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557500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2、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教学重点: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是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多文化,不仅是文学巨子。他那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那份永远不灭的诙谐,正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他一生仕途坎坷,一直生存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不停地遭贬、在这过程中,有一次遭贬对他的一生极为重要,这次遭贬形成了他旷达的胸襟、虽经历磨难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这就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二年,他写诗讽刺新法被小人利用,在他的诗中大做文章,扭曲他的用意,最终他以“文字讽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既是小官,又是闲职,此时苏轼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无以施展,内心极为郁闷。闲暇游赤壁古战场怀想古英雄抒发个人感慨。二、解题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学形式,虽然以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但这种不高的格调,却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坛的巨匠苏东坡走来了,他以其豪迈之气,为中国词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为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1、衍生于诗。词是隋唐兴起的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4、词从章法上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一般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抒情。(所见所感)5、根据词作的风格将其划分为两派,是那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豪放派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婉约派缠绵悱恻,婉丽多姿,音调谐婉。解题1、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念奴娇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到赤壁怀古英雄发个人感慨。(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2、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 怀古诗最常用的手法是怀古伤今,当苏轼登上赤壁矶,面对着脚下滚滚而逝的长江之水,他想到了哪些古人,又由这些古人引发了自己的什么身世之感呢?三、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四、朗读1、听朗读录音,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2、教师正音,作诵读指导。 字词正音:故垒(li) 纶巾(gun) 早生华发(f) 还酹(hun li)诵读: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语速、语调;(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3、教师范读,全班齐声诵读。五、研读词作,探究情感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词作,具体探究。 (一)、分析上阙 1.景是情感的触发点,那上阕都写了哪些景呢? (作者在赤壁见到了什么景物)明确:所见 大江 故垒 赤壁 乱石 惊涛 千堆雪2、作者在描绘这些景物时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a、描述长江的句子,让学生齐读。【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找两位同学描绘意境: c、师重述:滚滚长江浩荡东流,掀起的滔天巨浪无休无止,淘尽无数英雄豪杰。3、给你怎样的感受? 气势恢宏、意境壮阔 【明确】 长江具有怎样的特点? “大江”空间之壮阔,“千古”时间之悠久,人物之众多。 字面:难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样,淘洗着风流人物,把他们都淘洗净吗? 面对长江我们会想起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谁的感慨?(孔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已”喻指时光的流逝。孔子早就有这样的嗟叹,苏轼登赤壁临长江,也会由这滚滚的江水想起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再有当年的光彩。苏轼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并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气势恢宏,笔大如椽。 4、这句话暗含什么意思?作者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生回答: 历史的车轮流转千年,英雄豪杰已被历史的风尘湮没,表达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向往。小结: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但苏轼挥起这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5、作者描写赤壁景色,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以此点明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6、“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什么时代?(三国)什么地点?(赤壁)空间之阔大只聚焦于“赤壁”,时间之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物之众多只聚焦于“周郎”。7、在我看来,“周郎赤壁”四字更耐人寻味。这里,周郎是指周瑜,能否改成“周瑜赤壁?联系课下注释揣摩一下。明确:“郎”显得特别年轻潇洒,这是一个有亲切意味的美称。赤壁,原不属于哪个人,词人却让他归了周瑜,赤壁因周瑜而著称。反过来,周瑜指挥了赤壁大战而扬名,周郎与赤壁密不可分地联在一起。接下来,词人浓墨重笔描写赤壁的景色。【齐读】8、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a、找两位同学描绘意境: b、师描述: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9、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下面请同学们品一品,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明确】“乱”写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 “穿”写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石:从形的角度) “惊”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本意为“马骇也”,像惊马一样的波浪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 水:从声的角度。 “拍”突出惊涛骇浪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从色的角度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犹如白雪。“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 C、词人从不同角度而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描写出赤壁景色的什么特点? 将我们带入一种奔马轰雷、惊人动魄的奇险境界,概括赤壁景物特点: 雄奇险峻。10: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写景的目的是为抒情,也是为写人,作者通过长江写赤壁,通过写景这种描写手法,最终为人物出场作出铺垫,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 11、如此壮烈之山河,如此锦绣之江山,怎能不产生并吸引无数英雄?