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科技馆”观后感5篇

上传人:h****2 文档编号:232372171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中国科技馆”观后感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中国科技馆”观后感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中国科技馆”观后感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中国科技馆”观后感5篇 我们热工所党支部集体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是国家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型科普教化基地,是展示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普教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2023“中国科技馆”观后感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 “中国科技馆”观后感我们热工所党支部集体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是国家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型科普教化基地,是展示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普教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是体现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标记。这次参观集学问性、趣味性于一体,丰富了我们的学问,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增加了我们支部的凝合力。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坐落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紧邻鸟巢,四周环境美丽,是极佳的科普教化基地。新馆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基建投资达到11。3亿元人民币,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设水平都远远超过了于1988年建成的老馆,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科普事业的高度重视。从外型上看,新馆如同一个巨型魔方,建筑被划分为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特点,也象征着科学没有肯定的界限,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寓意。我们参观了“华夏之光”、“探究与发觉”、“科技与生活”、“挑战与将来”四大主题展厅。“华夏之光”展厅主要展示了我国古代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之前只在书本上了解到我国古人在科学技术上已有很高的造诣,这次通过各种实物展示,使我们更加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到我国古人的聪慧才智。我国古代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而且是与人们生活亲密相关,例如织布机,精妙绝伦的建筑、桥梁,天文历法等等,这些成就是古人在劳动中积累的阅历和才智的体现,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西方人。当我们啧啧称叹我国古人的才智时,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而是起源于西方?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参观了接下来的几个展厅,并试图去找寻问题的答案。接下来的三个展厅,“探究与发觉”、“科技与生活”、“挑战与将来”展示了近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它们以时间为序列,系统展示了西方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这三个展厅分别代表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探究与发觉”展厅,我们看到了很多具有很强趣味性的试验装置,透过这些趣味试验,用学过的物理学问去说明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其乐无穷。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西方先哲们思想中闪烁的理性光辉。在“科技与生活”展厅,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力气的强大,现代科学技术几乎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还发觉很多展品与计量科学有着亲密的关系,这让我们计量科技工作者倍感亲切,这也说明计量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挑战与将来”展厅,我们则体会到了科技的另一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强大的力气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同时它也有魔鬼般的力气将我们的地球毁灭。目前,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更好的利用科学技术这一难题摆在了人类的面前。好在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行动起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我们信任只要科学技术驾驭在有理性的人类手中,人类的将来就是美妙的。参观完这三个展厅,我回过头来想到了从前的那个问题,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个问题其实是闻名的“李约瑟难题”,这是一个没有结论的开放性假设,我们尽可以提出各种可能的说明。譬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偏重于技术和阅历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西方科学技术的起源是以理性思辨为基础的。