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时间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3074683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时间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连续时间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连续时间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7 基于准滑动模态的滑模变结构控制 其中 为切换函数 0ss 0,0 0,0 ss ss( )s x (0)x ( ) 0s x(3.1.1)(3.1.2) 由于状态 离切换面可以任意远, 故到达条件式(3.1.1)也称为广义(全局)到达条件。x 为了保证在有限时刻到达,避免渐近趋近的情况出现。可对式(3.1.1)进行修正,取为 ss 其中为任意小正数。(3.1.3)通常将式(3.1.1)表达成李雅普诺夫函数型到达条件 2120V sV (3.1.4) 满足上述到达条件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其状态的运动轨迹都将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并启动滑动模态运动。 3.2.1 等效控制 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 , , )f u tx x ,n u xu t如果达到理想的滑动模态,则( ) 0s x其中为控制输入,为时间。 即 0ss t xx ( , , ) 0s f u t xx 或 (3.2.1) (3.2.2) u式(3.2.2)中 称为系统在滑动模态区内的等效控制,一般用 表示。 equ 例如,对于线性系统u x Ax b ,n u x取切换函数为( )s x cx设系统进入滑动模态后的等效控制为 , equ (3.2.3) (3.2.4) 则由式(3.2.3)有 eq( ) 0s u cx c Ax b (3.2.5) 若矩阵 cb满秩, 则可解出等效控制 1equ cb cAx (3.2.6) 将等效控制 代入系统的状态方程式(3.2.1),可得系统滑动模态运动方程equ eq( , , )( ) 0f u ts x xx ,n u x 将式(3.2.6)代入式(3.2.3) 可得线性系统的滑动模态运动方程如下:(3.2.7) 1( ) 0s x I b cb c Axx cxI为单位矩阵。(3.2.8) 其中 不变性:实现滑动模态运动不依赖于外部扰动和参数摄动的性质,也可叫鲁棒性、自适应性。是滑模变结构控制受到重视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线性系统,不变性的成立需满足滑动模态的匹配条件。对于扰动和摄动的作用的不同情况,分三种情况予以讨论: (1)当系统受到外干扰时 u f x Ax B D (3.3.1) 其中 表示系统所受的外干扰。滑动模态运动不受干扰影响的充要条件为 f rank rank, B D B (3.3.2) 假如式(3.3.2)满足,则系统可化为( )u f x Ax B DBD D u其中有 ,通过设计控制律 可实现对干扰的完全补偿。条件式(3.3.2)称为干扰和系统的完全匹配条件。 (2)当系统存在不确定性时 (3.3.3)u x Ax B Ax (3.3.4)滑动模态与不确定性无关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rank , rankB A B (3.3.5)假如式(3.3.5)满足,则系统可化为 ( )u x Ax B Ax (3.3.6)其中有 。通过设计控制律可实现对不确定性的完全补偿。 条件式(3.3.5)称为不确定性和系统的完全匹配条件。 (3)当系统同时存在外干扰和不确定性时 B A A f x Ax Ax B D (3.3.7)若同时满足匹配条件式(3.3.2)和(3.3.5),则系统可化为 ( )u f x Ax B Ax D (3.3.8)通过设计控制律实现同时对不确定性和外干扰的完全补偿。 xcxs 由于选择 和 为状态,所以,只有 时,在切换面上的状态运动轨迹才会渐近趋向原点,即保证了系统为渐近稳定。 x x 0c c【注】规范空间:以状态和状态变化率为坐标构成的空间 (3.4.1) 而选择不同的 值时,切换面上的状态运动轨迹趋向原点的速度是不同的, 越大,对于相同的 , 的变化率越大,从而趋近速度越快。 