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 14《行路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38448313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语文 14《行路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 14《行路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 14《行路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语文 14行路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设计实录】行路难教学设计 课 型:新授课(教读课) 课时:1课时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 课标教学建议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增强体验,培养语感;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态度的理解。因此,诗歌教学要以朗读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教材内容分析 行路难是李白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长安,政治上遭遇挫折后所作。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教材选的是最脍炙人口的第一首。这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波澜起伏,要通过反复诵读和画折线图的设计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李白是诗歌界泰斗级人物,要借助诗句让学生玩味诗中意味,通过与陶渊明等人处世态度的对比,体会李白超凡脱俗、狂放自傲的气质及人格魅力。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名句,要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诗句表达情感。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李白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过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塞下曲等,但这些诗作散落在不同单元,学生对李白的人生境遇、人格魅力并没有整体的认知;学生学诗就是读读背背,没有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绘制情感曲线图,理解诗人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通过与陶渊明的对比,体会李白超凡脱俗、狂放自傲的气质及人格魅力。 3.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情感波澜,赏析诗句的妙处。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诗人精神境界的体会及情感认同。 课时教学过程 一、入课,诗话诗仙形象 说说对李白的了解及学过的李白作品。 听老师讲述名人对李白的评价,眼前浮现诗仙形象。 二、诵读,把握情感波澜 (一)字正腔圆地读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一生试读,其他同学正音。 3.齐读重点字注音 (二)有板有眼地读 1.另一生试读,读准节奏。 2.根据屏显在书上标出节奏。 3.全班齐读。 (三)有情有味地读 预设:需要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 生读创作背景 预设学生初步体会到的情感:苦闷、自信 活动要求: 1. 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全诗的内容。 2. 小组画出情感变化图,在图中标出情感变化。 要求: 1. 一人板演折线图。 2. 一人解释说明全诗作者情感变化,其他同学补充。 三、赏读,叩击诗人心扉 活动要求:自读全诗,选择一句诗,用“从的诗句,_(内容理解或运用什么手法),从这句诗中我读出了一个的李白”来说话。时间:5分钟 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诵读,升华情感。 示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中,李白面对如此盛宴,本应豪饮,此时此刻他却举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抛开,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出诗人的苦闷。从这句诗中我读出了一个面对行路难,忧郁茫然、不知何去何从的李白。 朗读该句,体会此处的情感。 预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以黄河、太行隐喻人生之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乐观豪迈的李白也有愁苦之深的时候,可见现实之难,行路之难。 预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借用典籍来说话,表达自己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被委以重任的心意。从这句诗中我读出了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李白。 预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运用四个短句简洁有力地表达出行路之难的感叹(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感叹行路之难,又用反问的手法向苍天诘问),从这句诗中我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仰天长叹、慷慨悲歌的李白。 反复朗读该句,体会此处的情感。 预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相信:总会有一天,我还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我从中读出了一个面对挫折却自信豪迈的李白。 (生齐朗读最后两句) (师生齐诵全诗。) 四、深读,升华生命境界 1.理解陶渊明与李白不同的处世态度。 面对艰难人生路,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田园,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请分别用一句话评价陶渊明和李白的处世态度。 生仿照示例写话。 2.齐读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3.用下面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感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的未来也不会一帆风顺,当_ 时,我会 _ ,因为,我坚信: _ 。 师生(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导学诗人】 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李白是传奇所在,那是诗歌界的泰斗。我们称李白为诗仙,贺之章曾高度赞美李白,称他为“谪仙人,意思是说李白是一名被贬谪的神仙。杜甫也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作,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板书课题及作者 【导学提示】1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 苏轼 【导学提示】2 要做到字正腔圆,首先要读准字音。这首诗中要注意的读音。 樽( ) 箸( ) 塞( ) 【导学提示】3 要有板有眼,即要读准节奏。 诗歌节奏 【导学提示】4 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得有情有味呢? 你觉得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初读之后发现,这首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变的,具体怎样变化呢?先了解一下创作背景。李白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他到处游历,拜谒社会名流。