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讲述PPT课件

上传人:辰*** 文档编号:24037007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讲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讲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讲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贵和尚中 刚健自强 一、文化精神:1、思想意识层面,相对于文化具体表现,器物、制度、习惯特点:广泛、深远的影响基本的人生信念 积极的作用维系民族生存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性质: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支柱,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 刚健自强 二、天人合一 杞人忧天?对天与人的思考 史记“学究天人之际”天与人统一人与环境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和精神,中西文化基本差异之一 西方:主客二元对立认识、征服、改造自然,科学发达 1、什么是天人合一: l天: “天道”:自然界及其规律 儒:“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道 道:“道法自然” “天命”:命令,不可抗拒 人生命之价值,存人性中:“天命之谓性”,内容:善之根、道德萌芽 l 人:万物之一,但天地之生人为贵,“三才”、“四大” 独特:推(推己及人)、思(思考认知),义(道德观念)、群(组织社会)、参(参赞天地化育) 人有泛爱万物、善待自然之伦理义务 l天人合一:统一性 把握天道规律,天人相互协调:天人合德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无为“无以人灭天”、齐物我“万物与我为一” 实现天命的价值:成天命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必然与应然,内容:仁义礼智 境界:泛爱万物 尊重所有存在物(生物与非生物) “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 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 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 h s恐惧战栗)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 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王阳明大学问 实现途径: l 学问修养、率性达命:“下学而上达”、“修道之谓教” 修养内容:诚与仁 诚:成己成物,“尽其性”(尽己、人、物之性) 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修养境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l 寡欲去知,取法自然 2、自然界与人的关系:和谐统一l 不夺农时,以时禁发:“獭祭鱼,然后渔人入泽梁;鸠化为雁,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不蛰不以火田,不麛( m 幼鹿)不卵,不殀夭,不覆巢。”蕃庶物、助生息l 生命一体:“观生意”,窗前草不除,闻驴鸣,鸢飞鱼跃活泼泼的 3、天人合一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借鉴意义1)人类困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危机l 表现:环境破坏与自然的报复 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石油)、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水、空气) 厄尔尼诺、拉尼娜、极端天气、泥石流l 原因:人类中心主义(人是目的,“人是自然的主人”)、追求经济片面发展 2)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与和谐l以天人合一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人之本源意义上:天人一体 自然是人生命之源、价值之源,人与万物、宇宙为一整体 价值实现意义上:“为天地立心” 人是自然界生命价值(生生之道)的实现者,亦可成为破坏者l重建人与自然生命的一体关联:物各付物、爱物成物 4、天人合一的影响 1)绘画:人与对象之融合l 追求气韵生动:宇宙生命一体存在l 与表达对象生命感通,主客相融 郭熙林泉高致: “山以水为血脉, 以草木为毛发, 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 得草木而华, 得烟云而秀媚。”自然人化l 散点透视,千里江山图 三、以人为本西方:自然神人中国传统文化早期就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向1、人本含义:相对于天(人贵)、相对于神(重人事)以人为本,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三种对待宗教的态度:l理性主义:“敬鬼神而远之”存疑 随国季梁:“夫民,神之主也。” 郑国裨灶,子产:“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 l神道设教:“祭神如神在”,统治之用 儒教之“教”:宗教与教化l民间宗教功利化:多神;求福去灾病之目的 2、人本表现:政治文化:以民为本,舟水、民贵政治制约 为政在人,贤能政治、“贤均从众”人生修养:“成人”,成就人之善性与价值 成人基础:完整的人性 理想人格:君子 成人之道:有教无类、为仁由己 四、贵和尚中 中西文化基本差异之一:中国崇尚和谐统一,西方分别与对抗1、贵和(1)什么是和:多样性的统一 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 国语郑语 差异为基础,协调为结果和而不同 (2)和的内容:l 宇宙整体的和谐 : “太和”至高之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庸l 人伦社会的和谐: 政治之“人和”:得道多助 社会人伦之和与国家民族之和:“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l人格品质的和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而不同” 2、尚中l中:度,不偏不倚、不过不及l方法:执两用中,礼 “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l结果:情感适度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之谓和” 孝:父子之和 顺:“几谏”不顺:诤、逃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内心之“敬”与面容态度之“色难” 社会历史影响:l 观念精神:不走极端、求同存异、维护集体利益,利于民族精神凝聚l 政权维护:注重社会和谐与稳定,利于政权维护 3、中和之美:(1)艺术的最高境界l 和:相反相成原则 阴阳虚实,浓淡枯湿、长短曲直、八音克谐、柱与檐l 中:中心 主音、书之主笔、画之主峰与主要人物、主体建筑 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郑玄注:“金,钟镈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tao)也;丝,琴瑟也;木,柷“敔(yu)也;匏,笙也;竹,管箫也。” (2)文学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表达方式:象征、暗讽等 屈原:芳草美人。戏曲:四卒、一鞭 “直诘易尽,婉道无穷” 艺术特征:含蓄深沉、意味隽永,“温柔敦厚”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师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天净沙“秋思之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五、刚健自强积极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1、刚健: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不断升华与完善的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敦厚: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德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一阴一阳”之道、刚柔并济 3、社会历史影响l独立人格捍卫尊严与气节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 文天祥、于谦“中国的脊梁”l积极有为、经世济民 “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l涵容博大的包容精神l“日日新”的创造精神 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 西汉马圈湾纸 居延金关纸 活字印刷 司南 指南鱼 火铳与火毬 二、天人合一 杞人忧天?对天与人的思考 史记“学究天人之际”天与人统一人与环境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和精神,中西文化基本差异之一 西方:主客二元对立认识、征服、改造自然,科学发达 l天人合一:统一性 把握天道规律,天人相互协调:天人合德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无为“无以人灭天”、齐物我“万物与我为一” 实现天命的价值:成天命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必然与应然,内容:仁义礼智 境界:泛爱万物 尊重所有存在物(生物与非生物) 3、中和之美:(1)艺术的最高境界l 和:相反相成原则 阴阳虚实,浓淡枯湿、长短曲直、八音克谐、柱与檐l 中:中心 主音、书之主笔、画之主峰与主要人物、主体建筑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天净沙“秋思之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社会历史影响l独立人格捍卫尊严与气节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 文天祥、于谦“中国的脊梁”l积极有为、经世济民 “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l涵容博大的包容精神l“日日新”的创造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