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影像技术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23928074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影像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数码影像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数码影像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码影像技术 第一章摄影概述v摄影的作用:v(一)纪实作用:真实地记录被拍摄对象的形体和色彩,通过各种技术处理与放大得到直观的黑白或色彩图像。v(二)瞬间作用:指摄影拍摄时的一瞬间,也是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也指摄影本身所具备的功能,摄影工具只能表现客观现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瞬间,通过这个瞬间来记录事实,记录生活。v(三)选择作用:题材,时机,技术,方式的选择。 摄影的特性v摄影的信息特性:v摄影术的发明为信息的固定,录存,摄取,再现,传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v摄影可以为转换不同符号的信息提供丰富的信息源。v摄影的技术特性:v真实性v凝固性v信息量大v摄影的表现特性:v以思想表现内容 v以技巧表现内容v以技术表现内容 第二章照相机的构造与使用照相机的简介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组成部分v工作原理:照相机工作时,镜头把被摄景物成像在胶片上,通过控制快门的开关,胶片即被曝光而形成潜影,从而完成了一次拍照的动作。换装胶片或推进胶片,可以进行第二次拍照。已曝光的胶片经过冲洗,便显现出被摄景物的影响。故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是:光通过照相机,使胶片经过光学、化学作用把景物影像记录下来的过程。 v主要组成部分:主体、镜头、取景器、快门、输片机构、计数器以上是一般照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性能较完善的照相机还有:调焦装置、测距器、连闪装置、自拍装置;照相机还有一些附件连接部位:连接滤色镜、三脚架、闪光灯、遮光罩、快门线等。v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照相机的种类v一、按用途分类:1.大型照相机v 2.中型照相机v 3.几种特殊功能的照相机:(1)全天候照相机(2)摆头式照相机(3)立体照相机(4)显微照相机(5)一步成像照相机 v 4.普通照相机v 5.数字照相机v二、按画面规格进行分类:1.散片用照相机 v 2.135照相机 v 3.120照相机v 4.126照相机v 5.110照相机v 6.16mm照相机v三、按取景方式进行分类:1.同轴取景照相机:(1)片窗磨砂玻璃取景照相机(2)平视五棱镜取景照相机(3)俯视磨砂玻璃单镜头取景照相机(4)平俯视兼用式取景照相机(5)数字照相机v 2.旁轴取景照相机(1)俯视磨砂玻璃双镜头取景照相机(2)平视光学取景照相机(3)平视框架式取景照相机v四、按照相机的快门种类进行分类:1.镜头快门式照相机v 2.焦平面快门式照相机v五、按自动化程度进行分类:1.手控曝光式照相机v 2半自动控制曝光式照相机v 3 自动快门照相机 v 4自动光圈照相机v 5双优先式自动照相机v 6程序快门式照相机v 7焦点优先式照相机v 8多功能数字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v作用:和人 的眼睛一样,能使被拍摄物形成一定的影像。v成像原理:v焦距:是镜头的重要光学特性之一,每个镜头的焦距值都是固定的,并都在镜头上标出,以便摄影时分别。 v口径:有效口径、相对口径、光圈系数与通光量的关系。v种类: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变焦镜头、望远镜头、微距镜头。