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复习总结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237879470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电路分析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直流电路直流电路(CH1CH1CH4)CH4)q正弦稳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CH8CH8CH11CH11)q三相电路三相电路(CH12CH12)q暂态电路暂态电路(CH6(CH6CH7)CH7)q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CH16)(CH16)q复频域分析复频域分析 (CH14)(CH14)q电路电路方程方程(CH15)CH15)第一章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q直流电路直流电路(CH1CH1CH4)CH4)本章教学本章教学重点:重点:1.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及其电功率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及其电功率 2.2.的计算和判断的计算和判断1 1、功率的计算和判断、功率的计算和判断u u,i i 关联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p p=ui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P P0 0 吸收正功率吸收正功率 (吸收吸收)P P0 0 0 发出正功率发出正功率 (发出发出)P P0 U=5,分电压大于总电压。分电压大于总电压。-3.4相量图相量图已知某一元件的端电压已知某一元件的端电压,流经电流,流经电流,两正弦量为关联参考方向,请判断它可能,两正弦量为关联参考方向,请判断它可能是什么元件?元件的特性参数值为多少?是什么元件?元件的特性参数值为多少?举例:举例:P218 8-13P218 8-13图中所示电路中R可变动,试求R为何值时,电源发出的功率最大?其中 正弦稳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正弦稳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重点:重点:1、熟练掌握线圈同名端的判断;、熟练掌握线圈同名端的判断;2、熟练掌握线圈的串联和并联计算。、熟练掌握线圈的串联和并联计算。1、同名端、同名端i1L1L2+_u1+_u2i2M用小圆点用小圆点“”或或“”号表示号表示。注意注意:线圈的同名端必须两两确定。线圈的同名端必须两两确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判断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判断 1 =L1 i1+M i2 2 =+M i1+L2 i2i1L1L2+_u1+_u2i2M 21+u11+u21i1 11N1N2i2 同名端判断练习:同名端判断练习:两端口两端口电路元件电路元件耦合电感耦合电感*2、耦合电感的串联、耦合电感的串联(1)反向串联反向串联i*u2+MR1R2L1L2u1+u+iRLu+(2)同向串联同向串联i*u2+MR1R2L1L2u1+u+iRLu+4、耦合电感的并联、耦合电感的并联异侧并联异侧并联jL1jL2R1R2 _jM0 0jL1jL2R1R2 _jM0 0Z _同侧并联同侧并联互感线圈的并联的去耦电路互感线圈的并联的去耦电路异侧并联异侧并联jL1jL2R1R2 _jM0 0jL1jL2R1R2 _jM0 0同侧并联同侧并联+R1R2j La j Lbj LcLc=MLa=L1 MLb=L2 MLc=MLa=L1 MLb=L2 M例例10-4:图示电路中,正弦电压的图示电路中,正弦电压的U=50V,R1=3 ,L1=7.5 ,R2=5 ,L2=12.5 ,M=8 。求支求支路路1、2吸收的复功率。吸收的复功率。*+R1R2j L1j L2j M+R1R2j La j Lbj Lc同侧并联同侧并联Z1Z2Z+R1R2j La j Lbj Lc第十二章三相电路第十二章三相电路要点:要点:1、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一相计算法;、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一相计算法;2、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电路特性分析;、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电路特性分析;3、掌握三相电功率的测量方法。、掌握三相电功率的测量方法。