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 调研报告(共3篇)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2670118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5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厕 调研报告(共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公厕 调研报告(共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公厕 调研报告(共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厕 调研报告(共3篇) 第1篇:公厕所调研报告公 共 厕 所 调 研 报 告调研人: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指导老师:笑嘻嘻调研地点:郑东新区省文化艺术中心北侧 调研时间:年10月30日下午调研目的:了解现有公共厕所的功能分区和优缺点,为自己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调研对象:郑东新区CBD内环绿地公共厕所 调研内容: 1、建筑概况该公共厕所位于郑东新区河南省文化艺术中心的北侧绿地花园内,距离CBD商务内环路约50米。该公厕总体占地为圆形,男女厕所分别为圆内对称小椭圆的一半。 男女公厕的长都为20米,最长弦长为5米,占地面积约为75,公厕总面积约为150。 2、建筑平面分析该公厕宗地占地为圆形,周围有一圈环形石头路,男女厕所为椭圆一半对称,其余部分为草。虽然对称的形式易于造成庄严、肃穆的气氛,但是这个公厕却给人以自由、轻巧、活泼的感受。男女厕所都分别有两个门。总体来说内部是狭长的空间,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各使用空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同时又能通过走道把各使用空间连成一体,从而使它们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功能联系。 3、功能组织男厕所内有两间管理房,9个小便池,1个残疾人专用卫生间,5个普通卫生间,3个洗手池。小便池宽为80cm,高100cm;残疾人专用卫生间门宽为90cm,高175cm,整个残疾人专用卫生间长2m,宽1.4m,面积为4.8;普通卫生间门宽为60cm,高同样175cm,整个卫生间长1m,宽1.4m,面积1.4;洗手池长2.5m,高0.8m,宽0.64m。男女厕所吊顶高2.7m,墙裙高1.2m。女厕所内有两个洗手台,1个残疾人专用蹲位,9个普通蹲位,面积与男厕所内一致。无论是男厕还是女厕都很好的照顾到了残疾人的方便,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 4、立面分析该公厕立面很有特点,从正门看过去会认为该厕所是矩形的,但峰回路转,转到厕所背面会发现整个厕所背面呈弧形,曲线完美。从厕所的一角看去,整个厕所像一把锋利的刀。这样公厕就同时具备了形式美和艺术性。5、空间布局分析 从公厕北侧有一垂直小路相连,南侧和艺术中心相连。这样的交通流线布局方便了周围居民和艺术中心人员。通过总平面图看,整块地形有个坡度,呈圆形。男厕和女厕分别镶嵌在东北角和西南角。看上去和谐美观。 调研结果及分析:经过这次的公厕实地调研活动,我们对公厕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分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首先公厕为公众提供方便使用,所以一定要确保它的人性化和大众化,既要方便公民还要不失个性,但是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受,因为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场所,所以人性化和大众化是设计必须考虑到的问题。其次是公厕位置的选择,与人群集中活动地点距离要近但是不能过于显眼,所以这又要考虑它外观的美观程度,这时它不仅仅是厕所,更应偏向艺术。最后是内部结构的设计,既要节省空间还要把该有的设施都有所具备,充分体现出人性化。我相信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方案。第2篇:首都公厕革命的调研与实施报告首都公厕革命的调研与实施报告首都文明工程课题组一、基础调研(一)导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首都公厕革命问题研究作为首都文明工程课题的首选项目,1994年7月,列入_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公厕问题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的规范研究课题,这不仅在中国是第一次,在全世界也绝无仅有。这标志着中央和_市对城市环境文明的高度重视,标志着中国政府重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也表明中国学术界和新闻界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价值取向。1.首都公厕革命的调研背景公厕问题可以说由来已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_公厕作为一种社会弊病,引起了国内外的空前关注,已经构成了影响首都形象、损害中国人形象的焦点性问题。1982年至今,国内涉及_公厕问题的报道连篇累牍、数以万计。尤其是境外新闻媒介,把_的公厕情况描述得极为恶劣,但大部分描述是符合事实的。1984年以来,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和_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有关公厕的会议,拿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公厕修建受到了特殊的重视,_繁华地区和旅游景区的一批公厕有所改观。但由于问题积重难返,未能从根本上获得解决。从1993年月开始,首都公厕问题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项目,列入了_日报社社会调研的主攻题目。从1994年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应邀参加课题研究。此后,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建设部城建司、_市市政管委、_市建委等单位也参加了课题研究。1994年7月,公厕革命问题作为首都文明工程的首选项目, 列入了_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过去,厕所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它与人的生活关系却十分密切。从富丽堂皇的五星级饭店至市井陋巷,哪里都少不了这一方空间。