v结构: 镜头一节中的几个问题v一、光圈系数与通光量的关系(1)光圈系数的标度与通光量的关系(2)不同光圈系数通光量面积值的比较(3)光圈系数的应用:半级光圈、停滞光圈v二、焦点与视角 v 1.视角:当镜头与底片保持在焦点距离时,由镜头中心到底片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像场角,其对顶角为视角。所以常以视角或像场角来表示镜头像场的大小。镜头视角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焦距的长短、底片尺寸和所拍摄范围的大小。焦距短,视角范围大,拍摄范围广,反之,亦然。v 2.焦距与视角:当镜头焦距相当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时,其视角为53度时的镜头称标准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时,视角比标准镜头小称为长角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时,视角比标准镜头大称为广角镜头。v 3.视角与取景:镜头视角大小的变化,关系到视场大小的变化。所以,照相机的取景器的视域必须与镜头的视角一致。即取景器的视域是根据镜头的视角设计的,否则,是无法准确取景与构图的。 v二、影响深度的几个因素v概念:景深:在摄影时,对被摄物体调好焦距后,除焦点上的物体清晰外,被拍摄物前后还形成一个清晰范围。凡是在清晰范围内的景物,都能形成清晰的影像,这个清晰范围称景深。v 1.镜头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光圈的两大作用:一是能控制通光量;二是能直接影响景深的大小。光圈的大小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光锥夹角也就大,分散圈也较大,得到的景深就较小,反之亦然。光圈口径的大小对景深的影响很大,故在拍摄过程中,常采用缩小光圈的方法l来扩大景深,增强整个画面的清晰度。用放大光圈的手段来缩小景深范围,使得画面背景模糊,以此来突出主体。但必须注意:缩小光圈后,通光量减小,必须适当放慢快门速度,以延长曝光时间。v 2.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在拍摄同一景物时,在光圈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v 3.物距对景深的影响:物距:指被拍摄物体离照相机的距离,能够影响景深的范围。物距的变化与景深的大小成反比,物距越大,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镜头的保护v保护照相机镜头应注意:v (1).注意镜头清洁。v (2).不要用手指、手帕等物品去擦拭镜头。v (3).正确擦拭镜头的方法是:用吹气球轻轻吹拂镜面,吹不掉的,再用驼毛刷轻轻刷掉或用镜头纸擦拭。尤其在镜头上溅上雨水或海水时,不要用麂(ji)皮擦,因为麂皮容易存盐,不小心会使盐分溶解在镜头上,应用镜头纸擦拭。v (4).不使用照相机时,应将照相机镜头放在干燥处,防止镜头发霉。 v (5).要注意镜头的安全。 照相机的主要机件 照相机的快门v定义:照相机的快门是用控制感光胶片有效曝光时间的部件。v功能:(1)根据拍摄景物的亮度不同,要求快门曝光时间能够调节。(2)拍摄运动物体时,要求快门有足够高的速度。(3)在特殊的光线情况下使用,要求快门能够长时间地开放。(4)采用辅助光照明,如闪光灯,要求快门能正确控制闪光灯点燃。(5)为在特殊情况下,将摄影者自己也能拍摄进去,要求快门能延迟一段时间开放,也就是能够自拍。v结构:启闭机构,B门机构,满门机构,自拍机构,连闪机构。v速度标记:一般规定为1、2、4、8、15、30、60、125、250、500、1000及B、T等。实际上分别指快门开启时间,单位为s(秒)。分别表示1s、1/2s、1/4s、1/8s、1/60s、1/125s、1/500s等等。为了简化,标记倒数,故标记的数字越大,快门实际开启的时间就越短。T、B为长时曝光和手控曝光。 v分类:中心快门、幕帘快门、电子快门程序快门。v快门与光圈的组合 快门与光圈的组合v曝光量:指感光片到达正确曝光所需要光线的数量。v光线数量取决于光线的照度及光线在感光片上照射的时间。v公式:曝光量=照度X时间v曝光量不变的情况下,有放大光圈(照度增大)时,则相应地提高快门速度(时间缩短)。