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计生知识培训讲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3212676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计生知识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口计生知识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口计生知识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 人口人口(rnku)(rnku)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要点要点第一页,共58页。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人口(rnku)(rnku)发展知识发展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口和计划生育(j hu shn y)(j hu shn y)工作知识工作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jinsh)(jinsh)知识知识 第五节第五节 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行政管理知识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行政管理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第二页,共58页。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发展知识人口发展知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世界人口发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显著增长期,的基本态势,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显著增长期,掌握当前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严峻掌握当前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严峻(ynjn)(ynjn)挑战。挑战。第三页,共58页。一一.世界人口变化历程世界人口变化历程 原始社会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高水平上原始社会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高水平上波动,据估计,两者大约都摆动在波动,据估计,两者大约都摆动在5050左右。按照左右。按照经常使用的数据经常使用的数据(shj)(shj),直到公元前,直到公元前80008000年原始社会末期,年原始社会末期,世界人口才达到大约世界人口才达到大约750750万人。万人。自公元前自公元前80008000年后,人类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年后,人类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奴隶社会,直到公元奴隶社会,直到公元1717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前后历经近万年。这一时期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前后历经近万年。这一时期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虽然从总体看都还处于虽然从总体看都还处于40405050的高水平上,但的高水平上,但是在更多的年份死亡率还是稍低于出生率,因而是在更多的年份死亡率还是稍低于出生率,因而世界人口从公元前世界人口从公元前80008000年时的年时的750750万人,增至公元万人,增至公元1717世纪中叶时的世纪中叶时的5.15.1亿人,平均每年增加亿人,平均每年增加5.25.2万人,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4.44.4。世界人口由此结束了几乎停滞。世界人口由此结束了几乎停滞的增长状态,展现出极其缓慢的增长格局。的增长状态,展现出极其缓慢的增长格局。第四页,共58页。人类真正的大发展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shhu)以后,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从1650到1850年,200年间人口翻了一番多,达到12.5亿。18世纪欧洲爆发的工业革命,激起了第二次人口增长的浪潮,从1850到1950年,100年间世界人口又翻了一番多,达到25.2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出现席卷世界各国的第三次人口浪潮。1950-1988年,世界人口再度翻番,达到50.4亿。人口总数翻番所占时间由封建社会(shhu)时期的1650年先后减到资本主义社会(shhu)时期的200年、100年,到“二战”后仅用38年。第五页,共58页。目前,世界每增长目前,世界每增长1010亿人口的亿人口的间距越来越短:间距越来越短:1830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年世界人口达到(d do)10(d do)10亿,亿,19301930年达年达到到2020亿,亿,19601960年年3030亿,亿,19741974年达到年达到(d(d do)40do)40亿,亿,19871987年达到年达到(d do)50(d do)50亿,亿,19991999年年达到达到(d do)60(d do)60亿,亿,20052005年达到年达到(d do)65(d do)65亿。据专家亿。据专家预测,预测,到到20132013年全球人口将达到年全球人口将达到(d do)70(d do)70亿,亿,到到20282028年将达到年将达到(d do)80(d do)80亿。亿。第六页,共58页。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jbn)(jbn)态势:态势:生育生育水平水平逐步逐步(zhb(zhb)下下降降一是一是人口人口(rnku(rnku)年年龄结构龄结构持续老持续老龄化龄化人口素人口素质成为综质成为综合国力竞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争的核心人口城人口城镇化快速镇化快速发展,城发展,城镇人口接镇人口接近近50%50%三是三是二是二是四是四是第七页,共58页。二二.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国人口发展史 中国人口发展至少已有中国人口发展至少已有200200万年的万年的历史,经历历史,经历(jngl)(jngl)了一个漫长而曲折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的过程。在200200多万年历史长河的绝大多万年历史长河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口的增长都处于几部分时间里,中国人口的增长都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直到公元前近停滞的状态。直到公元前1 1万年进入万年进入原始农业社会时,中国人口大约只有原始农业社会时,中国人口大约只有100100万。从万。从1717世纪末到世纪末到2020世纪中叶,中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进入加速增长的新时期。国人口进入加速增长的新时期。第八页,共58页。第一个显著增长期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口总数由公元前8世纪西周末年(mnin)的大约1000万增加到公元前4世纪战国中期的大约2600万。第二个显著增长期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两汉时期。公元2世纪东汉极盛时期,人口增至约6500万。在4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增长了两倍以上。第三个显著增长期是在公元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初的北宋时期。人口数量显著增长,由公元10世纪中叶北宋初年的大约2800万,增加到公元12世纪初北宋人口极盛时期的1亿多,中国人口首次越过1亿大关。此后的近60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屡经波动,到17世纪末清王朝建立时,仍保持在1亿水平以上。第九页,共58页。自自1818世纪初清康熙年间至世纪初清康熙年间至1919世纪世纪3030年代清道光年间年代清道光年间130130年时间,人口总数由年时间,人口总数由1 1亿多速增至亿多速增至4 4亿,增长超过三倍,达到亿,增长超过三倍,达到历史上创纪录的水平。此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历史上创纪录的水平。此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清朝末期、民国至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会,历经清朝末期、民国至新中国建立以前的120120年间,人年间,人口总数增加到口总数增加到5 5亿多。