其实我们说的科学技术应当是两个概念,科学和技术,科学是理论层面,技术是操作层面。在最初,西方的科学和技术是分开的,但是之后科学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技术反过来又推动了科学发展,这种良性循环发展到今日,科学与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一体化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缺失了科学这一环,导致它没能进一步发展。至于为什么会缺失科学这一环,可能与文化、语言、文字等等都是有关的。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只能去重新谛视它。四个展厅的参观,我们只能说是走马观花式的,因为要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天的时间是来不及去细看每一件展品的。但是这次参观带给了我们很大的收获,给了我们思索的空间,激发了我们探究未知的欲望,促使我们在计量科研的岗位上做出更好的工作。不仅如此,这次活动对我们支部的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增加了支部的凝合力,提高了党员的科学素养。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党员应当保持接着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篇2 “中国科技馆”观后感参观中国科技馆的过程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也是一段美妙的记忆。在那里,我感悟到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验到了现代的科技的无穷奇妙。我将恒久牢记这次旅行带给我的快乐与叹服、收获与感悟。首先我们参观了“华夏之光”展厅,它展示了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及其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作用。农业、采矿、冶金、纺织、建筑、航海等领域的独创独创令人应接无暇,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瞩目成就令人叹为观止。更有奇妙的古法造纸、木板水印,应县木塔,记里鼓车,它们上到天文历法,下到水车织机,无不让人惊羡,令人佩服。从这些中国古代文明代表物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的勤奋和才智,看出它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扎实肯干的看法。古代的四大独创,圆周率及其它在世界范围内都遥遥领先,是的,只要我们信任,我们可以做到,像曾经一样的绚丽辉煌。在“探究与发觉”展厅,各种奇思妙想充盈着我们的视野,展示着科技的奇妙与奇妙。旋转的金蛋、旅行的小球、跳舞的磁液、倾斜的街道各有各的奇异;细胞的工厂、声音的聚焦也同样展示了科技的奇妙。语文、数学,生物、物理,全部看似孤立的学科在这里奇妙地融为一体。正如音乐无国界,科技也不分学科,它们遥相呼应,它们相辅相成。一点点科技的进步总能引发学术界的“蝴蝶效应”。每个人都可以为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哪怕只是微小的一点,人类的文明发展与进步正是由这一点一滴而来。所以,我们应从现在行动起来,学好每一个学科,学好学问,驾驭技能,因为我们明白,每一份努力都很重要。与之不同,“科技与生活”展厅则重在表现他们的关系。科技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深刻改变影响的同时,生活也孕育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变更了我们的生活、工作、沟通方式。信息就是桥梁,连接了大洋两端,连接了宇宙星球,把每个人紧密联系起来,使我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使我们不再孤寂。在 “衣食之本”展区,我们以衣食来源为切入点,参观学习了传统与现代种养技术、农业机械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居家之道”展区展示了家用电器、厨房用品、绿色住宅等居家用品的的制造与加工技术,同时渗透了“环境爱护从点滴做起”的理念,宣扬环保,宣扬低碳。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一点,我们曾经做的不够好,但现在正在努力,不仅仅是国家,每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一点一滴,低碳生活很简洁,只要我们情愿,我们都可以为营造一个绿色中国而奉献一份力。“交通之便”让我们惊羡科技发展如此神速,从福特T型车到摆式列车,到火车、飞机、磁悬浮列车,一路突飞猛进。“机械之巧”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亲密相关,流水似光阴消逝,水钟的发觉生动又形象。仿人机器人更是高智能化,不得不说,它们的太极拳打得比我们还要好。创新就是这样一点点变更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也要求我们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双手创建一个更加美妙的明天。最终我们来到“挑战与将来”展厅,在这里,我看到了人类对过往的深思和对将来的畅想。在这里,“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不再是遥不行及的幻想。神舟飞船、三维滚环带你遨游太空,月球闲逛、海底牧场带你环游世界,超导磁悬浮列车、双向记忆合金帮你谛视四周,新材料、新能源,一个新字,是无限的潜力与美妙的前景。将来虽美妙,但挑战与机遇共存,人类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各种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重视。将来的发展,须要大家特殊是我们青少年的不懈努力。在国家发展和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经济,不是军事,而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确定了一个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速度与加速度,科技不兴,国何以兴?中国科技馆就是中国五千年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绚丽辉煌的古代文化,有令人惊羡的现代科技,有回顾,有展望,有总结,有深思,有前进的决心,也有反省的志气。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也代表了千万中国人对科技的酷爱和追求。