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 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共18篇)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3641400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0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 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共1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高三物理 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共1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高三物理 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共1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 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共18篇) 第1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高三物理教学反思高三物理总复_的目的是通过总复_,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成以上目的,我们在高三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抓住考纲、回归课本1、“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考试出题的依据,因此在高考复_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考纲逐一落实考点,用考纲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才能做到全面无遗漏;要对照考纲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从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的程度对照学生掌握的情况看是否达标。2、在复_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在复_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研读教材内容,使其看书有一定的目的性,便于弥补自已基础知识弱点,融会贯通教材的基础知识结构,使其回归课本目的性强,才能充分利用时间,真正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3、正确处理好“热点”与“冷点”。最后阶段复_中,不仅要注意考纲中的热点问题,在看书时要重视考纲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更要关心所谓的“冷点”。因为前一轮复_中在综合试卷里所谓的重点知识、热点知识出现的机会较多,通常都进行了反复的强化,恰恰在所谓的“冷点”的地方出题较少,重复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没有考查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必要的给以加强。如:今年高考实验题对示波器的考查。以后应注意在“冷点”上的复_,以防止在高考当中出现一些知识上的死角。二、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在高考复_备考时,要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一阶段的复_过程中,重点是复_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应当有目的的加强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1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2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年的高考卷,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的物理问题已成为高考中的热点。平常的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缺少与科学技术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物理教学及有关问题训练时,往往是简化后的物理对象、场景,把所有物理问题变成了理想化、模型化,而实际生活问题则往往不同,它并不明显给出简化或理想化的对象及物理场景,因而需要培养学生学会抽取物理对象和物理场景的环节。3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实验能力。建议在高三复_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_,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4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能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三、做好归纳,注重综合1、要善于归纳总结,不仅要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对物理_题最好能形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从而在高考中面对陌生的试题能把握主动。2、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重点应放在力学、电磁学的综合,加强训练、归纳、总结,反思、提高分析综合及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四、重视训练,注意答题的规范化1、平时训练中要让学生抓住自己有困难的问题认真分析,针对性的训练。最后的阶段应避开难题、做少量的练_。要选择难度适中,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题目和一些基础题目来做,要保证质量和做题的效率及情绪和信心,通过做题保持良好的解题能力。2、规范答题。物理试题的解答比较重视物理过程和步骤,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要规范。解答计算题时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有必要的图示,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有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计算结果要考虑有效数字和单位。让学生在练_时尤其在做高考题时要仔细看一看计算题应该怎么样表述,答案的评分标准如何,力争做到能做对的题目就一定不丢分。总之,在高考物理复_过程中,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高三物理备课组:郑仁文第2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高三物理教学反思庞睿经过一年的复_教学,送走了又一届高三学生,回想这一年来的工作,我觉得反思使我的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成文如下:一、反思学生的基础,学_惯我所教的二个班的学_基础都比较差,尤其是五班,我是在高二才开始接手的,是整个年级最差的班了,学生的力学学_得太差,好几次在讲例子时,学生就说听不懂,我当然不知道其中的理由,后来才知道,我在解题时中间有一个计算步骤我省略了,我以为学生没有问题,就一个数学运算应该没问题,可哪里知道这个班的学生天生就_惯接受,自己从不主动去思考动手解决问题,我开始反思,怎样才能使学生听得懂?做得来?