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分析 社会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002012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分析 社会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分析 社会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分析 社会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及成绩评定摘 要XIIABSTRACTXIII1引 言12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概述22.1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概念22.2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呈现特点23 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33.1 创业初期法律风险33.2 创业中期法律风险53.3 创业后期法律风险64 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对策74.1 创业初期法律风险防范74.2 创业中期法律风险防范104.3 创业后期法律风险防范125结语14参考文献16致 谢18学 术 声 明19摘 要 高校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高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法律风险,如何降低法律风险,将法律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学生共同努力。本文以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重点介绍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和面临的法律风险。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概念、特点和相关论述。第三部分介绍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主要分为创业初期法律风险、创业中期法律风险、创业后期法律风险。第四部分介绍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对策,分别从创业初期、创业中期、创业后期三个阶段分析了如何应对法律风险。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n the new era. However, there are common legal risk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starting their own businesses. How to reduce legal risks and keep legal risks to a minimum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college student entrepreneur should think about and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society, the government, college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legal risk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egal risks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preface,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legal risks they face. The second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legal risk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expound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discussion of the legal risk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legal risk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which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legal risks in the early stage of entrepreneurship, legal risks in the middle stag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legal risks in the late stage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legal risk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analyzes how to deal with the legal risks from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initial stage, the middle stage and the late stage.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to the entrepreneurial commun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he legal risks1引 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高,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越来越多。与之前创业环境比较,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有了明显改进。从国家层面来说,总理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引导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支持新型产业创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保险政策等。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我国大学生创业必将掀起新的高潮。同时就业压力加大,也加剧了大学生创业热情。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50万人,就业人数明显增多。在经济形势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就业难度加大,导致更多的大学生步入创业阶段。相比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拥有新型知识的群体,创业门槛更低,降低了大学生创业难度。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大学生创业面临着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贯穿在大学生创业全过程,必须引导高度重视。