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25153985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还是创新方法摘 要:思路决定出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具有反作用客观事物的能力。人的意识 能够指导人的行为。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前创新意识提供浓烈的创新兴 趣,用敏锐的洞察力寻找创新点;创新中,创新意识给予坚强的创新精神,支撑创新的顺利 完成。创新方法为创新提供技术和能力支持 ,是创新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关键词:创新创新意识 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一个出 发点,创新是各国实现发展的必然选择。哲学家们认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 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 展的不竭动力”。我国伟大的主席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更是 每一个爱国热血儿女需要培养的能力。然,创新并非横空出世,创新意识和创新 方法是支撑创新的两大要素,任何的创意都必须源于两者的紧密结合,任何让人 惊叹不已的巨作分析开来也是站立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基础之上的。一个民族 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意识,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方法的探 索和使用。但是,到底是创新意识首要呢,还是创新方法首要,就见仁见智了。 本文将从三者相互关系中展开分析和论述。一、创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创新最早出现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论著中,他认为创新就是“新的或重新 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人经济系统的过程”。它的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 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 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 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 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人类通过物质世界的再创造,制 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创新是人类对于其实践范畴的扩展性 发现、创造的结果,它的本质是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状态的深刻揭示。创新就其内涵而言,包括四个方面因素:一是创造性。任何的创新都应该是创造的过程, 是创新实践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新的东西或是将本来存在的一个事物更新或者造 出一个新事物来代替它。二是突破性。凡是创新,必然对原有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有 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等。这才是“新”的体现。三是创新理 由性。任何创新都是有个出发点的,或是在要达到某个目的或成果的途中实现创新,或是本 就是要用创新达到某个目标。四、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创新的价值是表现在它的作用上 的,一个举动能不能称之为创新,是表现在它是否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能否给人们带 来某种利益和功用。创新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有学者认为,创新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包括三种: 发现、发明和革新。毋庸置疑,发明和革新被视为创新都是很易被认可的,但是发现却似乎 隔着一段距离。发现是指观察事物而发现其原理或法则,即发现已经存在但不为人知的规律、 法则或结构和功能。简单说来其实这样它还只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要将它视为一种创新的 话,就是要将发现再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要把那些原理推向更高的理论阶段并加以证实。 正如牛顿从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的事实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且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 律。这被称为一种创新。而同样,大多数农夫也都会发现自己的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但是 这仅仅停留在了发现的第一个层面,而不能被称为是创新。所以,发现作为创新的一种表现 形式是体现在其理论层面,发现一种现象,然后把其推及到某个理论高度。现象是客观的, 但是理论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二、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含义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顾名思义是一种动机和意象,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 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 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 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的特征包括新颖性、社会历史性和个体差异性三方 面。它是一个集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四板块的综合性概念。创新意思识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对于一个民族,它能够推动一个民族的独立与发展; 对一个国家,它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和兴旺发达;对于一个社会和时代,它能革新换 代,推动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进步。中华民族的一路走来,无不充满这创新意识。 解放战争之前,我们的党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方针,解放了全中国。解放战争后, 我们的党又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使全中国的人民走向富裕的道路。这些都是领导者们的创 新意识发挥的巨大效应。我们的江泽民主席向中国人民呼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让大家积极的培养创新意识。2、创新方法创新方法分为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技法是技术层面的基础,是创新专家们根 据创新的规律和法则为众多力求创新的人们总结出的创新的技术原理、法则和技巧。创新思 维方法是精神层面的。它强调了创新者的主体地位。通过一个思维的模式的一个引导,来达 到因人而异的神奇效果。创新思维方法存在于社会中的形式有很多,头脑风暴法、戈登分合 法、六 W 设问法、仿生模拟法、扩图转换法等等,三、从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的关系分析首要因素创新是一个集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为一体的过程,任何一个创新都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引 导和创新方法的使用。只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的紧密配合,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一个创新的 过程。没有创新意识,要么就像只有工具没有工人一样无法完成工作,要么就只能像机器人 一样无法做出突破。只有创新意识,却找不到方法,那么也总归无法付诸实践,那么也就无 法实现创新。1、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创新意识的目标和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具有反作用客观事物的能力。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具有反作用客观事物的能力。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行为。创新 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没有创新意识的支撑创新是无法得以顺利实现的。首先,在实现创 新之前,创新需要创新意识的敏锐的洞察力来发现问题、发现创新点。创新具有目的性和理 由性,没有理由不会有创新,那么创新意识就会为创新找一个理由创新,更会找到一个合适 的区域和地点实现创新。其次,创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往往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或者是一 帆风顺,那么这就需要有创新意识来不断的做精神的支撑。每一个创新者在创新的过程都需 要兴趣的诱导,精神的鼓舞,坚定的决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这些都是需要创新意识不断 提供的。最后,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突破,它对创新者的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 它要求创新者时刻保持创新的态度,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打破陈规的思维格局来思考问题, 那么这就必须是一个充满了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做到的,没有意识的不断提醒和引导,创新 者是很难独辟蹊径,达到突破的,实现创新的。2、创新方法是创新的工具,为创新提供基础条件。正如上面提到创新对于创新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要求,还有技术层 面和方法手段上的要求。正如一个建筑师想在建筑方面实现创新,他首先必须具备建筑方面 的专业知识,才有能力找到创新的点子,也才能实现到建筑方面的创新。如若他是一个宇航 员,拥有在建筑行的创新,这不能说不可能,但是必须要说这是十分有难度的。此外,创新 思维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思维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同样一个研究 课题,有人能够做出创新,有人却只是在炒冷饭。所以,创新方法依旧是创新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实现创新的途径,也是实现创新 的保证,它为创新提供基础条件,是创新者必备的一大工具或能力。综上所知,创新是一个突破常规,寻求新颖的过程。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创新方法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创新意识是精神层次上的支持和引导,创新方法是技术和能力 层次上的支撑。两者都是实现创新的必然要求。但是,从时间的层面上来看,创新意识是一 个长期需求的因素,而创新方法是隐忍而异,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素。一个拥有创新意识得 创新者可以依靠者这股创新精神,去学习更多的创新方法和技能来实现创新的目标。但是, 若拥有创新方法的人,终究无法突破思维惯性、打破传统模式,那他是很难做到创新的。这 就是为什么我国对学生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积极的宣扬创新精神,而不是只在大学或者是更 高学历的人群中展开宣传的缘由。能力还可以积极的补充,如果缺少了意识,有能力也是徒 劳。所以,创新首要的是创新意识,而不是创新方法。参考文献:1 梁银怀论辩证思维与创新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 霍甫安,毕凯鸣.关于创新的理论思考j.理论探索,2004.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广告 1112013/1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