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教学设计(共6篇)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2465226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共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共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共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共6篇) 第1篇:完璧归赵教学设计完璧归赵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10个,重点学_“璧”的字形和字义,理解“斋”的字义,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3、学_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教学重点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学_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教学过程一 由“璧”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各种玉器图。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纯净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目当中是无价之宝。 2 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出示图片)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 3在玉中,最珍贵的就是和氏璧了,它是宝中之宝,课文中称它为“奇珍异宝。”(出示)读好这个词。 4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老师整理了一段资料(媒体出示): 师介绍:传说,和氏璧是我国最有价值的一块璧。据历史记载,这块璧洁白无瑕、光润晶莹,能在暗处发光,能够除去尘埃,驱邪防身,有夜光璧之称。把它放在房中,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蛇虫不侵,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 5围绕这块玉,历史上还有一个典故,也就是今天要学的课文的课题。补全课题:13完璧归赵 6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叫“完璧归赵”,请打开书,快速默读找到。(1)交流出示:“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对照这句句子,课题中的“完”就是“完好无损”的意思。板书:完好无损(2)这里的“我”指谁?板书:蔺相如 (指导“蔺”的字形,读好“蔺相如”的名字。 )蔺相如是课文的主人公。(3)“一定”这个词表明了蔺相如的决心,结果如何? (4)蔺相如能从骄横跋扈的秦王手中夺回和氏璧,把它完好无损地归还赵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一起学_课文。二 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1 明确复述的要求。今天我们学_这篇课文,了解这个典故,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2 交流,出示。指名读。 “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3第一句是对赵王说的,后三句是对秦王说的。(媒体字的颜色区分)三 学_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 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 2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读读13节,简单说说原因,指出赵王不放心即可。 3因为赵王不放心,所以蔺相如先说(生接),为了能让赵王真的放下心,又补充了一句(生接)4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 5试着读好这句话,要让赵王放心。四 学_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 1 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上宝玉。(板书:献)2 小组一齐读读蔺相如对秦王说的三句话,联系上下文及秦王的表现,想想蔺相如为什么这样对秦王说。(1)一个字都不提起,这就是(板书:绝口不提)秦王绝口不提换城的事,可见秦王毫无诚意。(2)玉并没有瑕斑,这是蔺相如在找借口骗回宝玉,可是和氏璧本属于赵国,这并不是真正的骗,而是“要”。(板书:要)(3)玉上有瑕斑,即使再名贵,它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秦王当然不希望自己钟爱的和氏璧是一块次玉,蔺相如抓住了秦王的心理,使他相信了自己的话,这就叫(出示)信以为真(4) 要让秦王信以为真可不容易,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试着练一练。 4 学_第二句,抓住“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勇敢) (1)指名读句。(2)再读,读好感叹号。(3)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出示:理直气壮)(4)“理直气壮”的意思就是理由正确、充分,因而说话气势很盛。(出示)蔺相如究竟有什么“理”?(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自己读读,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板书:理直气壮)(6)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摔玉。板书:摔而且他将献出自己的生命,真是“玉在人在,玉碎人亡”.。(7)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还记得临行前蔺相如曾对赵王许下诺言吗,他说(出示:齐读临行前的话) (8) 和氏璧是赵国的镇国之宝,赵王是迫不得已才答应交换的,如果真的把玉平白无故地送给秦国,赵国的颜面将会丢尽,摔玉的目的是为了护玉,护玉则是为了护国啊!看来,蔺相如想保住的不仅是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更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啊!(“摔”改“护”)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他一定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国家的利益。(9)这个场面太震撼人心了,读好这段话。 5 学_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1)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板书:随手指点)(2)指名读句。(3)蔺相如以斋戒为借口,(出示)斋戒注释:在秦王斋戒的五天里,不可以饮酒、不可以(板书:送)这是他的一个缓兵之计。(4)引读。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 2 接着,我们试着将蔺相如和秦王斗智斗勇的过程进行复述,蔺相如的语言是重点,能不看书准备吗? 3 指名一人一句。(你是第一个蔺相如,你是) 4 谁能一个人连起来试试。 5 我们将故事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它是有语境的,接着老师和同学配合,我讲语境,在什么情况下他说这样的话,这就是复述,仔细听老师的话。