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39989900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8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读准字音一、读准字音氾氾(fan)南)南 夜夜缒缒(zhui)阙阙(que)秦)秦 杞杞(qi)子)子逢逢(pang)孙)孙 拊拊(fu)心)心 自自刎刎(wen)扼扼(e)腕)腕 收收盛盛(cheng)濡濡(ru)缕)缕 忤忤(wu)视)视 变变徵徵(zhi)瞋瞋(chen)目)目 厚厚遗遗(wei)左左尹尹(yin)鲰鲰(zou)生)生卮卮(zhi)酒)酒 玉玉玦玦(jue)参参乘乘(sheng)目目眦眦(zi)杯杯杓杓(shao)刀刀俎俎(zu)共共(gong)其乏困)其乏困 按剑而按剑而跽跽(ji)以药以药淬淬(cui)之)之 卒卒(cu)起不意)起不意被八被八创创(chuang)夏无夏无且且(ju)揕揕(zhen)其胸)其胸佚佚(yi)之孤)之孤 樊樊於於(wu)期)期 箕箕(ji)踞踞(ju)飨飨(xiang)士卒)士卒一、读准字音氾(fan)南 夜缒(zhui二、识记通假二、识记通假1、今老矣,无能为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矣)(矣)2、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共共其乏困(共)其乏困(共)3、秦伯、秦伯说说,与郑人盟(悦),与郑人盟(悦)4、失其所与,不、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智)5、今日往而不、今日往而不反反者(返)者(返)6、燕王诚、燕王诚振振怖大王之威(震)怖大王之威(震)7、卒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猝)起不意,尽失其度(猝)8、距关,毋、距关,毋内内诸侯(纳)诸侯(纳)9、张良出,、张良出,要要项伯(邀)项伯(邀)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倍德也(背)德也(背)11、旦日不可不、旦日不可不蚤蚤自来谢项王(早)自来谢项王(早)12、令将军与臣有、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隙)二、识记通假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矣)2、行李三、一词多义三、一词多义1、封封 又欲肆其西封(疆界)又欲肆其西封(疆界)既东封郑(以既东封郑(以为疆界为疆界)封府库(封闭)封府库(封闭)2、许许 许君焦、瑕(答应)许君焦、瑕(答应)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杂然相许(赞许、赞同)杂然相许(赞许、赞同)问渠那得清如许(这样)问渠那得清如许(这样)潭中有鱼百许头(表约数)潭中有鱼百许头(表约数)三、一词多义1、封 又欲肆其西封(疆界)3、鄙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邑,边远的地方)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邑,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把越国以鄙远(把当做边邑当做边邑)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浅陋)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浅陋)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谦词,谦称自已)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谦词,谦称自已)4、微微 微夫人之人不及此(没有,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微夫人之人不及此(没有,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同上)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同上)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则名微而众寡(细小)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人微言轻(地位低,卑贱)人微言轻(地位低,卑贱)微言大义(深奥,微妙)微言大义(深奥,微妙)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不显露的)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不显露的)3、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邑,边远的地方)5、焉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词,表陈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此,在那里,在这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此,在那里,在这里)且焉置土石(兼词,于何,在哪里)且焉置土石(兼词,于何,在哪里)6、顾顾 终已不顾(看,回头看)终已不顾(看,回头看)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只是,不过)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只是,不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探望)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探望)5、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7、还还 秦王还柱而走(环绕)秦王还柱而走(环绕)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回转,掉转)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8、兵兵 不得持尺兵(兵器,武器)不得持尺兵(兵器,武器)不及如下兵(士兵,武士)不及如下兵(士兵,武士)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兵连祸结三十余年(战争)兵连祸结三十余年(战争)9、见见 见陵之耻(介词见陵之耻(介词,被),被)图穷而匕首见(通图穷而匕首见(通“现现”,显露),显露)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接见)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接见)曹刿请见(拜见,谒见)曹刿请见(拜见,谒见)冀君实或见恕(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冀君实或见恕(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7、还 秦王还柱而走(环绕)10、者者 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后,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后,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 作的人或事物:强者作的人或事物:强者 读者读者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代词,用在名词后,相当于代词,用在名词后,相当于”的人的人“例:北有愚公者例:北有愚公者 代词,用在时间词后,表代词,用在时间词后,表“的时候的时候”例:今者项庄拔剑舞例:今者项庄拔剑舞 代词,放在数词后,指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或几种情况。代词,放在数词后,指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或几种情况。例:或异于二者之为例:或异于二者之为 助词,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助词,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例:何者?上下之分也。例:何者?上下之分也。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者者也也”的结构。的结构。例:陈胜者,阳城人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10、者 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后,表示有此11、之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或为定语的标志)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或为定语的标志)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顷之未发(音节助词,凑足音节)顷之未发(音节助词,凑足音节)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助词,相当于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助词,相当于“也也”)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之子于归(指示代词,这)之子于归(指示代词,这)臣活之(人称代词,他)臣活之(人称代词,他)12、诚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连词,如果,果真)诚能得樊将军首(连词,如果,果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确实,的确)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确实,的确)11、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13、以以 皆以美于城北徐公(动词,认为,以为)皆以美于城北徐公(动词,认为,以为)忠不必用,贤不必以(动词,任用)忠不必用,贤不必以(动词,任用)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译为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译为“来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译为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译为“来来”)以其无理于晋(连词,表原因,译为以其无理于晋(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因为”)各各竦立以听(连词,表修饰,相当于各各竦立以听(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介词,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介词,因为)以试从,血濡缕(介词,来)以试从,血濡缕(介词,来)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介词,来,用来)词,来,用来)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介词,按照)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介词,按照)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在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在的时候的时候 或或“因为因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日以尽矣(通日以尽矣(通“已已”,已经),已经)仆所以留者(与仆所以留者(与“以以”组成复音虚词,组成复音虚词,的原因的原因)13、以 皆以美于城北徐公(动词,认为,以为)14、谢谢 哙拜谢(动词,感谢)哙拜谢(动词,感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使君谢罗敷: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宁可共载不?”