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教研室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30305145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学史教研室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中国医学史教研室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中国医学史教研室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医学史ThehistoryofTCM双旗杆医院双旗杆医院第七章第七章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1840-19491840-1949年年中西医学的交汇与冲突中西医学的交汇与冲突政治背景政治背景近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近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近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近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政治腐朽政治腐朽政治腐朽政治腐朽 经济落后经济落后经济落后经济落后 国力衰弱国力衰弱国力衰弱国力衰弱 帝国主义入侵帝国主义入侵帝国主义入侵帝国主义入侵文化背景文化背景西方科学文化进入中国西方科学文化进入中国西方科学文化进入中国西方科学文化进入中国-中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思想文化变化中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思想文化变化中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思想文化变化中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思想文化变化标志:中西与古今之争标志:中西与古今之争标志:中西与古今之争标志:中西与古今之争中西医的关系成为近代医学史的核心中西医的关系成为近代医学史的核心中西医的关系成为近代医学史的核心中西医的关系成为近代医学史的核心l西学东渐西学东渐 l中学西传中学西传 清朝末年,随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传入和流清朝末年,随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传入和流清朝末年,随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传入和流清朝末年,随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传入和流播,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播,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播,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播,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发生质的变化。1911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摧毁了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摧毁了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摧毁了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摧毁了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的封建皇权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年的封建皇权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年的封建皇权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年的封建皇权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君父一体,家国同构君父一体,家国同构君父一体,家国同构君父一体,家国同构”政治基石,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石,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石,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石,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私有、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基土地私有、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基土地私有、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基土地私有、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面对风云变幻、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面对西方资本础。面对风云变幻、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面对西方资本础。