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主子与建设者如何呢视而不见,如何呢束之高阁如何能袖手旁观,如何能高高挂起?作为21世纪的当代高校生,担负着科技发展的重任与父母师长的期望,我们任重而道远。科技为己任,不亦重乎,终生不已,不亦远乎?我们肯定要为中国的发展尽一份力,为科技的复兴不懈努力。篇3 中国科技馆观后感11月18日,对于我们“春蕾班”来讲是一个难忘的好日子。这天下午,我们怀着激烈的心情,在财会金融系副主任刘乐山、班主任秦珊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馆”,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收获很大。我们首先望见了一个外形如同一个巨型魔方的圆形建筑,老师告知我们,这就是新落成的中国科技馆。它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新馆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级的科技馆。展览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究与发觉”、“科技与生活”、“挑战与将来”五个主题展厅及公共空间科普展示。主展厅加上特效影视和其他展教活动场地,拥有800多个展项,其中大部分展览可以让观众动手操作或者亲身体验,真是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并有丰富的科技内涵的展览。我们感叹着新科技馆的雄伟,一边迈着轻快的步伐接着向前行。老师带领我们看了4d特效影片海龟历险记。我们都是第一次感受4d电影的奇妙特效,感觉身临其境,同小海龟一起历险,一起成长。这部影片的主题是通过小海龟的成长,揭示人类生活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影片使我们感受到特效的同时,也教化我们要爱惜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我们接着起先细致参观科技馆其他展览。新馆一层是科技馆展品最多的地方,“科学乐园”采纳以嬉戏化,探究式互动参加为主的多样化展教方式,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情境,激励大家亲身体验,主动思索,在展览和互动中积累阅历,熬炼实力,激发对科学的新奇与爱好!新馆其次层“探究与发觉”主题展厅分为a、b两厅,共有166个展项200多个展品,分为宇宙之奇、物质之妙、运动之律、声音之韵等八大展区,展览机械互动,视屏演示,幻影成像等多种表现形式,采纳多种展示手动结合的方式,营造探究与发觉的科学实践情景。新馆三层是“科学与生活”展厅,分为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居家之道、信息之桥、交通之便、机械之桥六个主题展区约有300项展品!新馆四层是“挑战与将来”展厅,分为地球述说、海洋开发、太空探究等七个展区,共138个展项。展览围绕“创新之美,和谐之美”的展示主题,让观众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身为“春蕾生”我们是幸运的。培黎学院如此爱惜我们,帮助我们开眼界,增长学问,帮助我们成长。科技馆之旅仿佛使我们被科技之光洗礼了,使我们更加懂得了科技的重要和奇妙。我们肯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驾驭技能,扬帆远航!篇4 中国科技馆观后感今日我又一次来到了中国科技馆,那里面有很多奇异的、趣味的、富有科学性的学问始终吸引着我,交给我学问,让我百看不厌。进了科技馆后,我们先分了组,然后便起先参观了。我们先去看的是一支欢乐的机器人乐队,一个机器人指挥家正在特别投入地指挥着他的那些钢丝做的小乐手们,他们也不负众望地奏出了奇妙的乐曲。大厅的中心有一列磁悬浮列车,它没有车轮。开车时,列车利用电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悬浮约1厘米后起先运行。二层主要是现代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我在一间小屋里看到了很多计算机病毒,它能使计算机系统瘫痪。我心里暗暗地想:假如现在的要是像真正的那样,进入别人的电脑,发觉漏洞刚好补、发觉病毒刚好杀,那该有多好啊!来到三层,它主要是环境、生命、声、光、电磁学、脑科学与数学的几大展区。其中有一个展览项目是“倾斜小屋”,我新奇地走了进去。啊!我的身体似乎要摔倒了似的,总是往低处倾斜。同时我在屋里还望见了一个球,球的四周有轨道。但这个球可不像我,它总是坚韧地往高处爬。出来后,我才知道其实这圈轨道相对于平地的倾斜方向与小屋的倾斜方向正相反,所以我看到球停在高的那头,事实上是一种视觉错误。世界万物真是奇异呀!我想。四层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展览。我在这里看到了我国古代的四大独创:纸、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次参观中国科技馆让我懂得了很多学问,也让我知道了祖国取得的宏大的科学成就。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为祖国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贡献。篇5 中国科技馆观后感今日,我和妈妈去了位于北京“鸟巢”旁边的中国科技馆。远远望去,新建成的中国科技馆气概恢弘、特别壮丽。我们走进去,发觉这是一个四层的建筑,有一个主展厅和一个附厅。其中,主展厅根据华夏之光、探究与发觉、科学与生活、挑战与将来主题分为四个展厅,展品之多、面积之大,真是叹为观止。我常常去的天津科技馆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每个展厅里都有我特别喜爱的展品。在华夏之光展厅,主要展出的是中国古代的独创,有碾米机、水车、赵州桥的模型和计里古车等。计里古车车上设计有两个手持鼓棰的小牧人,我们在推动车子时,小木人通过齿轮地运转,每一公里敲打一下面前的鼓,通过敲打的鼓数来计算这辆车共走了多少公里,体现了古代人的聪慧才智。在探究与发觉展厅里,主要展出的是自然科学的展品,有恐龙骨骼、基因遗传、许多植物的标本和生长了2550年的古树的年轮等。生长了2550年的古树是一颗巨杉,原树高65米,根部直径5米。在自然环境中,成活时间如此之长,实属罕见。在科学与生活展厅中,主要展出的是生活中的科学应用,有摆游列车、电子珠算、星球引力和模拟机舱等。游客可以进入模拟机舱,体验亲自驾驶飞机的乐趣。我乘坐过飞机,但是从来没有进入过驾驶仓,因此我对能够驾驶飞机特别的新奇,也充溢了期盼。当我驾驶飞机时,面前的显示屏出现机场跑道、天空的情景,我似乎真的翱翔在蓝天上一样。在挑战与将来展厅中,主要展出的是现在的最高科技水平和人类对将来的科技想象,有宇航服、神州一号的返回仓、太空站模型和转基因利用等。进入太空站模型,我体会航天员的生活,在失重的状况下,航天员的生活有许多的不便利。当然,太空站中也有许多很人性化的设计,比如安装了跑步机等。到了闭馆的时间,我仍旧不愿离开,中国科技馆使我留连忘返。我要好好学习,刻苦练习绘画,长大后,要将绘画的技巧与现代科技的运用相结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