由于政府对创业法律风险宣传力度不够、高校对学生创业法律指导不够、大学生自身法律素养不强等原因,造成我国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积极性,甚至有可能对创业者产生法律后果,因此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有更加清晰认识。2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概述2.1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概念叶虹在大学生创业法律实务指出,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是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问题。本文所涉及的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因为不了解法律或者法律规范而产生不利结果的法律风险。市场经济运作必须依靠法制和市场规则,只有依靠完善的法律规则、商业习惯,才能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转。作为创业企业,从成立、管理到解散都要依靠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运作需要考虑决策人事、财务运作、商业监管等多个流程,涉及到行业管制、劳动人事制度、税收政策等法律法规,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那么都可能引起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可以理解为社会、企业、个人之间利益冲突而导致的风险。2.2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呈现特点2.2.1 事前预防少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重视事后控制,轻视事前预防,难以在源头上避免企业法律风险的发生,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始终把法律风险管理滞后,造成企业法律风险进而造成法律障碍。2.2.2 不可预见性由于高校大学生创业热衷于新型行业和新兴产业,往往会因为企业外部因素造成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是具有不可预见性。比如说社会环境改变、政策环境、法律环境改变而引发的法律变迁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法律风险。2.2.3突发性由于高校大学生普遍社会经验少,面临的法律风险经常会有突发性特点。这种突发性通常会对大学生创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运营,甚至会造成企业倒闭。大学生创业普遍由于社会经验少,对市场敏感度较差,在创业一开始就有可能产生法律风险,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比如说个人合伙制企业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企业对外界产生损失不仅需要企业承担赔偿责任,个人也要以资产赔偿对方。从设立企业之初,就面临着极大的法律风险。创业者在签订商业合同时,对签约方信用度、履行合同能力、还债能力审查不到位,极有可能产生无效合同。在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维权意识差等问题,产生更大的法律风险。3 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3.1 创业初期法律风险3.1.1 创业组织形式法律风险3.1.1.1企业形态法律风险创业模式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高校大学生在选择自主创业模式时,面临着法律风险。企业创业模式涉及到产品版权、商标权等多种内容,如果在选择过程中出现偏差,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法律风险。企业设立形态不同,直接影响了人员、资金、结构、经营范围等要素。不同的企业形态,对应着不同的权利和责任。大学生创业选择企业形态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经济水平、管理机制和风险调控等因素。如果选择不适当的企业形态,那么就可能造成极大的法律风险。现代企业形式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普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外合资企业、一人公司等。不同企业形态设立,需要涉及到注册资金、手续办理、风险责任承担、投资人法律关系等因素。从目前大学生创业企业形态来看,80%的大学生选择设立有限责任公司,15%大学生设立普通合伙企业。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对公司注册资金不做要求,降低了公司设立门槛,减轻了大学生创业负担。有限公司能够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只承担有限责任,确保公司人格独立、财产独立,但是相比较于其他企业形态来说,手续比较繁琐,重要决策必须经过股东会讨论。合伙企业由于规模小,出资方式灵活,决策程序简单,合伙人处于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同承担风险,有利于企业管理,但是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不仅需要以公司资产偿还债务,而且要以个人私人财产偿还债务,对保护投资人利益非常不利。如果在创业初期,选择不适当的企业形态,那么有可能在创业后期对投资人产生不利影响,对企业产生法律风险。3.1.1.2 加盟创业法律风险一些高校大学生创业初期,为了更好的打开市场和降低创业难度,会选择加盟方式来创业。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刚出校门,对社会了解比较少,对加盟主体特许资质和合法性辨别不准确,容易因为加盟而陷入到法律纠纷之中。3.1.1.3 信息技术平台创业风险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大学生创业群体瞄准了信息技术平台,以信息技术平台为依托开展创业。信息技术平台涉及到电子广告、电子网络知识产权等内容,而我国目前对网络信息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有可能在创业初期遇到法律风险。3.1.2 场地租赁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必须要租赁场地,但是在场地租赁过程中要容易产生法律风险。3.1.2.1 出租方非房东大学生在签订租房合同的时候,并没有对场地真正的房东进行审查,有可能与不是房东的出租方签订合同,由于签约方不属于场地合法权利人,因而使得场地租赁出现法律争议,造成资金损失和法律纠纷。如果场地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有些场地在出租的时候,夫妻双方有一方同意出租,有一方不同意,这些前提条件要提前掌握好,避免出现类似问题。3.1.2.2 场地手续不全场地手续不全的问题在大学生创业租赁方面经常出现。由于大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到位,重视对租金的考虑,对场地手续问题考察不仔细,手续不全的场地无法为创业提供场所,甚至有被查封的可能,从而造成法律风险。有些场地处于被法院查封的前期阶段,由于大学生创业者没有进行实地考察,造成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法院查封现象,或者场地处于被抵押状态,银行来收取场地进行拍卖,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租地风险。同时部分场地法律明确了租赁性质,但是出租方可以隐瞒缘由,从而因为场地租赁出现法律争议。