原来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必须从简单的、基本的抓起,于是,我决定,少而精的讲例子,每讲一个例子,得每一步在黑板上板书,然后针对学生的水平做一个类似的题目,渐渐地学生学会做一些题目了,也就不觉得听不懂了二、反思教学困惑,形成教学论文在复_动能定理时,常常遇到连接体问题,要学生对多个质点运用动能定理,公式多,学生感到拿手,经常出错,于是我想;能不能使问题简化呢?在高中阶段,常常是连接两物体的力的功的代数和为零,我想到把多个动能定理的公式相加,消去了连接物体的力的功,得到质点组动能定理,把它介绍给学生,说明它的适用范围,学生很容易掌握,在讲振动和波动时,学生对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容易混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错,而近几年又经常考振动和波动相结合的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区别呢?我反思后做来大量的准备工作,使学生的知识难点得到了突破。三、反思思想方法,培养建模能力在总复_中,除认真复_知识之外,我还要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表面看,这似乎与知识的复_不搭界,其实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复_方法。那么,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结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一些:例如解静力学、动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线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当然,也还有其它一些属于更巧、更简捷的思维方法。然而两者相比,我主张更要关心基本的常用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一般说,在复_课上老师都会提及,一些写得好的参考书中也会有介绍。同学们在听课和阅读中除关心知识点之外,务请注意这些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再在练_中有意识运用,进一步熟悉它们。此外,在讲课中,要讲清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物理量等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价值的东西。实践告诉我们,在高三学年,同学们毕竟比高一、高二时有了更强的理解能力,有了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优势。一旦领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发挥出比老师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四、反思教法,听同事授课相互交流在复_教学中,经常感到复_课上法单一,没有新意,为了防止长时间的教学方法的单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高三的几位教师采取了经常听课的方式,只要有时间,就去听同行老师的课,不分场合,不举形式听随堂课,学_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取他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听他人是怎么上这些内容的,自己是怎么上的,自己的课有什么不足,别人的课有哪些优点,下一次在上这里时我要怎么上才好,通过这样的相互听课,相互学_,提高自我,提高复_课的质量。五、反思作业训练,规范练_练_在总复_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要想通过练_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具体说务求做到两条: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不少同学常从生活经验角度去解物理题,比如用动能定理时_惯从功、能的数值上加加减减来得到结果,而不问列式的物理意义。这种不规范的混乱的思维方式,只能使认知水平停滞在生活经验的层次上,正是复_中一大障碍。物理学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像动能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过程及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区别各力做功的正、负,再搞清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列出方程,这之后的代数运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时练_中始终能坚持这样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力一定会上升到新的层次。要将题做完整。我接触过一些学生,做练_“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数式但懒于代入数字运算等,都不肯将题解到底。他们之中不乏最后失败的实例,均因为他们没有从日常的练_中得到收益。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再说,一个完整的解题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双基知识及个人的素养和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进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解题,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不断启发和训练,题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实,最后必定导致复_工作的低效率。教学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会有所进步,也只有学会反思的教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不断反思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喜爱,才会立于教学不败之地。第3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高三物理教学反思杨莉荣今年我从事高中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反思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并结合今年及历届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要想做好高三复_工作,我觉得应做好下面几点:一、循序渐进,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高考对能力的考核要求首项便是理解能力。确实,只有对所学双基知识都能深刻理解,才谈得上运用它们进行推理、分析,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怎样才算对所学知识做到理解了?举例说吧,对交流电的有效值,如果以为最大值的2/2倍就是有效值,那么,对这一物理概念就没有理解。因为这只是对特定交流电的一个数量关系,不适用于所有交变电流的情况。必须从有效值定义本身去理解,并能运用它计算出不同情况中交流电的有效值,才达到理解的效果。又如,静电场中的导体在静电平衡到达时,其内部场强为零。如果对此结论误以为导体内部没有电场,则对这个物理规律也就没有深刻理解。务必通过仔细体味,明确在导体的内部既有施感电荷产生的电场E1,又有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E2,它们的矢量和为零;同理,施感电荷的电场和感应电荷的电场迭加的结果,则使导体各处电势都相等。能这样来理解这个物理规律,应用它去解决问题才算是到位了。怎样才能做到深刻理解双基知识?我认为必须安排学生坚持“循序渐进”这个原则。任何贪多、求快的复_安排,或以解题来带知识的速成复_方法,都只能食而不化。快则快了,然而对所复_的知识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循序渐进”是按课文的章节顺序,稳扎稳打。