亿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死亡率的急剧下降,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尽管和人口死亡率的急剧下降,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尽管19601960年年前后生育率有所下降,到前后生育率有所下降,到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初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年代初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时,全国总人口已达时,全国总人口已达8.38.3亿,亿,2020年增长了年增长了53.2%53.2%,年平均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约速度约2.1%2.1%。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后,由于实施有效的计划生育年代以后,由于实施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全国妇女政策,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全国妇女(fn)(fn)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逐渐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稳定在逐渐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稳定在1.81.8左右。左右。2010 2010年,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年,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413.4亿。亿。第十页,共58页。三三.当前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一是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净增800800万万10001000万人。万人。二是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二是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三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三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峻。四是人口老龄化日益四是人口老龄化日益(ry)(ry)加重,社会保障面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临空前压力。五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五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来隐患。六是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六是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构成巨大挑战。七是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七是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第十一页,共58页。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知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知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应该了解中国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应该了解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lchng)(lchng),知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知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伟大成就和重要地位,掌握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地位,掌握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及主要任务。体思路及主要任务。第十二页,共58页。一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gngzu)(gngzu)的发展的发展历程历程一是一是二是二是三是三是严格严格控制控制人口人口(rn(rnku)ku)增长增长阶段阶段稳定稳定低生低生育育(sh(shngyngy)水水平阶平阶段段稳定低生稳定低生育水平、育水平、统筹解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问题、促进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阶段阶段第十三页,共58页。一一二二四四五五二二.人口人口(rnku)(rnku)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伟大成就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伟大成就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rnku)(rnku)再生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快速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快速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fzhn)(fzhn)创造了有创造了有利条件利条件国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人类发展指数位次显著上升国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人类发展指数位次显著上升三三人口减少对自然资源需求总量下降,增强了国家可持人口减少对自然资源需求总量下降,增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续发展的能力人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得到改善,推动了人权事业的人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得到改善,推动了人权事业的发展发展第十四页,共58页。三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zhngyo)(zhngyo)地位地位 第一第一,解决好人口问题是科学解决好人口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第二,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第二,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zhngyo)(zhngyo)内容。内容。第三,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第三,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点。第四,中国人口发展对世界人第四,中国人口发展对世界人口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口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十五页,共58页。四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一)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一)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二)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问题(四)完善(四)完善(wnshn)(wnshn)流动人口的计划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生育管理服务(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十六页,共58页。五五.