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学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32672448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课时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2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主要用途。3会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4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5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了解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6能区分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自主复习】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_,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_。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一般会消耗_,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一般会产生_,这就是自然界中_和_的循环。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色、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形态变化: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液化,可得到_。进一步加压、降温即可得到_,俗称_。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_,一般也不支持_,还不能供给_,但二氧化碳无毒。(干涸的深井、甘薯窖等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进入之前必须做_试验。)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_(雨水通常呈微酸性的原因),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稍稍加热后,溶液又会变成_色,原因是_。 (3)与碱溶液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变质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_(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也是化合反应)。4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5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纯碱、汽水、糖、尿素和甲醇等。 (2)用于灭火,原因是_。 (3)干冰用作制冷剂,用于_、_、_等。 (4)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_和_。 (5)用作粮食、蔬菜、瓜果等的_。6写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是_。 (2)能用于灭火的物质是_。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释放的是_。 (4)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般的景象,造成该景象的物质是_。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原理:用块状_(或_)和稀_反应,_(填化学方程式)。 (2)发生装置:适宜用_型发生装置。原因: _;_。 (3)收集方法: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常用_法收集。原因: _;_。 (4)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_中,若_,则说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若木条_,则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或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置于集气瓶的瓶口处,若玻璃棒上出现了_,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或用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玻璃棒置于集气瓶口,若观察到_,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按要求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 (6)讨论: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为什么不用稀硫酸?为什么不用Na2CO3?_。8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方法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9当大气中_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_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_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_,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10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群产生_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_。在进入可能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_,以免危害到人的_。11_叫做化合反应(多变一),_叫做_。分解反应(一分多)。【例题设计】 例1(2014威海)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例2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例3(2014咸宁)“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 A推广无纸化办公 B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C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例4 (2014重庆A卷)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CO2不支持燃烧 A B C D 例5 (2014泰安)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火星大气是混合物;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火星上钢铁不易生锈;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B C D 例6 常温下将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例7(2014陕西)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 ) 例8 (2014徐州)请根据图甲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b是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 (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乙),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而下变红,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_。 例9 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Na2CO3固体代替 B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 C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 D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中的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反馈练习】1(2014昆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食品变质 D新鲜空气中不合二氧化碳2(2014聊城)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二氧化碳、氧气、空气、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 A或 B或 C或 D或3(2014台州)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 4(2014重庆A卷)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 AO2 BN2 CSO2 DCO2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6(2014泰安)溶洞中存在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此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7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成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8“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 A骑自行车上学 B开展“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C用淘米水浇花 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9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一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于永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 A供给呼吸 B作化工产品的原料 C用于灭火 D作气体肥料11.有三瓶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 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1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 AH2 BCO2 CO2 DN213.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14.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 ( )15.(2014重庆A卷)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16.(2014广东)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17.(2014威海)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如下装置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那么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 A和 B和 C和 D和18.(2014昆明)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G中澄清石灰水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19.(2014梅州)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管内。(3)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_的洗气瓶。(4)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_(填序号)。(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自主复习l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其他化学反应也可产生CO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石灰水、石灰浆、CaCO3、水等作用;溶于江河湖海氧气氧气二氧化碳氧气2无无气大能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3(1)燃烧燃烧呼吸灯火 (2)CO2H2OH2CO3 红 紫 碳酸不稳定,稍稍加热就会分解 (3)C(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 (4)CO2C2CO4从低到高蜡烛依次熄灭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液面上升 Ca(OH)2CO2CaCO3H2O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 5(2)CO2既不能燃烧,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且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3)冷藏食品 人工降雨 制造舞台云雾 (4)葡萄糖氧气 (5)保护气6(l)氧气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氧气 (4)干冰7(1)大理石石灰石 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2)固液常温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3)向上排空气集气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跟空气发生反应 CO2能溶于水且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4)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着 口 熄灭 白色固体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5) (6)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Na2CO3与酸(如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很大,产生的泡沫极易冲入导管里而影响CO2的收集 8.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9二氧化碳 红外线热量上升10.有害通风换气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健康1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例题设计例1C 例2B例3C例4B例5A例6B例7B例8(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2H2O22H2OO2 CE (3)BCaCO32HClCaCl2H2OCO2 (4)不断运动 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例9A反馈练习1.D 2.C 3.D 4.D 5.C 6.A 7.D 8.D 9.C 10.A 11.B 12.B 13.C 14.C 15.B16.B17.D18.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CO2H2OH2CO3 变浑浊 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19(1)长颈漏斗 2KMnO4K2MnO4MnO2O2 (2)BC 用水稍稍润湿(3)浓硫酸 (4)F (5)Ca(OH)2CO2CaCO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诗歌文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