具体说,可按以下几项来操作:对每节课文坚持认真阅读,及时消化,理出要点;独立完成相应的巩固作业,检查自己对所涉及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程度;每章结束,可借助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每逢大型考试,再将知识回头联系。以上各项如能持之以恒,则对双基知识的掌握定会有相当的收益。二、正确处理知识的全面和重点的关系我认为,总复_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扫描全部的知识。在这上面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搞什么猜题押宝,随意舍弃或疏忽自认为不重要的、不会考的部分。例如今年高考实验考的是二极管,二极管应作为教学中的边缘知识,如果未重视这些边缘知识,就会丢不长施。尤其在时间有限的复_课上,老师一般很难详细述及所有内容,因此,对于面上一定篇幅属于识记性质的知识,需要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加以弥补,以免形成知识的缺漏。这就是正确处理知识面的意思。但在物理学科全部知识中,毕竟也有主次之分,所以还得在复_中注意突出重点。例如就力学部分而言,力和运动学知识可视为力学的准备知识,而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的关系则是整个力学框架的重要支柱。对这些重点内容,复_务必追求突破性进展。所以,讲课时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的总结及分析解剖;消化时务求深刻理解它们的内涵。同时找些例题帮助学生熟悉它们的应用;练_则需要有一定的反复以求熟练掌握。只有正确处理好面和点的关系,才可能达到既拣芝麻又抱西瓜的最终目的。三、规范地做好各项练_练_在总复_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要想通过练_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具体说务求做到两条: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不少同学常从生活经验角度去解物理题,比如用动能定理时_惯从功、能的数值上加加减减来得到结果,而不问列式的物理意义。这种不规范的混乱的思维方式,只能使认知水平停滞在生活经验的层次上,正是复_中一大障碍。物理学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像动能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过程及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区别各力做功的正、负,再搞清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列出方程,这之后的代数运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时练_中始终能坚持这样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力一定会上升到新的层次。要将题做完整。我接触过一些学生,做练_“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数式但懒于代入数字运算等,都不肯将题解到底。他们之中不乏最后失败的实例,均因为他们没有从日常的练_中得到收益。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再说,一个完整的解题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双基知识及个人的素养和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进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解题,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不断启发和训练,题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实,最后必定导致复_工作的低效率。四、通过专题复_,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三复_的后阶段,在基础知识的认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考虑搞一些专题性质的复_。采用归类、对比的方法,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能力。拿物理图象举例说吧,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原来散见于力学、热学、电学等章节,初学时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学的是一个个图线的某个方面的意义。复_时若还是机械重复一次,认识必然还是支离破碎,不能提高认知能力的水平。如果搞一个“物理图线”的专题,综合一下已有的对图线的各项认识,就能从图线的涵义、截距、斜率、走向、覆盖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线的物理涵义。这样,对图线的认识、解释、翻译的能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再如,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本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且都是重点的内容。单独分开来处理,情况尚可。一当综合起来,常见有张冠李戴、混淆不清的错误。那么,不防将两者联系起来,搞一个专题,通过对比,可从带电粒子在不同场中的受力情况;场力做功情况;粒子运动情况及轨迹等几方面来比较两者的区别,加深对这两个事物的认识,并且还可进一步从已见到的问题中,小结本类型问题如何来“制造”变化,常用解题思想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等。这样复_,既巩固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又从高处获得对情况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复_的效果可望有质的飞跃。第4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高三物理教学反思 物理组黄文政带过几届高三毕业班,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下面仅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写给大家,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对我们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它能帮助我们明确教学方向,理清教学思路,了解教学进度,检查教学效果,使高三教学有序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学进度前松后紧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比较合理的进度应该是前紧后松;教学内容的取舍往往影响到教学进度,所以在内容选取方面要做到“面广点准”,讲解时详略得当。2测试的内容和形式测试的内容一般与教学进度同步,涉及的知识点尽可能多,题量要适中,题型尽可能丰富,不一定是安高考的形式出题,可以是问答题、填空题、说理题、推导题、讨论题,等等。测试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不一定是一月考一次这类的定时定点考试,可以是课堂小测、单元小测、甚至是某个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小测。3教学反馈和对策只要是测试变要反馈。这就要求对任何测试都要进行全批全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用的反馈信息。针对反馈回来的信息,面对全体学生的对策一般是讲评试卷,讲评试卷的要求是:批改要快,讲评要短。千万不要拖拖拉拉,否则学生没了兴趣。