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经世致用分析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3826986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宋的经世致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宋的经世致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宋的经世致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宋的经世致用分析南宋的经世致用分析 2014/08/11 兰台世界杂志2014年第S3期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一文以及朱陆二人对王安石及熙宁变法的分析与评价,实际上反映了宋儒对于“经世致用”这一传统思想的不同看法。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宋儒学术探索目的的高度概括:学术探索就是为了“经世致用”。可以说“,经世致用”到了两宋才真正地被提出、践行。“经世致用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经世指治理国家天下的意思,而致用二字则在强调经世之目的乃在富裕民生,建立太平祥和的国家社会。因此,所谓经世致用即治理天下国家、富裕民生之谓也。这和经国济世、经世济民,或简称为经世、经济,其意义都是相同的。经世致用代表着儒家关心社会民生,通过为政,以祈达致国治天下平的一种观念。”儒家从建立的那时起,就是积极入世的学问,要通过个人不断的“修身”以掌握平治天下的本领。从先秦到两宋,历代儒者大体都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去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此处不包括为一己之私利而入仕者)。“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可以说是大部分儒生的价值观。在这里“,立德”等同于“修身”“,立功”等同于“经世致用”。既然根本目的都在于“经世致用”,那么如何才能够“经世致用”?以朱熹为例,他任知南康军期间,针对南康军所遭受的旱灾,上书言事“:淳熙七年夏,大旱。知南康军朱熹应诏上封事言:今民间二税之入,朝廷尽取以供军,州县无复赢余,于是别立名色巧取。今民贫赋重,惟有核兵籍,广屯田,练民兵,可以渐省列屯坐食之兵,稍损州郡供军之数。使州县之力浸纾,然后禁其苛敛,责其宽恤,庶几穷困之民得保生业,无流移漂荡之患。”朱熹在这里指出,税赋收入全部供给军队,造成了州县别立名目巧取豪夺的现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缓解民贫赋重的情况,需要检核兵籍、屯田练兵、精简军士,减轻州郡供给军需物资的负担,同时严禁苛敛,宽恤贫民,只有这样,才能够消除由于流民的存在导致的社会动荡。另外,他在知南康军期间,本着兴学施教的目的,向朝廷申请修复白鹿洞书院。待书院修复完毕,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并执掌教鞭,同时聘请陆九渊等著名学者登坛讲学,积极推动南宋教育的发展。其后朱熹知福建漳州,提出“经界法”。上述这些做法其实质都是在“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反映了作为理学家的朱熹在为政方面的“经世致用”。但同时朱熹却认为“: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故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人主之心一邪,则天下之事无有不邪。”8卷第十二己酉拟上封事“必自修身始,修身齐家,然后达诸天下也。”陆九渊少时曾“议恢复,陈五论”“:九渊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因轮对,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帝称善。”陆九渊的这五论很简短,没有更为明确的解释,最多算得上是概述,但是所涉及的问题却包括了举贤、治学、行政等方面,可谓言简意赅。陆九渊的荆门之政取得了骄人的政绩,正如前文所说,陆九渊的为政思想在于“: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国不可得而治矣。”我们可以看到,陆九渊实际上推崇并尊崇的是一条由“内圣”到“外王”的途径,也就是说,在陆九渊那里“,经世致用”的前提是“内圣”。其实,陆九渊更为关注的是建立长久的事功,而非短期的效用“: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卿大夫有德,能保其家;诸侯有德,能保其国;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无德而富,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今日虽富,岂能长保?”可见,朱陆二人主张并且践行的是修身为先,事功随之。作为理学家,他们并不是不关注时弊,并不是不关注事功的建立,只是他们的方法,在短时期内难以见到明显的效果,因为思想的深刻程度决定了方法的选取,决定了方法的治标性或者治本性。而治本的方法,往往是在积累过程中步步为营,所以,显效慢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当社会的弊政亟待改革时,这种治本的方法就很难找到适于它们生存的土壤。急功近利不单是一种心态,更多地是出于形势所迫。余英时先生在总结宋代理学的特征时说道“:宋代理学有两项最突出的特点:一是构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理的世界;二是发展了种种关于精神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指点人们如何成圣成贤。这两点毫无疑问都属于内圣的领域。但深一层观察,这两条开拓内圣的道路,同是为了通过治道以导向人间秩序的重建。这是宋代儒学的主流所在,自古文运动一直贯通到朱熹时代。理学家必须预设此理世界,作为他们理想中的人间秩序的永恒而又超越的保证,否则他们重建秩序的要求便失去根据了。”贺麟先生在宋儒的新评价一文中,把“空疏无用”的宋儒之学与叶水心、陈同甫等提倡的实学进行了比较,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程朱之学,凡事必推究至天人心性,而求其究竟至极之理,其理论基础深厚,犹源远根深,而其影响之远大,犹如流之长,枝叶之茂。彼重功利的实用主义,根基浅薄,眼光近小,理论基础不固,不能予人以精神上的最高满足,故流不长,枝叶不茂,影响反不甚大。由此足见,凡说功利主义切实用,凡说程朱之学虚玄空疏不切实用者,皆只是表面上的看法。”“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而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与贫,道德诚深,风俗诚厚,虽贫且弱,不害于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诚薄,虽强且富,不救于短而亡。”理学家们力图为社会构建的正是这样一个道德诚深、风俗诚厚的基础,只是这个工程浩大,而且短时期内理想的成分居多。但是社会的发展与完善恰恰需要理想的模式去规范。纵然达不到绝对理想的模式,社会的发展也需要理想模式的指导:这是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性。作者:王雅克孙斌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上一个文章: 教育现代化先驱严修的建议下一个文章: 唐朝自首制度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