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含解析) 岳麓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38355706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含解析)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含解析)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含解析)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广州调研)在北京一处战国时期的燕国遗址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 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上述现象不能说明()A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B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C诸侯国之间存在商业贸易往来D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2(2013北京测试)下列各项反映出宋朝商业出现突破性发展的是()3(2012揭阳一模)下列关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市布局彻底打破“坊市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C市民阶层形成 D手工工场大量出现4东京梦华录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表明宋代()A城市商业功能日益增强B金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C主要交易商品为丝织品D房屋建筑业水平不断提高5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上述材料表明()A乾隆皇帝支持手工业的发展B江南手工业发展日益迅速C棉纺织业发展超过丝织业D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6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省区嘉靖至万历州县数/集市数顺治至雍正州县数/集市数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_721270711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7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A BC D8(2012江门模拟)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副“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9(2012韶关一模)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10(2012江门调研)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11(2012西城模拟)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12(2012广州测试)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唐代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有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材料二明清以来的扬州作为两淮盐集散中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城市。徽商、晋商云集世居,垄断盐业暴利,在扬州过着闲适、奢侈的生活,时人对他们的奢侈消费方式有相当多的描述:“扬州盐务,竞相奢丽以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舆马,动辄费数十万。”这种奢侈畸形的消费恰恰决定了扬州消费型商业城市的性质,为了满足盐商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需要,扬州城市规模、人口、商业、文化、服务行业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材料三19世纪中期,扬州开始快速衰落。政府对盐法的改革取消了自明代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盐商垄断特权,使清初显赫一时的盐商奢侈性消费集团完全解体,城市商业机能丧失,服务性行业萎缩,人口外流,城市社会生活失去活力到了20世纪初,扬州虽然有了近代警察制度、银行、商会、医院、报业、自来水公司、电灯公司、邮电等,但墟市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转变缓慢,远落后于同受战争破坏的无锡、常州等苏南城市。当时扬州近代工业只有二家织布厂,二家蛋品加工厂,一家制粉厂,资金少,规模小,根本不能形成地方工业的特色,而无锡、常州由于有较发达的近代工业支持,城市发展程度远胜扬州。近代城市变迁请回答:(1)概述材料一,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4分)(2)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分析中唐之后,“天下之盛,扬为一”的原因。(6分)(3)概述材料二中扬州城市的特点。(4分)(4)扬州自中唐之后一直是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但从19世纪中期起,扬州便开始快速衰落,沦为中国三流的城市。阅读材料三,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史实,分析扬州衰落的原因。(6分)14(2012宁波八校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三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材料四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2)材料二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4分)(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6分)答 案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战国时期商业中心有许多,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等都是商业中心。因此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2. 选D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项即为印制纸币的模版。3. 选D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城市的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北宋时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随之发展起来,因此A、B、C三项均符合史实。手工工场的大量出现是在明中叶以后,因此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4. 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金银彩帛交易之所”说明行业市场的繁荣,“每一交易,动即千万”说明交易规模巨大。这些是城市商业功能增强的表现。5. 选D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从材料信息“嘉靖”“乾隆”表明所反映的时期为明清时期。从“盛泽镇以绫绸为业”“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反映的是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答案为D。6. 选A本题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商品化。表中的集市一般指农村的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集市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可见农民与市场联系不断加强。7. 选A分析概括材料可了解到,罗定山区冶铁的炉场规模大,分工细。判断各选项,项正确,第项“雇工经营”从材料中没有得到反映。8. 选D本题考查古代的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出现,土地买卖也逐渐出现;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由此井田制逐渐瓦解,公田土地渐趋荒芜。由此可知A、B、C三项均是原因。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因此不包括D项。9选D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提取。根据材料,司马迁引用周书的观点:农、工、商都有其重要性,然后说明自己的观点“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也即农工商皆本。 10选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厚来薄往”体现了古代中国存在的朝贡贸易,“市舶使”为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十三行”是清朝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11. 选B此题考查的是近代清朝对外政策演变的过程。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地,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2选D西方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上路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 13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百货所集”“商贾如织”“扬一益二”的信息回答。第(2)问,根据扬州的地理位置、政治背景、“唐代盐铁转运使在扬州”等信息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二中“扬州作为两淮盐集散中心”“徽商、晋商云集世居”“奢侈消费方式有相当多”“扬州城市规模、人口、商业、文化、服务行业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等信息回答。第(4)问,根据材料三中“政府对盐法的改革取消了自明代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盐商垄断特权”、“根本不能形成地方工业的特色”、19世纪中期清政府的政治困境、其他城市的发展等内容回答。答案:(1)商人聚集、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2)经济重心南移;处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保护商贸。(3)食盐集散地、巨商云集、消费型商业城市、服务业发达。(4)政府的盐法改革;单纯的商业城市,缺乏近代工业的支持;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快速崛起为现代化大都市;近代海运业和近代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运河功能衰退;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答出三点即可)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主要是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演变。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小农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即可。第(2)问结合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概括回答即可。第(3)问关键信息是“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早期资本家”“新型地主经营”“手工场主、包买商”。第(4)问对比考查明清时期衰落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教材分析即可。答案:(1)特点:分散经营(或小农户个体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2)经济: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3)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4)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以极端封闭落后的面貌进入近代世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