v快门级数与光圈系数的组合:快门调节和光圈系数的调节,一般来讲是等量关系。要达到同一曝光量,光圈与快门的组合可以有多种形式。v光圈系数的标度为216,一般为7个等级;快门速度为1s1/1000s,一般分为11个等级。 v在选择曝光组合时,应清楚(1)任何一级光圈都能够与不同等级的快门速度相配合。(2)在运用中,选择曝光组合:在拍摄有较大的景深范围时,应选用光圈较小的一组;在拍特写镜头时,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体,应选用光圈较大的一组;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应选用快门速度较高的一组。 照相机的调焦机构v调焦原理:根据物体所在位置的远近,来改变镜头至胶片之间的距离(像距),直至出现清晰的像点的方法叫调焦。物体距离越远,镜头伸出的越少,像距越小,反之亦然;当物体处于无限远位置时,镜头不需伸出,这时的像距等于焦距。v调焦机构的种类:(1)局部位移式调焦机构(2)整组位移式调焦机构:形式有伸缩皮胶式调焦机构、伸缩支架式调焦机构、镜筒平移式调焦机构(3)固定式调焦机构v调焦标度:也称距离标尺,刻在镜头上。距离标尺只表示物距的大小,而不涉及像距,其单位为米(s)和英尺(ft)。标尺的刻度一般从1m左右起始至无限远。 照相机的取景器、测距器v一、取景器v定义:它是供我们用来选取景物、取舍景物、调整构图的装置。v类型:框式取景器、直射式取景器、反射式取景器、磨砂玻璃对光取景器。v二、测距器v测距器又叫对焦器。v种类:运动式测距、反光式测距 照相机的景深表v类型:表格式、转环式、自动式和指针式。v用法:以自动景深表为例:如果在一画面上,需要将距离不同的两个以上的景物拍摄清晰,必须得到拍摄它们的景深范围。方法是用照相机上的测距器测出最近需要拍摄清楚的物距,然后用最远物距减去最近物距,所得之差,就为拍摄该景物的景深范围。 照相机的附件v一、快门线:是安装在快门按钮上,采用间接的方法按动照相机快门按钮所用的一种软线。v二、三脚架:是用来固定照相机的座架。v三、遮光罩:是装在相机镜头上防止光线损伤镜头的罩子。v四、电动卷片器:是由电动机驱动的自动上弦卷片附件。v五、测光表:是指拍摄过程中,用来测定被拍摄物体及其周围环境的光照量,并指出再该光线条件下,拍摄所需的曝光指数;其类型:投射式、反射式、重点式。其使用方法:机位测光法、近测法、标准板测光法、亮度范围测光法。v六、数据后背:是将拍摄时的快门时间、光圈值、胶片张数、测光方式、胶片感光度、曝光补偿值、使用闪光灯情况、拍摄日期等参数自动打印在画面上或画面的空白处,同时在后背上用液晶或其它方式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将所需要的全部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其主要是为科研摄影和医学摄影等而设计,对于新闻摄影也有很大的用途,但不显得十分重要。 v七、智能卡:是一种内装微电脑卡片。类型:自动景深卡、自动曝光卡、自动位移卡、高光/阴影卡、柔焦效果卡、数据存储卡、体育运动卡、人物肖像卡、近摄卡、常规卡。 照相机的选择、使用与维护v一、选择时应检查:v 1.检查外观v 2.检查镜头:检查方法:开足光圈,打开B门。检查内容:镜头镀膜,镜头的光洁,检查光圈。v 3.检查快门v 4.检查各机械装置v 5检查电子系统v二、使用与维护v 1.在正式拍摄时,应使照相机处于平直状态,切忌歪斜,否则会使垂直于地面的物体不垂直。 v 2.为了保证摄影效果,在触动快门的一刹那,必须将照相机拿稳,尤其在使用低速快门曝光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不得使照相机有丝毫的晃动。v 3.在更换广角、望远镜头时,不得在直射阳光下进行,否则有可能使感光片漏光。v 4.在室外风雪天气里和有阳光的逆光下拍摄,必须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遮光罩。v 5.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将照相机挂在脖子上进行工作,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v 6.照相机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才不致受潮或受热。