(请三位同学配合)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绝口不提换城的事,知道他没有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信以为真,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地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的摔坏宝玉,就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又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指相应的板书) 6 同桌两人学着复述。交流。 7 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他不畏强暴,誓死保护镇国之宝和氏璧,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而“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回去以后,让我们把这个著名的典故讲给更多人听吧! 8知识链接:“负荆请罪”小故事板书设计:13 完 璧 归 赵完好无损蔺 送 秦相 理直气壮 摔(护) 随手指点如 要 信以为真 王献 绝口不提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完璧归赵教案1、积累文言知识。2、概括文中的故事情节,把握矛盾冲突,分析蔺相如的人物形象。积累文言常用知识;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1、充分利用学生手头上已有的文言文学_资料,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2、课前布置预_。预_注意:对照注解和文言文译注资料疏通文句;按照顺序叙述本故事的故事情节。一、导入 二、导学案“自我检测”部分。三、看表演,听故事,归纳故事情节开端:秦王求璧发展:决策入琴高潮:智斗秦王结局:完璧归赵四、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出使前(一)品读35段1、出使前,赵国情形如何?在和氏璧的去留问题上,赵国君臣难以抉择,蔺相如就是在举国求才、求贤若渴的情况下出场的,这样安排为他后文智勇双全、忠心报国做下了铺垫。2、出使前,蔺相如是什么人?“缪贤舍人”。缪贤一语道破,“其人勇士,有智谋”,“臣尝有罪”这一段不得不叹服蔺相如胆识过人。3、蔺相如决策的根据是什么?达不到目的是又将采用什么办法呢?“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城不如,城请完璧归赵”蔺相如:初显胆识 出使中(二)阅读611段1、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明确: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蔺相如:过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后怎么办?明确:设计智取。乃前(上前,名作动)曰:“壁有暇,请指示王。”(示,给看。意 思是:请让我指给大王看。)说理斗争。相如一方面以“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来批评秦王的欺骗手段;另一方面以赵王的谦诚来批判秦王的傲慢、不讲信义。(要求学生讲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这一句。)誓死捍卫。相如“倚柱,怒发上冲冠”这里写出了相如的愤怒表情。“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以言辞表现相如的勇气。“相如持其壁脱柱,欲以击柱。”又以动作表现相如誓死捍卫的决心。3、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蔺相如:勇敢机智、敢于献身4、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义责秦王。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坚明约束。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道歉请罪。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蔺相如:足智多谋、勇敢、不畏强暴5、秦王两次接见蔺相如有哪些不同?这对提现蔺相如的个人形象有什么作用?地点礼节第一次章台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第二次廷斋五日,设九宾礼秦王恃强凛弱,间接烘托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个人形象。出使后(三)、品析1213段1、出使结果如何?“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完璧归赵”,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五、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间接描写(以群臣素手无策、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1、秦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对大臣们说: _2、秦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_ 对大臣们说: _3、秦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_ 对大臣们说: _篇3:13 完璧归赵设计课题:13 完璧归赵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璧、秦、氏、侍、僵、殿、颅、斋、奉。理解积累含有近义词素的成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读课文,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的人物特点。4、学_复述:从“蔺相如来到秦国”到课文结束。 教学重点: 复述411节,联系蔺相如三次与秦王的交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_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从言行上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篇4: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13、完璧归赵:1、认识生字9个,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3、学_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4、抓住“理直气壮”,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一 由“璧”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各种玉器图。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纯晶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里当中是无价之宝。 2 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现在人们也用“璧”通称美玉。(出示:美玉) 3 今天课文中提到的这块美玉就叫“和氏璧”,文中称它“奇珍异宝”。(出示,齐读) 4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原来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据传它在暗处会发光,冬暖夏凉,还能驱邪避虫。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可见和氏璧是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玉,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围绕这块玉,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齐读:完璧归赵出示课题:完璧归赵 5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_的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2、反馈。