或极致的高雅洁净,或令人掩鼻生畏,都是城市文化的一种标志物,更是城市文明水平的信号灯。在我们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公厕革命的课题面向实际生活,面向直接的领导决策,最终的成果是调研报告、试点实施方案、设计蓝图和工程质量,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就能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与其让学术研究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如对实际问题做些扎实研究,有条件的马上着手试验实施,为党和政府分忧。2.公厕革命的概念“公厕革命”是指在公共厕所问题上,人们在观念、设施、体制和行为等方面发生比较彻底的变革与改善。1 厕所是人们进行方便的场所,公共厕所区别于家庭厕所,是供人们共同使用的方便场所。在国外,曾经有口号叫做“厕所革命”,包括公用和私用的。在中国,我们只称“公厕革命”,暂不涉及私用厕所,是符合中国目前国情的。“公厕革命”的口号,具有历史必然性,如同农业革命、绿色革命、技术革命、垃圾革命等,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要内容。“革命”意味着具有根本性的扭转、变化、改革、改造。有些同志听到“革命”就心有余悸,那是因为当年的政治运动把“革命”二字滥用了。而如今,“公厕革命”则是一种文明、进步、科学的概念。我们所提出的公厕革命口号,首先是城市环境意识的革命。它要求树立一种保护公厕设施、维护环境卫生、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文明、健康、卫生的公德意识。其次,公厕革命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的转变。它要求人们在如厕行为上做到文明、礼貌、健康,否定那种不讲公共卫生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再次,公厕革命是机制的转变。它要扭转和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寻求能使公厕这种公益事业产业化发展的渠道和思路,并通过法律、政策手段调配社会资源,使首都城市公厕的规划和建设向现代化水平接近,走上富有活力的良性循环轨道。第四,公厕革命是一种技术的进步。它要求公厕设施及其外观构造向方便、清洁、节能、美观的方向靠拢,改变脏臭差的现象。最后,公厕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美化与和谐的要素之一。公厕数量多、分布广,不少公厕还散见在城市交通干道上,对城市景观影响极大。因此,不仅公厕内外装饰要求美观,而且其建筑必须从总体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公厕建筑必须成为城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要与街道绿化、美化相结合,以期成为现代化城市新型建筑的类型与标识之一。3.公厕革命是首都文明工程的首选项目首都文明工程发端于公厕问题的调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展开了公厕革命的探索。我们感到,公厕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公厕在现代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符号,是环境文明的一种标志,又是民族素质的一种表现,因而,公厕革命是首都的一项文明工程,也必将成为全国大中城市的一项文明工程。改革开放使中华五千年文明焕发了青春,也为首都_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10多年来的成果表明,中国的经济文化的进步是空前的,千年古都的_已经有了国际大都市的规模。面对首都_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我们早已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这就是首都城市环境文明建设。城市环境文明不仅是物质的、基础设施的,更是人文的、精神价值的、形象风貌的。首都城市环境文明建设包括内容很多,有日常生活的公共设施环境,如厕所、垃圾清理、交通等,也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所必需的绿化、美化环境,如公共绿地、林荫区域、环境艺术等。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是人的环境文明意识,这就必须包括城市文明的宣传和法制观念普及性,应当有新的方法和思路。综上,对首都_环境文明建设及其社会意识问题进行实践探索性的研究,以丰富和完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统称为首都文明工程课题。其首选项目便是公厕革命,同时公厕革命也是文明工程的突破口。首都文明工程是解决涉及首都_乃至中国人文明形象及其文明意识的重大环境公益问题,包括舆论焦点的公益设施和环境艺术及相关的社会认识等。既然是一种工程,便意味着这是一种实在的工作研究,是实践决策和操作的研究。可以看出,文明工程是统辖多个重大环境文明和意识文明建设项目的总概念。使用这个概念,突出了公厕、环境艺术等问题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构成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首都文明工程应当是科学的,其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实施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工程的建设,二是意识进步的推动。“文明”两字的英语词根就与城市中的人有关,原指教化、秩序中的人群,现代“文明”一词是包含性非常大的社会哲学范畴。“文明”所施予的对象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恰是理论的深刻程度与现实的可操作性相统一,是十分具体的。2 首都文明工程是个大概念,我们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有了清晰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反复琢磨、反复思考、反复讨论,从而形成今天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内涵。从公厕调研到首都文明工程概念的形成,我们在这个课题中实现了一次认识飞跃。可以肯定,首都文明工程的内涵还将继续发展,在研究和实施中不断注入新内容,我们还将把它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概念,并赋予它实践和认识两大领域进一步融合的新思路。4.首都公厕革命的启动对厕所问题的重新认识,说实在话,中国人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1984年之前,国外舆论发起一次又一次对中国尤其是_公厕问题的抨击热潮。