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2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942078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2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2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2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2维新运动的兴起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一、早期改良思潮1.背景: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 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和 等。3.主张(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 ”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 。(3)文化教育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答案 民族工业郑观应商战君主立宪 4.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 材料一是故国家之於商政也 而中国之富可期。中国富,而后诸务可以次第修举,如是而犹受制於邻敌者,未之有也。薛福成商政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 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此法以永保升平之局,其必自设议院始矣。 郑观应议院上思考(1)这两位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异同?深化探究答案同:都想使中国富强以摆脱外来压迫。异:薛福成主张发展经济,商业救国;郑观应侧重于政治救国,要求设立议院。 答案 (2)简要评析上述主张。答案两者在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要求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以抵制西方的侵略,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但由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使两者的主张都不可能实现。 答案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名师指津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1.思想萌发:1888年,第一次上书 帝,主张变法自强,挽救危局。2.变法理论(1)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据乱世” “升平世(小康)”和“ (大同)”。(2)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 。3.思想特点: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答案 光绪太平世孔子改制考 材料孔子改制考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创“改制”的孔子,实际上是用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其变法造势,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思考(1)结合材料思考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说明了什么?深化探究答案特点:“托古改制” 将变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说明: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深刻,但也反映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特点。 答案 (2)康有为这一思想特点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达到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目的;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资产阶级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答案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原因(1)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深厚,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2)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保守,还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3)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这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重点精讲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1.政治活动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签 ,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2)概况:康梁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 的政治活动。2.宣传活动中外纪闻:康有为等在京、津、沪等地创办_ 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3.组织活动强学会(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后在上海成立上海强学会。 答案 马关条约爱国救亡中外纪闻 (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3)影响:使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材料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思考(1)文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深化探究答案事件:公车上书。直接原因:日本逼签马关条约。意义: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变成政治运动。 答案 (2)参加会试的举人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这对戊戌变法运动有何影响?答案态度及其原因:一部分人支持,因为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手段;大多数人反对,因为废科举损害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影响:这说明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它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答案 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深度点拨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1.梁启超(1)活动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 等文章。(2)主张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和文化教育制度。呼吁“伸民权” “设议院”,实行 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 。(3)影响: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答案 变法通议政治制度君主立宪近代工业 2.谭嗣同(1)活动发表仁学。参与创办 ,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2)影响:推动了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开展。3.严复(1)活动创办国闻报。介绍 。(2)主张: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主张。 答案 时务学堂天演论 4.维新运动的影响(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 的作用。(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3) 新局面逐渐形成。 答案 制造舆论维新变法 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主张各有侧重: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归纳总结 洋务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的比较(1)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2)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归纳比较 返回 课堂小结 反馈训练区1.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A.魏源 B.张之洞C.郑观应 D.梁启超解析器物层面是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制度层面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魏源和张之洞都属于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代表人物;郑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C 解析答案 2.康有为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D.动摇反对变法者的理论基础,加强变法思想的权威性 解析答案解析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要先树立变法思想的权威。而欲达到此目的,又必须动摇乃至推翻顽固守旧、阻碍变法的旧思想。 D 3.近代著名思想家陈虬曾说:“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御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这一言论的主要含义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维新变法C.自强、求富 D.民生主义解析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解析答案 B 4.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A.中外纪闻、强学会 B.湘报、时务学堂C.时务报、时务学堂 D.国闻报、时务学堂B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时务报在上海,国闻报在天津,中外纪闻在北京,排除A、C、D三项。 解析答案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既天下义理制度皆从孔子,天下执经释菜(注:以菜蔬设祭,为立学堂或入学之礼)俎豆(注:礼器,引申为祭祀、崇奉)莘莘皆不归往嬴政、杨广,而归往大成之殿、阙里之堂,共尊孔子。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请回答:指出材料中两人对孔子及儒学的态度,简述你对这两种态度的认识。 答案返回 答案态度:康有为尊崇孔子,并认为天下应共尊孔子;李大钊批判否定孔子及传统儒学。认识:时代等不同使他们对待孔子及儒学的态度不同。19世纪末,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借孔子的威名宣传维新思想;20世纪初,中华民国建立,袁世凯宣扬“尊孔复古”,企图复辟帝制,逆时代潮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和民主思想的扩展,李大钊对孔子及其儒学进行全盘否定。根本目的都是为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都有利于思想解放。从自身立场和斗争需要,全盘肯定或否定孔子及儒学都是不科学的。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