因为李白不愿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直到742年(天宝元年),才因他人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他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因为他始终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所以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天宝三年,没等到他“功成”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在或去或留之时,朋友为他饯行,李白由此写下了行路难。 【导学活动】 出示活动要求和展示要求,并说明。 【导学指导】 行间巡视,发现典型的图例,指定两个小组板书并解释说明。 小结:请大家再次诵读全诗,感悟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和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板书: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 【导学过渡】刚才我们从整体上体会了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复杂情感。那诗人是如何向我们传递这复杂情感的呢?显然,我们仅仅从整体上梳理还远远不够,下面让我们抓住诗眼,深入赏读,叩击诗人心扉,品味诗歌艺术。我们就围绕诗眼“行路难”,用“从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的李白来说话。 【导学活动】 出示活动要求,并说明要求。 【导学指导】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啊,对于“嗜酒见天真,“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面对如此盛宴,本应豪饮,此时此刻他却举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抛开。老师把这句换成“胸中惆怅不能食,眼中无路心茫然,你们看行吗? 此句妙在借用动词捕捉意象来刻画渲染。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处理好这些重音,语速慢些,语调低沉些,体会此处的情感。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里以黄河、太行隐喻人生之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受诏入京,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时,却又被赐金放还,这不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吗?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这是用典,是指用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来说话,表达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真正的含义是诗人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被委以重任。“欲渡黄河遇“冰塞川”,“将登太行逢“雪满山”,诗人似乎只能赋闲了。心境茫然中,忽然想到了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尚和伊尹,这才有下句对政治理想的执著追求。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两句在句式结构上与全诗有些不大一致。 从标点符号入手来感悟情感。 从句式特征来体会表达效果的异同。 注意标点符号,前面用了两个感叹号,强烈地感叹行路之难;后面则是用问号,有质问和诘责的意味。 短句字数少,简洁有力;长句字数多,适合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 这句不但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而且还注意到短句的表达效果和标点符号的运用,这些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 此时的李白,为了自己的梦想终于来到君王侧,然而只如昙花一现般,还没来得及华美灿烂就凋谢结束了。他向苍天诘问: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朗读指导: 朗读时,语调先扬后抑,语速先快后慢,顿挫错落有致。 5. 是啊,这个句子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人们评价说它是“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样的句子已经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流传在口语中,流传在广告中,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中。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李白,一个迎风傲岸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为其折服,令人难忘。盛唐这沃土养育了他,他也充实了盛唐的气象。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诵读他的美丽华章,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导学.拓展】:我们刚刚学过陶渊明的饮酒诗,也体会到了陶渊明与李白是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 例:陶渊明的“隐,是坚守本心的勇气。 李白的“行”,是百折不挠的追求。 点拨:李白曾直言不讳: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意思是说:假若活着不能有益于百姓,即使保持了不与世同流合污的节操,又有什么益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 陶渊明的“隐”: 坚守本心的勇气 特立独行的骨气 超凡脱俗的本性 消极避世的悲哀 李白的“行: 百折不挠的追求 直面惨淡的豪迈 不忘初心的执着 自强不息的自信 因此,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却因此获罪并被流放。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流放归来后,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时年六十二岁。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与失败交织在一起。 结语:做陶渊明固然可以坚守本心、超凡脱俗,但显然不太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追求,尤其是当代。而李白百折不挠的追求、直面惨淡的豪迈、不忘初心的执着、自强不息的自信却能成为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遭遇失败时的一剂良药,才高如李白,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芸芸众生。我们可以拿李白的诗句来勉励自己 当堂检测 1. 朗读背诵,在课堂上完成。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名句理解及运用,在课堂已完成。 板 书 设 计_苦闷悲愤_ _乐观自信 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 作业设计 必做 1. 正确默写古诗。 选做 2.梳理学过的李白作品,结合诗句,写一篇小练笔:“我心中的李白。 教学反 思 古诗词教学历来是难点,仔细研读行路难之后,我决定以读贯之,引导学生螺旋上升地读,层层深入地读;在课堂结构上设置“诵读赏读深度”三个板块;在活动设计上,我每个板块都设计了具体的学生活动,有活动要求,有展示要求,有活动示例。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每个活动环节的热情都很高,积极参与讨论,大方进行展示,学生对诗的理解和对情感的理解都步步深入,渐入佳境。此外,为了营造浓郁的语文味课堂,我采用“以诗导入、以诗点评、以诗拓展、以诗结课的方式,让课堂充溢诗意的同时,令学生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让“古诗词活在当下”,让名句感染学生,甚至能成为学生遇到困难时的一剂良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