(1)生字词学_。 (2)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完好无损 )。问:主人公是谁?(3)指导读好“蔺相如”的名字。(门里面不是佳,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三、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1 明确复述的要求。完璧归赵是一个典故,也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学_这篇课文,了解这个故事,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能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2 交流,出示。指名读。“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像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注意停顿符号)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因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3、男、女生分读四句话。四、学_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 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2、“大王放心”,这是蔺相如对赵王说的第一句话,那么赵王究竟在担心什么呢?让我们来看课文13节(指名读)。3、交流。(对什么不放心?)4、试着读好这句话,要让人放心。5、指名读,评价6、生齐读。7、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五、学_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 1 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 上宝玉。(板书:献)2 学_第一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过渡:这是蔺相如对秦王说的第一句话(指名读),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为什么要对秦王这样说?同桌读一读,讨论讨论。(1)一个字都不提起,这就是(板书:绝口不提),可见秦王毫无诚意。(2)玉并没有瑕斑,这是蔺相如在找借口骗回宝玉。(3)要让秦王信以为真可不容易(板书:信以为真),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试着练一练。 3学_第二句,抓住“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勇敢)(1)接过和氏璧的蔺相如是这样做,这样说的指名读第7节(2)你将蔺相如的动作读得很好,看看他都做了什么?(指导认识动词,师演示),可是蔺相如说得话你没有读好,来看看:(3)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出示:理直气壮地说)(4)“理直气壮”的意思就是理由正确、充分,因而说话气势很盛。(师陈述蔺相如占的理)(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生齐读前半句)(7)可是,强暴的秦王怎会如此善罢甘休,于是蔺相如紧接着说(齐读后半句),这是要摔玉啊!(板书:摔)(8)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把自己的(这句话很长,老师来帮帮你们,注意停顿符号。)(9)还记得临行前蔺相如曾对赵王许下诺言吗,他说(齐读临行前的话) (10)蔺相如真的是要摔玉吗?(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保护和氏璧啊!) (11)(他看上去是要摔玉,实际上是要护玉。板书:护) 这个场面太震撼人心了,谁愿意再来读读这段话? 4 学_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指名读句)(板书:随手指点) ,从随手指点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是啊,蔺相如也看出了这一点,于是他对秦王说道(出示第9节),生齐读。理解:斋戒。秦王答应斋戒5天,是不是表示他改变态度变得很有诚心了呢?明知如此,那蔺相如为什么 还要秦王斋戒五天呢?生讨论,指导认识此为缓兵之计。(5)引读第10、11节,秦王同意斋戒5天,蔺相如,过了五天,蔺相如得知和氏璧已被送走,。后来他冷静一想,.于是。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1、引读今天,我们联系课文抓住蔺相如的语言读懂了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了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知道他没有换城的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的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的摔坏宝玉,就,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有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立即叫随从,从而将和氏璧。2、复述课文,深化感悟。 蔺相如就是这样在秦国的大殿上,为了保护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他抓住秦王爱玉心切的心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秦王斗智斗勇,从而将赵国的镇国之宝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现在你就是当时跟随蔺相如一同前往秦国的随从,请你把在大殿上看见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告诉赵国的人听。你可以借助黑板上的词语说说看,注意把蔺相如怎么做、怎么说得讲清楚。3、听了随从讲的故事,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有勇有谋、智勇双全)4、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他不畏强暴,誓死保护镇国之宝和氏璧,这种以维护国家尊严为荣的民族气节至今传为美谈!而“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第2篇:13 完璧归赵 教学设计新版教学文档13 完璧归赵 教学设计13 完璧归赵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9个:璧 赵 秦 蔺 殿 颅 斋 奉 僵;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能区分“吩咐”和“嘱咐”,并会正确使用。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文中语来复述指定的课文内容。3体会蔺相如维护国家利益,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体会萨沙要做强者的志气,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最弱小的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媒体 课件课前学生准备 收集卞和献玉和蔺相如的故事 教学流程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2过渡:无价之宝和氏璧归楚文王后,被视为国宝,在楚国历代国君手里相传了370多年。楚国时期,七雄争霸,各诸侯国都想把这块稀世之宝据为己有。