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特色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26464322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特色种业振兴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特色种业振兴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特色种业振兴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特色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省特色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抢抓国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我市特色种业(蔬菜、油菜、小麦、瓜类、花卉、中药材、小杂粮等)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特制定本方案。一、制定背景(一)发展现状及成效1 .种子生产优势基地已形成。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油菜、小麦、瓜类、花卉、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种子生产基地。全市已形成以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黑河灌区杂交蔬菜制种为主,以山丹、民乐两县常规繁种为辅的特色种子生产格局。制种基地分布在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五县区的40个乡(镇)、177个村。2017年,市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蔬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山丹县、民乐县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油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 .产业化水平不断升级。截止目前,全市从事蔬菜等特色作物制种的企业达到107家,其中对外制种企业13家。2022年,全市特色作物制种面积达26.64万亩,种子产量4666.93万公斤,出口瓜菜花卉种子17.11万公斤。全市已建成以绿港、坂田种苗、瑞真种业等为代表的工厂化育苗中心5个,参与特色作物制种的农户达到4.3万户。市内特色作物制种企业已与、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韩国、泰国、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3 .种子生产技术优势突出。全市2000多名制种企业技术骨干全面掌握了农作物制种关键技术。种子生产基地农民素质较高,通过多年的种子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种子生产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种子生产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技术员。随着种子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基地农户的种子生产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市内劳动力资源丰富,制种投入和成本相对较低,为特色制种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人力基础。4 .种业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种子法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种子市场监管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查处侵犯品种权、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为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undefined,自律作用,通过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了种子企业行为。教育和引导广大制种农户树立合同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1 .育种创新能力弱,企业整体竞争力需进一步加强。我市特色作物种子企业的数量较多,但主要是以代繁代制为主的生产加工订单型企业,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科研育种机构,在品种研发方面存在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研究装备设施落后等问题。育种研究基础薄弱,种质开发利用不够,良种选育手段落后。目前,我市境内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蔬菜种子研发、生产与繁育的龙头企业,而且种类分布区域单-O企业投入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都较弱。2 .基地基础设施较弱,供种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特色种业制种基地较为分散,集约化程度偏低,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部分种子基地平整度差,不适应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要求;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部分基地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失修的情况;科学轮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土壤养分结构失衡。同时,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用工成本迅速上升,尤其在杂交蔬菜的授粉高峰期,劳动力更为紧缺。随着用工费用增加,制种成本不断上涨,部分制种企业不得不缩减制种面积,供种保障压力逐步增大。3 .病虫害防控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多年重茬种植,不进行轮作休耕,农田生态环境不能得到持续有效改善,造成土壤中的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种类、数量逐年增多,致使制种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率较高,危害日益严重。二是瓜菜制种废弃物不能集中处理,回收利用率不高,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三是检验能力不足,外携性病毒在生产过程中传播,危及制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形势分析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我市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灌溉用水有保障,有利于特色农作物种子生产;同时,独特的光热条件有利于种子的干燥脱水,具有其他区域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优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繁育出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净度好,色泽正,是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突出优势。二是技术优势明显。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生产上逐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种植+保价收购”等经营管理模式,并配套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企业收集贮存了国内外大量的优质种质资源,探索开展了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实验,企业育种研发能力明显增强。三是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都对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对推动我省种业振兴行动做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对推动全市种业振兴行动做出了进一步明确要求。这些种业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我市种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要下决心把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立足农业特色产业和现代丝路寒旱特色农业定位,结合自然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种业基础,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发,以延伸制种产业链、提升种业价值链、延伸制种农民利益链,推进我市特色种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科研后盾、政府保障,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联合攻关、基地供种保障、企业做大做强、种业市场监管,建设国家级优质特色种业基地,为种业强省建设做出贡献。