舆论抨击终于使我们开始觉醒了,公厕文明意识复苏了。于是,就有了公厕革命最初的最原始的启动行为。1984年4月17日,这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上午,五位正、副市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城郊区负责人兵分12路察看了全市一百多座公厕。下午,12路察访厕所的官员会师于市政府会议室,共商对策。官员们一致同意做这几件事:严格责任制,层层负责,定位到厕所、保洁工作实行承包。改造公厕的资金问题分三方解决:区里拿一点,市里补一点,周围受益单位凑一点。1984年一年,_市环卫部门新建、改造公厕237座,3608座公厕下放到群众管理, 按公厕坑位确定承包保洁费的数额,每月检查评比计分,奖勤罚懒,对保洁员实行定人、定地段、定保洁座次、定保洁标准、定报酬、包干负责的五定一包责任制。一批公厕实行挂牌保洁制度,写明“四无五净”的要求、保洁员编号和保洁时间。1985年,_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新建居住区公共厕所配套建设的规定,首次解决了新建、改建的居住区内配套建设公厕等环卫设施的建设定额指标问题,使之有章可循。1986年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关于加强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城市公厕的建设要纳入城市规划和基本建设工作,规定了各区域厕所建设和管理的责任归属,并规定:“城市公厕及其附属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拆除、占用和改变使用性质。”1988年月,_市人民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专项讨论研究了关于大力抓好公厕卫生保洁和管理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_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由一名常务副市长任组长。1988年,_举行涉外旅游厕所卫生大奖赛活动,主办单位有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市园林局、市第一商业局、市饮食服务总公司。共评出公厕管理先进单位15个,优秀保洁员60名。1988年6月,城乡建设环境保部颁布实施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规定“在制定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区的详细规划时,城市规划部门应将公共厕所的建设同时列入规划。”从1984年到1989年,_市环卫部门在市、区、县和受益单位的支持下,共新建、改建公厕1300多座,其中,一类、二类公厕40座,三类300座,四类960座,改建通下水道的溢流粪井1000个,扩大公厕面积16000平方米,增加坑位3300个,6000多座公厕基本上实现了水冲。从1986年到1990年,市环卫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重点改造了一批主要大街和主要旅游景点的公厕。如十三陵神路和八达岭滚天沟的公厕焕然一新,进一步改建成五星级。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西门北侧、中山公园南门西侧、颐和园东门南侧以及公主坟等处的公厕,不仅外形新颖美观,而且内部装修采用新型材料:防潮、防酸碱,有的公厕增设了小件寄存、零售物品、打电话等服务项目,受到群众好评。1989年10月,国家建设部颁布实施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定:“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应符合布局合理、美化环境、方便使用、整洁卫生和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等要求,并应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建设同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1989年6月,_市人民政府颁布施行_市公共厕所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本市公厕的建设与管理,必须本着方便群众、讲求卫生、改善条件、逐步提高的原则,实行部门分工负责、环境卫生管理机关统一监督。”该暂行办法还附发了_市公共厕所建设定额指标。1993年9月市 3 人大常委会通过_市城乡环境卫生条例。到1992年以后,首都新闻界开始加入这次运动。_日报社首先关注并直接实施调研工作。1993年5月,_日报社派出专业研究人员对公厕问题开始搜集资料、访问了解、实地考察,此举得到了市环卫局和东城区环卫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他们的配合下,1993年月形成综合治理_公厕的建议报告,送达李志坚同志。报告认为:城市公厕有体现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功能,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标志,尤其是它显示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素质。就公厕的功能而言,它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场所,是必不可少的便利性设施;就城市环境的整体性而言,它是城市景观中有影响的因素,其设计、建造必须体现城市建筑的整体美感;就公厕的管理而言,它是收集、贮存和初步处理城市生理垃圾的主要场所,对维护市容卫生、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报告在分析了_市公厕的数量、设施、设计外观、管理、卫生等现状之后,提出了“公厕革命”的口号,并就这种公厕革命初步设想了一些措施、步骤。1993年7月中旬,李志坚同志肯定该活动为一件好事,批示张百发、郑一军处理; 正值张百发副市长不在_,郑一军批示请市政管委副主任李逢敏约见报告人。1993年8月,李逢敏召集市政管委环境处、业务处、市容处及环卫局业务处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与搞调查研究的同志共同商议报告内容。商议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该活动是一件好事,希望_日报社能牵头组织实际行动起来,提出具体办法,有关部门将大力支持。1993年底,综合治理_公厕的建议报告作为_日报社的调查报告上报市委,得到市委领导同志的肯定,认为厕所问题很重要,应该有新思路,希望_日报社能找出一种新形式,具体做起来。1994年3月,张百发同志接到了课题组关于公厕设计大赛设想的报告,欣然批示“同意”。1994年4月7月,课题组制定、研究、研讨首都城市公共厕所设计大赛方案。李志坚同志批准首都文明工程课题在市社科规划办立项。