著名的“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期间的一个故事。3.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注意:“璧”的字形)(二)初读,感知课文。第 1 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重点指导词语读音:和氏璧 蔺相如 瑕斑 宫殿 头颅 斋戒 弄僵难读句段: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说明:(三)结合重点句子,再读课文。1为什么“一定要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引导学生学_13节,并思考。赵王碰到了一个什么棘手问题 (3)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蔺相如怎么说?(补充资料: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没去秦国之前,蔺相如已想好两个对策,第 2 页 可见这人做事(4)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 2蔺相如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默读4-11小节(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谎指瑕疵,要回宝玉;理直气壮,誓与共存;巧言拖延,争取时间)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没有诚意,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3)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 3 页 出示撞柱画面,重点理解第2句话,体会蔺相如心情。 思考:如果秦王没有劝阻,蔺相如会不会与玉同碎? 鼓励学生做多种设想,并且说出根据;什么叫“理直气壮”?对于秦王的欺骗,蔺相如有充分的理由不把玉交给秦王,谁能理直气壮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品味“只好”理解“只好”的意思;找到并读读“只好”所在句子,明白“只好”的前因后果,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归纳:在赵王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从蔺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表明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三句对话。 (5)故事的结果怎样原来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据传它在暗处会发光,冬暖夏凉,还能驱邪避虫。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可见和氏璧是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玉,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围绕这块玉,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齐读:完璧归赵出示课题:完璧归赵5、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_的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6、“完璧归赵”是中国历的一个典故,现在已成为成为成语。请大家看动画,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1)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完好无损)。问:主人公是谁 2、交流,出示。指名读。“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像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注意停顿符号)“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因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3、男同学读对赵王说的话;女同学读对秦王说的话。 三、学_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 2、因为赵王不放心,所以蔺相如先说(生读),为了能让赵王真得放下心,又补充了一句(生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秦王真心换城,我就(生读),反过来如果秦王不是真心换成,我就(生读)。3、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 四、学_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1、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上宝玉。(板书:献) 2、小组一齐读读蔺相如对秦王说得三句话,联系上下文及秦王的表现,说说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 (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前半句) (6)自己读读,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板书:理直气壮) (7)刚才蔺相如已经用了一个巧妙的借口要回了宝玉,宝玉既然已经在手,他为什么不走,还要紧接着说(齐读后半句)这是要摔玉啊!(板书:摔)为什么(要) (8)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把自己的(这句话很长,老师来帮帮你们,注意停顿符号。) (9)还记得临行前蔺相如曾对赵王许下若言吗,他说(齐读临行前的话) (10)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他一定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国家的利益。(11)为了保住镇国之宝和氏璧,蔺相如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见他(引读句子)(你们看上去是要摔玉,实际上是要护玉。板书:护) (12)这个场面太震撼人心了,所以在复述时,加上动作,一定要讲得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13)自由复述,指名复述。5、学_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板书:随手指点) 指名读句。 交流。 引读。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 1、复述课文,深化感悟。蔺相如就是这样在秦国的大殿上,为了保护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他抓住秦王爱玉心切的心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秦王斗智斗勇,从而将赵国的镇国之宝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现在你就是当时跟随蔺相如一同前往秦国的随从,请你把在大殿上看见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告诉赵国的人听。你可以借助黑板上的词语说说看,注意把蔺相如怎么做、怎么说得讲清楚。