正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骑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计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集体朗读并试背上阕。 (二)、分析下阙 1、下阕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的是什么?感慨的是什么? 明确:前五句:所忆周郎 雄姿英发 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 后五句:所感自己 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下阕塑造周瑜怎样形象?词人为什么只写周瑜,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正意气风发。“小乔初嫁了”, “小乔”,是乔玄的小女,是当时有名的美人。 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周郎与她结婚,到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俩成为夫妇已经10年了。在这里,老师有个疑问,小乔在赤壁之战前十年嫁给周瑜的,把他和赤壁之战放在一起写,是不是诗人的疏忽了?应把“初”改成“出比较好吧?写他的婚姻生活,是否是闲笔?【明确】“初”刚刚开始,“出”既可现在时,也可过去时。在这里,词人玩了个时空穿越,因为一女子刚出嫁时是最美的,更何况是江南美女小乔呢,看似闲笔,其实不闲,有意用这国色天香的绝代美人嫁给他主要衬托周瑜的,这是侧面描写,衬托周瑜什么呢?(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深谙兵法,八十万大军直下江南,不可一世。当时周瑜只有34岁,作为东吴的主帅,本来应一身戎装,一脸严肃,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的装束的?(羽扇纶巾),什么是羽扇纶巾?(羽扇是鸟羽所制的扇,纶巾是青丝编成的头巾。魏晋以来,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这是儒将的行头)把周瑜描写成儒将,风度翩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描述场面(找2名同学):周瑜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装束极儒雅,神态极为悠闲,从容,好像一切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了。说说笑笑之间,敌方八十万大军,连同无数船只,烧成一片火海,顷刻间变为灰烬消失在浩瀚的长江之中。如此指挥若定,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在赤壁火光中,在刀光剑影中,周瑜这一笑,比星空还灿烂,写出了周瑜临战前的从容镇定,稳操胜券。曹操八十万大军化为灰、化为烟,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很容易挫败了敌人。4、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用意何在?我们一开始不是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吗,他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难道他也有不如意吗?在哪一方面?政治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周瑜是他热切向往的,又是难以企及的梦。8、接下来,我们看苏轼此时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是个倒装句,词人形象和周瑜形象构成什么关系?(对比)在诗中如何呈现?有几层?我们看大屏幕,填一下表格: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制了一个表格。人物周瑜苏轼年龄34岁47岁婚姻幸福美满三十丧妻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务东吴都督(24岁)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明确】年龄:方才我们说过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而苏轼被贬黄州是四十七岁,可谓知天命年,这是年龄对比。外貌:周瑜外貌是雄姿英发,而词人是早生华发,雄姿英发的周瑜与早生华发的苏轼形成第二组对比。婚姻生活;周瑜有倾国倾城的江南美女小乔相伴,苏轼被告贬黄州之前,便已失去了相濡以沫的爱妻王弗,她年轻貌美,知书达礼,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他曾经为她写了一首读后令人柔肠寸断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远处话凄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的思念,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以上三组对比,都是为下文的对比作铺垫,下文重要对比应是什么对比?事业上的对比。周瑜34岁就是赤壁大战的指挥者,而苏轼被贬时是四十七岁,可谓报国无门,所以苏轼在他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这样自嘲:“心似已灰之木,心若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什么意思?想我一生的功业,就是被贬到黄州之后,又被贬到更远的惠州,儋州,可谓满纸芳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泪眼朦胧之中,我们似乎看到词人孤独的背景,事业上的对比是非常强烈的,强烈的对比导致一种失落,一种悲剧的美。我们看一下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在这里,苏轼写周瑜就是为了写自己,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以上这些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9、 “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向往。但想到自己头发斑白,空有才华,一事无成,作者用自嘲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伤感,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与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所以最后诗人以酒酹月,表现自己的伤感。最后词人,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下面大家【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词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明确】“人生如梦”,写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正如苏轼赤壁赋在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和江水、江月相比,和永恒的大自然相比,尤其会有这种喟叹。他为何有这种概叹?因为他想建功立业,但是已近知天命之年,就没有机会了。人生易老壮志难酬,正是壮志难酬所以才感叹人生易老,想当年横槊赋诗的一代枭雄的幽燕老将曹操在历史的舞台上纵横驰骋,施展其雄才大略等等这些风流人物都经不住时间的淘洗,何况自己呢?这是壮志难酬,人生无常的苦闷。苏轼的常人之处在于他总是旷达的,他怎样排解这种苦闷的呢?“一尊还酹江月。”向江月洒酒祭奠,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洒脱。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也是他的诗意人生。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从情感上看具有激奋和伤感的双重色彩。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愤。但从全诗主题看,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诗人悲观失望的自白。我们应该更多地体味作者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追求。从词的意境和语言分析,这首词感情热烈,富于激情,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怀。因此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是赤壁怀古的理趣所在。让我们带着对诗人的憧憬,敬仰,一起来把诗歌读一遍。(三)、探究: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四)、技巧鉴赏通过这首词,你能归纳怀古诗如何鉴赏?【明确】写眼前之景,思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五)、课堂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是,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六)、作业设计1、背诵这首词。2、利用本节课所学的诗词赏析法,课外多找些苏轼的词作进行阅读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