1994年8月,公厕设计大赛开始。国内外60多家新闻媒介予以报道。1994年10月,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获市委宣传部、市人民银行、市社团管理办批准成立。1994年11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首都20家新闻单位一致表示支持并参与发起和主办首都文明工程大型公益活动和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1994年12月,公厕设计大赛揭晓。1995年元月,公厕设计大赛一、二等奖和三等奖的部分作品进行施工图设计。1995年2月,新一代公厕示范工程的落实问题获得解决。1995年3月,市有关领导批准正式设立首都文明工程课题组。1995年4月,对首都文明工程课题进行新的规划研究。1995年9月,公厕设计大赛获奖方案示范实施初步完成,38座新型公厕分布于_市区。上述事实只是公厕革命的启动。现存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二)首都城市公厕的现状弊病1.数量情况据调查,截止1993年底,_全市公厕约 57000座,其中单位内部约 50000座,旅游点1000多座,由市环境卫生部门管理的约6800多座,其中,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中心城区共有4600多座。在6800多座厕所中,只有不足30的公厕分布于街道和公共场所供流动人口使用,而在主要街道和繁华地区的公厕仅200余座,其余70以上分布在胡同和街巷内里。东城区1500多座公厕中,主要大街和专点公厕才20多座,西城区18座。十里长安街上公厕仅3座,安外南起安定门立交桥北至安贞立交桥现无公厕。西单现在仅2座,王府井2座,_站前街也无公厕。在繁 4 华地区和旅游点,上厕所排队现象是很普遍的,这种现象的一个负作用就是增加了环卫部门管理困难和上厕所群众因怨气而破坏公厕的现象。_市的公厕总数堪称世界之最,但是人均数量却是世界大城市的末位。这个末位是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出来的。看看这个数字便知其准确性:据市统计局资料,_市外来流动人口日均330万,加上流动于街道和公共场所的市民, 总数每天约400万人以上。_市主要街道公厕约计1.5万人一座。而西单、王府井、前门等繁华商业区地段,平均10万人以上一座。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城市每平方公里至少要有30座公厕,繁华闹市地区每隔 200米应有一座,次要干道每 500米应有一座。据调查,全国尚未有一个城市达到此要求,_也不例外,但千人平均量恐怕也是全国末位。因为任何一个城市,也不会有_如此众多的流动人口。2.质量情况数量的严重性已经说明基本问题,那么质量的严重则使我们感到了震惊。我们还用数字说明: _刚刚解放时,比较像样的公厕83座。1959年,_公厕增至1049座;1969年,增至3327座;1979年,增至5500多座;1989年,增至6800多座;1994年,增至6870座。这当中,单位内部的公厕数量也在增长,但无精确统计,到1990年,约50000座。上述数字表明:_的公厕大多是在经济困难和混乱时期修建的。在8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公厕蹲位之间没有隔档,一览无余,至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公厕水平的仍寥寥无几。建设部关于公厕的四类标准是:一类、二类要做到有独立便器、洗手池、整容镜、全天保洁、专人管理。三类、四类是沟槽式,有隔档设施的为三类,无隔档的为四类。_市现有公厕达到一类、二类标准的仅300余座,主要分布在繁华地区和旅游景点。其中200 多座为收费公厕,环卫部门直接收费的160余座。据资料,_全市大街小巷,一类公厕50余座,二类70余座,三类750余座,三类以上公厕只占总数的10 。其余都是极为简陋的四类甚至不上类的公厕,被外宾称为夏天“哭笑叫跳”,冬天“蹲躬站”。一、二类公厕在东城区、西城区仅占2。这就是说,约有300 万人每天使用的是极为简陋的公厕。有人从厕所的角度说,“大多数_人够可怜的!”_旧城区存在着大量的旱厕,这些“灰盒子”设施都很简陋和原始,内部既无上下水,蹲位间也无遮挡,甚至没有门窗和照明。近年来,市政府在主要街区和繁华街道新建了大批公厕来取代这些既不雅观也不适用的“灰盒子”,新建的公厕在内部设施上有了很大改进,有了遮挡、有了铺砌,有的还安装了洗手盆和化妆镜,甚至是烘手器,但这样的公厕数量相对于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来说,仍是不够的。而且毁坏比较严重,尽管有管理人员进行收费管理,但漏水、无水、保洁不足的现象仍然是很普遍的。而且现存的城市公厕极少考虑到儿童及肢残人员的使用,洗手盆、化妆镜、烘手器、物钩等设施罕见,这对于繁华街区的购物者、旅游者是极为不便的。 那么气味情况又如何呢?气味是厕所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不容乐观,即使是一类、二类公厕相当数量的仍有臭味,达到无臭味水准的实在寥寥无几。按照国际惯例,厕所臭气强度分为6等:0度无臭;1度稍稍感觉臭气存在;2度确认恶臭存在;3 度感觉恶臭存在;4度恶臭明显存在;5度恶臭强烈存在;6度恶臭程度更强烈。臭气的各种成分的ppm(百万分比为计量单位),日本规定厕所气味标准是:氨为百万分之一,硫化氢为百万分之0.02,超过上述标准的不准使用。据早5 些年环卫局调查,_公厕的氨和硫化氢的含量分别比日本的极限含量高若干倍。_全市6800余座公厕中,不通排污下水道的粪井4000多个,这些公厕仅靠冲刷地面无法消除臭味。上述数量和质量情况的严重性已使_的公厕问题成为一种社会弊病。3.个案:西单如厕难著名的西单北大街,乃是全国大城市里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这里的如厕之难,是_和全国大城市公厕问题的一个缩影。从西单北大街南口出发到北端的丰盛胡同,步行大约20分钟。鳞次栉比的商店分列街道两旁,总数超过 100家,商品齐全加上声名远播,每天来此购物的人络绎不绝。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遐迩闻名的西单购物街上可供人们“方便”的地方实在少得可怜。如果以中午时西单南口每分钟往来人数超过 100的统计数字进行推算,一天当中,在西单北大街购物的人不少于万。而在总长 1.5公里的购物街上总共只有一处公共厕所。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它无论如何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事实正是如此。这家唯一的公共厕所位于西单北大街东侧的劝业场北入口处。由于上厕所的人太多,这家公厕专门配置了两名收费员。即使这样,西单北大街的这处公厕恐怕也是全国使用率最高的。据观察,晚上点在这里上厕所的人每分钟多至位。而在中午12点,这个数字则要翻上一倍。这意味着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人进出这间厕所。而对于来这里的女同胞们则意味着上厕所也要排队!整个西单北大街没有一块公厕标志牌。所以即便有这么一处公共厕所,也总有人不知道该怎么走。对于头一次逛西单的外地人更是如此。