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PPT文档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34393077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PPT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PPT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PPT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颞下颌关节肌唾液腺血管淋巴结和淋巴管神经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大致可分为一体和四突。即:上颌体上颌体:分前、后、上、内四面,其内有上颌窦;额突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颧突颧突腭突:腭突:构成硬腭的前四分之三,下面有切牙孔,向上通切牙管,管内有鼻腭神经通过;牙槽突牙槽突眶下孔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尖牙窝尖牙窝:提口角肌起始与此处,一般为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与上颌窦仅有薄骨板相隔。后面:后面:颧牙槽嵴后面部分,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牙槽孔:牙槽孔:为牙槽管的开口有上牙槽后神经通过。眶下沟:眶下沟:通眶下管,管内在前段发出上牙槽前神经,后段发出上牙槽中神经。翼腭管:翼腭管:腭大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共同构成,管内有腭降动脉和腭神经通过。下颌骨分为:下颌体(水平部):外面内面牙槽突下颌支(垂直部):喙突髁突内面外面颏孔:颏孔: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外斜线:外斜线:有降下唇肌和降口角肌附着。下颌切迹:下颌切迹:有咬肌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孔: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有下牙槽神经进入,前方有下颌小舌下颌小舌,为蝶下颌韧带附着处。下颌隆突:下颌隆突:喙突和髁突往后下汇合而成,此处有前向后有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越过。内斜线:内斜线:有下颌舌骨肌附着,其上颏棘两侧有舌下腺窝舌下腺窝,其下为二腹二腹肌窝肌窝,后者后方有下颌下腺窝下颌下腺窝。腭骨:腭骨:为一对L型骨板,位于鼻腔后壁,分为水平和垂直两部分,水平构成硬腭的后1/4。蝶突和眶突之间的凹陷为蝶腭切迹,它与蝶骨体的下面合成蝶腭孔,翼腭窝经此通向鼻腔。蝶骨蝶骨分为 体部体部:上面为蝶鞍,蝶鞍中部有凹陷的垂体窝垂体窝 小翼:以上、下两根与蝶骨体前上不相连,两根 之间为视神经孔视神经孔,有视神经和眼神经通过。大翼:在大脑面有圆孔、卵圆孔、棘孔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上 颌神经、下颌神经出颅之处,既脑膜中动脉 入颅之处。大小翼之间的裂隙为眶上裂眶上裂有动眼、滑车、外展神 经、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和眼上神经经过。翼突:内、外板下部分离形成翼切迹翼切迹,其内有腭骨 锥突,内、外板之间的窝称为翼突窝翼突窝,是翼 内肌的起始处。颞骨颞骨 颞鳞颞鳞:颧弓根部内侧有关节窝关节窝,其 前界为关节结节关节结节,其后界为 鼓鳞裂和岩鳞裂;乳突乳突:为胸锁乳突肌的附着处,其 内侧的深沟为乳突切迹乳突切迹,是 二腹肌后腹的起始;岩部岩部:呈锥体形,大脑面有三叉神三叉神 经压迹经压迹,小脑面有内耳门内耳门,下 面有颈动脉管内口颈动脉管内口,尖部有颈颈 动脉管外口动脉管外口;鼓板鼓板:参与外耳门和外耳道的构成,鼓鼓 鳞裂鳞裂被嵌入的岩部分为岩鳞裂岩鳞裂和 鼓鳞裂鼓鳞裂,鼓板的后内侧有细长的 茎突茎突。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的组成 下颌髁突下颌髁突 颞骨关节面颞骨关节面:关节窝关节窝 形似三角形,底边在前为关节结节,外边 为颧弓的后续部分,后内边为鼓鳞裂;关节结节关节结节 有前斜面和后斜面,后者为负重区;关节盘关节盘:前带区前带区 前方有两个附着即颞前附着和下颌前附着,与 翼外肌上头肌腱和关节囊融合在一起又称为前伸部;中间带中间带 最薄,是关节的负重区;后带后带 最厚,关节盘 前移位可发生初期弹响症;双板区双板区 上层止于颞后附着,下层止于下颌后附着,此处是疼痛的主要部位。