讲评不要面面俱到,应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评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而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4学生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落实作业的布置不能流行于形式,而应考虑到学生的学_实际、布置的作业有没有必要、布置的作业能否得到落实,得不到落实的作业不如不布置。5后进生的发现与培养后进生的培养对提高平均分是有一定贡献的,抓好后进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体现。后进生培养的计划应包括:(1)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了解哪些学生有潜力(落实到人);(2)从那些方面来提高他们(落实到内容);(3)怎样来提高他们(落实到方法)6尖子生的发现与培养策略我们要善于发现尖子生,用心去培养。尖子生的培养不在于高难度的试题来训练,而在于系统性(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思维方法的系统性、解题规范和速度)二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策略是很多的,但最基本的东西是相同的。1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要“明”明确三维目标 教学程序要“清”过程清晰明快教学活动要“活”课堂气氛活跃(指思维活跃,而不是形式活跃) 教学效果要“好”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手段要“新”评价过程创新2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教学策略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多鼓励,少埋怨, 不要挖苦学生以老师的自信树立学生的自信。3.复_的方法。在新授课时,一般是就事论事,解决了某一个问题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在复_课时,尤其是高三总复_就不能就事论事,应以点带面,可以是跨知识点,用归类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复_“力与物体的平衡”这部分内容时,传统的复_方法,往往是斜面、质点、小球等一些纯力学问题。这样复_,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不利于学生联想、发散、综合、应用等能力的培养。为此可计设如下的问题来组讨论复_,即: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斜面上平衡时,问:(1)在高中物理学_过程中,学过类似这样的三力共点平衡吗?并举例(越多越好)。(2)这类问题如何来求解?在这基础上,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得出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作出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求解。类似地,在复_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复_平抛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复_圆周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等等。分析他们运动的初始条件,研究他们的运动轨迹,归纳出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实践证明,经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到的结论,即使是不够全面,也比老师瘵现成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三提高物理试题的编制能力试题的编制是我们老师的一个基本技能,尤其高三老师更是如此。试题的编制的一个最基本要求是科学、严紧、不能出错。1高三物理试题编制的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各种国家审定通过的教材)、考试大纲(国家)、考试说明(省)。高考试题有导向作用,但不能作为高三复_的主要依据。以命题要求指导复_,不以个别试题指导复_。2试题编制的两种惯用方式:改编和拼凑(组合)。 四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所谓问题解决的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人用来节他们自己的注意力、学_、回忆和思维的技能。站在知识的码头,遥望能力的彼岸,方法就是连接两地的桥梁。物理题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解答方法,但掌握了解题的基本思路,就如同要开启千变万化的“锁”时,找到了一把“万能的钥匙”。仅从考试的角度考虑,是通过解题来体现你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来解题呢?你有一点必须非常明白,那就是通过纸笔展现你的思维,向阅卷者要分数,所以解题时要尽可能简洁明了。看见一道题目,首先不是想这道题是否做过,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题目要求什么?2题中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3题目中描述了几个过程?有哪几个关键点?每一个过程遵循什么规律?过程与过程之间靠什么连起来?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处理。 4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情境,画出草图。5题中隐含什么条件(如匀速直线运动,意谓着所受合外力为零;平抛运动,意谓着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不变,竖直方向为版面上落体运动)编题要“拼凑”、“组合”,那么解题就要“拆分”、“卸装“。分析物理过程要抓住三点:1.阶段性弄清一个物理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2.联系性找出几个阶段之间是由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的 3.规律性明确每个阶段应遵循什么物理规律。第5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紧张而又繁忙的高三生活已经过去了,在这其中每天都在忙乱中进行,有苦也有甜,有付出当然也有收获,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日后的工作,现总结反思如下:一、复_安排及具体措施1、一轮复_:物理一轮复_时间从年9月到年3月。因为物理高考大纲近几年不太有大的变化,所以在一轮复_时在年高考大纲还没发下来之前,我首先研究了年的考纲,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题型较多,且学生淡忘很多,为达到较好的复_效果,我使用课件加板书教学,当然节节课做课件是很辛苦的,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节课容量较大,且能把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屏幕上,还有对不难理解的物理知识点也需要呈现,就用课件展示即过,对难度较大的知识和典型问题板书详解,当然必须配有典型例题,通过课件展示提前准备的典题,教会学生简抄笔记的方法,并把自己和老师的演算过程书写在其中。有了课堂讲解的保证,学生做“课后_题训练”就能力所能及,保证了复_的效果。一轮复_我们每天给学生布置适量、难度适中的作业,而且必收必改,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个别同学作业进行面批,并在班里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_积极性又可以很好地及时总结教与学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在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为了防止学生边复_边淡忘,我提出每日一练,对复_过的典型题每天在黑板上练一道,并挑力所能及的学生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复_巩固的效果。