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坚持一条道路: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坚持一条道路: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两个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推进两个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三个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强化三个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促进四个转变:即人口计生工作促进四个转变:即人口计生工作(gngzu)(gngzu)要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要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资源强国转变,促进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促进工作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促进工作(gngzu)(gngzu)机制和方机制和方法转变。法转变。第十七页,共58页。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学习,能够掌握人口、通过本节学习,能够掌握人口、两种生产、人口出生率、总和两种生产、人口出生率、总和(zngh)(zngh)生育率、更替水平、人口再生产类型等生育率、更替水平、人口再生产类型等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第十八页,共58页。一一.人口人口 (一)人口的概念和基本属性(一)人口的概念和基本属性人口是指生活人口是指生活(shnghu)(shnghu)在一定社会生产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社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有生命的人所组成的群体。有生命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人口的自然人口的自然(zrn)(zrn)属性属性人口的社会人口的社会(shhu)(shhu)属性属性人口具有两人口具有两重属性重属性第十九页,共58页。人口的自然属性也叫做生物属性,是指人口自身的生物本能。人口的自然属性也叫做生物属性,是指人口自身的生物本能。人都有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有性别、年龄等自然构人都有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有性别、年龄等自然构成,有食欲、性欲、新陈代谢以及遗传、变异的生理功能。成,有食欲、性欲、新陈代谢以及遗传、变异的生理功能。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口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口作为一切社会生活主体所具有的特人口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口作为一切社会生活主体所具有的特征。人口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征。人口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口的本质属性。口的本质属性。只有人口的社会属性,才使人类与动物严格区分开来。人类只有人口的社会属性,才使人类与动物严格区分开来。人类能够脱离动物界,是因为人类能够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的能够脱离动物界,是因为人类能够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口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它作为社会生生产活动。人口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这些社会关系的体现者。由于人口具有这种特活的主体,是这些社会关系的体现者。由于人口具有这种特性性(txng)(txng),才真正证明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口的社,才真正证明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口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口的自然属性,人口的自然属性要通过人口会属性制约着人口的自然属性,人口的自然属性要通过人口的社会属性来体现。的社会属性来体现。第二十页,共58页。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但是从某一具体时点来看,人口的发展变化又呈现出相对静止状态。例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数、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就可以看作是静止不动的。人口状况是人口在一定时间所显现出来的各种(zhn)状况。它是过去人口长期变动的结果,同时也是未来人口变动的基础和前提。(二)人口(二)人口(rnku)(rnku)状况状况第二十一页,共58页。(三)人口过程(三)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过程是指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tuy)(tuy)、空间的变化,或是由于自然因素、空间的变化,或是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的变动过程。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的变动过程。人口的变动人口的变动(bindng)(bindng)过程过程自然自然(zrn(zrn)变动变动过程过程迁移迁移变动变动过程过程社会社会变动变动过程过程第二十二页,共58页。人口的自然变动,是指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所引人口的自然变动,是指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数量增减及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变动过程。起的数量增减及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变动过程。人口的迁移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一切移动,人口的迁移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一切移动,人口迁移变动使迁入地或迁出地的人口性别、年人口迁移变动使迁入地或迁出地的人口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结构以及人口地区龄、职业、行业结构以及人口地区(dq)(dq)分布发分布发生变动。生变动。人口的社会变动是指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引人口的社会变动是指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人口在阶级、民族、文化、职业等方面的变起的人口在阶级、民族、文化、职业等方面的变动过程。动过程。第二十三页,共58页。(四)总人口和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四)总人口和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总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是反映人口状况的总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是反映人口状况的几个几个(j)(j)重要指标。重要指标。总人口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有生总人口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度统计的命的个人的总和。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指每年年末人口数指每年1212月月3131日日2424时的人口数。年度统时的人口数。年度统计的全国人口总数内未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同胞以及计的全国人口总数内未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侨人数。海外华侨人数。户籍人口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户籍人口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数。一般通过公安部门的经常性统了常住户口的人数。一般通过公安部门的经常性统计月报或年报取得。计月报或年报取得。常住人口是指辖区内常住人口数,包括户籍在常住人口是指辖区内常住人口数,包括户籍在外地但常住本辖区的人口,不包括户籍在本辖区但外地但常住本辖区的人口,不包括户籍在本辖区但常住外地的人口。常住外地的人口。第二十四页,共58页。物质物质资料资料生产生产人类人类自身自身生产生产两两种种生生产产(s(shhngngchchnn)二二.两种生产两种生产(shngchn)(shngchn)理论理论第二十五页,共58页。