最好在照相机内放置防潮剂,防止照相机受潮或受热。v 7.照相机不能长时间对着强光体。v 8.在照相机停止使用时,不要上快门弦,应放松快门。 第三章黑白感光材料及其使用 黑白感光片v种类:(1)按用途分为:负片、正片、反转感光片。(2)从外形分为:胶片和叶片。(3)从感光性能来分:色盲片、分色片、全色片。v结构:是由多层物质所构成的,从胶片的纵切面来看,可分为片基、乳剂层、其他物质。v结构图 黑白感光片的性能v感光度:指胶片对光感受的灵敏度,即感光片对光感受的快慢。v宽容度:是感光片在感光上的伸缩性,即感光范围。v感色性:感光片对各种不同波长色光的敏感范围和敏感程度。v银粒:制造感光材料需要大量的白银,也由于制作工艺水平的不同,银粒的粗细也不同,银粒的粗细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银盐颗粒细小的感光片,显影后形成的银粒较细,适合于表现景物细部,层次丰富。反之,感光片中的银盐颗粒较大,底片成像也就粗糙,对景物细部的影像就很难清晰地记录下来。此外,感光度高的胶片,其银粒粗,反之亦然。v反差:就是底片上黑白色调的对比差数。v密度:是由银盐经感光触发化学变化后,经显影还原而得到金属银沉积而成的。v灰雾度:胶片不经曝光就直接显影,胶片上会出现轻微的密度,呈淡灰色,此现象称为“灰雾”。 v清晰度:指所记录的景物中,不同密度的相邻细部之间分界的明锐程度,即黑白线条之间的边缘轮廓是否清晰。v到易律: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拍摄,用同一种胶片曝光时,曝光量大的部分,产生的影像密度大,曝光量小 的部分,产生的影像密度小,而且在一定照度范围内,只要曝光量相等,显影后所得银盐密度一定会相等。v使用和保护:(1)有效期:其有效期跟保存条件有关。(2)装片()取片 第四章彩色摄影v美术家颜文梁光与色是不能分家的,世界上有无色的光,没有无光的色。 光与彩色摄影v彩色摄影是对自然界中具体事物在形、色、体方面的真实反映。与黑白摄影的根本区别:记录影像性质的不同。它一方面离不开光,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具体的物质。v光与色:色彩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v加色法原理和减色法原理:加原理由红、绿、蓝三种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减原理:则是由加中的三色的补色黄、品红、青控制v色彩三要素(1)色相也叫色别,指各种具体色彩的质的区别和相貌的不同,也是指各个不同颜色的具体色彩面貌。(2)明度也称亮度,指同一种颜色由于受光强弱不同而形成的明暗深浅程度。(3)饱和度:定义:也称纯度,指颜色纯净和鲜明的程度,也就是某种色别的颜色中所含彩色成份的多少,亦即在相同的明度下彩色和消色之间的差别程度。影响它的因素:(1)光照时间。(2)空气介质的密度。(3)物体表面的结构。(4)光照条件的不同。 彩色感光材料v彩色片的构造:感蓝层、感绿层黄虑光层、感红层、保护层、防光晕层、片基v彩色感光片的成色过程v彩色感光材料的种类、使用要求、保存v彩色负片的种类及其型号的鉴别方法 彩色感光片的成色过程 彩色感光材料的种类、使用要求、保存v种类v使用要求v保存 彩色负片的种类及其型号的鉴别方法 彩色反转片v定义v成色原理 第五章滤色镜 滤色镜v原理v种类v性能v特殊滤色镜v因数v作用 v在彩色摄影中的应用 特殊滤色镜 滤色镜的因数 滤色镜在彩色摄影中的应用 第六章摄影用光 自然光v作用v类型v运用 室内自然光v照度v亮度v特点v拍摄 人工光在摄影中的运用v室内灯光的运用v室内用光的种类及其作用 闪光灯v闪光灯摄影的优越性v种类v特点v使用方法v感光指数与曝光量v闪光摄影容易出现的问题 v使用闪光灯应注意的问题 闪光灯的使用方法 感光指数与曝光量 闪光摄影容易出现的问题 使用闪光灯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摄影曝光 正确认识曝光v正确曝光的意义v曝光原理v曝光量 影响曝光调节的因素v主观因素v客观因素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曝光与黑白、彩色摄影的影调表现 曝光量的估计v室外估计v室内估计v“宁多勿少”与梯级曝光法 自动曝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