3.1.2.3 租赁期限违法一些出租方为了获取租金,而伪造了合同到期的说法,大学生在缴纳租金之后,面临着场地租赁不到期的问题,无法利用场地。同时有些出租方利用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特点,签订超限租赁合同,从而产生无效合同。3.1.3 虚假出资法律风险一些投资者处于投机目的,虚构证明和资产,骗取资产验证机构证明,在获得经营资质之后,抽离资金,这对于企业初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甚至直接导致公司破产。3.1.4公司设立协议不当法律风险公司在成立之前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是通过发起人之间的协议来进行运转的。签订书面协议,对于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在大学生创办企业过程中,可以看出不少投资者对公司设立情况关注不够,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一旦公司运转情况与预期结果出现不同情况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法律纠纷,由于没有签订法律协议,导致公司设立之初就产生了法律风险。3.1.5公司章程法律风险公司章程法律风险是指公司管理者为了约束公司内部组织关系和公司经营行为而制定的自治规则,由于管理层规章制度建设意识淡薄,对规章制度在企业运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仅仅看成普通文件,没有明确重要事项操作流程,导致公司章程操作性不强,容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纠纷。3.2 创业中期法律风险3.2.1 合同法律风险法律合同是维系市场经济的有效纽带,市场经济活动均是以合同为载体的。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要涉及到大量合同。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过程中,企业承担着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大学生由于初入职场,急于拿下订单,对交易方提供的合同范文审核不仔细,容易陷入对方法律合同陷阱。3.2.2 税收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企业虽然享受政府优惠,但是依然要与工商部门、税务部门打交道。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约定,处理税务事务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创业企业来说,要在法律允许框架范围内,实行合理避税。但是由于我国税收名目繁多,对于本就资本不富裕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来说,无形中是一个巨大负担。因此不少创业企业为了避税选择了偷税漏税的途径。避税行为不仅仅是企业财务行为,同样是法律行为。企业税务风险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我国高度重视税收法制问题,一旦因为税收问题面临税务处罚,那么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打击将是致命的。3.2.3 用工法律风险我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大学生创业者应当做到统筹考虑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企业利益。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企业普遍规模小,用工数量不多。一般大学生创业企业人数不超过10人,甚至可能会有5个人左右,招聘员工一般2到3个,通常会选择在校内招聘一些兼职学生来共同完成工作。对于兼职学生来说,企业一般不和他们签订用工劳动合同,只需要商定报酬即可。企业合伙人之间约定根据协议来进行分红,不涉及劳动法。对于全职招聘的员工,大学生创业企业多数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难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造成用工法律风险。3.2.4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演变,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大学生创业之初对知识产权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凡是没有在工商部注册的商标是不予以法律保护的,日后如果被其他企业抢先注册,那么就有可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不少大学生创业企业对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缺乏保护意识,难以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3.3 创业后期法律风险企业历经发展阶段之后,可能会出现企业破产现象。大学生创业企业由于经验缺乏,极有可能出现企业倒闭现象。在企业倒闭之后,创业者要做好后续工作,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创业后期法律风险。3.3.1 未依法注销在企业倒闭之后,创业者没有及时到登记部门注销企业名称,从而有可能出现被他人恶意盗用的问题,从而产生相关的法律纠纷。3.3.2 清偿债务问题当创业企业倒闭以后,要做好债务处理工作。在实际情况中,创业者往往以为企业倒闭后就与自身没有关系了,实际上这种理念是错误的。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决定了还债方式的不同。如果创业者是以个体工商户或者合伙人形式组建的公司,那么企业组织中止后,依然需要以个人资产偿还公司债务。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形式,那么创业者通过破产清算就可以完成债务处理后续工作。4 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对策4.1 创业初期法律风险防范4.1.1 合理选择创业企业形态4.1.1.1 合理选择企业形态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个人资金、责任承担、经营风险等情况,设立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形态,确保自身和投资者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者要避免因为手续繁琐、资金少而选择与自身风险承担不适应的企业形态,从而能够在创业初期将法律风险降低最低。 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初期,要对投资额度、合作伙伴、行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选择适合的创业组织形式进行工商登记。如果创业主体选择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那么要随时考虑企业资产负债率。如果选择个人合伙企业形式,那么要对公司债务规模进行控制,一旦发现有不可控制苗头,要通过合伙协议、参加保险等方式尽可能降低债务,有效规避债务风险。如果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成立,那么创业者对债务风险方面考虑就不必太在意。不同类型企业运行管理成本不同。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成本逐步增加。一人有限公司如果在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区分家庭和企业,那么一旦破产,股东就要承担无限责任,因此选择创业形式要考虑组织者成本承载能力。