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它为人类的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类自身生产是指人类为了世代延续所进人类自身生产是指人类为了世代延续所进行行(jnxng)(jnxng)的生产,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原有的生产,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原有人口生命的生产和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人口生命的生产和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原有人口生命的生产,是指原有人口通过对原有人口生命的生产,是指原有人口通过对生活资料的消费,维持自己体力、智力的过生活资料的消费,维持自己体力、智力的过程。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又称他人生命的程。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又称他人生命的生产,是指现有人口通过生育、抚养等方式,生产,是指现有人口通过生育、抚养等方式,使新一代人口诞生和成长的过程。使新一代人口诞生和成长的过程。第二十六页,共58页。三三.人口发展的内在特征人口发展的内在特征(一)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一)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统计对出生人口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统计对象所生育的活产象所生育的活产(hu chn)(hu chn)婴儿的总数。婴儿的总数。人口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通常为一年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的比率,一般用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的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1000式中:出生人数指活产式中:出生人数指活产(hu chn)(hu chn)婴儿,即婴儿,即胎儿脱离母体时胎儿脱离母体时(不管怀孕月数不管怀孕月数),有过呼吸,有过呼吸或其他生命现象。年平均人数指年初、年底或其他生命现象。年平均人数指年初、年底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可用年中人口数代替。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可用年中人口数代替。第二十七页,共58页。人口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tngq)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第二十八页,共58页。(二)总和生育率和更替(二)总和生育率和更替(gngt)(gngt)水平水平总和生育率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指假设一批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总和生育率指假设一批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批妇女生育的孩子数。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批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在整个育龄期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平均所生育孩子的总数。目前,我国的总育,平均所生育孩子的总数。目前,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为和生育率为1.81.8左右。左右。更替更替(gngt)(gngt)水平是指指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水平是指指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这样的总和生育率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这样的总和生育率水平,一般为水平,一般为2.12.1左右。之所以高于左右。之所以高于2.02.0,是由,是由于出生时男性多于女性,而且一部分女孩会在于出生时男性多于女性,而且一部分女孩会在育龄期前死亡。死亡率较高的地区达到更替育龄期前死亡。死亡率较高的地区达到更替(gngt)(gngt)水平的总和生育率要更高一些。水平的总和生育率要更高一些。第二十九页,共58页。(三)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三)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是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本国人口政策是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实际情况出发,对人口的数量、质量(zhling)(zhling)和和分布所采取的调节手段和措施。人口政策的措施体分布所采取的调节手段和措施。人口政策的措施体系,包括思想体系、行政组织体系、法律体系、经系,包括思想体系、行政组织体系、法律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等。济体系、技术体系等。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就是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就是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计划生育是人类对生育行为进行预先设计,使人类计划生育是人类对生育行为进行预先设计,使人类自身的生产计划化。从宏观角度看,计划生育的主自身的生产计划化。从宏观角度看,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内容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使人类自身生产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使人类自身生产在数量、质量数量、质量(zhling)(zhling)、结构和分布等方面逐步适、结构和分布等方面逐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微观角度看,是实行晚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微观角度看,是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和优育,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婚、晚育、少生、优生和优育,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第三十页,共58页。(四)人口再生产类型(四)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再生产就是指人口不断更新、世代不人口再生产就是指人口不断更新、世代不断更替、人类自身断更替、人类自身(zshn)(zshn)得以延续和发展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的过程。人口再生产类型就是指与一定生产力的发人口再生产类型就是指与一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第三十一页,共58页。四四.人口素质人口素质(一)人口素质及其内涵(一)人口素质及其内涵 人口质量又称人口素质,是指人口人口质量又称人口素质,是指人口本身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本身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它主要件和能力,它主要(zhyo)(zhyo)包括三个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面的内容,即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高低的主要质是人口素质高低的主要(zhyo)(zhyo)标志。标志。第三十二页,共58页。(二)影响(二)影响(yngxing)(yngxing)人口素质的因素人口素质的因素影响影响(yngxing)(yngxing)人口人口素质的因素素质的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自然因素主要 有:人口自身内在的有:人口自身内在的遗传、变异等生物学因素遗传、变异等生物学因素以及外部的自然环境以及外部的自然环境(z(z rn hun jn)rn hun jn)、地理条件、地理条件等。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有:主要有:经济、文化、政治、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宗教以及伦科技、宗教以及伦理道德等。理道德等。第三十三页,共58页。五五.