面对风云变幻、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面对西方资本础。面对风云变幻、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文化踏上了新的征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文化踏上了新的征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文化踏上了新的征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文化踏上了新的征途。途。途。途。第一节第一节 中医学的一般状况中医学的一般状况 l文献整理研究与一般医学著述文献整理研究与一般医学著述l药物学与方剂学成就药物学与方剂学成就l临证医学的发展临证医学的发展l中医学校、学会的建立及杂志的创办中医学校、学会的建立及杂志的创办第二节第二节 西方医学的传入与发展西方医学的传入与发展西方医学发展三个阶段:西方医学发展三个阶段:1.古代经验医学古代经验医学(BC6世纪世纪AD4世纪世纪)代表人物是古希腊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和罗马希波克拉底和罗马.盖伦。具有分析性实证倾向。盖伦。具有分析性实证倾向。2.近代实验医学近代实验医学(AD5世纪世纪AD18世纪世纪)医学以实验方法追求确定性。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医学以实验方法追求确定性。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药理学等完整建立,医学面貌出现根本性改变。药理学等完整建立,医学面貌出现根本性改变。3.现代医学现代医学。从。从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世纪初开始,科技进步推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进步,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科技进步推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进步,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西方医学的传入欲介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介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士。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士。医药是基督教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医药是基督教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l1515世纪美洲新大陆发现后,西方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世纪美洲新大陆发现后,西方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l最早涉及西医活动的是意大利天主教士最早涉及西医活动的是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利玛窦(P.Metthoeus RicciP.Metthoeus Ricci,1552155216101610),在,在西国纪法西国纪法中首次将西中首次将西方的神经学和心理学介绍给中国。方的神经学和心理学介绍给中国。谓“记含有所在脑囊,盖颅囱后,枕骨下为记之室”。记忆在脑后部的观点首次出现在中文书籍中,影响很大。如明清之际哲学家方以智物理小识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就接受了这一观点(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l1820 1820 英教士医生在澳门设立诊所英教士医生在澳门设立诊所l东印度公司的外科医生东印度公司的外科医生李温斯顿李温斯顿(JohnLivingstone,1808年来年来华),被称为华),被称为“第一个系统地把医药救助带给中国人第一个系统地把医药救助带给中国人”的人。的人。l嘉庆嘉庆25年(年(1820)李温斯顿李温斯顿和和马礼逊马礼逊(伦敦会牧师)在澳门开设(伦敦会牧师)在澳门开设一诊所,聘请一位懂中医中药的华人作助手,专为贫苦百姓服务,一诊所,聘请一位懂中医中药的华人作助手,专为贫苦百姓服务,救助身体及其灵魂。这是基督教在华开设的第一家医疗诊所,也是救助身体及其灵魂。这是基督教在华开设的第一家医疗诊所,也是他们在华医药传教的开始。他们在华医药传教的开始。(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1820 英教士医生在澳门设立诊所英教士医生在澳门设立诊所1827 英教士医生英教士医生郭雷枢郭雷枢在澳门设立眼科诊所在澳门设立眼科诊所Dr.Thomas R.Colledge(郭雷枢郭雷枢)在澳门设立在澳门设立眼科诊所眼科诊所(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1820 英教士医生在澳门设立诊所英教士医生在澳门设立诊所1827 英教士医生郭雷枢在澳门设立眼科诊所英教士医生郭雷枢在澳门设立眼科诊所1834 美美.伯驾伯驾(P.Parker)在广州设立博济医局在广州设立博济医局1842后后,厦门、上海、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广州、福州、宁波 均有教会医院均有教会医院美国传教士、医生兼外交官 美美.