对于特殊形式企业要注重人合性管理风险。对于个人合伙、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来说,人合性非常突出。如果合伙人、股东之间经营理念、性格行为发生冲突,那么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因此在选择合伙企业创业形式时,要善于选择那些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避免出现经营管理上的矛盾。4.1.1.2 规避加盟创业风险大学生在选择加盟创业时,要对加盟方特许经营资质和合法性进行甄别,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方式和工商管理局查询等方式,明确加盟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合法性,在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之后,就加盟事项进行谈判,比如说加盟费用、场地选择归属权、场地装修等事项都需要明确进行商谈,从而避免因为前期工作不到位造成法律纠纷。4.1.1.3 信息技术平台风险大学生创业群体在选择信息技术平台创业之后,要提前对我国网络信息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和掌握,对电子版权收入、电子广告投放、电子网络知识等进行明确归纳,避免因为法律法规不熟悉,而陷入法律陷阱中。4.1.2 规避场地租赁法律风险4.1.2.1 审查房东资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二房东与租客签订合同的现象,最终导致签约合同无效。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大学生在选择租赁场地时,要对房东资质进行审查,查看场地国有土地使用证书上备案信息、查阅房东身份信息和家庭信息,走访租赁场地周边商户和住户,对所租赁场地的归属人进行详细摸底调查,避免出现无效合同。在签订租赁协议时,要求对方出具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据,现在一般为不动产权证书,同时要查看证书原件。如果房东因为时间成本问题,没有及时办理产权证书,那么就要提供与开发商签订的买卖合同和付款收据等资料,同时可以通过物业登记处来查询,场地房东是否真实的产权人。对于产权人是夫妻双方的,必须要求夫妻双方到场,以免因为家庭矛盾,造成场地租赁法律纠纷,同时要核对产权证书人员信息和房东身份信息,达到一致后,确认房东身份。4.1.2.2 审查场地手续大学生在创业租赁场地时,要审慎查看场地手续。对于工业用地来说,是否符合建厂的手续要提前进行检查和核实,可以通过与当地国土部门、工信管理部门进行查询,确保场地能够开展企业所需要的经营形态。对于商服用地来说,同样要查阅是否能够开展商业服务活动,确保能够如期开工。要通过多种方式,对租赁场地性质进行明辨,可以通过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租赁场地经营范围进行明确,确保企业经营范围与土地性质不冲突。大学生创业要对所租赁场地安全性进行审查,防止出现在租赁期间,场地被法院查封等情况,一旦出现场地被查封、拍卖等现象,那么不仅损失场地装修费用,而且丧失了积累客户资源。大学生创业主体要对租赁场地的司法限制情况查询清楚,看是否存在法院查封情况,同时在签订场地租赁合同时附带制约条款。如果创业主体需要对房屋进行装修,一方面要与房东商讨装修事宜,另一方面要就装修后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折算费用进行商定。房屋装修要符合物业统一规定。如果经营场地出现质量问题,要明确维修责任归属。同时对房屋用途与政府规划进行对照,查看是否一致。在签订场地租赁合同时,要对租金、物业费、水电费、税费等进行明确规定。比如说物业费用,让房东拿出物业合同,查看物业费用缴纳额度,如果物业费用缴纳过多,那么就要与房东重新约定费用支付。同时对于抵押金或者保证金,约定退回情况和不退回情况。4.1.2.3 确保租期合法大学生创业群体在租赁场地时,不能轻信低租金,要对场地租期进行明确。部分性质特殊的场地租赁期限不能超过50年,有些场地不能超过20年,这些场地租期要明确,不能出现无效。同时对到期的场地,要核查上一任租赁方到期确切时间,必要时可以与租赁方进行沟通,避免出现场地租赁不到期的问题。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最好一年一签合同。有些房东会提出长租金来获得租金优惠,但是必须提前约定好提前解除合同的条件,以免承担违约责任。除此以外,租赁合同要明确双方需要承担责任,比如说房东需要按时提供场地,帮助处理物业与创业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等。4.1.3 应对虚假出资法律风险投资者虚假出资对企业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投资者违反公司法规定,通过虚假手段来获得资产验证机构的证明,实际上资金并没有到账,导致公司损失。在企业成立之初,要对投资者虚假投资行为进行约定,让虚假投资者承担违约责任,补偿公司因为虚假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向公司债权人偿还债务,对于情节严重的虚假投资者要予以追究刑事责任。全社会要正面引导投资者的道德意识,明确虚假投资者的责任,强化对资产审查机构人员素质提升。投资者抽逃资金也会对公司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投资者暗中将缴纳资金抽逃出去,影响公司经营。为了预防投资者抽逃资金的行为,企业要设立专门账户保障公司资金安全,严控公司资金流向。通过企业内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抽逃资金的投资者追究赔偿责任,甚至追究刑事责任。4.1.4 发起人签订书面协议在公司设立阶段,出资人要签订书面协议,以书面协议的方式规定出出资人享有的权利、义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签订书面协议时,可以聘请专业法律专家,对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同时明确规定股东之间竞业禁止要求,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书面协议要约定保密条款。对于公司商业机密,任何股东都不能随意使用复制商业秘密来获取利益,对保密责任进行划分。4.1.5 制定公司章程在公司设立之初,要制定完备的公司章程,要求员工和公司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章程,制定出符合公司发展的流程,明确操作示范,为公司合理化运作提供基础。公司章程要对重要事项办理提出明确办法,同时要规定企业高管权利义务,避免出现经营效率降低,推诿扯皮现象出现,明确公司管理层权力边界。4.2 创业中期法律风险防范4.2.1 避免合同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者对合同要引起高度重视,能够有效避免合同带来的法律风险。4.2.1.1 审核合同方资质大学生创业公司在与对方签订商务合同之前,要查看对方是有具备缔约资质,市场信用情况、还债能力等条件,从源头上规避合同法律风险。4.2.1.2 审查对方合同文本在签订商务合同时,要对提供的合同文本进行仔细审查,对照条理一一审核,避免细节上错误,或者存在歧义的地方。在现实商业中,有些商业主体擅自篡改合同,伪造他人签名,签订阴阳合同等,在合同空白地方添加对本方有利的条款,或者更改数字等。有些企业利用合同中存在多义词,故意制造歧义,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在审核过程中,一定发现对方条款中存在歧义或者补充条款,要及时指出,并予以说明。同时对合同中免除对方义务或者加重本方义务的条款,要及时更正,避免造成法律纠纷。4.2.1.3 妥善保管合同大学生创业初出茅庐,在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易过程中处于弱势群体,必须要高度重视合同保管工作,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切文件,比如说来往邮件、信函、合同谈判纪要、合同文本等文件都要妥善保管,避免出现遗漏现象,以便日后出现纠纷能够及时进行举证。