难怪向民警询问公厕怎么走时,得到的回答是:西单没厕所。也许有人会站出来说,在寸土千金的西单北大街上划出一片地方给厕所实在不合算。但如果考虑整条商业街购物环境的需要,考虑方便百姓购物,盖几间厕所实在是利大于弊。最近西单北大街新拆出几片空地准备盖新的商厦,完全可以考虑在商厦的一层设一处公共厕所。而从眼下情况看,可以在西单北大街多钉几处公厕指示牌,让附近胡同里的公厕派上用场。例如大木仓胡同、辟才胡同、民族大世界里面就有可以利用的公共厕所。在胡同口上钉个公共厕所指示牌,恐怕比“居委会织毛衣”、“点穴按摩”之类的告示牌更受人欢迎。如果有人嫌“满街都是公厕标志有碍观瞻”,使用特定的图案、色彩代替红底白字的“公共厕所”几个字也许是可行之法。西单厕所使用紧张当然永不会酿成特大事故。“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人们总会想出办法来。去年八月开业的麦当劳西单分店如今就因为自己的洗手间是方圆几百米内唯一一处可以“方便”的地方而几乎成了公共厕所每天到这里上厕所的人快赶上吃汉堡包的顾客的数量了。4.公厕弊病的后果:典型说法_公厕问题是有严重后果的,最明显的就是,它成为国内外舆论批评和抨击的目标。据我们调查,批评和抨击过_公厕问题的新闻媒介约有 800多家,报道文章在 10000篇以上。国际上最著名的通讯社、报纸、新闻杂志和广播电视媒介几乎全都报道过_的公厕现象。“哭、笑、叫、跳”曾有外国人形容对_城区和旅游区公厕的感觉,概括四个字:“哭、笑、叫、跳”。哭,指的是被厕所中呛人的阿摩尼亚臭气熏得直掉眼泪。笑,指的是蹲在厕所中,因无隔挡,面面相觑,很滑稽。叫,指夏日厕坑里蠕动的大尾蛆吓得人惊叫。跳,指厕所脏水横流,需跳到厕坑,或者踩着粪便,出来直跺脚。“捂着鼻子进去,掂着脚尖出来。”“连厕所都搞不好,还搞什么现代化。”“_的厕所,那是名副其实的臭名昭著。”_“入厕难,难于上青天。”“鸵鸟政策。”6 某些港澳同胞和外国人因不_惯_公厕无遮无挡,只好头朝里,臀部朝外,被戏称为“鸵鸟政策”。“鼻子就是通往厕所的路。”(The nose is the road to W.C.)这是流传在来过_的外国人中的幽默说法,指_公厕臭气极大,仅凭鼻子就知道附近有厕所。“在中国进厕所不易,找厕所却不难。“进厕所不易”指的是数量少,“找厕所不难”指的是一旦有厕所,可闻着味找到。前几年,有香港游客戏言:“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也难办。”“你们中国的入口工作是一流的,可惜出口工作实在太差。”“_厕所给我们带来的苦恼已经超过了游览的兴趣。”“_古老的园林、堂皇的宫殿多么令人向往,但_的厕所与这古老、优美的城市太不相称了。”美国一位叫哈灵顿的先生在中国旅游后回国致函我驻美大使馆说:“中国显然致力于美化环境以吸引游客,但中国人低估了公厕干净卫生的重要性。”_人自己幽默:上厕所比第三者还难插足。外地人对_人愤愤然道:“我在你们_呆了这么久,才发现两座公共厕所!”_人戏答:“多了就奇怪了,本来就只能有两座,一座男厕所,一座女厕所。”在西单一公厕前排队入厕的一位中年男子对记者说:“要是小便,等一等还能忍受,而要是大便,这可要了命。话又说回来,受不了也得受,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在_站候车大厅二楼公厕,一位等候大便的旅客说:“每一个便坑都有好几个人等着。为了分散被憋的难受,我只好和前后左右的人东拉西扯。”一位美籍华人撰文说:“_的厕所让我感到了震惊,随后我又感到了一种耻辱。”_亚运会期间,香港有报纸说:“大陆的金牌最多,大陆的厕所最臭。”另一华侨说:“厕所建不好,有失国体。”丹麦一女宾说:“我不再来_了,因为我对_的厕所感到恐惧。”英国报纸报道:“_市区,胡同厕所前的长队是司空见惯的景象。”澳大利亚客人说:“中国的美味佳肴享誉全球,中国的公共厕所却是臭名远扬。”美国报纸评论说:“中国厕所的面貌实质是中国人文化素质低的结果。”一位台湾游客指责中国旅游官员:“这样的厕所,你们不感到丢人吗!”5.公厕弊病的后果:典型案例1994年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对游客作调查,结果表明对公共厕所现状感到十分满意的仅10.4 ,感到极不满意的高达49.4。在旅游服务项目中,对厕所一项毫无例外地都填了“差”或“很差”。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这样的镜头:西单的一座公厕门前,排队成了一大景观,少则10多人,多则上百人,游动如蚁,很是壮观。有人竟以为这是排队抢购紧俏物资。在许多胡同里,清晨排队上厕所,是附近居民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此事在德国报纸上报道,与非洲贫穷国家的奇特景观并列。王府井曾有一个故事:一妇女情急之中找不到厕所,竟在东安市场的办公楼二楼角落方便了,被一男子撞见。那男子打了她一耳光,骂她不要脸。这位妇女泣不成声,说:“我不要脸,要命!”某游览区无一座公厕,日本旅游团女客组织起来,围成人圈,作遮拦,轮流入圈方便。一美国医生进公厕,竟戴上了氧气面罩。有外国旅游者早知道_公厕无隔档的门,从国内带一大方巾,上厕所时挂着当门。某旅游团女宾全部得了便秘,医生诊问,才知道全是因为害怕上厕所,外出不敢喝水所致。某外商风尘仆仆赶至_,与有关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头几天住宾馆,谈得顺利。谁知, 7 他上街游览一回,决定打道回府,问及原因,说是厕所如此,可见投资环境之差。某著名国际商业街无一公厕,呼吁几年未建成。外商只好乘出租返回旅馆方便。外商赴某单位考察并洽谈项目,为上厕所,开车去宾馆,然后再开车回来继续谈,前后耗去一个半小时。台湾某旅行社给来大陆探亲的台胞旅行须知中告诫说:来大陆务必带两样东西,一是雨伞,二是厕纸。因为大陆厕所蹲位之间无遮挡。伞围起来可以挡人视线,方便。即使有厕所,肯定也无厕纸。在长安街等主要大街的地下过道里,常发现有人小便的臭味和痕迹。至于建筑工地、街角堆料处、居民房头、街道树丛,更是常有排泄物的不雅景观。某国总统携夫人和女儿访华,在一个景点游玩。不料,“第一小姐”内急,仓促之中迈进了普通公厕。厕内空气污浊,污秽满地,她掩鼻而出,连连干呕,急令司机送她回宾馆。(三)首都公厕问题的症结与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 据统计,我国1990年城市量比1980年有大幅度增加,市镇人口由1980年的19140万人增至1990年的30191 万人,而城市流动人口更是与日俱增。面对日益膨胀的城市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寻找城市基础设施原始、落后的症结,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已成为摆在全国各大城市面前的共同课题。_公厕问题的主要症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运作机制的掣肘首都城市公厕问题的严重性,在实践方面,归咎于机制症结。机制,是指某种社会活动或事业各个要素的关联方式及其所形成的功能。在公厕问题上,机制指的是公厕投入与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方式。