伯驾伯驾(P.Parker 18041888)在广州设立博济医局在广州设立博济医局1859185918591859年年年年美传教士美传教士美传教士美传教士医生嘉约翰医生嘉约翰医生嘉约翰医生嘉约翰在广州建立博济医院,在广州建立博济医院,在广州建立博济医院,在广州建立博济医院,一直到一直到一直到一直到1949194919491949年,是在华历史最久年,是在华历史最久年,是在华历史最久年,是在华历史最久教会医院。教会医院。教会医院。教会医院。1862年年英英.洛克哈特洛克哈特(Dr.W.Lockhart)在北京建立双旗杆医院在北京建立双旗杆医院19061906年双旗杆医院与几个医院合并为协和医院,成为北京最大的年双旗杆医院与几个医院合并为协和医院,成为北京最大的教会医院。教会医院。(二)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二)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第一所教会医学校第一所教会医学校是是1866年年美国医药传道会在广州建立的博美国医药传道会在广州建立的博济医学校,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就济医学校,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就读(中山医学院读(中山医学院苏州医院医学苏州医院医学校校苏州医学院)。苏州医学院)。(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以学堂为鼓吹之地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借医术为入世之媒黄宽黄宽黄宽黄宽是我国第一个留学英国的是我国第一个留学英国的是我国第一个留学英国的是我国第一个留学英国的医学生;医学生;医学生;医学生;18481848年考取爱丁堡大学医科学年考取爱丁堡大学医科学年考取爱丁堡大学医科学年考取爱丁堡大学医科学习习习习7 7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571857年回国在广州博济医院从年回国在广州博济医院从年回国在广州博济医院从年回国在广州博济医院从医并教学,是我国第一代西医。医并教学,是我国第一代西医。医并教学,是我国第一代西医。医并教学,是我国第一代西医。金韵梅金韵梅是我国第一个留学美国的中是我国第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女医生。国女医生。1881年到美国纽约妇女学院学习,年到美国纽约妇女学院学习,1885年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8年回国,曾在厦门、成都、天年回国,曾在厦门、成都、天津行医并开办护士学校。津行医并开办护士学校。(三)翻译医书和出版医学刊物(三)翻译医书和出版医学刊物最早在中国翻译西医书籍的是英教士最早在中国翻译西医书籍的是英教士医生合信医生合信(BenjaminHobsonBenjaminHobson)先后编译先后编译 全体新论全体新论西医略论西医略论内科内科新书新书妇婴新说妇婴新说 等。等。(二)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二)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合合信信编编译译的的 全全体体新新论论 合信翻译合信翻译合信翻译合信翻译西医略论西医略论西医略论西医略论l185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建立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美华书馆美华书馆”,出版许多译成中,出版许多译成中文的医书。文的医书。l从从19世纪世纪5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约有年代到辛亥革命前,约有100余种外国人译著的西医余种外国人译著的西医书籍在我国流传。书籍在我国流传。l1806年嘉约翰编印年嘉约翰编印广州新报广州新报(1884年改名为年改名为西医新报西医新报)是最早用汉文介绍西医学的刊物;是最早用汉文介绍西医学的刊物;l1887年汉口圣教会主办年汉口圣教会主办益文月刊益文月刊;1888年创办年创办博医会报博医会报等。等。嘉约翰嘉约翰先后编译先后编译3030多种西医著作多种西医著作,较较偏重于临床方面及西药介绍偏重于临床方面及西药介绍,如如 内科全书内科全书病症名目病症名目西西药名目药名目 炎症论说炎症论说 等等。对精对精神疾病有较深入研究神疾病有较深入研究,创办精创办精神病院。神病院。英国英国傅兰雅傅兰雅(John FryerJohn Fryer)编编译有译有1010多种西医著作多种西医著作,如如 化学卫生论化学卫生论 西药大成西药大成 内科理法内科理法 英国洗冤录英国洗冤录 等等早早期期的的医医学学期期刊刊传教医生在中国仅仅追传教医生在中国仅仅追求的是医学慈善活动求的是医学慈善活动?1838年年2月月21日,在广州成立中国医学传教会时,由日,在广州成立中国医学传教会时,由郭雷枢、伯驾郭雷枢、伯驾和和裨治文裨治文联名签署的宣言所宣称的那样,联名签署的宣言所宣称的那样,是是要要“鼓励在中国人当中行医,并将我们的科学、病例研究鼓励在中国人当中行医,并将我们的科学、病例研究和科学发明等有用的知识,拿出一部分与他们分享。和科学发明等有用的知识,拿出一部分与他们分享。希望我们的努力将有助于消除偏见和长期以来民族情绪所希望我们的努力将有助于消除偏见和长期以来民族情绪所导致的隔阂,以此教育中国人。被他们歧视的人们,是有导致的隔阂,以此教育中国人。被他们歧视的人们,是有能力和愿意成为他们的恩人的能力和愿意成为他们的恩人的我们称我们是一个传教会,因为我们确信它一定会促我们称我们是一个传教会,因为我们确信它一定会促进传教事业。进传教事业。利用这样的代理机构,可以铺平通往更利用这样的代理机构,可以铺平通往更高处的道路,赢得中国人的信任和尊重,这有助于把我们高处的道路,赢得中国人的信任和尊重,这有助于把我们同中国的贸易和一切往来,达到所期望的更高地位,还可同中国的贸易和一切往来,达到所期望的更高地位,还可以为输入科学和宗教打开通道。以为输入科学和宗教打开通道。