2、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_ _ _ABCNA/B/C/Z1Z1Z1ZZZN/ZN+ANN/A/ZZl(2)(2)将所有三相电源、负载都化为等值将所有三相电源、负载都化为等值Y YY Y接电路;接电路;(1)(1)对于对称三相电路可转化为一相电路来计算;对于对称三相电路可转化为一相电路来计算;举例举例1:312 12-1解:解:+A+BN+CZlZlZlZZZ+ANnaZZl _ _ _ABCNA/B/C/Z1Z1Z1ZZZN/ZN解:设解:设举例举例1:312 12-1+ANN/A/ZZl负载端的相电压:负载端的相电压:根据对称性写出:根据对称性写出:根据对称性写出:根据对称性写出:负载端的线电压:负载端的线电压:30o27o解:设解:设举例举例2:312 12-2+ANN/A/Z/3Zl根据对称性写出:根据对称性写出:根据对称性写出:根据对称性写出:利用三角形连接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利用三角形连接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可求得原三角形负载中的相电流系,可求得原三角形负载中的相电流例例1:照明系统故障分析:照明系统故障分析 在上图中,试分析下列情况在上图中,试分析下列情况 1)A相相短路短路:中性线未断时,求各相负载电压;中性线未断时,求各相负载电压;中性线断开时,求各相负载电压。中性线断开时,求各相负载电压。2)A相相断路断路:中性线未断时,求各相负载电压;中性线未断时,求各相负载电压;中性线断开时,求各相负载电压。中性线断开时,求各相负载电压。N+N RARBRCACB解解:1)A相短路相短路(1)中性线未断中性线未断 N N/R RA AR RCR RB BA AB BN NC C 分析结论分析结论:此时此时A相短路电流很大,将相短路电流很大,将A相熔断丝熔断,而相熔断丝熔断,而 B相和相和C相未受影响,其相电压仍为相未受影响,其相电压仍为220V,正常正常工作。工作。此情况下,此情况下,B相和相和C相的电灯组均承受相的电灯组均承受380V电压,电压,远超其额定电压远超其额定电压220V,这是不允许的。这是不允许的。(2)A相短路相短路,中性线断开中性线断开时时,此时负载中性点此时负载中性点N N 即为即为即为即为A,A,因此负载各相因此负载各相因此负载各相因此负载各相电压为电压为电压为电压为 A AB BN NC CN Ni iA Ai iCi iB B+2)A相断路相断路 (2)中性线断开中性线断开 B、C相灯仍承受相灯仍承受220V相电压相电压,正常工作。正常工作。(1)中性线未断中性线未断变为单一回路,变为单一回路,如图如图(b)所示所示,由图可求得由图可求得IBCU U B BU U C C+(b)(b)N NRARCRBA AB BN NC C(a)(a)RBRC阻抗值越大,分压越大。阻抗值越大,分压越大。3 3、对称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对称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P P4、三相功率的测量、三相功率的测量三三相相负负载载W1ABC*W2*三三相相负负载载WWWABCN*第十四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第十四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要点:要点:、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反变换、基本性质;、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反变换、基本性质;2、能够画出时变电路的运算电路并进行计算。、能够画出时变电路的运算电路并进行计算。画运算电路画运算电路运算电路运算电路如如 L、C 有初值时,初值应考虑为附加电源有初值时,初值应考虑为附加电源R RR RL LL LC Ci1 1i2 2EeEe(t t)时域电路时域电路物理量用象函数表示物理量用象函数表示元件用运算形式表示元件用运算形式表示R RR RL LSLSL1/SC1/SCI1(S)E/SE/SI 2 2(S)S)时域电路时域电路551F1F2020101010100.5H0.5H50V50V+-uC+-iLt=0时打开开关时打开开关uc(0-)=25V iL(0-)=5At 0 运算电路运算电路2020 0.5s0.5s-+-1/s 25/s2.5V5 IL(s)UC(s)例例给出图示电路的运算电路模型给出图示电路的运算电路模型注意附加电源注意附加电源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能够正确写出有向图的关联矩能够正确写出有向图的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解:解:举例举例1 1:414 1234567A=12341 2 4 5 3 6 7支支结结1 1 0 0 0 0 00 -1 1 1 1 0 00 0 0 -1 0 1 00 0 -1 0 0 -1 1A=At Al 规定:支路排列顺序先树支后连支。规定:支路排列顺序先树支后连支。=At Al 1234567Bf=1233 6 7 1 2 4 5支支回回1 0 0 -1 1 0 00 1 0 0 0 -1 10 0 1 -1 1 1 0Bf=l Bt 规定:规定:(1)(1)连支电流方向为回路电流方向连支电流方向为回路电流方向 (2)(2)支路排列顺序先连支后树支支路排列顺序先连支后树支 (3)(3)回路顺序与连支顺序一致回路顺序与连支顺序一致=l Bt 例例25V5V0.50.522110.50.555113A3A1A1A1 12 23 34 45 56 61.画有向图画有向图2.123456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要点:要点:熟练掌握、熟练掌握、T、H参数矩阵的求解;参数矩阵的求解;二端口的方程描述二端口的方程描述线性线性RLCM受控源受控源i1i2i2i1u1+u2+参数参数Z参数参数T参数参数H参数参数例例16-1:求图示的二端口网络的求图示的二端口网络的Y参数。参数。解:解:Yb+Ya YcYb+Ya YcYb+Ya Yc作业:作业: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群众团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