当代中国人口基本国情当代中国人口基本国情(一)人口规模庞大(一)人口规模庞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 2010年末,我国人口达到年末,我国人口达到13.413.4亿人,约占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规模庞大,是我国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规模庞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尽管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实现历的基本国情。尽管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史性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shupng)(shupng)时期,时期,但是,我国人口规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继但是,我国人口规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继续增长,每年新增人口在续增长,每年新增人口在800800万人左右。预计万人左右。预计在在2020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514.5亿人左右。亿人左右。第三十四页,共58页。(二)出生人口素质仍需大力提高(二)出生人口素质仍需大力提高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总体上稳步提升,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质总体上稳步提升,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pngjn)(pngjn)预期寿命普遍延长,预期寿命普遍延长,20092009年达到年达到73.573.5岁;平均岁;平均(pngjn)(pngjn)受教育程度有所增受教育程度有所增加。但是出生缺陷及残疾发生率仍然较高。加。但是出生缺陷及残疾发生率仍然较高。据测算,我国每年大约有据测算,我国每年大约有2020万万-30-30万的新生万的新生儿为出生缺陷儿,即病残儿。再加上出生以儿为出生缺陷儿,即病残儿。再加上出生以后数月、数年才发现的先天性病残儿,每年后数月、数年才发现的先天性病残儿,每年的总数高达的总数高达8012080120万,占出生人口的万,占出生人口的4%6%4%6%。第三十五页,共58页。(三)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三)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出生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婴儿男女比例的人口学指标,以每出生的婴儿男女比例的人口学指标,以每出生100100个女婴对应的男婴数表示。正常情况个女婴对应的男婴数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由生物学规律决定,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由生物学规律决定,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一般保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一般保持(boch)(boch)在在103107103107之间。超出这一范之间。超出这一范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偏高或偏低,被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偏高或偏低,被视为异常或失调。视为异常或失调。第三十六页,共58页。目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主要特征(tzhng)(tzhng)是:是:第一,第一,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逐年升高的态势比呈逐年升高的态势,1982,1982年为年为108.5,1990108.5,1990年年为为111.9111.9,2000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为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为116.9116.9,20092009年为年为119.45119.45。第二,出生人口性别比波及范围越来越广,第二,出生人口性别比波及范围越来越广,19821982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超过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超过107107的省份有的省份有一半,一半,19901990年超过三分之二,年超过三分之二,20002000年出生人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除了西藏、新疆和贵州外均偏高,其口性别比除了西藏、新疆和贵州外均偏高,其中超过中超过120120等省份有等省份有7 7个。个。第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程度与孩次成正比。第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程度与孩次成正比。第三十七页,共58页。(四)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龄化(四)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龄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老化程度,通常用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老化程度,通常用该地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确定地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确定(qudng)(qudng)。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60岁以上的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老年人口超过10%10%或者或者65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过7%7%,就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就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化。第三十八页,共58页。我国已经于我国已经于2000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老化具有以下特点:我国人口老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老年人口的数量居世界第第一,老年人口的数量居世界第1 1位。位。6060岁及以上人口从岁及以上人口从20002000年的占总人口的年的占总人口的10%10%,提升到,提升到20102010年的年的13%13%。第二,。第二,老龄化开始晚,但速度快、规模大。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老龄化开始晚,但速度快、规模大。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三者是同步进行的,而我国却展、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三者是同步进行的,而我国却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下,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下,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出生率后达到的。因此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政策降低出生率后达到的。因此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并且速度较快。并且速度较快。第三第三(d sn)(d sn),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最,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最高峰值。到那时,我国每年老年人口都将保持在高峰值。到那时,我国每年老年人口都将保持在4 4亿人以上。亿人以上。第三十九页,共58页。(五)流动人口增长迅速(五)流动人口增长迅速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人口计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人口计生工作所称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生工作所称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年(chngnin)(chngnin)育龄人员。育龄人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比重迅速提高。大、比重迅速提高。