2、填空: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知道他没有换城的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地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得摔坏宝玉,就,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又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立即叫随从,从而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3、听了随从讲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注意:“璧”的字形) (二)初读,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重点指导词语读音:和氏璧蔺相如瑕斑宫殿头颅斋戒弄僵难读句段: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说明:(三)结合重点句子,再读课文。1.为什么“一定要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你能用上“如果就”来说好吗(补充资料: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没去秦国之前,蔺相如已想好两个对策,可见这人做事_ (4)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 2.蔺相如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哪几句话 (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3)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 鼓励学生做多种设想,并且说出根据;什么叫“理直气壮” 品味“只好” 理解“只好”的意思; 找到并读读“只好”所在句子,明白“只好”的前因后果,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归纳:在赵王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从蔺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表明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三句对话。 (5)故事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 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七、作业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第6篇:完璧归赵读后感完璧归赵是讲述了一次秦王知道了赵国有个无价之宝,就写信说用15座城池换和氏璧!下面为你整理的完璧归赵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完璧归赵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它讲述了古代秦国想要赵国的和氏璧,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蔺相如去了秦国,秦王只顾左右大臣看,根本不提交城的事,蔺相如就说璧上有白点,把璧抢了回来。他又让随身人员换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把和氏璧带回了赵国。我觉得蔺相如很聪明,足智多谋,不顾生命保护了和氏璧。完璧归赵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完璧归赵这篇文章,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蔺相如的聪明机智才能使完璧归赵,回国后,被封为赵国大夫,我以后也要像蔺相如一样,做一个有担当,有胆量,会用自己聪明才智博得胜利的男子汉!完璧归赵读后感3在赵国时期,越王得到了一块非常罕见的宝石和氏璧。秦王得知后想用自己的十五座城池老换这块宝玉。于是赵王派特使去会见秦王。秦王见到和氏璧后两眼发光,忘掉了当初的约定,想白白的得到宝物,特使发现后便说:如果秦王忘掉约定想独霸宝物的话,我将把宝物摔个粉碎。秦王听了后没有办法就将宝物会给了特使。特使也带着宝物完好无缺的回到了赵国。这则成语是指人要讲信誉,不畏艰难,完成许下的诺言,经事情办好。完璧归赵读后感4完璧归赵为王世贞所作的一篇有名的史论,作者在文章之始就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开宗明义,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发表了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从情与理两方面重点剖析两国外交上的形势,从而得出因为秦国不想和赵国为敌,因此蔺相如能完璧归赵,“天固曲全之哉”的结论。文章逻辑清晰,论述严密,辩驳有力,尤其文中的假设论证一段文字,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由于本文是一篇翻案文章。翻案文章独执异议,贵在识见高远,令人信服。本文开篇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予以否定,可谓先声夺人。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予以否定的理由。首先,文章分析秦以十五城之空名取璧的真实意图,指责蔺相如之所为乃“既畏而复挑其怒”之举,是失于智。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蔺相如的所谓曲直论,先明秦赵“两无所曲直”,后又代相如策划,指出相如“使舍人怀而逃之”是“归直于秦”,是失于信。最后,文章分析相如完璧的后果是族灭国破,是失于利。这样,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逼出了全文的结论:“蔺相如之获全於璧也,天也。”这里的“天”,应该是指当时的客观形势吧?行文至此,文章已可作结,而作者又列出“劲渑池”“柔廉颇”两件事,看似与上文关系不大,但从“愈出而愈妙于用”一句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认为,蔺相如的所谓“智”“勇”,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纵横家的权谋机巧而已,这,大概是触摸到了纵横家的本质了吧。因而,本文结论之后的余波,决非可有可无的续貂之笔,用意特深。完璧归赵读后感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赵王有一块和氏璧,被秦王知道了,就表示愿意出十五座城池来作为交换。赵王怕秦王拿到了玉璧,不肯交出城池,但秦国强大,他不敢不交出玉璧。后来蔺相如带着玉璧去秦国,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把玉璧完好无损地带了回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动脑、多多思考、临危不惧,这样才能战胜困难。也告诉我们做人不要不讲信用,这样的人,到最后还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我们应该学_蔺相如的聪明才智,不能学秦王的不守信用,我们大家都应该做一个守信用,对人真诚的好孩子!完璧归赵读后感6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史记,里面的很多故事很有意义,今天我读了完璧归赵这篇文章,懂得了很多道理。这篇文章说的是赵国有一块非常珍贵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王知道了后很想得到它,然后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王知道,秦王一直无信,但又打不过他,就派蔺相如出使秦国。秦王果然无信,蔺相如不畏强权,与秦王斗智斗勇,最后保证了和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读完之后,我觉得蔺相如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而秦王是一个贪得无厌、言而无信的人。我佩服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面对困难能够不顾一切地去面对。我喜欢看史记,长知识。完璧归赵读后感7今天,我读了司马迁写的史记中的完璧归赵后,感受颇深。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战国时代,名叫和氏璧的著名宝玉一度流落到了赵国,秦昭王得知后,派人送来书信,上面写着愿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宝玉,赵惠文知道秦昭王贪得无厌,万一把宝玉给他了,他不交城池怎么办?