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38388070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诵读词作,赏析重点字词。 学习对比手法,体悟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把握词作意境,深入理解李煜的愁情内涵。 课前夜准备: 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并播放微视频。要求学生看完微视频后,完成任务单上的练习,明天上课展示。 课前准备: 板书虞美人全词(写在黑板左边,中间留待播放课件,右边写板书) 导入有这样一位帝王,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故国感念。可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他是? 李煜(知人论世)李煜原名李从嘉,生于南唐升元元年七夕(937年8月15日),其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 他本无心皇位,因他奇特长相,而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可天意弄人,五个兄长接连去世,皇位最终落到李丛嘉身上,父亲给他改名李煜,誉是照耀的意思,象征光明灿烂,寓意国家繁荣富强。史称李后主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绝命词 虞美人 上课流程: 初读,把握节奏 全体朗读一遍(未经指导,朗读可能流于平淡。) 请一生朗读,点评节奏和情感。(节奏缓慢一点,情感充沛一点) 导学案上虞美人:带着词牌蕴含的生离死别之情来读,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并指导朗读。 再请一生朗读,点评进步; 全班齐读。 品读,感悟诗情 词中最直接表达情感的是哪个字?(明确:“愁) 他在愁什么?补充背景 公元978年七夕这天,银汉迢迢,家家乞巧。在北宋都城东京皇家园林西北角的一个院子里,南唐后主与他的旧臣们正相聚一堂,把酒言欢,原来今天是他是四十二岁的生日,酒过三巡,饭过五味,后主触景生情,悲从中来,遂提笔写下一首虞美人,并命乐工立即谱上曲,让歌伎当庭进行演唱,绝美的词,随着美人绝美的琵琶,绝美的歌喉,传入了宫中。宋太宗赵广义闻此勃然大怒,以为他意图复国。正当祝寿宴会觥筹交错,丝竹迭奏之际,赵光义派秦王赵廷美送来了牵机药。后主毫不怀疑天子送来的是美味佳酿,接过来便一饮而尽,可怜一代词人顷刻之间便手足抽搐,赍恨长逝,他留下的那首虞美人也成了千古绝唱! 生于七夕 937.8.15 长于深宫 (天真烂漫) 隐居避祸 (太子猜忌) 花月春风 (18岁娶娥重) 灵前即位 (25岁丧父登基) 丧妻丧子 (28岁子仲宣死,几日后妻娥皇死) 屈辱事宋 (江南国主) 寄情诗词 (千古词帝) 亡国之君 (40岁城破国亡) 封违命侯 (饮酒度日) 绝命之宴 (42岁生日 978.8.13赵光义毒杀) “愁”有很多种,那么李煜的愁情又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往事不再,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离家之苦(板书) 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情的?请从意象、关键词句和艺术手法的角度品读本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这些明明是美景,但词人为何会问一句“何时了”?这种反常心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春花秋月勾起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令如今身为阶下囚的自己痛苦不堪)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甚至是对亡国之君的屈辱,不能不让他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所以,此处的“愁”是往事不再之愁。(板书:往事不再) 这种用美景来表达哀情、痛苦之情的手法是什么? 往事知多少。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欢乐、自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 他用金丝罗章铺墙,玳瑁为钉,红罗朱砂为窗,绿宝石镶嵌,又在屋外种满梅花,与周氏赏花对饮 而他却不得已肉袒出城,只求放过南唐百姓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为什么?因为“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是什么?(东风就是春风)春风一吹,春天一来,春花又要开放了。 2.“又字说明了什么?(自己丧失故国、沦为阶下囚的时间又过去了一年),身为阶下囚,却每每被春风勾起了对故国的回忆与思念,这种内心的哀痛,又有谁知道呢?时光飞逝,与开头照应,这引起了作者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974年,宋太祖以祭天为由,要求李煜入京,他只怕是鸿门宴,托病不去,随后,宋军的铁骑便直奔金陵,他紧急派徐铉出使北宋,带回来的话却只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随后,南唐覆灭,成为故国 词人借用“明月这一意象有何用意? 明月”清冷凄凉。居于人下的李煜感受到它的寒冷的氛围,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表达了李煜的思国怀乡之情,营造出一种悲剧氛围。 所以,此处的“愁”又比前面的回忆往事更深了一层,写的是亡国之痛。(板书:亡国之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 江山易主,但是曾经的雕栏玉砌依然还在,而往日宫女们的容颜却早已老去。 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对比) “雕栏玉砌为虚写,代指旧日南唐宫中的建筑之外,还泛指南唐的青山、碧水、明月等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是以点代面、以物代物,合乎借代规则 只是朱颜改。 3.改变的,除了宫女们的容颜,还有什么呢?(自己的容颜、地位和感受)改变的不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容到忍辱蒙羞)。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苏东坡在引用这首词时点评道:“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 通过对比,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愁情?(物是人非之感,板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作为千古名句,美在哪里?(手法:设问,比喻,夸张) 明确: (1)以上六句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通过自然永恒和人事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奔放之笔用问答的形式吐露心中深长的愁恨: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品读完毕后,配乐再次全班朗读。(指导:每阕的最后一句重读一遍,深化一下情感) 连类拓展,品评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被评为写“愁”的千古名句,试调动自己读过的其他诗歌,看看还有哪些诗句也是用类似的方式来写愁情的。(学生交流讨论,回忆诗句,教师总结)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仿写句式,比喻抒情 模仿“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 _。”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欣赏歌曲,回味意境 古代的词是可以唱的,注释就提到相传在七夕之夜,李煜在寓中命歌伎唱此词,最后竟招来杀身之祸,可见唱出来的词能够传递出词的别样魅力和神韵。 著名作曲家谭健常先生谱曲的虞美人曲谱,并且费玉清、邓丽君等歌手都曾亲自演唱过。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聆听费玉清(或邓丽君)的演唱,再次回味李后主那一份荡气回肠的悲愁之情。 播放歌曲虞美人,收束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