(二)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市特色作物制种总规模达到40万亩,总产量达到5000万公斤以上。其中:蔬菜制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产种量达到1500万公斤以上;油菜制种面积稳定在5万亩,产种量达到750万公斤以上;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稳定在5万亩,产种量达到2000万公斤以上;瓜类、花卉、中药材、小杂粮等繁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产种量达到1200万公斤以上。新建和改造提升规模化、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信息化制种基地15万亩以上,建成成套种子加工线40条,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构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有序分工、密切配合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多抗的瓜菜花卉品种5个左右,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展望2030年,全市特色作物制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6000万公斤以上,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多抗的瓜菜花卉品种10个左右。新建和改造提升规模化、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信息化高标椎制种基地25万亩以上,其中:蔬菜制种基地8万亩,油菜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瓜类花卉良种繁育基地3万亩,其他作物良种繁育基地4万亩。制种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率85%,化肥和农药使用比例降低到35%,基本实现种子绿色生产。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育种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新进展,自主选育品种和核心种源自给率进一步提升。以鼓励保护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种业知识产权制度和监管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核心研发能力、育繁推一体化的领军企业,良种繁育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健全,生产机械化、加工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种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三、重点任务(一)持续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1 .认真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全面普查、系统收集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市地方品种等资源,对新收集的资源进行编目、入库(圃)保存,完成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征集和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2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创制。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开展种质资源引进、筛选、改良、评价、分类和创制。加强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高效制繁种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完善成果共享转化机制,为商业化育种提供服务。3 .加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建设蔬菜、油菜、花卉、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机制,搭建资源鉴定评价与资源共享利用和交易平台,鼓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逐步成为种质创新利用的主体。(二)推进种业技术创新和联合攻关1 .加强良种联合攻关。由育种实力强的企业和优势科研教学单位组成攻关联合体,建立“政府指导、企业承担、科研院所参与”的多元投入、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机制,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种联合攻关体系,组织开展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及蔬菜、油菜、花卉、中药材优良品种联合攻关,选育高产优质、绿色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2 .育种创新项目建设。支持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协作,深入开展蔬菜、油菜、花卉、中药材育种技术联合攻关行动。推进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究,示范推广育制种产业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品种选育“按需定制”,提高企业品种选育效率和创新能力。3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种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成果推广应用中的主导作用。支持开展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搞好技术培训、指导和示范服务。(三)提升制种基地建设水平1 .加强种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建设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以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为主建设蔬菜高标准制种基地;以山丹县、民乐县为主建设油菜、花卉、中药材高标准制种基地。重点加强田间路网、隔离设施、节水灌溉、信息监控、病虫害防治等建设,切实提升我市特色作物种子生产能力和水平。(2)着力提升种子生产装备水平。支持制种企业重点加强种子穴盘播种、苗木移栽、取籽、植保等制种专用农机购置,加快补齐特色作物制种机械化短板。支持机械制造企业强化装备研究,促进种子生产机械化。(3)建设高标准种子生产设施。以特色作物种子生产隔离网室和温室大棚为重点,大力开展种子生产设施建设,配套播种、基质装盘、喷洒、遮阳网等设施设备,提升种子生产设施化水平和标准化水平。2 .提升种子加工能力(1)建立蔬菜种子初加工网络。以提升蔬菜种子田间初加工能力为目标,以建设高标准晒场和种子烘干设备为重点,在蔬菜制种中心村建设覆盖蔬菜制种重点区域的田间初加工网络,切实提升我市蔬菜种子初加工能力。(2)升级种子精加工装备。支持种子龙头企业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加工流水线,购置或升级现有特色作物种子加工线,特别是色选、包衣、丸粒化、消毒等加工装备,推动我市特色作物种子加工能力升级。(3)强化种子仓储物流能力。引进培育优势仓储物流企业,大力建设种子收购中转库、种子晒场、种子储藏库等设施。逐步健全以市、县、乡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种子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具备种子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四)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1 .扶持优势企业发展。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聚集。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推动种子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强化企业自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 .大力培育特色企业。集聚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重点扶持具有代表性和成长性好的企业,壮大企业规模。着力培育10家以上具有较强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3 .推动生产社会化服务。引进培育种业技术服务企业,整合生产、植保、农资、加工、仓储、物流、金融、销售、农技推广等功能,推动制种生产社会化服务。鼓励各类合作社组成合作联社,为蔬菜、油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种子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作出贡献。(五)强化种业市场监管1 .健全完善机制。坚持种业市场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建立公安、检察、法院、市场监管、邮政、交通等部门联合发力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构建“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坚持党政同责,全面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和业务管理部门的监督责任,保障产业健康发展。