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资料》02克己复礼复习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3070211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2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02克己复礼复习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02克己复礼复习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02克己复礼复习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二 课 克 己 复 礼礼 :内 在 精 神 等 级 制 度 、 尊 卑 秩 序 、 宗 法 制 度 外 在 形 式 礼 节 仪 式 本课具体的思想内容: 克己:121 崇古:314、75 秩序:31、625、12、11 道:162 正名:133 孝悌:12、28 报恩:1721 崇乐尚仁:1711、33 1、孔子认为西周是完美理想的社会,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 2、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经、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 3、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了,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4、礼的作用: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与法律互补,其作用有时甚至比法律更大,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 3) 克 己 复 礼 : 孔 子 所 说 的 “ 克 己 复 礼 ” , 是 在 承 认 个 人 有 一定 自 由 欲 望 基 础 上 提 倡 人 要 克 服 欲 望 、 约 束 自己 的 欲 望 和 行 为 而 回 归 于 礼 , 其 目 的 和 基 础 是“ 仁 ” 。 孔 子 “ 君 君 、 臣 臣 ” 的 意 思 主 要 还 是 正 名 分 ,定 等 级 , 提 倡 君 臣 各 守 本 分 , 君 有 君 的 义 务 ,臣 有 臣 的 责 任 。 孔 子 与 宋 儒 异 同 : “ 明 天 理 , 灭 人 欲 ” 则 是 将 克 已 复 礼 赶 向 了 极端 , 无 视 人 的 存 在 , 是 无 “ 仁 ” 可 言 的 。 宋 儒 把 君 臣 权 绝 对 化 , 只 讲 臣 的 义 务 , 不 讲 君的 责 任 。 ( 2) “ 礼 ” 与 “ 仁 ” 的 关 系 在 孔 子 看 来 , “ 礼 ” 是 一 种 制 度 、 规 范 , 而“ 仁 ” 则 是 “ 礼 ” 的 基 础 。 对 统 治 者 来 说 , 要 实行 “ 仁 政 ” ; 对 个 人 来 说 , 要 以 “ 仁 ” 作 为 处 理人 际 关 系 的 出 发 点 和 准 则 。 离 开 了 “ 仁 ” , 也 无所 谓 “ 礼 ” 了 。 孔 子 的 仁 是 礼 指 导 下 的 仁 , 是 以 君 君 、 臣 臣 、父 父 、 子 子 的 等 级 制 度 为 前 提 和 目 的 的 仁 爱 , 不是 无 差 别 的 兼 爱 、 博 爱 。 乐 是 表 达 人 们 思 想 感 情 的 一 种 形 式 , 是 礼 的一 部 分 。 ( 4) 孝 、 礼 、 仁 : 孝 指 子 女 对 父 母 应 尽 的 义 务 , 孝 强 调 的 是 “ 孝 心 ”悌 是 对 兄 长 的 尊 敬 。 ( 1) 孝 是 礼 的 需 要 : “ 孝 ” “ 弟 ” 不 仅 是 维 系血 缘 关 系 的 道 德 准 则 , 也 是 维 系 等 级 关 系 、 避 免犯 上 作 乱 、 维 持 政 治 稳 定 的 基 本 保 证 。 ( 2) 孝 是 仁 的 需 要 : 只 有 做 到 对 亲 人 的 爱 , 老吾 老 , 幼 吾 幼 , 才 能 推 己 及 人 , 爱 他 人 之 老 幼 他人 之 幼 , 然 后 才 能 “ 泛 爱 众 ,才 能 保 持 社 会 的 安定 。 ” “ 仁 者 无 不 爱 ” , 要 用 对 待 家 人 一 样 的 态度 去 对 待 一 切 人 。 先 “ 事 亲 ” , “ 笃 于 亲 ” 之 后 ,由 近 及 远 , 由 亲 及 疏 , 逐 步 渐 进 到 同 事 、 朋 友 以至 全 社 会 的 人 , 这 是 儒 家 的 “ 爱 人 ” 。 所 以 仁 从孝 做 起 , 孝 是 仁 之 本 。 ( 5) 孔 子 的 “ 正 名 ” 孔 子 所 谓 的 “ 名 ” 指 的 周 礼 的 规 定 , “ 实 ” 是现 实 情 况 , 解 决 名 的 问 题 是 解 决 治 国 指 导 思 想 的 问题 。 这 就 是 他 所 谓 “ 正 名 ” , “ 正 名 ” 就 是“ 复 礼 ” 。 正 名 是 当 时 的 社 会 所 需 。 孔 子 所 处 的 年 代 , 虽 然 周天 子 尚 在 , 但 礼 乐 已 崩 坏 , 当 时 的 社 会 现 实 已 不 符合 西 周 的 制 度 , 孔 子 认 为 “ 名 ” 和 “ 实 ” 混 乱 就 会引 起 混 乱 , 礼 乐 就 不 能 复 兴 。 ( 1分 ) 正 名 寄 托 了 孔 子 的 政 治 理 想 。 孔 子 想 用 “ 名 ” ( 周礼 怕 规 定 ) 去 纠 正 已 经 改 变 或 正 在 改 变 的 “ 实 ” 。 “ 正 名 ” 实 际 上 是 解 决 治 国 的 指 导 思 想 问 题 。 ( 6) “ 非 礼 勿 视 ”这 几 句 话 与 今 天 张 扬 个性 有 无 矛 盾 ?A、 世 上 没 有 绝 对 的 自 由 , 张 扬 和 尊 重 个 性 不 能 绝对 化 。B、 孔 子 的 思 想 是 有 效 的 和 合 理 的 约 束 。 青 少 年 辨别 是 非 善 恶 的 能 力 和 自 我 克 制 的 能 力 还 不 够 , 需要 合 理 的 约 束 。C、 过 于 强 调 后 者 而 不 强 调 前 者 会 产 生 可 怕 的 后 果 。 三、章节梳理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本章内容是克己。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提问: 1、礼与仁的关系怎样? 2、实践“仁”的内容?成语: 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行都合乎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本章内容是崇古(推崇周礼)。