1990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约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约为为21002100万人,到万人,到2010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年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212.21亿,亿,2020年的时间,增长了年的时间,增长了1010倍。随着人口城倍。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规模在未来一个时期内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规模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仍然会增加。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会增加。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的融入当地社会,是流动人口未来发促进流动人口的融入当地社会,是流动人口未来发展的趋势。展的趋势。第四十页,共58页。第四节第四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知识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知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概了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概况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况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掌握加强基层与挑战,掌握加强基层(jcng)(jcng)机构和队伍机构和队伍建设的策略。建设的策略。第四十一页,共58页。一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gngzu)(gngzu)机构概况机构概况(一)国家级机构(一)国家级机构(jgu)(jgu)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j hu shn(j hu shn y)y)委员会(简称人口计生委)是国委员会(简称人口计生委)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负责全国的人口务院组成部门之一,负责全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和计划生育(j hu shn y)(j hu shn y)工作。工作。原名国家计划生育原名国家计划生育(j hu shn y)(j hu shn y)委员会,委员会,19811981年成立,年成立,20032003年改为年改为现名。现名。第四十二页,共58页。(二)省、地、县级机构(二)省、地、县级机构(jgu)(jgu)各省、地、县政府都设有人口和计划生各省、地、县政府都设有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局),下设机构育委员会(局),下设机构(jgu)(jgu)一般有办一般有办公室、政策法规、规划统计、流动人口服务公室、政策法规、规划统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财务、人事等管理、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财务、人事等业务处(科、股、室)。业务处(科、股、室)。省级人口计生委所属事业单位一般包括:省级人口计生委所属事业单位一般包括:药具站(中心)、科研院(所)、宣教中心、药具站(中心)、科研院(所)、宣教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报社等,挂靠单位包培训中心、信息中心、报社等,挂靠单位包括:计生协、人口学会等。地、县两级根据括:计生协、人口学会等。地、县两级根据工作需要也相应有药具站、科研所、技术服工作需要也相应有药具站、科研所、技术服务站等事业单位以及计生协。务站等事业单位以及计生协。第四十三页,共58页。(三)乡(镇、街道)级机构(三)乡(镇、街道)级机构 全国有近全国有近4 4万个乡(镇、街道)设有人万个乡(镇、街道)设有人口口(rnku)(rnku)计生办,其中计生办,其中3/43/4以上是单独以上是单独设置,不到设置,不到1/41/4为综合设置;有为综合设置;有3 3万多个计万多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其中绝大多数是单独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其中绝大多数是单独设置;另外还有设置;另外还有50005000多个站办合一的人口多个站办合一的人口(rnku)(rnku)和计划生育机构。和计划生育机构。第四十四页,共58页。二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du wu)(du wu)概概况况(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截至截至20052005年底,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国家、年底,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国家、省、地、县级人口计生委及直属挂靠单位,省、地、县级人口计生委及直属挂靠单位,乡级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机构)共有工作人乡级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机构)共有工作人员员50.8750.87万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万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3.1813.18万人,事业编制人员万人,事业编制人员33.1433.14万人,乡级自万人,乡级自招自聘人员招自聘人员4.564.56万人。万人。截至截至20062006年底,我国有年底,我国有8071780717个居委会,个居委会,62.462.4万个村委会。绝大部分村(居)都有万个村委会。绝大部分村(居)都有计划生育专干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专干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四十五页,共58页。(二)公务员(二)公务员截至截至20052005年底,这支队伍共年底,这支队伍共10.4810.48万人。万人。(三)专业技术人员(三)专业技术人员这支队伍共这支队伍共16.1516.15万人。万人。(四)群众工作队伍(四)群众工作队伍全国目前有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干部全国目前有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干部11.4211.42万人,兼职万人,兼职(jin zh)(jin zh)干部干部57.2757.27万人,万人,会员会员94009400万人。万人。第四十六页,共58页。三三.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jy)(jy)与挑战与挑战(一)更名和机构改革为机构队伍建设提供了更加宽广(一)更名和机构改革为机构队伍建设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的舞台(二)逐步完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为机构(二)逐步完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为机构队伍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队伍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机构队伍建设提供了制(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机构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领导班子建设成效显著度保障,领导班子建设成效显著(四)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干部队伍能力的(四)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干部队伍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机构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为机构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作风建设的加强和群众满意程度的提高为机构队(五)作风建设的加强和群众满意程度的提高为机构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时期人口计生机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新时期人口计生机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第四十七页,共58页。四四.