我们可以表明的第一个利益是,将医学科学移植中我们可以表明的第一个利益是,将医学科学移植中国,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国,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第二个利益是,以此收第二个利益是,以此收集情报,对传教士和商人均有较高的价值。集情报,对传教士和商人均有较高的价值。因为只有因为只有这样的场合,可与中国人民交往,可以听到大部分真实情这样的场合,可与中国人民交往,可以听到大部分真实情况,回答我们许多问题。况,回答我们许多问题。因为一个病人在医生面前,因为一个病人在医生面前,往往是坦城相见的。往往是坦城相见的。”宗教、政治、经济宗教、政治、经济二二西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西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自学内容)(自学内容)1910年伍连德年伍连德在奉天主持在奉天主持“万国鼠疫会议万国鼠疫会议”,这是我国举行的第这是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医学会议一次国际医学会议中西医汇通派与中医学兴废的论战中西医汇通派与中医学兴废的论战 一一 中西医汇通论中西医汇通论 二二 废止中医论废止中医论 三三三三 改造中医论改造中医论改造中医论改造中医论 第三节第三节如何对待中西两种医学如何对待中西两种医学医学界出现不同态度和主张:医学界出现不同态度和主张:(1)(1)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以余云岫为代表全盘西化,以余云岫为代表 (2)(2)保守主义保守主义拒绝接受一切新事物拒绝接受一切新事物 (3)(3)改良主义改良主义试图中西汇通试图中西汇通 (一一)中西医汇通派及主要代表医家)中西医汇通派及主要代表医家 最早接受西医学的中医学家 王宏翰(?王宏翰(?17001700)王学权(王学权(1728172818101810)一、中西医汇通论一、中西医汇通论王王王王宏宏宏宏翰翰翰翰(?17001700),江江苏苏华华亭亭人人,天天主主教教徒徒,学学识识渊渊博博,西医学尤其是生理学对他有很大影响。西医学尤其是生理学对他有很大影响。试图把中医思想与西方医学相融合,著试图把中医思想与西方医学相融合,著 医学原始医学原始 中,从中,从胎生学角度阐述命门学说等。胎生学角度阐述命门学说等。最早接受西医学的中医学家最早接受西医学的中医学家王学权王学权王学权王学权(1728172818101810)著书)著书重庆堂随笔重庆堂随笔肯定西医解剖学肯定西医解剖学 (一(一 )中西医汇通派及主要代表医家)中西医汇通派及主要代表医家 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 唐宗海(唐宗海(1846184618971897)朱沛文(约生于朱沛文(约生于1919世纪中期)世纪中期)张锡纯(张锡纯(1860186019331933)恽铁樵(恽铁樵(1878187819351935)一、中西医汇通论一、中西医汇通论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唐宗海(18461897)四川省彭县人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等五种书一、中西医汇通论一、中西医汇通论中中中中西西西西汇汇汇汇通通通通医医医医经经经经精精精精义义义义 心心心心图图图图唐宗海主张唐宗海主张“折衷归于一是折衷归于一是”,建立尽善尽美之医学建立尽善尽美之医学;中西医原理相通中西医原理相通,用西医解剖生理知识用西医解剖生理知识印证印证 内经内经 等古典医籍等古典医籍;重中轻西重中轻西,厚古薄今厚古薄今。明确提出明确提出“中西中西医汇通医汇通”口号之第一人口号之第一人,但思想上带有尊但思想上带有尊经崇古的局限性。经崇古的局限性。唐唐 宗宗 海海(18461846 18971897)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朱沛文朱沛文(约生于约生于1919世纪中期世纪中期),),广东南海县人。广东南海县人。l中医世家出身,著中医世家出身,著中西脏腑图像合纂中西脏腑图像合纂l主张中西医学主张中西医学 “各有是非各有是非,不尽相同,不能偏主不尽相同,不能偏主”l“合而参之合而参之 ”、“通其可通通其可通,存其互异存其互异 ”l反对反对 “空谈名理空谈名理 ”,主张主张 “亲验脏腑亲验脏腑 ”l被称为近代医学史上勇于探索的开明医家。被称为近代医学史上勇于探索的开明医家。一、中西医汇通论一、中西医汇通论中西脏腑图象约纂中西脏腑图象约纂中西脏腑图象约纂中西脏腑图象约纂(周身血脉总管图周身血脉总管图周身血脉总管图周身血脉总管图)中中中中西西西西脏脏脏脏腑腑腑腑图图图图象象象象约约约约纂纂纂纂张锡纯张锡纯(18601860 19331933)河北盐山人,临证大家。河北盐山人,临证大家。著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广为流传。,广为流传。强调中医之理包括西医之理。强调中医之理包括西医之理。临证上大胆并用中西药物临证上大胆并用中西药物被称为被称为“实验派大师实验派大师”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一、中西医汇通论一、中西医汇通论石膏阿斯匹林汤方石膏阿斯匹林汤方石膏阿斯匹林汤方石膏阿斯匹林汤方中西汇通派中西汇通派.恽铁樵恽铁樵(18781935)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一、中西医汇通论一、中西医汇通论恽铁樵恽铁樵(18781878 19351935)江苏武进孟河人。江苏武进孟河人。博学多才博学多才博学多才博学多才精心研医精心研医精心研医精心研医培育英才培育英才培育英才培育英才抱病著述抱病著述抱病著述抱病著述l著著群经见智录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伤寒论研究等集为等集为药盦医学丛药盦医学丛书书l主导思想是创造主导思想是创造“较古人为精,视西人尤密较古人为精,视西人尤密”的新中医的新中医l方法是方法是“发明古书精义,采取西国学说,证诸实地经验发明古书精义,采取西国学说,证诸实地经验”l分为维护发展与倡导创新两个阶段。