4.2.1.4 聘请法律顾问由于大学生创业群体很多人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难以有效从法律层面审核合同文本。因此创业公司有必要聘请法律顾问,为了节约成本,可以邀请政府法律援助顾问,降低本方成本。为了降低企业法律风险,最好由本方起草法律合同,避免潜在风险,危害公司利益。4.2.2 防范税收法律风险4.2.2.1 树立税收法治理念大学生创业企业要把税收法治工作理念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始终,注重预防与控制并重,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避免为了避税而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企业管理层在防范企业税收风险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防范税收风险必须要靠紧密团结。企业高层要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对税收方案进行计算,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实现税收最小化,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4.2.2.2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大学生创业企业要明确内部管理,明确人员分工,从企业未来发展角度,理顺公司财务与税收之间的联系,统筹规划考虑税收风险,实行有责可查的管理体制。企业要构建税收风险防控体系,实现税务内部制度与财务制度统一管理,对控制环境、税收风险识别、信息沟通、监督等要素进行综合评判,确保公司内部在处理涉税事务时,能够有据可查。同时加强对税收风险的监控,合理规划企业经营过程,降低企业税收法律风险。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有效避免税收风险。创业企业应当加大对财务工作人员技能培训,提高统筹纳税能力和风险化解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操守,不断关注政策变化,学习新型纳税方法,提高企业税收协调能力。4.2.2.3 设立专门税务机构创业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专门税务机构,安排专业人士负责税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税务责任追查机制,明确税务管理部门的义务和权利,避免出现财务与税收工作冲突。创业企业可以根据公司规模和需求,设立税收风险专业管理机构,保证税务业务有效开展,同时配备专业素质强、有责任心的税务管理工作人员。税务管理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对企业经营状况充分了解,另一方面要对企业所处行业的税收政策充分掌握,能够帮助企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行避税建议。税务工作人员要能够根据税收政策变化,及时对企业经营管理策略提出意见和意见,加强与税收风险管理,享受到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与当地税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保证企业能够防范税收风险,推动企业全面健康发展。4.2.2.3 防范用工法律风险作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来说,要根据法律要求和规定,依法保障员工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同时要与劳动者签订真实有效的用工合同,要实现企业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的有机统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对劳动者合同管理、工资福利管理等各个细节进行管理,规避用工法律风险,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用工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4.2.2.4 防范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企业要注重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及时到工商部注册公司商标和专利,通过官方保护来建立企业防御体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建立企业之初,就坚决杜绝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同时大学生创业在应用专利技术时候,必须查看此项专利技术是否已经公开,是否可以应用于商业用途,确保所使用的专利技术不会对其他公司产生侵权行为。4.3 创业后期法律风险防范4.3.1 树立正确的破产观市场经济是充满竞争的经济运行模式,按照市场主体需求来调配资源,鼓励竞争和淘汰机制,造成部分市场主体因为不适应市场而退出市场。市场竞争的风险是产权主体的竞争,如果企业配置资源不当,那么就有可能退出市场竞争,走向破产。因此作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来说,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破产观念。树立正确的破产观念,有利于提高市场主体风险意识,规范企业破产行为。实施破产程序,一方面被实施企业要始终以市场为导向,盘活企业闲置资源,建立增强发展活力、建立有序发展市场机制的目标。企业管理者要摒弃甩包袱的思想。另一方面企业破产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破产法进行,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全社会在对企业进行破产宣告的同时,要加大全社会对破产法律制度和功能认知,增强企业管理者依法办事的思维,确保破产工作有序开展。在依法开展破产安置工作以后,企业管理者要及时到工商管理部门注销公司名称和商标,以免出现其他恶性竞争商家冒用商标和公司名称的行为,避免因此而带来的法律风险。4.3.2 妥善安置企业职工破产企业应当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妥善安置企业职工,解决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和权益保障。创业企业申请破产,要提前做出破产工作预案,对职工安置做出明确安排。一方面帮助政府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对企业破产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政府实现对破产企业职工的合理规划,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破产清算效率,降低因为企业破产而引发的职工安置问题,确保企业破产顺利实施。4.3.3 设立职工安置账户企业破产工作,要提前设置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资金张华,将所有安置费用集中起来,按照政府制定统一安置标准来实施,确保不同企业破产职工安置费用来源统一、标准统一,降低负面影响,确保每一名破产职工能够得到安置。在企业破产安置职工之前,要就破产事宜,召开企业职工大会,让每一个职工获得足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今后工作提前做好准备。5结语随着高校大学生创业热潮不断升温,推动了社会经济发挥,为就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初入社会,对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多,因此可能因为创业行为产生法律风险,进而对创业企业产生致命打击。