2、二、三轮穿插在一起的复_从年3月底到5月初。一轮复_时间漫长,复_过的有些知识有所淡忘,每周一次的大考练,开始学生做的并不好,为了尽快提高他们的正确率,提高信心,我们把二轮与三轮的复_穿插在一起进行。二轮复_主要是专题复_,首先我们把高中所有知识点及解题方法进行整理,印发给每个同学,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是随时翻阅,其次对典型的版块专题进行详讲,重点讲解解题方法,规范解题步骤,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对一轮没涉及到的题型一定让学生见一下(说明:年高考题选择题第21题,我们二轮复_补充的原题,由于讲练扎实,很多学生记住了答案,考场上直接选选项)。三轮复_主要是题型训练。(1)选择题限时训练:8个选择题,限时20分钟,利用早读、辅导课、晚自_的时间个别讲解,部分题可让学生自己讲解消化。因为题量不大,难度适中,学生兴趣较大,经常是早上发、下午就能做完,并自己主动到老师办公室订正答案。(2)物理学史的整理记忆:利用早读25分钟的时间记忆背诵。(3)实验仪器读数的训练:针对学生仪器读书的失误和记忆不准确,我们专门把高中所有仪器的读数题反复训练,加深印象,并把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万用表、秒表这些常考仪器放在班里,供学生随时可读,并找部分同学面读,进行个别辅导,以达到人人过关的效果。(4)选做题强调是拿分题,要求学生给以思想上的足够重视。两道题:一道机械波、一道几何光学题的不定期训练保证学生拿满分或拿10分左右。(5)实验题分力学、电学两个专题进行复_,并把历年的高考题整理再现,让学生感受高考题的灵活性与难度。当然二、三轮的复_作业也是每次必批改,并强调面批,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是足够重视的,提高了自信心。3、四轮复_主要是模拟题的训练。依据学校的安排,从4月份下旬开始每周2次的以考代练,考完及时讲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对选择题、实验题、选做题有所选择、重点讲解,两道大题印发答案步骤详细,只讲解题方法,这样保证一节课就能高效地完成任务,效果极好。今年高考题的24题计算题就是我们训练过的原题。在这段时间的复_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生答题方法,更主要的是教会他们答题技巧,尤其是两道物理计算题应以不变应万变。后期训练,我们的学生不会的大题也能拿10分左右。4、五轮复_查缺补漏:对前面多次训练没涉及到但历年曾考过的题型要给以再现。回归课本:后期要回归课本,但如果不加以指点,学生会觉得内容太多,没有信心去完成,所以我们帮学生整理划出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要看。二、总结得失,1、一轮复_不宜时间过长,最好第一学期前就结束。因为只有多次的重复才能加强记忆。2、选题不宜难度太大,太难的题对一般程度的学生来说即使平时能听懂且耗时间能做出来,但一到理综模拟训练,在有限时间内很少能做出来,所以把时间耗在这些题上,得不偿失。3、不要猜题,不要抱侥幸心里。,对物理大纲要求的主干知识都要强化训练。今年物理高考题的选做题可以说很多人把题型都猜错了,反而起一种误导作用,所以在考纲以内的知识,不要轻易凭自己的经验在学生面前说某些知识一定不会考的话,而是应全面扎实的复_。4、跟踪学生,最后物理高考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是平时扎实练_、勤于动手动脑的学生,仅凭一时聪明想获得高分的想法几乎都是落空的。所以认真、刻苦、落实才是硬道理。5、学生在5月中旬之后思想就有所不稳定,所以建议一些必须的工作在这之前最好做完。以上所述是我在高三物理教学一年来的所做与所获,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我将继续记录教学中的点滴。第6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篇1:高三物理教学反思反思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尤其高一的物理教学,感触颇深。1、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_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_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_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_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_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_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_效率的下降。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譬如,当初在讲“力的正交分解”,笔者花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学生老是在正交分解这部分出错,自己还埋怨学生学_不认真,后来在学生的物理学_总结里,我看到了不少学生说老师在此“惜墨如金”,他们没有真正的搞懂,此时自己才恍然醒悟。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_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_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_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_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_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_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如伽利略的关于力和运动的理想实验),控制变量法(如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归纳法(如牛顿第三定律)等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_物理的能力。4、对训练方法的反思第一,解题要规范。物理是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解题(特别是计算题)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对高一的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我们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特别是课堂解题板书,要为学生做好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最后在作业中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就形成_惯。我在此仅重点说说列“方程式”和作图的规范。首先,我们老师要做到规范解题,推理严密,过度自然,避免思维跳跃。在高一学_摩擦力时,有这样一个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这个题目本身很容易,一看答案就是,老师往往忽略了严格的逻辑推导而直接给出结果,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定势:只要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摩擦力就是,显然这是要不得的。究其原因,还是我们自己首先没有做到规范解题。其次,对学生出现的不恰当或错误的做法要及时纠正,避免一些错误的想法或做法在学生头脑中扎根。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看似不重要的细节要注意规范自己和学生、及时纠正,同时还要向学生说明这样做的危害,让他们切实的认识到规范解题的重要性,并在认真履行的基础上巩固基础知识,养成_惯,通过笔者的实际经验证明,这样做是大有裨益的。