【评析】 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提问: 1、孔子为什么要提出复周礼?(五年高考P192) 2、周礼的内容是什么?(五年高考P192)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本章内容是崇古(推崇周礼)。【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本章内容是秩序。【评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提问: 孔子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秩序?(五年高考P192)成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表示绝不容忍。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本章内容是秩序。【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提问: 孔子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秩序?(五年高考P192)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本章内容是道(主张政治有道)。【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提问: 孔子认为,为政应坚守什么?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本章内容是正名。 【评析】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 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本章内容是秩序。【评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提问: 孔子要建立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五年高考P192)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本章内容是孝悌。 【评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提问: 礼、仁与孝的关系? 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就不会“犯上作乱”吗?成语: 犯上作乱:触犯上级,闹乱子。指叛逆活动。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本章内容是孝悌。【评析】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提问: 怎样做到“色”? “有酒食,先生馔”就是“孝”吗?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本章内容是报恩。 【评析】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提问:1、孔子为何批评宰我“不仁”? 2、孔子与宰我的观点,分歧在哪?为什么? 提问: 孔子为何要提出“正名”?“正名”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 成语: 名正言顺:形容做事名义正当而且理由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言必行,行必果:指说了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 手足无措:形容慌张的神情动作。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本章内容是崇乐尚仁。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本章内容是崇乐尚仁。【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四、典型问题阐释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12.1)。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人之本与?”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 答案: 1、孔子认为西周是完美理想的社会,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 2、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经、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 3、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了,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4、礼的作用: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与法律互补,其作用有时甚至比法律更大,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例3: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2分)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 (1)、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理解基本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2分) (2)、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父权君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孔子提倡要各安其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意思基本正确即可)(2分) 五、背诵句子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