兼通中西医学分为维护发展与倡导创新两个阶段。兼通中西医学,学学术思想较前人进步。对中西医学认识和评价比较客观公正。术思想较前人进步。对中西医学认识和评价比较客观公正。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明确主张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一一 中西医汇通论中西医汇通论恽铁樵恽铁樵学术观点可综合如下:学术观点可综合如下:其一,论及到中西医学的基础和特点不同。其一,论及到中西医学的基础和特点不同。其一,论及到中西医学的基础和特点不同。其一,论及到中西医学的基础和特点不同。其二,坚信中西医学可以汇通。其二,坚信中西医学可以汇通。其二,坚信中西医学可以汇通。其二,坚信中西医学可以汇通。其三,既坚持中医独立价值,又肯定西医理论。其三,既坚持中医独立价值,又肯定西医理论。其三,既坚持中医独立价值,又肯定西医理论。其三,既坚持中医独立价值,又肯定西医理论。其四,指出治医学不应以其四,指出治医学不应以其四,指出治医学不应以其四,指出治医学不应以内经内经内经内经为止境。主张兼通其它为止境。主张兼通其它为止境。主张兼通其它为止境。主张兼通其它学科,吸收西医之长,搞清中医学理。学科,吸收西医之长,搞清中医学理。学科,吸收西医之长,搞清中医学理。学科,吸收西医之长,搞清中医学理。其五,主张中西汇通应以中医为主,同时要注重实际效果。其五,主张中西汇通应以中医为主,同时要注重实际效果。其五,主张中西汇通应以中医为主,同时要注重实际效果。其五,主张中西汇通应以中医为主,同时要注重实际效果。铁铁铁铁樵樵樵樵医医医医学学学学月月月月刊刊刊刊(一)中西医汇通派及主要代表医家(一)中西医汇通派及主要代表医家 评价小结:评价小结:评价小结:评价小结:l愿望良好,态度开明,思想较保守派进步。愿望良好,态度开明,思想较保守派进步。l客观上维护中医学,对中医学在近代生存发展是有贡献的。客观上维护中医学,对中医学在近代生存发展是有贡献的。l不能认识到中西医差异的深刻原因和本质,也无力完成汇通不能认识到中西医差异的深刻原因和本质,也无力完成汇通目的。思想导源于洋务派和改良派目的。思想导源于洋务派和改良派“中体西用中体西用”论。而中西医论。而中西医学表面技术理论差异有文化根源,用学表面技术理论差异有文化根源,用“中体西用中体西用”论指导,无论指导,无法正确指导实践和指出处理中西医关系方式和方向。法正确指导实践和指出处理中西医关系方式和方向。一、中西医汇通论一、中西医汇通论二、废止中医论二、废止中医论l俞樾被认为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第一人,l他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樾樾yu 二、废止中医论二、废止中医论l俞樾俞樾(1821(18211906)1906)字荫甫,号曲园居士,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是清末著名的国学大师,著有是清末著名的国学大师,著有春在堂全春在堂全书书l在在春在堂全书春在堂全书读书余录读书余录中有中有 “内内经素问经素问 ”篇四十八条,是用考据学方法对篇四十八条,是用考据学方法对中医经典著作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进行进行“探赜索探赜索隐隐”、“辨讹正误辨讹正误”的结晶的结晶樾樾yu赜赜z l“废医存药废医存药”思想体现在论著思想体现在论著废医论废医论医药说医药说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当时的政府以中西医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当时的政府以中西医“致致难兼采难兼采”为由,在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并为由,在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并于随后颁布了于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该。该法令法令前后前后颁布两次颁布两次(1912年年11月和月和1913年年1月月),都没有把,都没有把“中医药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这就是近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年中医存废之争1925年,中国教育界决定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中。此事报请教育部批准时,以余云年,中国教育界决定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中。此事报请教育部批准时,以余云岫为代表的西医界上书教育部,坚决抵制。教育部以此为借口,断然拒绝了中医进入大岫为代表的西医界上书教育部,坚决抵制。教育部以此为借口,断然拒绝了中医进入大学学系的要求。因此,中西医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加深,从而引发了学学系的要求。因此,中西医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加深,从而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中世纪最大的一次中医存废之争。医存废之争。1929年年2月月23日至日至26日,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讨论日,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讨论了四项关于了四项关于“废止中医废止中医”的提案,最后通过了废止中医案的提案,最后通过了废止中医案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议案一旦实施,中医的废止便只是时间问题了。