2 .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抢购套购、侵权生产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加强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加大对标签标识和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实行生产企业的全过程监管。强化种子质量田间检疫检测,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及时消除田间病害,确保种子质量。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抽检职能,严把质量指标,提高种子质量监测水平,杜绝不合格种子上市流通、入户下田。3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案件办理水平。加大农业综合执法部门行政执法力度,公开通报或发布典型案例,强化正向激励和失信惩戒,强化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建立健全区域联动响应和案件联查联办机制,采取“行政+技术+司法”的手段,推动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六)加强种业人才队伍建设1 .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实施的种业人才队伍培育体系,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开展种业科技人员交流,联合定向培养人才,培养一批层次高、能力强的高端育种科研队伍。2 .完善用人机制。建立产业技术体系,聘请科研、高校、企业等不同岗位的技术人员组建专家团队,围绕种质资源保护、良种培育、基地建设、精品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市场营销和品牌创建等环节,开展联合攻关,解决科研与生产关键环节制约“瓶颈”。3 .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强化市级科研、高校、企业、农村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等种业人才培训专项经费支持,每年列出培训计划和任务,分区域、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四、重点项目通过全面落实国家扶持种业发展政策,用好制种大县奖励、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省上现代丝路寒旱特色农业、现代种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等政策,重点谋划实施特色种业振兴行动项目9项。(一)育种平台建设项目。由市农科院参与建设,开展辣椒、番茄、洋葱、西瓜、甜瓜等瓜菜花卉现代生物学育种实验,建设分子标记实验室、人工气候室、品质育种实验室及幼苗培育日光温室、系谱选择拱棚及试验示范农场。(二)良种联合攻关项目。由市农科院参与,联合省内科研院所、推广单位以及开展瓜菜花卉育种的企业共同组成攻关组,围绕地方特色瓜菜作物,开展绿色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三)省级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在高台县建设1个省级现代种业(蔬菜)产业园,建设优势种子企业集中区、商业化育种和新技术试验研究中心,开展蔬菜花卉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园及配套设施建设、种子成套加工线改造、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土壤检测与水肥一体化实验室建设、病虫害监测防控服务站等,提升种业创新水平,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四)制种基地建设项目。以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5个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重点,建设标准化特色作物种子生产基地20万亩,其中:甘州区3万亩、高台县4万亩、临泽县1万亩、山丹县5万亩、民乐县7万亩。重点加强田间路网、隔离设施、节水灌溉、信息监控等方面建设,切实提升我市特色作物制种能力。(五)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产业化建设项目。支持综合实力强的企业,新建蔬菜花卉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中心1个,建设种子研发、繁育、实验、示范、推广平台,建立种子科研团队,开展新品种选育等应用研究。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培育市场迫切需求的品种,通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六)蔬菜花卉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项目。在蔬菜制种中心村,建设覆盖全市蔬菜制种重点区域的田间初加工点50个,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硬化晒场、临时仓库、清选去杂、瓜类取籽、废弃物处理等设施设备,构建蔬菜种子田间初加工网络,切实提升蔬菜种子初加工能力。(七)种子加工线提升改造项目。支持种子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加工流水线,购置或升级蔬菜种子加工线50条,重点以色选、包衣、丸粒化、消毒等加工装备改造为主,推动蔬菜种子加工能力升级。(八)种业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支持优势种子企业建立育种工作站,支持种业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种业科技人员交流。开展育种管理生产经营人才培训,进一步提升育种创新和企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九)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在高台县建成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示范点1个,重点围绕制种废弃物、尾菜、制种加工废弃物的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实施尾菜无害化处理示范,引进尾菜资源化处理装备,大力推广用量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蔬菜制种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各级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加快推进特色种业振兴行动。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将特色种业振兴行动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主体责任,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落实好牵头抓总责任,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靠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强化政策制度和工作力量保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加大政策扶持。建立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资为主、社会投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构建重大项目申请中央投资、地方特色项目统筹资金保障、生产经营推广项目企业和社会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政企对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统筹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制种大县奖励资金、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现有渠道财政资金,切实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形成推进现代特色种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三)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和产业体系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针对种质资源利用保护、良种攻关、基地建设、企业做优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解决制约特色种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搞好技术培训、指导和示范服务。(四)做好宣传引导。各县(区)要加强与媒体沟通,注重发挥主流媒体、新兴媒体作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列宣传,密切关注相关舆情动态,及时分析研判,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论正面引导。要开展特色种业发展成就、创新成果、重大工程建设的宣传,挖掘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典型,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讲好种业故事,弘扬种业精神,树立种业自信,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