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把政府看成是万能的,把行政行为当成是唯一的社会公共行为,因此,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都被当成政府的行政工作,公厕自然也由政府全面包揽起来:公厕建设的投资作为财政支出,公厕管理和清洁都作为政府的日常工作。政府的角色非常复杂,既是公厕的投资主体,又是管理主体;既是有关公厕法规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既是行政权力机关,又是清洁工、搬运工。面对市场经济和首都建设的飞速发展,资金短缺的状况使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于是,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成了公厕这个社会问题的矛盾焦点,成了国内外上千家新闻媒介及其上万篇报道的舆论抨击对象。在公厕问题上,政府由于其多种角色统一于自身而不得不成为被告,极大地影响、损害了人民政府的公仆形象。 2.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解放前,分布在_城区街道上的公厕有516座,大多由草席围成,非常简陋。其中, 砖砌较正规的公厕仅有83座。解放后,_市政府在大街小巷修建了上千座公厕,受到市民的赞扬,被誉为人民政府的德政。1964年,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曾经在_讲过,“我们不但要想到吃饭问题,而且要想到厕所问题,这么大一个城市,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怎么能行!”1965年1月7日,当时的_市副市长万里同志和崔月犁同志到崇文区清洁队跟劳动模范时传祥一起参加背粪劳动,指出“一定要搞技术革新,革粪桶的命,争取早日实现机械化,放下粪桶。”随即,_市普遍推广用真空吸粪车清运粪便,将旱式公厕改造为水冲式公厕,掀起了一个放下粪桶、改造公厕和户厕的高潮。而后的一段时间里,_共兴建街坊厕所3100多座,改造户厕15300座。使_的公厕有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由于政府经济实力的不足以及连年的政治运动,_的公厕状况未能有根本好转。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_市公厕的数量、质量及政府公厕建设投资实力,与改革开放的形势、人们日益提高的文明需求,以及日益频繁的国内外交往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公厕这一痼疾 8 终于作为社会“重症”引起强烈关注。_市政府曾于1984年组织力量,分别检查了城近郊8个区共100多座公厕的卫生状况。而后,市领导多次召集有关公厕问题的会议,拿出了一些措施,使全市繁华地区、主要大街和旅游景点的公厕面貌有了一定的好转。但市政府能够拨给环卫部门每年每座公厕的管理费用仅为300多元。而实际上,平均每年每座公厕的保洁费、维修费、水电费和人员工资约需800元左右。 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不仅难以稳定保洁人员的队伍,保证设备维修,甚至连夏季突击性的灭虫除臭药剂购买费用都不够。按照目前的造价水平,新建一座二类公厕至少要30万元,公厕改建升类每座至少要万元。_的公厕现代化、文明化改造资金约需10亿元左右。从1984年起,_市政府加大公厕的投资额,已达2500余万元,各区县政府也投资近2500万元。按照这种拨款速度,_的公厕若达到现代化、文明化水平,恐怕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若算上设施折旧和更新改造的费用,时间恐怕更长。3.社会文明意识的缺陷。据周礼记载,我国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建立在路边道旁的公厕。说文解字在诠释“厕”字时说:“厕,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清洁也。”一旦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座厕所,无论如何简陋,都表明人类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文明意识的萌芽。我国早在汉代就已注重粪便的处理。到了南宋,都市中已有了专门管理粪便、清洗厕所的行业,并总结出简而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利用粪便的方法。可见,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某种社会共识。然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表明,不可能出现脱离现存物质文明水准的超精神文明。我国曾是一个有着漫长封建集权历史的国家,长期封闭的小农经济和强大的封建集权,制约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城市的形成。尽管我国在中世纪出现过人口众多、享誉中外的都城,但大都作为农耕时代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城市。在这种特有的城市中,各种公用设施的缺乏、公共意识的残缺是不足为怪的。到了近代,虽然商业化都市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逐渐兴起,但连年不断的战乱使得城市公益问题得不到关注,城市功能无法完善。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吃喝”而轻视吃喝的另一端,导致中国享誉世界的食文化背后隐藏着难以启齿的隐患。其主要表现是:厕所既是生活之必需,却又为一般人所不齿;虽然“吃喝拉撒睡”为生理的必然过程,中国文化却历来重视“吃喝”而轻视或忽视另一端“拉撒”。中华民族拥有享誉全球的饮食文化,其背后却存在着难以启齿的隐患。上千年来,中国“唯厕是臭”的事实和厕所等于脏臭的观念根深蒂固。如厕行为的落后使得公厕卫生和设施保护很难成为环境公德意识中的一项内容。偷窃、破坏公厕设施的现象屡见不鲜。污染环境,乱涂乱画的所谓“厕所文学”。环卫工人地位低下,被人鄙视,辱骂殴打厕所保洁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小学、中学的公德中,关于环境公德问题的内容极少见,公厕问题几乎未有提及。视如厕交费为畏途。早在清代,京城便有了收费公厕,但有人还是“便溺于通衢”。而今,“宁愿找墙角方便,也不交钱上厕所”的还大有人在。明知人人需要厕所,许多地方的居民却坚决反对并采取行动抵制在住宅附近建公厕,轻者痛骂,重则拆毁。由于社会意识中公厕观念的落后,导致了一系列现状后果:公厕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公厕数量严重缺少,设施原始,设计落后,功能单一,法规不健全。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厕所文化”犹如一片没有绿洲的沙漠,被遗忘在生活的后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厕所”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它被视为最肮脏、最不吉利的地方。