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经济依据和人性体现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3870290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经济依据和人性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经济依据和人性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经济依据和人性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经济依据和人性体现 摘要“平衡不平衡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分配制度上,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是“初次分配体现效率”的分配政策;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一分配制度的改革,正是不平衡规律作用的体现,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人性体现。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初次分配;公平;民生;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100120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前所未有的理论表述令人欢欣鼓舞,它表明党和政府在分配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和缩小贫富差距、最大限度地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预示着国民命运特别是普通百姓经济地位必将相应改善的社会效应的产生。这一分配理论的提出,并不是对先前的分配政策“初次分配体现效率”的简单改写,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对政府人为调节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党和政府注重人权、关注民生的人性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一、不平衡性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经济发展角度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历史。几千年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运行机制,不思进取的小农经济意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生产力发展受到束缚,人类文明得不到发展与提高,子孙代代只能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经济短缺、靠天吃饭、共同贫穷的自然循环状态。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雇佣劳动制度和商品经济形式,是对小农经济形式的彻底否定和生产力解放的社会基础,与商品交换活动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作用的实施,有力地打破了小农经济社会的原始平衡。市场的价值取向极大激发了人们对利润追求的无限欲望,而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又导致经济主体经济结果上的巨大差距,共同贫穷成为历史,贫富分化伴随市场经济的步伐亦悄然成为商品经济社会的普遍现象。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社会的西欧诸国在获得生产力水平极大进步超过过去一切世代总和、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最早经历了贫富分化、公平失衡的残酷过程。由此,社会矛盾激化现象频频爆发,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等等,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带来极大的障碍,又进一步加深不同社会阶层经济利益的分化。在西方大国最早进行海外贸易、注重交换对财富增长的作用时,我们却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带来了西欧各国市场的饱和和国内不平衡性的进一步加剧,于是,在寻找海外市场的利益驱使下,伴随强国的武力炮火不平衡性由一国发展为世界范围。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摩擦,进一步导致中国社会的衰退和经济的进一步落后,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长期处于多重压迫的中国人民政治上翻身解放,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屈辱历史,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经验不足和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我国经济生活在长期以来的自然经济状态中徘徊,生产力水平没有提高,人民生活共同贫穷的落后面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同样市场经济又带来了它自身难以避免的后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初次分配体现效率、再分配体现公平”,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初期的必经过程,其必然导致一个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不平衡产生国民的经济地位的不平衡与经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步出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统计,就全国而言,2002年收入最高的1的人群组,获得了社会总收入的6.1,收入最高的5的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近20,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社会总收入的近32。到2006年,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收入的33倍。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远远超过国际标准0.4的安全指标,贫富悬殊愈发严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另一现象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是城乡差距拉大,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城镇人口收入的增加,农村人口收入相对下降,2002年,农村人均收入为2476元,城市是7707元。城市统计的是货币收入,而农村很多则是实物折换而得到的。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近70,但人均消费只抵城市人均消费的1/3。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2006年扩大到3.28: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8172.5元。与不平衡性相伴随的社会治安恶化、道德低下、信用缺失、社会效益下降等负面现象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消除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证明,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社会经济形式,但市场竞争又是残酷的,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就是市场作用局限性的直接后果,但同时它又为不平衡的消除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政府的自觉干预提出了要求。长期的自由市场竞争,最终使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西欧国家产生经济严重不平衡状况和经济的大衰退,但又为福利制度的建立、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提出了要求和条件。为消除不平衡以及由不平衡带来的种种社会矛盾,寻找经济发展新的起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鼎盛阶段以后,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的大危机和二次大战以来,西欧各国普遍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福利制度,即运用政府手段,实施各种有效的经济政策,将社会公共财富向弱势群体倾斜,旨在提高其购买能力和经济地位,扩大市场销售,促进生产企业的再发展,进而带动就业和需求,使经济走向良性循环。英国是历经市场经济最久的国家,也是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国家,后来波及到欧洲大陆、北欧、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自建国以来所奉行的经济政策就其实质而言依然是闭关锁国、自给自足,对外盲目排斥、对内否定商品经济,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近三十年依然是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普遍贫穷,人民温饱都难以解决。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必然使我们在发展举措上注重效率优先。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我国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世界穷国上升为今天的世界排位第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期250美元,提高到今天的2000余美元;经济发展持续增长,连续多年保持在89以上;航天事业成就令世人瞩目,彰显一个经济大国的实力;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公用事业获得空前发展,等等。这一切皆表明,在经过二十余年的经济持续发展以后,我们具备了调节社会不同阶层经济不平衡的物质条 件,为我们“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机会,为我们由不平衡平衡的努力打下了基础。因此,“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党和政府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准确性的表现,更是政府注重人权、关注民生的人性体现。 三、“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注重人权、关注民生的人性体现以雇佣劳动制度和商品经济形式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市场自由化特别是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其主要目标,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各种人身依附关系自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目标。因此,人权问题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势力的旗帜就最早写入了资产阶级宪法,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以私有产权为本位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使人权获得充分发展和真正体现,在利润最大化为其主要目的的自由竞争条件下,广大雇佣劳动者只是物质要素的附属,受资本的强制支配,从事繁重且劳动条件艰苦、劳动风险巨大的生产活动,与人权相联系的各项权益得不到保障。以合作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必然结果,利益双赢目标下必然引起竞争方式和竞争内容的变化。因此,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其对企业利益的关注,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劳动力越来越成为一种资源得到重视和开发,“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和现代社会的普遍认可。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特别是近代社会多重力量的压迫,使得中华民族是一个最缺少人权保障的民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中华民族才开始享有最广泛的人权和从未有过的政治自由。改革开放,不仅为人权的实现营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也为人权保障逐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亦相应提高,“以人文本”理念越来越深人人心。进入新世纪,在物质财富不断丰裕条件下,党和政府连续做出了西部大开发、取消农业税、落实义务教育、建设廉租适用房、医疗制度改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投资于公共事业发展和公共产品的供给等方面迈出了积极的一步又一步,国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分配制度上做出进一步的改革,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党和政府消除贫富分化的重要举措,是关注民生、体现民意的重要体现,是党性、人性的重要体现。四、“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首先,“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既然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差别在效率追求过程中的出现是必然的,那么,由此而导致的不利于整个社会稳定因素的出现也难以避免。近三十年来,我们一方面见证并分享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实惠,但同时又为诸多危及社会稳定和国民生命财产安全事件的时而发生而焦虑和恐慌,坑蒙拐骗、抢劫盗窃等犯罪活动极不协调地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文明进步相伴随,而大多数危害社会的违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所以,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给予技能低、从业难的劳动者以基本生活保障,是保障经济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其次,“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实现全民小康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初期,解决温饱是我们最初的奋斗目标,2000年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多美元,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具体化,提出了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争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党的十七大则更加明确而又体现民意,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近三十年来,举国上下为每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积极努力,并收获了相应的经济成果,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从各方面彰显了一个大国的实力。但是国大、人多、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道路上必然充满艰辛与曲折,广大低收入劳动者经济地位能否改善,决定了全民小康任务最终实现的程度和质量。第三,“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进入新的世纪,我国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经过二十多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城乡统一、结构合理、区域平衡、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又成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目标。显而易见,国民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文明素质的逐步提高,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又是和谐社会实现的最终目的。(责任编辑:赵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