最后,他派了看蔺相如,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从强秦送回赵国一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的机智聪明,更能看出秦昭王的贪得无厌。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像蔺相如一样的人,不要做像秦昭王一样贪得无厌的人。这就是完璧归赵,你有空也来看看。完璧归赵读后感8同学们,你们读过无敌中国娃之智慧勇敢篇吗?下面,我就给你讲其中的完璧归赵的故事。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和氏壁。秦王听说后,就跟赵王说,他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和氏壁。大家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有个大臣推荐蔺相如,赵王便找来蔺相如,跟他说了这件事。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氏壁交换城池,如果秦王不给城池,他便会把和氏壁完整地带回赵国。赵王便让他去了。秦王在章台会见蔺相如,蔺相如把壁给了秦王。蔺相如看秦王并没有交换的意思,就说壁有个小毛病,秦王便把玉给了他。蔺相如往后退了几步,靠在一根柱子上,批评了秦王一通,还说要和和氏壁一起撞在这根柱子上!秦王怕撞坏玉壁,这就让人划了十五座城给赵国。蔺相如知道赵国是得不到这十五座城的,便让秦王斋戒五天,秦王答应了。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在装模作样,便让随从换上百姓的衣服带玉壁回到了赵国。五天后,秦王知道蔺相如已把和氏壁送回赵国,很生气,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放蔺相如回国。蔺相如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把和氏壁从贪婪的秦王手里夺了回来,并安全送回赵国。还用他聪明的头脑把秦王当众批评了一通。完璧归赵读后感9我有一本三十六计故事故事书,我看了二十一计金蝉脱壳里完璧归赵这篇文章。讲的是战国时,秦王为得到赵国的和氏璧,骗赵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国知道是阴谋,就派蔺相如出使秦国,最后,它既没让亲王夺走和氏璧,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表现了蔺相如的才智和勇敢。我读了这篇文章,很是佩服蔺相如的勇敢和胆识。赵王问:谁去做使者呢?蔺相如回答: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出使秦国,如果秦国不给城池,我保证完璧归赵。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蔺相如的胆识,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他却能毛遂自荐,不逃脱,不推辞。而想想我,每次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去讲台上讲话,我都缩手缩脚,这比起蔺相如出使秦国是多么懦弱。蔺相如怒发冲冠,声色俱厉地对秦王说:大王说以城池换璧,赵王和文武大臣都说秦王贪婪而又自恃强大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这表现出了蔺相如的勇敢,不畏强者的品质。秦王是非常厉害的,秦国非常强大,可蔺相如却面对秦王声色俱厉,揭发他的恶行。蔺相如暗想,秦王虽然答应了他斋戒,但还是违约不肯割城的。这句话表现了蔺相如的谋略。而想想我,我有不会做的题就空下,抄别人的,管它对与不对,我也不想动脑筋,轻易就放弃了。而蔺相如听了秦王的话,怀疑秦王使诈。所以我很佩服蔺相如的谋略。最后,因为蔺相如有谋有勇,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保住了和氏璧,为国争了光。我以后真的得多学_蔺相如这样有作为的人。完璧归赵读后感10生活中遇事要机智应对,勇敢面对,这是我从蔺相如身上学到的。提到此人,想必一些人会知道,他就是完璧归赵中的人物。作为赵国的使者,他不负众望,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胜利的完成了任务。故事是这样的:在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王得知后,想方设法夺过来,便假意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当时秦强赵弱,加之秦国是虎狼之国,赵王不得不从。只得硬着头皮,派使者去送,可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去,因为秦王太强大了,拥有重兵,对赵国那可是虎视眈眈,根本不把赵国放眼里,要想得到十五座城池更是天方夜谭,这次任务基本上就是去送死。这时,赵国有一位叫蔺相如的文臣,自愿去当使者,最后他在秦王的威逼下毫不惧怕,几经周折,最终带着宝玉,平安无事地回到了赵国。由此,我深深地被蔺相如折服了。蔺相如太聪明勇敢了,当他发现秦王根本没有用15座城池跟赵王交换和氏玉的意思时,他就举起和氏玉,要和这块和氏玉一起撞向墙壁!蔺相如为了自己国家赵国,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可见他是多么勇敢、爱国。面对强国的咄咄逼人,他没有害怕,太勇敢了。在秦王的阴谋诡计下,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本国,可见他又是多么聪明。我要向他学_,做一个勇敢的人。完璧归赵读后感11今天,我们学_了将相和这篇课,我的心里颇有感触。课文主要讲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有一次,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说要拿城换璧,其实不然。最后,蔺相如带着璧去,并且安全的又将它送了回来,立了大功,被封为上大夫。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去渑池会见,羞辱了赵王,结果蔺相如用他的智慧和胆识使秦王没有占到便宜。蔺相如又立了功,升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说要给他下不了台。蔺相如就躲着他,别人说他见了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蔺相如告诉他们,自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仔细想了想,发现是自己不对,就负荆请罪,两人合好如初。蔺相如的机智令我佩服。他遇到问题从不退缩,还可以机智的面对。他总是以国家为重,私人的恩怨从来不计较、不追究,反而为了国家能躲就躲,能忍就忍,这要是换到了如今的社会,两个人可能早就闹翻了。当别的国家趁虚而入,国家遭到攻击,大家都受到伤害,只会越来越糟。相反,蔺相如的宽宏大量让两人同心协力,保卫祖国,使祖国日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更避免了窝里斗的灾难。廉颇他知错就改,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他一开始耍小性子,非要给蔺相如一个下马威。其实换作是我们,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毕竟自己那么多年披荆斩棘,奋斗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无数,受到大家的赞许,可他呢?仅仅靠自己的一张嘴皮子,就比自己职位还高,换作是你,你会老老实实的承认他比自己强吗?当然不会。不过,他在认识到自己错误后,能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当之无愧为大将军。今天,学_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国家,把国当成一个家,只有在和睦的大家庭里,国才会更长久啊!完璧归赵造句完璧归赵读后感(共4篇)赵州桥教学设计我心归去教学设计完整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