(动词,问)(动词,问)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告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告诫)乃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谢)乃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谢)15、胜胜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经得起,能承受)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经得起,能承受)刑人如恐不胜(尽,完)刑人如恐不胜(尽,完)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胜过,占上风)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胜过,占上风)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胜利,战胜)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胜利,战胜)予观夫巴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予观夫巴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有才智的,高明的)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有才智的,高明的)14、谢 哙拜谢(动词,感谢)16、如如 沛公起如厕(动词沛公起如厕(动词 到,往)到,往)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副词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副词 像,好像,像是)像,好像,像是)如人离违,宜别图之(连词如人离违,宜别图之(连词 如果,假如)如果,假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动词弟子不必不如师(动词 比得上)比得上)公屡促之,必如约(动词公屡促之,必如约(动词 按照按照办办)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连词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连词 而)而)17、举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 举起)举起)中江举帆(动词中江举帆(动词 挂起,拉起)挂起,拉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 发动)发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词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词 攻克,攻占)攻克,攻占)众议举宠为督(动词众议举宠为督(动词 推举)推举)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介词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介词 拿)拿)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 全,尽)全,尽)范进中举(名词范进中举(名词 科举考试,举人)科举考试,举人)16、如 沛公起如厕(动词 到,往)四、古今异义四、古今异义1、敢以烦、敢以烦执事执事 古义:古义:办事的官吏办事的官吏 今义: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动词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动词或名词或名词2、若舍郑以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 古义:古义:东方道路的主人东方道路的主人 今义:今义:请客的主人请客的主人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古义:出使的人:出使的人 今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4、樊将军以、樊将军以穷困穷困来归丹来归丹 古义古义:走投无路,处境艰难:走投无路,处境艰难 今义今义:物质上不富有:物质上不富有5、可以可以解国之患解国之患 古义古义:可以用(它)来:可以用(它)来 今义今义:可能,能够:可能,能够6、樊於期、樊於期偏袒偏袒扼腕而进曰扼腕而进曰 古义古义:袒露一只臂膀: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今义:袒护:袒护四、古今异义1、敢以烦执事 古义:办事的官吏7、终已、终已不顾不顾 古义古义:不回头看:不回头看 今义今义:不考虑,不照顾:不考虑,不照顾8、持千金之、持千金之币币物物 古义古义:礼物:礼物 今义今义:钱币:钱币9、诸、诸郎中郎中执兵执兵 古义古义:宫廷中的侍卫:宫廷中的侍卫 今义今义:中医医生:中医医生10、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古义: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今义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1、备他盗之出入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非常也也 古义古义:意外的变故:意外的变故 今义今义:十分,极:十分,极12、沛公居、沛公居山东山东时时 古义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今义今义:山东省:山东省13、将军战、将军战河北河北 古义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北 今义今义:河北省:河北省14、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遣将守关者 古义古义:的原因的原因 今义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7、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看 五、词类活用五、词类活用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义为在夜里、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义为在夜里2、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义为在早上、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义为在早上3、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义为驻军,驻扎(沛公军霸上)、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义为驻军,驻扎(沛公军霸上)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义为在东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义为在东边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义为把、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义为把当做边邑当做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义为边远的地方远,形容词作名词,义为边远的地方6、今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义为以、今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义为以为迟为迟7、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义为以、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义为以为怪为怪8、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义为向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义为向上9、函封之:名词作状语,义为用匣子、函封之:名词作状语,义为用匣子 