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2913587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5.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目录 第一节第三节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点击按钮播放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第一节 01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综观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重大理论的提出,都有它赖以形成的经济思想来源,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等方面的条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吸收了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理论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全本 1920年9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再版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共产党宣言“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刘少奇:“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周恩来:“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邓小平:“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诞生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 广场上的白天鹅咖啡馆 根本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小康协调发展成绩显著 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二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四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五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党的十七大概括为“十个结合” 六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七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八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九是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十是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概括为“十个结合”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 抗击汶川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 时代背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把国内生产总值看作是评判发展的标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旧工业化道路模式 工业化信息化旧工业化道路模式的特点 资源过量消耗环境生态的破坏注重机械化、自动化,伴随严重失业问题 重视物质发展,忽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第一阶段:传统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123传统发展观的局限 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全面进步重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忽视人文、资源、环境指标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结构优化 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在发展的含义一文中指出:“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仅仅是物质的扩大。“增长”本身是不够的,事实上也许对社会有害;一个国家除非在经济增长之外,在不平等、失业和贫困方面趋于减少,否则不可能享有“发展”。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 第四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 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97年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2002年 科学发展观2007年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2012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点击按钮播放 酝酿提出阶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丰富完善阶段 丰富完善阶段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发展成熟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怎样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发展的?讨论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第二节 02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的问题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大国重器,是挺起民族脊梁和国家声威的关键支撑。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技推动、创新发展的历史。 从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到三峡大坝,再到改革开放时代,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都一再雄辩地证明了,国之重器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中的扛鼎作用和深远意义。 为什么有了和谐号还要复兴号?“和谐号”已经如此厉害,为什么还要研发“复兴号”?难道“和谐号”不是咱们自主创新的高铁吗? 复兴号:中国标准 世界领先点击按钮播放 “和谐号”不能“互联互通”“洋基因”“混血”“和谐号”VS“复兴号”n 纯国货!“复兴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n 软件全部是自主开发n 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n 整体设计以及车体、牵引、网络等关键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复兴号” 为了让中国高铁全面走向世界,中国必须拥有一款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这样有利于中国高铁更快的走出去,这也体现中国高铁挑战极限的精神。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回答了“为了谁”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权益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 人民群众 “本”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点击按钮播放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创造性地回答了“发展什么”的问题全面: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各个方面的发展要互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 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五个统筹”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党的十七大 除了坚持“五个统筹”之外,还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了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全面协调,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可持续,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解决的是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以人为本,解决的是发展的机会和成果如何实现全民共享的问题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点击按钮播放 01 02 0304 05 0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战略决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攻方向: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重要动力: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前提:有法可依基础: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关键: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胡锦涛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四大考验” “四大危险”p执政考验p改革开放考验p市场经济考验p外部环境考验 p精神懈怠危险p能力不足危险p脱离群众危险p消极腐败危险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总要求 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除以上主要内容外,科学发展观还包括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第三节 03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作出了明确概括,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并将这一重要论断写入党章。 首要前提:解放思想根本要求:实事求是内在规律:与时俱进应有之义:求真务实 形成了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阐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践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思考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报告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这十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 十年征途 十年成就点击按钮播放 1.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2. 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3.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