例如:_传统住宅是依据传统的风水学理论,按照一定的格局来布置的,东南角为最吉,因此布置入口、厨房一般设置在东厢房这也是大吉方向,而西北角则视为大凶方向,厕所则被放置在这个角落里,厕所不仅被放的位置是人们认为最差劲的方位,而且一般都非常简陋。传统上人们称之为 9 “茅厕”、“茅房”,顾名思义就是茅草搭的房子。“厕所无意识”:有一个文人写了几段“厕所无意识”,系统地反映公厕弊病的观念症结:我们中国人的心胸是何其宽阔,然而百密一疏,没给小小的厕所留下一席之地。国人好谈出路,比如“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足球的出路在哪里?”但自身走过场的出路,则是盲点。非得到了内急的时候,方找场所。事毕,那种如无头苍蝇一样乱寻乱撞的极坏感觉又马上烟消云散了。这个盲点据考证来自于遗传,在古汉字里,厕所曰“溷”,其字面意思就是猪在圈里。翻阅六十万字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你根本就无从知道厕所在什么地方,无论是民居,还是帝宫,或城邑。这种“厕所无意识”,上自达官贵人,下到贫民百姓,人人皆患。就连贾宝玉这样爱干净的公子哥儿,有时也会在如花似锦、美不胜收的大观园随意出恭。这种无意识也不一定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什么大的改观。一个有名的作家在台北街头漫步一文中对台湾赞叹了一番后转折道:“当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马路上公共厕所极少,我怀疑台北市大马路上根本没有这项设施的。”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厕所。在浙江某些地方,所谓的厕所就是一道粪槽,上架竹竿一条,若干人可同坐其上,状如码麻将牌,连着如一二三一副,隔着如二五八不靠,孤零零角上一位似单调。竹子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响声使人不得将身重全压在上边,不然摔在其间也未可知。随风杨柳状的摇摆,使人保持高度警惕,失去平衡将使人遗臭若干小时。城镇人口较农村为密,其厕所之味的浓度也高。在四川万县,外人找厕所绝对要靠“闻”的。其味之强烈犹如氨水,重伤风都不能幸免于难。你游览了小三峡,为其美景赞不绝口,弃舟登岸如厕,比较之下,说那种感觉仅次于致人于死地是绝不过分的。中小城市又如何呢?情况看来也不见佳。据说,南通许多厕所都是没门的,作为消费工具的马桶,虽不似浙江农村那般摇曳,却又是那么的高。以至于矮者及个头中等者都跳不上座去,心惊胆战。_胡同里的厕所多是“老字号”,一些看上去数年未冲洗的厕所被形容为“百年老厕,味飘千里。”_厕所难觅,折煞了多少好汉。于是就有洋洋洒洒的“急就章”。这种仰望星空,聆听松涛,吃劲费力的“雅作”,使有“坏事大多数是外地人干的”思维_惯的_人不敢居功,十有八九要推给外地人。有的则从另一方面寻找根据:三五里不见一个厕所,环境使然。4.其他难题 观念、机制和资金症结派生了其他难题,公厕问题的解决有相当大的难度。征地难题。新建公厕,必须有地皮。一提起征地,不少城市的环卫部门的同志头皮就发麻。西单是_高度繁华地区之一,但只是在临近的武功卫胡同内有一个公厕,二十多个蹲位。平日里,上厕所的人要排队,节假日更可想而知了。这里的上厕难,群众已经喊了好几年,环卫部门绞尽脑汁,还是找不着地皮。有的街面地皮有,就是征不来。海淀区环卫局根据群众要求,决定在海淀区车道沟一带,此建一个厕所。已开始挖基脚了,但由于周围居民的反对,这块地皮征不来,建公厕的计划只好告吹。环卫人员结构难题。目前,全市环卫系统一万余职工,其中第一线工作的公厕保洁工约9000人。多年来招工,城市人几乎无人报名当清洁工,只因为收入太低、工作太脏太苦。因此绝大部分清洁工都是农民,平均小学文化程度。各区环卫部门还有背粪班,若是病假,连临时顶替的人都不好找。从1990年以来,全市发生辱骂殴打清洁工的事件500多起,被打伤者30多人。 即使是在管理和技术岗位上的人员,文化程度也很低,清洁车队司机招工也面临着困难。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城市建设所涉及到的部门、单位、地区之间,有许多权力和利益的分割、牵制、纠缠等矛盾。任何一座公厕的修建所涉及的部门和单位都不少于10个。10 这种情况对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协调诸多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是一件很繁杂的工作。如何加强公厕发展的领导和组织、推动公厕革命,这是较大的难点。设计方面的难点。长期以来,中国公厕外观方盒形状,内部设施简陋。由于观念作祟和资金紧张,公厕设计一直未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而在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公厕都已经走向外观、规格、功能的多样化,在内部设施美化和高雅化的今天,我们的公厕设计还是一个难点。粪便处理难题。公厕与粪便处理是密不可分的。粪便作为城市的生理垃圾,在1984年以前还可以作为郊区农业肥料。农业社会中,粪便作肥料可以成为一个行业,但近十余年来,粪便作为肥料的可利用价值越来越小,包括其成本、肥效与郊区农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对于这种情况,应当考虑与公厕革命协调解决。(四)对公厕问题的重新认识1.公厕功能的基本描述对于公共厕所的功能描述是研究和实施公厕革命的基础。首先,城市公共厕所是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人们生理功能需要的必备设施,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排泄大小便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如同吃饭一样,是无法避免的人所必需的经常性活动。为保证正常生活秩序,就要建造方便、卫生、适用的公共厕所。其次,城市公厕是收集、贮存和初步处理城市粪便的主要场所和设施,对于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粪便不但是蚊蝇及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孽生处,还是城市环境的污染源和传染病的传染媒介。清洁的公厕起着保证城市卫生的作用。再次,公厕设施本身也是人文景观之一。公厕的建造不能千篇1律,要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现代城市的各种建筑,都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公厕建筑也不例外。第四,公厕建设和管理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厕的管理水平也标志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我们不能不认定公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地位,是因为它在城市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在现代化城市里,城市建设和管理都包括公厕这一要素。