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22848281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 1 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基础盘点 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 元素 ( 1) 元素是具有相同 的同一类 的 总称。 ( 2)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有 态和 态。 核电荷数 原子 游离 化合 ( 3 ) 从本质上看, 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 质都是由 组成的;从数量上看, 多种元素组 成了几千万种的物质。 2 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通常有下列两种: ( 1 ) 交叉分类法 元素 元素 100 ( 2 ) 树状分类法 二、物质间的转化 1 化学反应的分类 2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写出上述有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 , 。 三、胶体 1 分散系 ( 1 ) 概念: 所得到的体系。 ( 2 ) 分类: 4Na O2=2Na2O SO2 H2O H2SO3 2NaOH H2SO3=Na2SO3 2H2O 把一种 (或多种 )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 多种 )物质中 2 胶体的性质 ( 1) 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 一 条 ,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 而形 成的,利用该性质可区分胶体和溶液。 ( 2) 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 剂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主要有: , 加入 , 加入 。 光亮的“通路” 散射 加热 电解质溶液 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3 F e ( OH) 3 胶体的制备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 ,继 续煮沸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 F e ( OH) 3 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 3H2O=Fe(OH)3(胶体 ) 3HCl。 注意: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 子的直径在 1 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 胶体的性质。 FeCl3饱和溶液 红褐色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 1 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研究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 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 同一种物质属于 不同的类别 ) ,因此在对物质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如: 考点精讲 2. 常见的物质分类 无机化 合物 ( 2)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 合物 注意 :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 碱性氧化物(如 Mn 2 O 7 为酸性氧化物、 Al 2 O 3 为两性氧化物、 Na 2 O 2 为过氧化物)。 (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 2 O 7 );非金 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 NO )。 ( 3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酸、碱(如 S i O 2 、 Fe 2 O 3 )。 例 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 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 H 2 O 、 HCOOH 、 Cu 2 ( OH) 2 CO 3 均含有氧元素, 都是氧化物 B HCl O 、浓硫酸、 H NO 3 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 性酸 C HF 、 CH 3 COOH 、 CH 3 CH 2 OH 都易溶于水,都 是电解质 D HCOOH 、 H 2 CO 3 、 H 2 SO 4 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 原子,都是二元酸 解析 氧化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两种,其 中一种是氧元素,如 H 2 O 、 CO 、 Na 2 O 2 , A 中 H COOH 是羧酸, Cu 2 ( OH ) 2 CO 3 是碱式盐, A 项错; CH 3 CH 2 OH 是非电解质, C 项错; HCOOH 分子中只有羟基氢可 以电离,属于一元酸, D 项错。 答案 B 规律方法 在解有关物质分类的题目时,一是要 清楚分类的依据,二是对不同类别的定义要把握准 确,三是知识面要宽,对一些特殊物质所属类别要熟 悉。 即时巩固 1 下表中每组均有 4 个选项,请从中挑 选出 1 个选项,它跟另 3 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 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备选项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依据 ( 1) A.S 2 B . I C . F e D . SO 2 4 ( 2) A.HC l B . CO 2 C . NH 3 D . Ca O ( 3) A. 蒸馏 B 分液 C. 蒸发 D 中和 解析 (1) 中 A 、 B 、 D 项均为离子,而 C 为原子, 属游离态。 (2) A 、 B 、 C 从状态上看,均为气态, D 为固态。 (3) 从变化性质的不同进行分析, D 为化学变 化,而 A 、 B 、 C 为物理变化,或从实验操作上分析, A 、 B 、 C 用于物质的分离,而 D 一般不用于分离物 质。 答案 ( 1) C 游离态 ( 2) D 固态 ( 3) D 化学变化 即时巩固 2 (1) 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 F e S O 4 、 Na 2 SO 3 、 NO 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 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_ _ 。 A K M n O 4 B Al 2 (SO 4 ) 3 C K ClO 3 D K 2 HP O 4 (2) 现有下列五种气体: H 2 、 O 2 、 NO 、 NH 3 、 NO 2 , 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他反 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 化学方程式: _ _ _ 。 