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11 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39225878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11 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11 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11 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训练十一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挟持/提携坐禅/口头禅畸形/掎角之势B桑梓/渣滓 倒闭/倒春寒 粘贴/信手拈来C箴言/甄别 卷轴/压轴戏 愀然/悄无声息D贬谪/蛰居 桂冠/冠心病 寒暄/喧宾夺主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蔬菜的污染多为农药或霉菌。进食蔬菜发生农药中毒的事时有发生。蔬菜亦是霉菌的寄生体,霉菌大都不溶于水,甚至有的在沸水中安然无恙。它能进入蔬菜的表面几毫米深。市场上水果、蔬菜良莠不齐,其中某些品种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情况相当严重。因此食蔬菜必需用清水多洗多泡,去皮,多丢掉一些老黄腐叶,切勿吝惜,特别是生吃更应该如此,不然,会给你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A安然无恙B良莠不齐C必需 D吝惜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B如今,这项与所有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改革正在成为衡量社会公正的试金石,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已经成为未来改革推进的大方向。C这几天的大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这对驱散大雾天气将起到积极作用。D中日双方如果都能冷静处理钓鱼岛问题,增进政治互信,不仅能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也能扭转一年多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一切艺术到精妙处,都必有诗的境界“诗”在古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制作”一切艺术都可以叫作诗我们甚至说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物态或是一片自然风景含有诗意所以凡是制作或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称为诗,无论是文学,是图画或是其他艺术我们常说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A BC D二、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养竹记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篲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翦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注 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篚:竹制的盛器。篲:通“彗”,扫帚。这里作动词用。寻:古代八尺为一寻。封:培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竹本固,固以树德本:本来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假:假借C履及于亭之东南隅 履:步履D刑余之材,长无寻焉 长:生长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7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A授校书郎 B贞以立志C而见贱俗人之目 D翦弃若是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庭院中种竹子的人,大多是有道德修养的人。B相国死了之后,他的故居被捐赠出来,给人居住。C本文以“竹似贤”一句,统领全文,娓娓道来。D本文从多方面写“养竹”的方法,内容翔实丰富。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乃 芟 蘙 荟 除 粪 壤 疏 其 间 封 其 下 不 终 日 而 毕 于 是 日 出 有 清 阴 风 来 有 清 声 依 依 然 欣 欣 然 若 有 情 于 感 遇 也(2)翻译。(6分)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3分)译文:_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3分)译文:_三、古代诗歌阅读(7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留别王维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 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违:分离。假:提携。(1)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2)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颔联作简要分析。(3分)答:_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1)克己复礼为仁。_,_。(论语)(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3)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恰同学少年,_;书生意气,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训练十一1D解析 Axi,chn,j/j;B.z,do/do,zhn/nin;C.zhn,zhu/zhu,qio;D.zh,gun,xun。2C解析 “必需”改为“必须”。 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表示一定要,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其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动词,表示一定要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3B解析 A成分残缺,“城镇住房制度”前加“自从”;C.搭配不当,“天气”不能驱散;D.语序不当,“不仅”“而且也”所领起的内容应互换。4D解析 本题解题的基本思路是:总起举例分析进一层分析总结。5B解析 A本:根;C.履:行走;D.长:高度。6A解析 A以:连词,因为。B.焉:代词,它;助词,无义。C.于:介词,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同;介词,向。D.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就。7B解析 B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句是被动句。8C解析 A文中无此意,原意是:大多有道德修养的人喜欢在庭院中种竹子;B.此项从“相国捐馆”中化出,但“捐馆”是死的委婉说法,不是捐赠故居;D.名为养竹记,但作者是借题发挥,具体的“养竹”一笔带过,谈不上“内容翔实丰富”。9(1)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错两个扣1分,扣完为止)(2)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君子”1分,“者”1分,大意1分)找到了地处常乐里的前任关相国的私人住宅的东亭住下来。(“故”1分,“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挺直,凭着挺直的本性可立身;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挺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内心是空的,凭着心空可以体验道(的存在);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空心,就会想到虚心求道的人。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大多会种上竹子作为庭院的观赏景物。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因为科举考试选拔而考取进士,被授以校书郎职务,开始在长安寻求借居的处所,找到了地处常乐里的前任关相国的私人住宅的东亭住下来。第二天,(我)走到亭子东南方的一个角落,在那里看到了一丛竹林,枝叶枯萎凋谢,没有一点生气。(我)向一位姓关的老人询问这是为什么,他说:“这竹是相国亲手栽的。自从相国去世,由他人借住,从此编竹筐的人去砍它(用来做竹筐),做扫帚的人去割它(用来做扫帚),砍伐后剩下的竹子,高不足一寻(古代八尺为一寻),数目不过一百。再加上普通的草木夹杂在竹林里,这些草木茂盛葱郁,再也没有人关心竹的生长。”我痛惜这些竹子曾经为长者亲手所植,却被俗人看成低贱的东西,被砍伐弃置成这个样子,但竹的本性还在。我于是砍掉杂树割掉杂草,清除污秽的土壤,给过密的地方增大空隙,给竹的根部培土,不到一天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太阳出来时,有清凉的竹荫,风吹过来时,有清越的声音。竹影随风,依依摇摆,显出欣欣然的姿态,好像对我抒发它们的感遇之情。唉!竹子,是植物,它们和人有什么关系吗?只是因为它们和贤者相像,人们就因此而喜爱、怜惜它们,细心地栽培它们,何况对那些真正的贤者呢?既然这样,那么竹子对于草木,就像贤者对于普通人。唉!竹子不会自己认为自己有什么独特之处,只有人才会认为它们有独特之处。贤者也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独特之处,只有选用人才的人才会认为他们有独特之处。因此我写下这篇养竹记,记载在亭壁上,来赠给以后居住在这地方的人,也想用它来让当今使用人才的人知道它。10(1)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落第后,知音稀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与艰难。(2分)表达出作者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严酷现实的辛酸、愤懑之情。(2分)(2)颔联中,“欲寻芳草去”表明了他归隐的思想,“惜与故人违”反映出他与王维感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2分)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1分)诗词赏析诗歌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第二联写惜别之情。“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又考虑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再从结构上考虑,这一联正是全诗的枢纽。由落第而思归,由思归而惜别,从而在感情上产生了矛盾,这都是顺理成章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归隐的坚决。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11(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3)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4)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