图3.4.1,切换函数的参数分别选取 和 作出图示说明。c x x8.0c 7.1c图3.4.1c 1 1 2 2 1 1( ) n n ns c x c x c x x x 参数 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所设计的参数必须使系统在切换面上的滑动模态运动是渐近稳定的。 一般地,考虑如下系统: 1 2 1, , , ,1nc c c c us x Ax bcx nx u (3.4.2) (3.4.3) 2. 设计控制律,使到达条件得到满足,从而在切换面上形成滑动模态区。 下面给出几种常用的控制结构形式 通过Ackermann公式来求解其参数,具体方法如下:T ( )Pc e A其中 1T 10 0 1 n e b Ab A b 1 2 1( ) ( )( ) ( )nP A A I A I A I121 , n 为期望选取的特征值。 (3.4.4) 1) 常值切换控制(bang-bang控制) 0 sgn( ( )u u s x (3.4.5)其中 为待求常数。 0u2) 函数切换控制 eq 0 sgn( ( )u u u s x (3.4.6)这是以等效控制为基础的控制结构形式。 3) 比例切换控制 ki ii nkxu 1, 0, 0i ii i ix sx s 其中, , 和 为常数。 i i (3.4.7) 1.控制对象 【例3.5.1】考虑如下被控对象模型:ass bsGp 2)( (3.5.1)其中, , 。相应状态空间模型方程为:10a 120b u x Ax B其中, , 。即有0 10 10 A 0120 B uxx xx 12010 22 21 (3.5.2)(3.5.3) 2. 控制器设计(以位置跟踪系统为例) 设位置给定信号为 ,将系统的位置误差 和位置误差变化率 作为状态变量,即: r ee 21xre xre 取切换函数为eces 根据比例切换控制方法,取控制律为(3.5.4)(3.5.5)sgn()( seeu (3.5.6)其中 和 为大于零的常数。 系统运动包括趋近运动和滑动模态运动两个过程。根据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滑动模态到达条件仅保证状态运动点由状态空间中任意初始位置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而对于趋近运动的具体轨迹未做任何限制,若采用趋近律的方法,则可以改善趋近运动的动态品质。 在2.3.4节中介绍了常见的几种趋近律。 3.6.1 基于趋近律的调节系统 1. 控制器的设计 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 u x Ax B (3.6.1) 3.6.1 基于趋近律的调节系统采用趋近律的控制方式,设切换函数为s Cx从而 slaws Cx其中slaw代表趋近律,例如,采用指数趋近律,则有 ksss sgnslaw 其中 和 皆为正实数。将式(3.6.1)代入(3.6.3)中,即有 k (3.6.2) (3.6.3) (3.6.4) ( ) slawu Cx C Ax B (3.6.5) 从而可以得到控制作用如下: 1( ) ( slaw)u CB CAx (3.6.7) 3.6.1 基于趋近律的调节系统2. 实例 【例3.6.1】选择被控对象为(3.6.8)u x Ax B其中 , 。即有0 10 10 A 0120 B uxx xx 12010 22 21 (3.6.9)采用指数趋近律为例。选择切换函数为 21 xcxs 取 ,即 。指数趋近律为 20c ksss sgnslaw ,其中取 , 。 2 50k 20,1C 3.6.1 基于趋近律的调节系统将 的值代入(3.6.7)式 ,可得控制律式为21 30 2sgn( ) 50 120u x s s slawA B C,(3.6.10)采用Matlab的M语言建立仿真程序,可得到直观结果。滑模变结构控制MATLAB仿真,刘金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趋近律参数选择原则: 以如下指数趋近律为例:指数趋近律是趋近效果比较好的一种趋近律。在趋近过程中,指数趋近律的趋近速度是变化的,具有既可以加快趋近时间又也可以削弱抖振的优点。 sgn( ) ,s s ks 0, 0k (3.6.11) 3.6.1 基于趋近律的调节系统 当状态运动点远离切换面时,趋近速度主要取决于 项。而当到达切换面附近时,由于 变得很小,趋近速度则主要取决于 项的大小。常将 值取得较大,使状态点快速趋近切换面;而将 值取得较小,从而使切换面附近的趋近速度较小,这样就可以保证系统以较小的速度到达切换面,削弱了抖振。