第二,训练贯穿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物理,_题教学是学_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加深对所学感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重要途径,是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_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抛弃“填鸭式”,创设一种问题情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或实验中的问题切入,吸引学生去思考,以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发现”新的知识,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教师代表不了学生,学生的能力必须在亲身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目前,研究性的学_方法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研究性学_的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研究性学_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的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我们教师应该如何选择_题呢?高一物理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首先_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其次,_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_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_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不要让一些无用的“野鸡”题目冲淡了重点;再次_题应该具有量力性,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_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就题论题,所以应该有选择性布置作业,而不是象某些老师的“从第一题到第十题全做”或是“从13面到14面全部完成”;最后,还有一个_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_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讲授完新知识后,立马把大量的高三的复_题,针对对该知识点的高考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好像难不住学生就显示不出老师的水平似的。第四,作业要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有些教师,借口说自己没时间实际是在偷懒,或者是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自觉性(其实有时也不是学生不自觉),对自己布置的作业不收。实践证明不交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很低,有的甚至就是抄抄答案或是一片空白。所以老师对学生作业要做到上面四个“必”字,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收,作业要认真批改,但我发现实际中,绝大多数老师对作业是只“批”不“改”,这里我当然主要指的是问答题和计算题。对作业的批改是“为结果论”,只要结果是对的,立马一个红红的长长的“”就上去了,至于学生用的什么方法,用了那些方法全然不知;只要看结果是错的,旋即一个大大的“”就划上去了,至于学生错在哪里从来不看,为什么错了从不帮学生找原因。从而在课堂订正作业时,对学生采用的一些好的方法没有“发扬光大”,对学生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没有足够的澄清,学生整体解题思路狭隘。而老师的讲解的仍然是埋在自己肚中的那壶“陈年老酒”,自己的知识也得不到更新。对做错的题要严格要求学生订正,做到作业要能全面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校正及时。另外,在课堂讲解_题时,也必须让学生有必要的时间去读题、审题、思考如何解题,才能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反思我们的教学,告诉结论,强调注意点,做解题示范,教师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却听的稀里糊涂,这样的教学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复_、消化,其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也吃力。5、对教学技能的反思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_情绪。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损于美育,记得笔者的高中物理老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圆的圆,我们由此对他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如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譬如我们在“练_使用示波器”的分组实验中,示波器面板上的旋钮很多,在给学生讲解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知道每个旋钮的功用以及它的详细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两年多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篇2:高三物理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_,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_的_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_方式,拓展学生学_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学_方式,研究性学_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_“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_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_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_。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_,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_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 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_、探究学_和合作学_的_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_,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第7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篇1:高三物理教学反思反思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尤其高一的物理教学,感触颇深。1、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