加强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一)(一)乡镇计划生乡镇计划生育行政管理育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机构的设置(二)(二)落实基层落实基层人口和计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生育工作者的待遇的待遇第四十八页,共58页。第五节第五节 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行政管理知识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行政管理知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当前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当前(dngqin)(dngqin)我国生育权保护、生育保险、劳我国生育权保护、生育保险、劳动就业等有关改善民生的政策知识,掌握有动就业等有关改善民生的政策知识,掌握有关生殖健康咨询工作的知识背景。关生殖健康咨询工作的知识背景。第四十九页,共58页。一一.公民生育权的保护公民生育权的保护二二.生育保险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一是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zhgng)(zhgng)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是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二是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zhgng)(zhgng)怀孕、分娩期间以及职工怀孕、分娩期间以及职工(zhgng)(zhgng)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第五十页,共58页。三三.关于未满关于未满1616周岁的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和未成年周岁的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和未成年人就业特殊保护的有关法律人就业特殊保护的有关法律(fl)(fl)规定规定*2/3*2/3(一)国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一)国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 童工是指未满童工是指未满1616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第第15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16周岁的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364号)等法规和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号)等法规和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童工。(二)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二)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三)违反相关法律(三)违反相关法律(fl)(fl)规定的处罚规定的处罚第五十一页,共58页。四四.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亲属性疾病的劳动者及亲属(qnsh)(qnsh)提供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制度。第五十二页,共58页。五五.职业资格证书制职业资格证书制(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二)职业资格证书作用(二)职业资格证书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的主要依据(yj)(yj),也是境外就业、对,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效证件。第五十三页,共58页。(三)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三)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四)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四)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开展职业技能开展职业技能(jnng)(jnng)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于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技能(jnng)(jnng)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意义。(五)就业准入(五)就业准入 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第五十四页,共58页。(六)国家对实行就业准入的具体规定(六)国家对实行就业准入的具体规定 职业介绍机构要在显著位置公告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职业介绍机构要在显著位置公告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各地印制的求职登记表中要有登记职业资格证书的栏目;用人各地印制的求职登记表中要有登记职业资格证书的栏目;用人单位招聘单位招聘(zhopn)(zhopn)广告栏中也应有相应职业资格要求。职业介广告栏中也应有相应职业资格要求。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应要求求职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查验,凭证推荐职业,应要求求职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查验,凭证推荐就业;用人单位要凭证招聘就业;用人单位要凭证招聘(zhopn)(zhopn)用工。用工。从事就业准入职业的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必须经过从事就业准入职业的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必须经过1313年年的职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招收未取得相应职业资的职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招收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劳动监察机构应依法查处,并责令其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劳动监察机构应依法查处,并责令其改正;对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人员,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工改正;对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人员,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工商部门才办理开业手续。商部门才办理开业手续。第五十五页,共58页。(七)职业技能鉴定(七)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观的测量(cling)(cling)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八)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 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第五十六页,共58页。(九)职业技能鉴定方式(九)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成绩都在6060分以上为合格,分以上为合格,8080分以上为良好,分以上为良好,9595分以上为优秀。分以上为优秀。(十)申报职业技能鉴定注意事项(十)申报职业技能鉴定注意事项 申报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根据所申报职业的资格条件,确定自申报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根据所申报职业的资格条件,确定自己申报鉴定的等级。如果需要培训,要到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培训己申报鉴定的等级。如果需要培训,要到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申报职业资格鉴定时要准备好照片、身份证以及证明机构参加培训。申报职业资格鉴定时要准备好照片、身份证以及证明自己资历的材料,参加正规培训的须有培训机构证明,工作自己资历的材料,参加正规培训的须有培训机构证明,工作(gngzu)(gngzu)年限须有本人所在单位证明,经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