解析 ( 1) 分类标准为是否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 ( 2) 分类标准为制备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 1) C ( 2) 2N H 4 Cl Ca( O H) 2 = = CaCl 2 2N H 3 2H 2 O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 粒的直径 100 nm 1 100 nm 分散质微 粒 单个小分 子或离子 巨大数目 的分子集 合体 高分子或 多分子集 合体 实例 蔗糖溶 液、 Na Cl 溶液 油水、石 灰乳 淀粉溶胶、 蛋白质溶 胶、 F e ( OH) 3 胶体 考点二 分散系及胶体的性质 1 三种分散系的比 较 外观 均一、透 明 不均一、不透明 均一 稳定 性 稳定 不稳定 较稳定 能否 透过 滤纸 能 悬浊液不能,乳浊液 能 能 性 质 鉴别 无丁达尔 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有丁达尔 效应 2.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种胶体 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 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例 2 下 列 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 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 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亮 的光路,前者则没有 解析 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它们都是电中性 的,胶体中的胶粒由于比表面积大,能吸附阴或阳离 子而带电;溶液中含有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 用下,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胶体中的 带电胶粒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也会移向某个电极,和 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微粒移向另一个电极;溶液和胶体 中的微粒都在做无规则运动,都有布朗运动;丁达尔 效应用于胶体和溶液的鉴别。 答案 D 规律方法 ( 1) 胶粒带电,而不是胶体带电,胶体是电 中性的。 ( 2) 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 1 n m ,对光有衍 射作用,因而在垂直于光线入射的方向观察,无丁达尔效 应;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介于 1 100 n m 之间,对光有散 射作用,因而有丁达尔效应。 即时巩固 3 F e Cl 3 溶液、 F e ( O H) 3 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 是 ( ) A 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 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 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 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 F e Cl 3 溶液一般呈黄色到棕色, F e ( OH) 3 胶体呈红 褐色,二者颜色不同;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胶体中分 散质颗粒直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C 学科思想 胶体知识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是化学的实践性特点。学习化学不仅 要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应用化学知 识解决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例题 下 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 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 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 胶体的性质包括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 电泳、胶体的聚沉。 A 选项土壤中的胶体对离子有吸 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 B 中的植物油倒 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长时 间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 离;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 胶体中滴入稀硫酸 ( 电解质溶液 ) ,会发生胶体的聚沉 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的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发 生酸碱中和反应: 2F e ( OH ) 3 3H 2 SO 4 = =F e 2 ( S O 4 ) 3 6H 2 O ,沉淀消失。 答案 B 即时巩固 1 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 用盐卤点豆腐 用明矾净水 医学上用三氯 化铁止血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全部 解析 盐卤的主要成分是 M gCl 2 等电解质,豆浆的 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形成的液溶胶。用盐卤点豆腐是利用 电解质使液溶胶发生凝聚; 明矾的水溶液中含 Al 3 , Al 3 与水作用产生 Al(OH) 3 , Al(OH) 3 以胶体形式存在。 Al(OH) 3 胶粒吸附作用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其他胶 粒,凝聚成较大的微粒而沉淀,使水得到净化; 血液是 一种液溶胶,三氯化铁是电解质,用三氯化铁止血就是利 用电解质促使血液凝聚; 江河中含有大量泥沙,也含有 大量土壤胶体,海洋中含有 NaC l 等电解质,电解质促使 胶体凝聚,与泥沙一起形成三角洲。 答案 D 即时巩固 2 热水法制备 Fe 3 O 4 纳米颗粒的反应为: 3F e 2 2S 2 O 2 3 O 2 x OH = =F e 3 O 4 S 4 O 2 6 2H 2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将纳米 Fe 3 O 4 分散在水中没有丁达尔现象 B 将纳米 Fe 3 O 4 分散在水中 Fe 3 O 4 不能透过滤纸 C 每生成 1 m ol F e 3 O 4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4 m ol D 反应物 OH 的化学计量数 x 2 解析 该题突破口是 “ 制备 Fe 3 O 4 纳米颗粒 ” ,即 可以确定粒子直径大小,根据粒子直径大小可以确定 其性质。 