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8课 逍遥游(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911574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8课 逍遥游(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18课 逍遥游(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18课 逍遥游(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逍遥游(节选)第四单元 文言文(1) 学习重点1.积累本文文言基础知识,翻译文中重要句子。2.抓住文眼句,领悟庄子“逍遥游”的含意;赏析作品想象奇谲、寓理于寓的艺术特点。文本导学 1.词语理解(1) 一词多义 答案 基础积累穷发之北有冥海者:以游无穷者: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尽、完了,“无穷”指宇宙鲜、无,“穷发”指不毛之地穷困,指处境窘迫困难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晚有儿息:长太息以掩涕兮:息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气息,指六月风子嗣、后代叹气 答案 置杯焉则胶:郑人有且置履者:沛公则置车骑:置购买,置办放放弃,放到一边齐谐者,志怪者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处处志之:志志向记载,记录做标记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化而为鸟:怒而飞: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水浅而舟大也: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代词,它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 还是 ”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答案 其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因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2)古今异义怒而飞古义:今义: 众人匹之古义:今义:愤怒。奋力。一般人。多数人。 答案 腹犹果然古义:今义: 穷发之北古义:今义: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毛,草木。头发。寿命短的。农历腊月是29天的年份;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饱足的样子。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答案 2.语句翻译(1)齐谐者,志怪者也。译文: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文:(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判断句) 天空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天空高远没有尽头呢?大鹏俯瞰下方大地,也不过像是人仰望天空一样罢了。(注意:“其 其 ”,表选择) 哪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注意:“奚以 为”,表反问的句式;南,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译文: 一般人跟他相比,不也很可悲吗!(注意:“不亦 乎”,表委婉的反问句式)(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译文: 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还依靠什么呀! 答案 1.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答案 整体把握答案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 渺小、短视的蔑视。最后一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 而征一国者”,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既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2.什么是“逍遥游”?从课文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庄子心中“逍遥游”的境界? 答案 答案(1)“逍遥”是一个联绵词,联绵词往往表达一种难以言传、悠远舒长的意境,指自由存在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有人认为逍遥游一文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即“有待”和“无待”。什么是“待”?文中哪些人、物是“有所待”的?又有哪些人、物是“无所待”的? 答案 重点突破答案“待”意为“依赖,凭借”。文中“有所待”的人、物有:宋荣子、列子,鹏、野马、尘埃、蜩、学鸠。“无所待”的人:至人、圣人、神人。 2.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答案 探究点拨作者在塑造鲲鹏形象时说:“去以六月息者也。”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为了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还举了山野中游动的雾、空中飞扬的尘埃等例子。自然界大到鲲鹏,小至飘浮的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凭借,进而说明它们不是真正的“逍遥”。 答案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词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3.文章第六段写道:“此小大之辩也。”联系全文找出庄子所举的“小”与“大”的例子并说出作者对它们的看法。设喻对比作者态度小大 答案 “小”和“大”只是量的区别,不是事物之间的质的差别,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有所待”,算不得“逍遥游”。大鹏冥灵、大椿、彭祖宋荣子、列子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朝菌、蟪蛄、众人蜩、学鸠、斥 4.“汤之问棘”这些内容和前面似有重复,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 答案第一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自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作者引“汤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不一样。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太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 (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想象奇谲、借助寓言说理是庄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本文作简要赏析。 答案 美点赏析 答案本文意在阐明深刻的道理,但庄子没有正面立论,而是展开奇特的想象,巧设寓言,借形象的寓言阐发深刻的道理。如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生动形象,意境何等壮阔。几乎文中所涉之物、之事无不是想象的产物。在描述这些想象中的事物时,又善于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把虚构之物写得活灵活现、生动具体;丰富的想象、巧设的寓言,看似离奇,却寄寓着庄子的睿智卓见。同时,也使文章汪洋恣肆,开阖自如,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 答案 用形象说理会使抽象的道理更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近年来,议论文写作越来越趋于散文化,学会用形象说理是写好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