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复述与转述的含义与区别,掌握复述与转述的基本要求。 2.掌握变换人称、转换时空等转述方法。 3.培养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和联想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交际指导】 一、复述 1.什么是复述? 复述,一是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 二是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复述指个体通过言语重复以前识记过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 复述需要有原材料,包括书面的文章和听到的故事、新闻、一般信息等口头材料。 2.注意要点与方法技巧 3.复述训练: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如果要将穿井得一人的故事讲给家里上三年级的弟弟妹妹听,你会如何复述? 示例一: 从前有个姓丁的人家,家中修了一口井,告诉别人: “我挖井得到了一个人。”这个消息很快散布开来。国君知道了,就派人问这个姓丁的人是怎么回事。丁家人说:“我是得到了一个人作为劳力,不是挖到了一个人。像这样获取信息,还不如不获取呢。 示例二: 在遥远的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他们家没有掘井,因此家里常年有一个人在外挑水。等到家里终于打了井,他兴奋地对邻里乡亲说:“我们家钻井后就省了一个人呢!”人们相互转告,结果这句话最后传成了:“丁家钻井挖到了一个人。 这话被人报告了宋国的君主,宋君感到很奇怪,于是派人去调查这件事。最后才明白,丁家钻井是节省了劳动力,而非挖到了一个人。 示例三: 春秋时宋国一户姓丁的人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此事甚至传到国君耳中,他派人调查,才知道是谣言,只是这家人挖井节省了挑水的一个劳动力,却被邻里街坊以讹传讹,变得荒诞不经。 示例四: 古代有个丁家人挖井得到了一个人作为劳力,便告诉别人:“我挖井得到了一个人。”那人觉得有趣,便告诉其他人。不想此事越传越远,传到国君处时,所有人竟都以为是丁家挖井时挖出了一个人。 二、转述 1.什么是转述? 转述一般是信息的传递,要求传递得准确、完整,不改变事实,把握重点,不遗漏要点,并要求根据转述的对象,改变人称、时间、空间等。 2.转述方法 第一步,仔细阅读文段内容; 第二步,根据转述的对象,改变内容中的人称、时间、空间等; 第三步,进行准确、完整地转述。 注意事项: 人称、时间、空间等符合转述对象的身份;要求将转述的信息传递 得准确、完整,不改变事实,不遗漏要点。 3.转述情况 时空与人称的转换。 同样一件事,今天说与明天说,在这里说与在那里说,跟这个人说与跟那个人说,时间词、方位词、人称词都必须跟着转换,不然就会造成混乱,甚至闹出笑话。 内容侧重点的转换。 在重述某一语言材料时,目的不全在于如实地传达它的本意,而是要借它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念,这就要作内容侧重点上的转换。 体式与风格的转换。 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对象也有不同的需要,在重述某一语言材料时,要根据特定的需要作体式或风格的转换。如果给少年儿童讲历史故事,就不能用文言,而要转换成现代语言;如果原材料内容深奥,做普及宣传时就得“深入浅出;如果原材料只是个梗概,为了取得吸引人的效果,也不妨通过想象适当增添一些情节和细节 4.转述训练: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示例一: 宣王好虚名。他本来只能拉动三石的弓,左右的人为了迎合他的虚荣心,就都说他的弓不下九石。因此他终身蒙在鼓里,还自以为能拉九石呢。这真是好虚名者得实害。 示例二: 齐宣王能拉动三石之弓,他的左右拉弓时拉到一半就装作拉不动,还说:“这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谁还能用这么强的弓!宣王到死都自以为能用九石的弓,受害终身。阿谀奉承实在害人不浅。 示例三: 齐宣王能拉动三石之弓,手下都说他用的弓不下九石,试拉时,一个个只拉到一半就装作拉不动。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宣王“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左右的装模作样和虚伪赞词,正是为迎合他的需要而产生的。“上有所好,下必趋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启示: 这个例子对同一材料做了三种不同的转述,角度各有不同:一种突出“好虚名者得实害,一种突出“阿谀奉承害人不浅”,一种突出“上有所好,下必趋焉。要体现“角度”的不同,原材料中的哪些可用,哪些不用,先说哪句,后说哪句,如何表述材料中的因果联系,都有一些讲究。 【口语实践】 一、老师读一段故事,学生先在小组内练习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老师再根据故事的内容、主题提出简要复述的不同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里进行复述。注意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的异同。 复述示例: 鲁迅在浙江绍兴县教书的时候,每天晚上总喜欢到一位朋友家去谈天,有时很晚才回家朋友家离学堂有好几里路,要经过一片坟地。有一天,鲁迅先生和朋友谈得很晚才回家,这时已是半夜了鲁迅正快步走,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白影子蹲在坟墓旁,忽高忽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真像人们传说的鬼。鲁迅不相信鬼和神,他大步走上前去,用又硬又重的皮鞋向白影子踢去,只听得白影子“哎哟”一声倒了下去鲁迅弯下腰,细细一看,原来并不是什么鬼,而是一个盗墓的。 请复述以上内容。 答案示例: 鲁迅在绍兴乡村教书时,有一天到朋友家谈话很晚才回家他经过一个坟地时,看见一个白影子在晃动,就用皮鞋踢了一脚,发现是个盗墓的。 二、根据下面的材料,进行转述训练。请与同学合作,轮流扮演材料中的人物,再现这件事情。要求转述准确、完整。 张明有了一辆新自行车,刘宇特别想骑一次,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张明说,所以请李晨帮忙转述自己的想法。听了李晨的话,张明欣然同意,请刘宇第二天上午九点到自己家所在的小区来骑车,并请李晨转述自己的邀请。 参考答案: 【情景一】刘宇请李晨帮忙: 刘宇:李晨,我想请你帮我个忙。 李晨:什么事啊?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尽力帮你! 刘宇:是这样的,张明的爸妈给他买了一辆新自行车,那辆车特别好看,我很想骑一次,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张明说。你跟他是好朋友,你能不能帮我跟他说一下? 李晨:没问题,我帮你问问他。 刘宇:谢谢你,李晨。 【情景二】李晨转述刘宇的话: 李晨:张明,听说你有了一辆新自行车,刘宇很想骑一次,但他不好意思直接跟你说,让我帮忙问问你,可不可以让他骑一次 张明:当然可以了,你告诉他,明天上午九点到我家小区来骑车。 【情景三】李晨转述张明的话: 李晨:刘宇,你的想法我和张明说了,张明很爽快地同意了。他约你明天上午九点到他家小区去骑车。 刘宇:那太好了!真的很感谢你! 李晨:别客气,咱们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三、下面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描述的经典作品的特征。阅读后,请用你自己的话告诉同学什么是经典。(材料见教材) 参考答案: 经典是初读如同重温,重读又好像初读那样特别能引人共鸣的书。经典的内涵一直在生长,在蔓延,你必须自己读才能发现,而且不论你何时读,都不会觉得晚。 【布置作业】 1.看一部电影或读一部小说,然后复述故事梗概(在班上交流)。 2.把今天口语交际课的内容转述给家长,把爸爸妈妈对你的评价,明天上课时转述给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