因此,在议案及余云岫的议案一旦实施,中医的废止便只是时间问题了。因此,在议案及余云岫的废止旧医以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公布后,立即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抗,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公布后,立即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抗,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反响。3月月17日,全国日,全国281名代表在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成立了名代表在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体联合会”,组成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社会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组成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社会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取取缔中医就是致病民于死命缔中医就是致病民于死命”等口号。等口号。l余岩(余岩(18791954),字云岫。),字云岫。l早年研究中医学,后留学日本。早年研究中医学,后留学日本。l推崇日本施行推崇日本施行“科学救国科学救国”道路,道路,认为必须抛弃旧有文化,才能使中认为必须抛弃旧有文化,才能使中国科技得到发展。国科技得到发展。l主张应当像日本当年消灭主张应当像日本当年消灭“汉医汉医”一样取消中医。一样取消中医。岫岫xi 余岩大阪医科大学毕业证书余岩大阪医科大学毕业证书余岩大阪医科大学毕业证书余岩大阪医科大学毕业证书 “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在在1929年提出年提出“废除旧医,以扫废除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除医事卫生之障碍”议案。议案。在在医学革命论医学革命论中主张废医存中主张废医存药,是近代废止中医派代表人物药,是近代废止中医派代表人物为抵制为抵制“废止中医提案废止中医提案”,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选出请愿团,受,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选出请愿团,受全国全国15省省132个中医团体委托,赴南京请愿。此为晋京请愿团合影。个中医团体委托,赴南京请愿。此为晋京请愿团合影。前排左起:陈存仁、谢利桓;前排左起:陈存仁、谢利桓;后排左起:张梅庵、张赞臣、蒋文芳、岑志良。后排左起:张梅庵、张赞臣、蒋文芳、岑志良。中央国医馆筹备大会全体会员中央国医馆筹备大会全体会员为谋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医地位,全国医药总会提议设立全国性中为谋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医地位,全国医药总会提议设立全国性中医学术机构医学术机构“国医馆国医馆”。19311931年年3 3月月1717日成立日成立“中央国医馆中央国医馆”,“以采用科学方式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用制药方法为宗旨以采用科学方式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用制药方法为宗旨”中央国医馆始终未能摆脱半官半民性质及权限困扰中央国医馆始终未能摆脱半官半民性质及权限困扰,难以更好发难以更好发挥历史作用挥历史作用,但中医界谋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医药政治地位但中医界谋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医药政治地位,以维以维护和发展中医学的思路和尝试护和发展中医学的思路和尝试,无疑是一大进步无疑是一大进步,使中医存废的使中医存废的斗争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斗争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中医科学化之争中医科学化之争建国初期,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又一次拉开中西医论争的帷幕。建国初期,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又一次拉开中西医论争的帷幕。1950年,余云岫在全年,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名为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名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草案将的草案。草案将“废止废止”变成变成“改造改造”,提出将中医改造成西医。,提出将中医改造成西医。50年代初,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年代初,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规定不许中医进医院灭。规定不许中医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包括解剖学等等。同时设立了中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包括解剖学等等。