ks s)sgn(sk sgn( ) ,s s ks 3.6.2 基于趋近律的位置跟踪系统1. 控制器设计 系统状态方程如下 u x Ax B (3.6.12)其中 12 n xx x 11 1221 22 n n A AA A A 1 20 n m BB B2 m mB mu此时的系统称为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简约型,对于任意能控系统,均可以选择适当的状态变换将系统转换为简约型。此处,设定上式中的 , ,即系统为单输入二阶系统。 1m 2n 3.6.2 基于趋近律的位置跟踪系统则uBxAxAx 22221212 (3.6.13)设给定信号为 ,则误差为 r 1xre 误差变化率为 21 xrxre (3.6.14)设 ,误差向量为 ,则切换函数为 , 1cC ee 即有1 2( )s c r x r x CE (3.6.15)2 2( )s c r x r x CE (3.6.16) 3.6.2 基于趋近律的位置跟踪系统采用趋近律slaw,将式(3.6.13)代入式(3.6.16)中,得控制律为12 2 21 1 22 2( ( ) slaw)u B c r x r A x A x (3.6.17)2. 实例 【例3.6.2】选择被控对象为(3.6.18)u x Ax B其中 , 。即有0 10 10 A 0120 B uxx xx 12010 22 21 (3.6.19) 按照控制器的设计步骤设计控制系统。 3.6.2 基于趋近律的位置跟踪系统误差为 1xre 误差变化率为21 xrxre (3.6.21) 切换函数为 1 2( )s ce e c r x r x 取 , 从而,由式(3.6.15)得系统控制作用为 (3.6.20) (3.6.22)20c 2 21 (20( ) 10 slaw)120u r x r x (3.6.23)slaw取为指数趋近律: 3.6.2 基于趋近律的位置跟踪系统ksss sgnslaw (3.6.23)250k其中 , 。 1 准滑动模态定义 所谓准滑动模态,是指系统的运动轨迹被限制在切换面的某一 邻域内的模态。从相轨迹方面来说,具有理想滑动模态的控制是使一定范围内的状态点均被吸引至切换面。而准滑动模态控制则是使一定范围内的状态点均被吸引至切换面的某一 邻域内。通常称此邻域为滑动模态切换面的边界层。 在边界层内,准滑动模态不要求满足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因此,准滑动模态不要求在切换面上进行控制的切换。它可以是在边界层上进行结构变换的控 控制系统,也可以是根本不进行结构变换的连续状态反馈控制系统。 准滑动模态控制在实现上的这种差别,使它从根本上避免或削弱了抖振(作用),从而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连续系统中,常用的准滑动模态控制有以下两种方法。 (1) 用饱和函数 代替理想滑动模态控制作用中的符号函数 。 )(sat s)sgn(s 1( ) 1 s sat s ks s s 1k 其中 称为“边界层”。饱和函数如图3.7.1所示。 图3.7.1 (3.7.1) 控制律中采用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其控制作用在本质上已变为:在边界层外,采用切换控制;在边界层内采用线性化反馈控制。 , (2) 将继电特性连续化,用连续函数 取代符号函数)(s s ss)(其中 是很小的正常数。 【例3.7.1】仍选择被控对象为(3.7.2) u x Ax B其中 , 。即有0 10 10 A 0120 B uxx xx 12010 22 21 (3.7.3)(3.7.4) 按照3.6节控制器的设计步骤设计一个基于准滑动模态的位置跟踪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 由式(3.6.22)得系统控制作用为 2 21 ( ( ) 10 slaw)120u c r x r x (3.7.5) slaw取为指数趋近律:ksss sgnslaw (3.7.6)250k其中 , 。 现采用饱和函数取代控制作用中的符号函数,即可实现准滑动模态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 作用:准滑动模态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削弱 抖振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