五、词类活用10、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义为使、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义为使听到听到11、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义为取道、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义为取道12、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义为使、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义为使活活1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义为交好、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义为交好14、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义为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义为用对待兄长的礼节15、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义为像翅膀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义为像翅膀一样16、籍吏民,封府库:名词作动词,义为登记、籍吏民,封府库:名词作动词,义为登记17、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作名词,义为老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作名词,义为老交情18、秋毫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义为接触、沾染、秋毫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义为接触、沾染19、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义为使、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义为使破破10、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义为使听到五、文言句式五、文言句式1、是寡人之过也、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判断句,是,句子主语;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是,句子主语;名词性短语作谓语)2、(烛之武)辞曰:、(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臣之壮也”(省略句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主语)3、敢以(之)烦执事(、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省略介词的宾语“之之”)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省略介词的宾语“之之”)5、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句省略句,省略,省略介词介词“于于”)6、佚之孤言于郑伯(介宾结构后置,应为、佚之孤言于郑伯(介宾结构后置,应为“佚之孤于郑伯言)佚之孤于郑伯言)7、秦王购之千斤(状语后置句,、秦王购之千斤(状语后置句,“金千斤金千斤”作作“购之购之”的后置状语)的后置状语)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客宾客”是中心语,是中心语,“知其事知其事者者”作作 “宾客宾客”的后置宾语)的后置宾语)9、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用,用“之之”将宾语提前)将宾语提前)10、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被动句,“为为”表被动)表被动)11、而燕国见陵耻除矣(、而燕国见陵耻除矣(被动句被动句,“见见”表被动)表被动)五、文言句式12、秦王购之金千斤(、秦王购之金千斤(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14、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15、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见”表被动)表被动)16、皆为戮没(被动句,、皆为戮没(被动句,“为为”表被动)表被动)17、判断句、判断句 此天子气此天子气也也 楚左尹项伯楚左尹项伯者者,项羽季父,项羽季父也也 所以遣将守关所以遣将守关者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也 亚父亚父者者,范增,范增也也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如今人方如今人方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我为鱼肉18、被动句、被动句 若属皆且若属皆且为所为所虏虏 若属今若属今为为之虏矣之虏矣12、秦王购之金千斤(定语后置句)19、省略句、省略句 沛公军(于)霸上沛公军(于)霸上 为(吾)击破沛公军为(吾)击破沛公军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毋从(其)俱死也毋从(其)俱死也 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20、倒装句、倒装句 贪于财货贪于财货 俱告以事(状语后置)俱告以事(状语后置)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何何”为介词为介词“以以”的宾语,的宾语,前置)前置)客何为者(宾语前置,客何为者(宾语前置,“何何”为动词为动词“为为”的宾语,前置)的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宾语前置,“安安”为动词为动词“在在”的宾语,前置)的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何何”为动词为动词“操操”的宾语,前置)的宾语,前置)19、省略句六、文学常识1、关于先秦散文、关于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其本人的著作。为其本人的著作。六、文学常识2、左传、左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之作,所以称其为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之作,所以称其为“春春秋三秋秋三秋”。关于作者,过去一直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现在有。关于作者,过去一直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现在有较大争议,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较大争议,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十三经经”之一。它以时间为顺序,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之一。它以时间为顺序,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二百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是研共二百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左传又是一部成就很高的历史散文,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左传又是一部成就很高的历史散文,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生活的前提下,以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见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生活的前提下,以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见长,记事条理清楚,详略适宜,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长,记事条理清楚,详略适宜,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象。2、左传3、战国策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东周到秦并六国时的史实,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东周到秦并六国时的史实,作者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证,汉代刘向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作者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证,汉代刘向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遂沿用至今。全书共三十三篇,依次是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遂沿用至今。全书共三十三篇,依次是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书中所载多为攻守和战之计、钩心斗角之事,正是那一时代政辞说,书中所载多为攻守和战之计、钩心斗角之事,正是那一时代政治斗争的反映。其文长于说事,善用譬喻,以增强论者的说服力(如治斗争的反映。其文长于说事,善用譬喻,以增强论者的说服力(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描写人物形象也极为生动,在我国散文史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描写人物形象也极为生动,在我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占有重要地位。3、战国策4、史记和司马迁、史记和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本纪、10表、表、8书、书、30世家、世家、70列列传共传共52万余字。万余字。“本纪本纪”写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政治事件;写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政治事件;“表表”是按年是按年代、年、月写成的简明大事记;代、年、月写成的简明大事记;“书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各种典章制度;“世家世家”记叙春秋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列传列传”记贵族、记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重要历史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开我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人物的言行事迹。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开我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先河,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先河,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司马迁(约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陕西韩城)人。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字子长,夏阳(现陕西韩城)人。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李陵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李陵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年前后完成史记4、史记和司马迁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