关节囊和关节间隙关节囊和关节间隙 关节韧带:关节韧带:颞下颌韧带颞下颌韧带 是侧副韧带但是只 外侧,内侧缺如,可防止关节 侧方脱位 蝶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 转动轴在下颌小舌 附近,有保护进入下颌孔的血 管和神经作用 茎突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 防止下颌过度向 前移位。表情肌表情肌(口周围肌群)上组 由外到内 笑肌笑肌(risorius)颈阔肌上份 颧大肌颧大肌(zygomaticus major)颧小肌颧小肌(zygomaticus minor)提上唇肌提上唇肌(levator labii superioris)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鼻翼肌(levator labii superioris aleaque nasi)提口角肌提口角肌(levator anguli oris)位于提上唇肌深面下组 降口角肌降口角肌(depressor anguli oris)降下唇肌降下唇肌 颏肌颏肌(mentalis)口轮匝肌口轮匝肌 浅层由固有纤维从唇的一侧至对侧;深层是来自颊肌唇部 上下交叉进入下上唇;中层是由口周围肌群参与构成。颊肌颊肌 起自上、下颌第三磨牙牙槽突的外方和翼下颌韧带翼下颌韧带,为颊肌和和咽上缩肌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作用是牵拉口角向后并使颊部跟接近上下牙列,从而参与咀嚼和吮吸。咬肌咬肌浅层较大,起自上颌骨颧突和颧弓下缘的前2/3 向下后方走行,止于咬肌粗隆和下颌支外侧面的下半部;深层起自颧弓深面,垂直向下,止于下颌支外侧面上部和喙突。颞肌颞肌起自颞窝及颞深筋膜深面,前份纤维向下,后份纤维向前下,逐渐聚拢通过颧弓深面并形成肌腱,止于喙突及下颌支前缘直至第三磨牙远中。咀嚼肌 翼内肌翼内肌位于颞下窝和下颌支的内侧面。深头起自翼外板的内面和腭骨锥突;浅头起自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止于下颌角内侧面和翼肌粗隆。翼外肌翼外肌由上下两头,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下头较大,起自翼外板的外侧面。肌纤维向后外方走行,小部分止于颞下颌关节的关节囊和关节盘;大部分止于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舌骨上肌群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二腹肌后腹起自颞骨乳突切迹,向前下外止于中间腱。前腹起自下颌骨的二腹肌窝,向后下止于中间腱。中间腱附着于舌骨体与舌骨大角的交界处。下颌舌骨肌下颌舌骨肌起自内斜线,向后内止于舌骨体的前面。颏舌骨肌颏舌骨肌位于中线,起自颏棘,向后止于舌骨体上面。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肌位于二腹肌后腹的上方除了茎突舌骨肌是牵拉舌骨向后外,其他舌骨上肌都有降下颌并牵拉舌骨向前的作用。颈部肌 颈浅肌群颈浅肌群1.颈阔肌2.胸 锁 乳 突 肌 有 两 头,分 别 是 胸 骨 头 和 锁 骨 头。3.3.舌骨上下肌群舌骨上下肌群4.舌骨上肌群5.舌骨下肌群分别为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6.甲状舌骨肌7.7.颈深肌群颈深肌群8.外侧群包括前斜角肌止于第一肋骨,锁骨下动脉与臂丛9.行与其后,膈神经行与其表面10.中 斜 角 肌 止 于 第 一 肋 骨 外 侧11.后 斜 角 肌 止 于 第 二 肋 骨 外 侧12.内侧群包括头长肌、颈长肌picturepicture腭咽部肌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肌腭咽肌腭垂肌咽缩肌咽提肌 唾液腺1.1.腮腺腮腺 位置、形态和毗连 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和淋巴回流2.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下三角内,有深浅两部组成,在下颌舌骨肌下缘连接;下颌下腺导管从下颌下腺深部穿出,行于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之间,开口于两侧的舌下肉阜;感觉有舌神经分支支配,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起自交感干颈上神经节,随面神经分布至腺体,副交感纤维起自脑桥的上涎核,经面神经鼓索支,随舌神经走行,进入下颌下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至腺体。3.舌下腺 位于舌下区,在口底粘膜舌下襞的深面,下颌舌骨肌的上方。舌下腺导管有两种,小管开口于舌下襞,部分汇入下颌下腺导管;大管经下颌下腺导管外侧开口共同开口于舌下肉阜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4.