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四制)四下第1 课杯子变热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依据观察重点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 , 学会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定量观察。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 , 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教学方法:观察 实验法课前准备:酒精灯、不同材料的细金属材料等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把热水倒入带把的不锈钢杯中 , 让学生摸一摸杯壁、杯把。为什么盛有热水的不锈钢杯的杯壁、杯把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把上的?这些想法对不对?哪些物体也有这样传递热的本领?本1 / 3课将通过实验研究获得解决。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1)实验操作提示:谈话:先把细铁棒放在支架上, 留出加热部位 , 然后用火柴棒蘸取凡士林或猪油粘到铁棒上。蘸的凡士林或猪油要一样多 ,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填好课文上的实验结论。( 2)学生分组实验。( 3)提问: 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小结:热能沿着物体传递 , 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热的这种传递方式叫热传导。2、加深对热传导的认识。( 1)提出问题 , 指导实验。谈话:如果将铁棒弯成其他形状 , 或把火柴杆粘在金属圆片上 , 在金属片中间加热 , 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讨论:把你的猜测说出来。谈话: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研究吧。同学们还可以将铁棒弯成不同形状 , 折成不同角度 , 粘上火柴杆, 加热再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 3)讨论: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4)小结:热在固体中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传导 , 热传导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3、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 以上的几个实验都是说明热能够在什么样的物体中(金属固体)传导的?面对摆放在面前的玻璃棒、小木棒、竹筷、塑料尺、陶瓷勺、铝勺、细铝棒、细铜棒, 你们有什么问题将要提出?学生分组讨论。(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探索。你们怎样设计实验 , 探求你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同的材料它们热传导的本领一样吗?( 3)学生分组实验。2 / 3照课文的说明实验也好, 按自己设计进行实验也行, 请大家注意 , 实验后哪些物体容易传热?把它们摆放一边;哪些物体不容易传热?把它们摆放另一边 , 观察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把研究的结果填到课本第 54 页中的空格里。( 4)讨论: 你的实验是怎样做的?在你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热传导较快的是哪些材料?热传导较慢的是哪些材料?( 5)师生小结:实验说明 , 固体热传导的本领是不同的 , 金属热传导的能力强 , 木、竹、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热传导能力弱。像金属那样容易传热 , 叫热的良导体 , 非金属不容易传热 , 叫热的不良导体。我们说的热的不良导体是说它的传热的能力较弱 , 而不是说一点也不传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 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杯子变热了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教学反思:本节课主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为主 ,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实验中得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 ,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创设情境 ,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 ,并能带着问题去实验 ,验证自己的猜测 ,然后把所学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觉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3 /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