因此,我们提出城市建设和管理要变“衣食住行”四要素为“衣食住行厕”五要素。 2.公厕的文化内涵文化,相对于自然,相对于动物界在本质意义上就是人化,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行为特征、器物创造以及组织结构与体制特点等生存方式的总和。公厕的文化内涵就在于它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无论是对待厕所的态度上、使用方式上,还是对待厕所的建筑设计方面,都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_惯,甚至于伦理标准,这就是文化内涵。不仅中西方不同,我国的南北方也不同,而且,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同,城市和乡村更不同。比如,中国南方厕所建筑具有开放性,北方则多为封闭式;在南方许多地方,只要关上门,男女可以共用一个坑位,在北方,男女则不能同进一个厕门。这就是厕所的文化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公厕具有文化素质的标志性。对公厕的态度,基本上与民族文化素质呈正相关效应。毫无疑问,脏、臭、差的厕所实为文化素质低的反映,清洁和雅致则是文化素质较高的表现。也就是说,公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因为它作为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着、表现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的态度,也表明城市建设,包括相关的政府行为:法规、规划、市政管理等方面的认识水平、风气和卫生_惯、思维特征。任何国家公益事业的兴办、国民对公益事业的态度历来都反映该国国民的公共道德水准。在旧传统意识的影响下,人们常把公益事业当成政府的纯粹行政行为,公厕修建和管理被长期当成政府一家的事,这是中国的公厕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表明,人们的公德意识的不成熟,许多人对 11 公益事业表现冷漠。提高文化素质对相当数量的人来说,构成了一种痛苦,比如,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地大小便等等,似乎是一种不自由的文化。但是,如厕行为和公厕状况一样,确是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如果,公厕的文化内涵是从静态的角度描述关于公厕的社会意识内容、态度和行为方式,那么,公厕的文明属性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描述厕所观念、设施以及行为方式的进步性。3.文化内涵的案例之一我国一位记者访问美国,发现了两国相异的公厕文化侧面,现摘录其中几段,可以加深我们对公厕的文化内涵的思考。这位记者写道:在美国的公厕不要说便池、便坑、洗手、烘干的设备,就说手纸,我们就比不了。几乎所有的厕所,从白宫到国会山,从宾馆到公共场所的公厕,都一样的预备着纸。那纸,绵绵的、细细的、白白的、一卷卷的,是为手纸。而比我们国内的餐巾纸要厚一倍的,是洗手后可用的擦手纸。我孤陋寡闻,看美国所有的随处可见人人可使的免费的卫生纸都比我们的商店里卖的要好些。另外,在所有的公厕,还备有一种防艾滋病的坐垫纸。美国政府对其公民的卫生和健康的重视,由此投资即可见一斑。问题是,如果我们中国的公厕也有此免费卫生纸的预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答案是:偷光了。想想看,如果在公共厕所有那么好的、甚至自己一辈子都没用过的卫生纸,也没人看守着,谁要不往自己家里拿,不明摆着是个傻冒吗?不要说在国内,就是在日本,中国的留学生经常偷拿公厕的手纸,已经成为一大丑闻。在澳洲,许多公厕都专门写着:请中国人自觉,不要拿走公用的卫生纸!我们国内的一些宾馆饭店,本来是在厕所预备纸的,但后来也纷纷取消,原因就是备不胜备,防不胜防。这都是厕所“干净一点或脏一点”以外的事情。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个旅游景点,桥下有一公厕。我入厕前,有一我们代表团的成员先我而入。我方便时,见有一美国人在我身旁,两只蓝眼睛死死盯着我,觉得很不自在。厕所的小便池单人使用,磁钢的,大约齐胸部有一个小小的不锈钢按扭,我便后轻轻的点按一下,就见有清水荡涤浊流。这时就听到那美国人说:“Thank You!”唬了一跳,却发现他确是冲着我说的。大惑不解,不知何以谢我。他便又是指那便池的冲水按扭,又是指外面,似乎很冲动。我终于闹懂了,他是说刚才有一个像我一样的人,便后居然没有按冲水钮,而我按了,所以谢我。看他的样子,不像厕所的管事,大概是普通的美国游客。我后来见到我的那位同行时,和他说起此事,他大笑,说:“可能真是忘了冲水吧。”但又说,不就是轻轻地点按一下按扭吗,他忘了,后来人按一下也就是了,有什么可惊怪的呢?4.文化内涵的案例之二一位学者从另一个角度写下了关于中国和美国厕所文化的比较,是从厨房讲起的:中国人的厨厕一般说来是可以单凭触觉和嗅觉来辨识的。那种无须视觉的方便使之普遍,于公于私的各种场所中,无出其右。中国人的厕所一般说来是十分见不得人的。中国人油爆煎炸处漫天烟云的厨房其实正是中国食文化的重要表征。记忆里家中煮饭用的“钢精锅”们举凡上了一点岁数的,无一不是带着厚厚一层火垢的。这种来自“钢精锅”火垢的中式厨房文化却一直是我心头经久不散的温馨。中国人的厕所也是十分有特点的,早几年间除一概灯火昏暗外,在设施方面更是简单到不可能再简单为止。尤其是供无数市民用的_公厕更是了得,除了具备大不应该的一览无遗特点外,更兼具气味尖锐且广泛的特质。几年前,我在国内的原单位委托我和另一位同志接待从美国来华的布蓝戴斯大学教授访问团,同行的一位女眷有一次在我的引领下,领教过_路边一处稀松平常的公厕后,才出门就大吐不止。我当时多少觉得这老姐有点装洋蒜。初到美国时,看到美国人家光鲜明亮的厨厕,第一感觉绝对是震惊,而后不得不为中国人对 12 厨厕清洁要求的因陋就简私下里无地自容了一回。美国人对厨房的要求相当严格,他们的厨房乃至客厅往往相连不分,他们不嗜煎炸爆炒的烹饪_惯及文化中对厨房卫生的要求,使得他们的厨房几乎每一处都绝无油尘。即使是日常使用的锅碗盘盏也无一以“原料”示众,光可鉴人,断无中国人火垢给中国人在_惯上乃至记忆上带来的那一类温馨。多年以来,身居大都市的不少美国人也十分知道了中国人对自家厨房秉持的态度,有房待租的房主每每听到中国口音的英语打来电话来扬言要租房,已经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厨房而犹豫了。美国人的厕所更是居家生活中的卫生强项。厕所内除与厨房同样具有一尘不染的特性外,往往还使用价值不菲的鲜花、干燥花、缎带、香袋、香水来竭尽点缀之能事。美国市场中有很多饰物是专门让人用来伺候厕所的,从配套的洗漱厕具到全金的水龙头,越是高级的家用品商店内,这种纷繁复杂的玩艺越是多见,品种也越齐全。而且,对美国人家的厕所而言,原则上一切适用客厅的摆设,除大型电视、音响、书架外,余者均可入厕。才到美国未几,我的一个主管有一天大谈企业管理之中的学问,话才开头就提到厕所,他说他的企管原则绝对是首先把公司内的厕所打扫到不能再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