答案 C 高考集训 题组一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1 (2010 上海, 5 改编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 ) (2)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解析 有机酸酐,如乙酸酐 (CH3CO)2O不是氧化 物, (1)不正确。 2 ( 2010 北京理综, 7)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 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 A H 2 SO 4 、 N aOH 腐蚀品 B CH 4 、 C 2 H 4 易燃液体 C C aC 2 、 Na 遇湿易燃物品 D KM n O 4 、 K 2 Cr 2 O 7 氧化剂 解析 B项中的物质均为易燃气体。 B 3 ( 2009 广东, 13 改编 ) 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 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 辛 酸; 壬酸; 环十二醇; 5,9 十一烷酸内酯; 十八烷; 己醛 ; 庚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 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 10 , 、 、 分 子中碳原子数大于 10 B 、 是无机物, 、 、 是有机物 C 是酸性化合物, 不是酸性化合物 D 、 、 含氧元素, 、 、 不含氧元素 解析 7种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错误; 也是酸性化 合物, C错误;醛基中含氧元素, D项错误。 A 4 ( 2008 广东理基, 34) 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 M gO ,则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 Na 2 O B 乙烯可使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 可以使其褪色 C CO 2 与 S iO 2 化学式相似,则 CO 2 与 S iO 2 的 物理性质也相似 D 金刚石的硬度大,则 C 60 的硬度也大 解析 A 中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Na 2 O 2 ; B 中乙 烯、丙烯同为烯烃的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 B 正确; C 中 CO 2 为气体, S iO 2 为固体,且 CO 2 为分子晶体, S iO 2 为原子晶体,物理性质不同; D 中金刚石为原子 晶体, C 60 为分子晶体,硬度不同。 答案 B 5 (2008 广东, 7)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 说法: 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沼气和水煤气都 是可再生能源; 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盐酸和食醋 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豆浆 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正确; 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 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 源,所以水煤气也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 冰为 固态水,干冰为固态 CO 2 ,均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正确; 正确; 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错误; 纯碱为 Na 2 CO 3 ,是盐,错误; 豆浆和雾 均属于胶体,正确。综上所述,选 D 。 答案 D 题组二 胶体 6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 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 浊液 ( ) ( 2010 福建理综 8C ) 解析 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把分散系分 为溶液、胶体与浊液,而不是依据丁达尔现象将分散 系分类。 (2)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 ) (2010重庆理综 8B) 解析 胶粒带有电荷,在电场中可作定向移动, 而不是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 3)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 的性质 有关 ( ) ( 2009 广东 5 ) 解析 江河水因携带部分泥沙颗粒形成胶体, 因海水中含有 NaCl等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聚沉,从 而在江河入海口处形成沙洲。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 ) (2009广东理基 28C) 解析 雾属于气溶胶,因此在阳光下可观察到 丁达尔效应。 ( 5)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 ( 2009 全国理综 7A ) 解析 胶粒带电,而不是胶体带电,胶体是电 中性的。 学法指导 学习习惯之养成 学会建立错题本 建立错题本,应注意以下环节: ( 1 )分门别类地把平时练习或模拟考试中做错的题进行 整理、分析、归类,通常把它归为三类:第一类是特别愚蠢 的错误或特别低级的错误;第二类是相对难度较大的题目所 犯的错误;第三类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 却做错了的。 ( 2 )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明确是答题失误,还是思维 方法、知识、运算错误,这是建立错题本最为关键的环节。 ( 3 )把做错的原题在错题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或剪下 来贴在错题本上,并把原来错误的解法清晰地摘录在错题本 上,并在下面留有一处空白。 ( 4 )纠正错误。记下没有做出来或做错的原因,然后按 老师讲的正确思路,一步一步规范地把原题做一遍,如果有 多种解题思路,应把几种解法的简要思路写上。 ( 5 )错题本上也可以记载一些非常典型、考查知识全面、 解法灵活多样的优秀习题。 ( 6 )要勇敢面对错误,做到三点:一是不绕过,二是不 拖拉,三是分析总结。 ( 7 )建立错题本之初,可能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 是坚持能防范错误,一边记忆,一边翻阅课本,找准出错的 原因,强化记忆正确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种良好的 思维方式,对真正掌握知识大有裨益。 ( 8 )要通过错题本明确后阶段复习的主攻方向,要及时 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重点解决自己的薄弱环节。临考前, 尽可能把自己的错题本集中在一起看一看,也可借阅其他同 学的错题本。建立错题本时应重视知识的分类,将同一个知 识点的错误都集中在一起以便于“复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