同时设立了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去学习西医,学习解剖学。因为政府和毛泽东大力扶持中医,最终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去学习西医,学习解剖学。因为政府和毛泽东大力扶持中医,最终卫生部两位副部长王斌和贺诚被撤职。但同时,卫生部两位副部长王斌和贺诚被撤职。但同时,“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说法开始兴起,并引起的说法开始兴起,并引起废存双方新的争论。废存双方新的争论。“文革文革”后,中医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支持。后,中医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支持。1982年,新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年,新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国家发展医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给予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同时,医,给予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同时,医学界提出一个口号:中医药现代化。学界提出一个口号: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和和“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成了新时期中医存废争论双方的焦点。支持中医的认成了新时期中医存废争论双方的焦点。支持中医的认为,为,“中医学的存在价值根本用不着西医来证明中医学的存在价值根本用不着西医来证明”,而反对者则认为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学,而反对者则认为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检验,是的方法来检验,是“伪科学伪科学”。在民间,双方的争论一直存在。在民间,双方的争论一直存在。三、改造中医论三、改造中医论中医科学化思潮中医科学化思潮 在如何发展中医学问题上,不但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在如何发展中医学问题上,不但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在如何发展中医学问题上,不但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在如何发展中医学问题上,不但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同时也产生中医科学化的思潮。同时也产生中医科学化的思潮。同时也产生中医科学化的思潮。同时也产生中医科学化的思潮。中医科学化主要代表人物中医科学化主要代表人物 “五五五五四四四四”运运运运动动动动,倡倡倡倡导导导导科科科科学学学学与与与与民民民民主主主主。在在在在中中中中医医医医界界界界应应应应运运运运产产产产生生生生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 。丁福保(丁福保(丁福保(丁福保(18741874187418741952195219521952)陆渊雷(陆渊雷(陆渊雷(陆渊雷(18941894189418941955195519551955)谭次仲(?谭次仲(?谭次仲(?谭次仲(?1955195519551955)其他代表人物其他代表人物其他代表人物其他代表人物 施今墨(18811965)时逸人(18971965)何云鹤、杨医亚、叶橘泉、梁乃津 丁福保丁福保(18741874 19521952),),江苏无锡人。江苏无锡人。主主要要活活动动在在于于编编译译出出版版医医书书、创创办办医医学学报报刊刊和和中中西西医医学学研研究究会会,编编译译医医书书达达160160余余种种,涉涉及及临临床床各各科科和和基基础础理理论各方面知识,介绍西医知识论各方面知识,介绍西医知识最最早早提提出出中中医医科科学学化化口口号号,主主张张中中医医科科学学化化的的激激进进派派,认认为为中中医医必必须须科科学学化,否则便没有出路。化,否则便没有出路。中医科学化主要代表人物中医科学化主要代表人物 陆渊雷陆渊雷(18941894 19551955),),江苏川河人江苏川河人著著伤寒论今释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金匮要略今释陆氏论医集陆氏论医集陆氏能言好辩,激烈倡导中医科学化陆氏能言好辩,激烈倡导中医科学化 中医科学化主要代表人物中医科学化主要代表人物 谭次仲谭次仲(?(?19551955),),广东南海人广东南海人著著 中医科学化之我见中医科学化之我见金匮削繁金匮削繁 伤寒论评志伤寒论评志中药性类概说中药性类概说 自称主张中医科学改造最力之一人自称主张中医科学改造最力之一人 中医科学化主要代表人物中医科学化主要代表人物 中医科学化学术思想要点中医科学化学术思想要点 1.1.以科学方式整理中医以科学方式整理中医 2.2.中医经验可贵,理论不科学中医经验可贵,理论不科学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1.如何理解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知识体系特点?如何理解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知识体系特点?2.2.简述中西医汇通派及主要代表医家简述中西医汇通派及主要代表医家?3.3.查阅文献了解中医药的临床应用现状?查阅文献了解中医药的临床应用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