荣称号3、学校多个科研课题省市区获奖。随着宜宾市二中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出现了。瓶颈问题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高位运行难以有新的突破。瓶颈问题二:为确保教学成绩不滑坡,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校许多教师往往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层面,缺乏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瓶颈问题三: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对教师依赖重,课堂中缺乏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学生考试能力强但自主质疑能力、创新能力较弱。如何打破“瓶颈”,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二中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成为摆在二中人面前的又一课改难题。新一轮课改势在必行!2011年学校开展了“聚焦课堂,提升质量”的课堂大调查,学校领导带领学科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每一位教师上课,听取学生及家长意见,学校专家组听了630节课,最终形成了学校“课堂调研”报告。从报告中我们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层面: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科学创设问题情境,所提问题较为随意,甚至存在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的现象。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没有把学习引向深入。3、教师备课中教师“教”的内容备的多,备知识较多,往往忽略了引导学生主动的“学”,缺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意识激发疑问”的组织引导。学生层面:1、学生质疑问难意识不够,呈现接受型学习状态。2、学生质疑问难能力不强,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3、学生质疑问难习惯较差,自主、合作学习往往“走形式”。种种问题,归根结底直指课堂缺乏“疑”,学生学习中“不想疑”、“不敢疑”、“不会疑”、“不善疑”;教师教学中缺乏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产生疑问的意识。直面问题,实践探索:“四步解疑”教学法第一步个体质疑:第一步个体质疑:个人认真自学产生疑问。第二步碰撞激疑:第二步碰撞激疑:通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碰撞课堂,展示碰撞中解决多数同学自学中的疑问。但往往就在解决原有疑问的基础上又生成了新的疑问,把学习引向深入。第三步师生析疑:针对课中碰撞生成的新第三步师生析疑:针对课中碰撞生成的新疑问,师生合作帮助解决疑问。疑问,师生合作帮助解决疑问。第第四四步步过过关关解解疑疑:当当堂堂检检测测,教教师师通通过过设设置置不不同同梯梯度度的的检检测测题题了了解解学学生生的的学学习习效效果果,解决学生不同层次的疑问。解决学生不同层次的疑问。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及实践,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及实践,2014年宜宾市二中申报四川省年宜宾市二中申报四川省省级科研课题省级科研课题以疑导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疑导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以疑导学”教学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疑问”为主线,通过教师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生成疑问,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不断解决疑问,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的一种教学策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鼓励和启发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参研人员:学校全体教师2014-2015学年学校各学科备课组校本研修选题及研修内容:1、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2、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3、学生质疑问难学习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4、学科教师如何科学设疑、引疑、解疑。5、学科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如何科学互动,从而高效解决学生学习疑难。宜宾市二中学校及教师个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相信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二中团队的每一位教师定将立足学校及自身实际,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工作,创造二中更辉煌的明天!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