小唾液腺腮腺的位置、形态和毗连腮腺的位置、形态和毗连1.位于全攻的下方,外耳道前下方,下颌支后外侧方,大部分腺体位于下颌后窝内。分为浅、深两叶,浅叶位于咬肌后部的表面,覆盖与胸锁乳突肌上端的前缘;深叶维于下颌支后内侧,突入下颌后窝内。2.浅叶 上达颧弓和外耳道软骨下面,下至下颌角后下方,重叠在二腹肌后腹的表面。深叶 可分为三面,上面:小而凹陷,与外耳道软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后面相邻;前内侧面:与下颌支后缘及咬肌后部相邻,并前伸至翼内肌深面;后内侧面: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乳突、茎突 及茎突诸肌相邻。3.腮腺导管 在颧弓下约1.5cm 处穿出腮腺鞘,在咬肌筋膜浅面向前行走,与颧弓平行,其上为面神经上颊支和面横动脉,下方为面神经下颊支,横过咬肌外侧面后在咬肌前缘几乎成直角转向内,绕过颊脂垫,穿入颊肌,45度角向前,在颊肌和颊粘膜之间行走一段距离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颊面向队的家粘膜上腮腺的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分配腮腺的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分配1.神经支配 腮腺的感觉有耳大神经及耳颞神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起自交感干颈上神经节,随颈外动脉进入腮腺;副交感神经起自延脑内的下涎核,通过舌咽神经的分支鼓室神经、岩浅小神经到达耳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神经随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2.血管分布3.淋巴回流动脉1.颈总动脉颈总动脉 约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在颈鞘内颈总、颈内动脉居于颈内静脉的内侧,迷走神经位于动静脉之间的后方。颈总分叉处有两个重要的结构:颈动脉窦: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膨大,窦壁内有特殊的压力感受器;颈动脉体:西医棕色的椭圆形小题,有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或附近。2.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颈外动脉颈外动脉向前分出5条主要分支:甲状腺上动脉(舌骨大角稍下方)、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向后分出 枕动脉、耳后动脉;向内分出 咽升动脉。舌动脉 平舌骨大角尖处以舌骨肌为界分为三段:第一段:起点至舌骨舌肌后缘 略呈向上突的弓形,于二腹肌 后腹的稍下方,弓的前面有舌下神经越过;第二段:在舌骨舌肌的深面 此段发出舌背动脉,供应舌根部的肌肉和粘膜;第三段:舌骨舌肌前缘分出舌下动脉、舌深动脉 前者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及舌肌,与面动脉的分支颏下动脉吻合;后者渔区前行大射箭部,分支供应舌肌和舌粘膜。面动脉:舌骨大角的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位置:经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穿下颌下腺鞘达腺的上缘,继经线上面的沟或腺的实质内急转向外,在咬肌附着处前缘,呈弓形绕过下颌骨体的下缘上行至面部,通常经面神经下颌缘支深面,与笑肌和颧大肌深面、颊肌浅面、面静脉的前方迂曲行向前上,经口角及鼻翼外侧至眼内眦。面动脉在跨越下颌骨体下缘处位置表浅面动脉的主要分支:1.下唇动脉2.上唇动脉3.内眦动脉4.颏下动脉 于舌下动脉、下唇动脉、颏下动脉相吻合5.腭升动脉 布于软腭及腭扁桃体上颌动脉 行至颞下窝,经翼突上颌裂进入翼腭窝第一段第一段 又称下颌段,由起始处至翼外肌下缘,行于髁突颈部深面。分支: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第二段第二段 又名翼肌段,最长,通常经翼外肌下头的浅面,该段主要分支主要供应咀嚼肌、颊肌以及颞下颌关节囊等结构第三段第三段 即翼腭段。分支有:上牙槽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在翼腭窝内发出,经翼腭管下行,分支腭大动脉出腭大孔,尚有腭小动脉和腭降动脉)、蝶腭动脉(经蝶腭孔至鼻腔,供应鼻腔外侧壁、鼻窦及鼻中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