本文针对创业企业面临风险进行了分析,从创业初期、创业中期、创业后期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风险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大学生创业风险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府和高校。对于政府来说,由于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不高、指导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造成大学生难以与市场需求相互吻合,从而大学生面临着法律风险。政府部门要针对大学生建立专门法律服务结构,解决大学生因为高昂法律咨询费而拒绝法律咨询的问题。政府要投入资金力度,建立法律援助机构,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让所有参与创业的大学生都享受到法律援助。政府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法律事务所、高校法律学院等资源相互合作的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创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传媒宣传提供创业法律法规宣传。政府要拓宽宣传途径,积极收集宣传反馈数据,招聘具有专业素养的法律宣讲团队,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向大学生宣传创业法律法规,帮助大学生迅速了解法律知识,规避法律风险。对于高校来说,要完善大学创业法律体系。一方面建立创业法律课程体系,降低创业活动法律风险。课程体系内容包括与创业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比如说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与公司设立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说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与用工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说劳动人事法律法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比如说著作权法等等。另一方面法律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教师要从创业角度,从公司设立、注销、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开展教学,为大学生梳理创业所需要的法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再次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水平,真正掌握公司法、合同法、商务法,提高学生用法水平。高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专业业务知识和丰富法务工作经验的教师,面向社会招聘顶尖法学人才,同时可以招聘兼职法学工作者,通过讲述经典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更清晰的认知,对教师实行全方位测评,形成量化考核体系。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敬畏创业法律。大学生创业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要对创业法律保持敬畏之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创业行为。大学生要重点学习如何防范化解法律风险,避免急功近利思想,要时刻保持对法律风险的警惕,通过终身学习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创业企业合法权益。只有政府、高校、学生三方合力,才能有效降低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才能推动更多的大学生勇于创业、敢于创业,最终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8-1802靳希武.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单中惠.外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美)Elchanan Cohn,Terry.G.Geske.教育经济学M.范元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9.95(美)Wayne K. Hoy,Cecil G. Miske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Seventh Edition)M范国睿.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知,2006年,S3期:214-2157朱继光,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5期:69-718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A.南京师大学报,2009年3月,第2期:78-839,叶忠,近二十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评述A.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7卷,第3期:75-7810柳云飞,周晓丽,张素红,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就业增长-全球视角下的教育与就业关系初步分析A.前沿,2010年,第3期:122-12511 王圆圆.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及其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2 毛宝涔.关于大学生创业的SWOT方法分析及建议J.企业导报.2012(19)13 王小龙.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丛刊.2016(19)14 陆娟.大学生创业风险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28)15 李幼平.西部高校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体特征研究基于模糊聚类分析J.学术论坛.2011(06)16 朱志强.创新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建设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7)17 沙良永.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制度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1(06)18 苏娜.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行为因素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1)19 石云生,刘涛.大学生创业软环境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2)20 雷明.大学生创业者熬过“寒冬”,便是“暖春”J.人民论坛.2016(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