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阁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165171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阁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阁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阁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阁 夜 杜甫 自主赏析 课前自学预案 jynqioshliojiyu 影,日光雪止鼓、角,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摇曳不定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渔人、樵夫交游徒然、白白地 三、名句填充(1)岁暮阴阳催短景,_。(2)_,三峡星河影动摇。(3)卧龙跃马终黄土,_。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人事音书漫寂寥 一、作家剪影(见“蜀相”)二、资料存盘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也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三、意旨探微这首诗写诗人于阁夜无眠时的所闻所见所想,从寒宵到五更鼓、从时局到先贤、从山川雪野到痛苦的生民、从国家历史到个人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万端感慨: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老病孤舟的凄寒;既有对连年战伐、百姓穷苦的痛惜之情,也有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悟。 课堂探究学案 1全诗一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悲慨?从诗中哪些词句可看出来?【参考思路】共写了5种: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从“岁暮”“催”中可看出;客居天涯的凄寒,从“天涯”“寒宵”中可看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从“野哭”“闻战伐”中可看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从“终黄土”中可看出;对自己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从诗的最后一句可看出。 2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结合“催”“天涯”“寒”等词语揣摩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参考思路】寒冷孤寂的图景。“催”既指光阴催促每天日升日落,又指光阴催人步入暮年,时光流逝来日无多;“天涯”既写积雪漫无际涯,凄神寒骨,又包含客居天涯的冷落孤寂;“寒”指天寒地冻,对于贫病交加的杜甫来说,心境更为凄寒。 3颔联写景主要从哪些角度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思路】“五更鼓角声悲壮”是听觉,“三峡星河影动摇”是视觉,这两句写“寒宵”的所见所闻,上句紧承上文“宵”字,写黎明前听到的当地驻军的鼓角,暗示了诗人的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鼓角声”“声悲壮”与“五更”的巧妙结合显示了夔州一带的战争气氛之浓。 下句写三峡美丽的夜景,因为雪过天晴,故三峡中隐星可见,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此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把对时局的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将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融入深深的景色之中,“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4颈联中的“野哭千家”和“夷歌”各指什么?如何理解?【参考思路】“野哭千家”指的是千家恸哭传彻四野,暗指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生命财产所带来的严重损失。“夷歌”指的是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异乡的歌谣,暗指自己衰老多病仍流落异乡。“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处。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5阁夜和登岳阳楼两首诗中哪几句景物描写最能体现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读后有怎样的感受?【参考思路】这两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的景物描写的诗句主要有:“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前一联写五更残夜,鼓角声起,分外悲壮;倒映在三峡中的星影摇曳不定,增添了战乱中动荡不安的氛围,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新的一天。读者读后不难理解诗人的“人事音书漫寂寥”了。后一联写吴楚一东一南,被洞庭湖划分开来;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洞庭湖的气势在作者的笔下是多么的撼天动地,无与伦比。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又给这广阔的境界增添了动人心魄的气势。 1事与境合,浑然天成用事即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诗中用事共有三处:“五更”句用祢衡事,“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卧龙”句用诸葛亮、公孙述事。作者用事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例如: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被掩埋于黄土下,化为历史的尘埃,而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作者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2结构严谨,感情蕴藉诗歌的开头两句即点题,“霁寒宵”三字统摄全篇。颔联扣题写三峡夜景,颈联转笔写时局、境遇,尾联收束全篇。“人事”对应“野哭”“夷歌”;“音书”对应“天涯”“三峡”,曲折变化而环环相扣。诗中写景抒情也很有特色:诗人笔下的景色,不是对事物的刻板记录,而是染上诗人丰富感情的艺术形象,蕴涵着诗人无限的情思。如三、四句描绘出的一幅凄清幽美的三峡夜景图中,渗透着诗人极不平静的心情。综观全诗,气象雄阔,不愧为“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 课后巩固练案 阅读课文,完成14题。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诗的诗眼是什么?起到了何种作用? _答案:“声”“影”二字。作者用“声”字传出所闻,一个“影”字传出所见,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战鼓声声、动荡不安的情景之中,体会到诗人在战乱年代的内心感受。 2整体感知诗作,从诗作内容与诗人感情出发简析这首诗。_答案:这是一首感时伤事之作。篇中描写了夔州西阁冬夜的所闻所见,抒发了诗人垂老自伤飘零及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写阁夜的见闻和感触,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滚滚波涛写到灿烂星河,从山川写到人事,从古人写到自身。笔触驰突,气象雄阔,上天下地,俯仰古今,而篇终又接以混茫之思。感情深沉悲愤,风格阔大苍凉,情景融汇一体。 3“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_答案:一个“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更写出时光流逝之速,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包含有许多感慨。 4颔联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二者放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_ 答案:营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 城 子 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_解析:“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另外,“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之说。所以,本词中“杨柳”应该还有象征离别的意思,可指惜别、依依不舍等。“飞絮”既扣暮春时节,又寓年华易逝或漂泊不定。因此,这两个常见意象在这特定的情境中就有了以下复杂的情感:伤别之愁,怀人之情,韶华易逝之叹。 答案: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_解析:考查比较鉴赏的能力,着重赏析其表达技巧。谈相同点,只要说到运用比喻手法来表达愁苦之多即可;谈不同点,李词要扣住亡国之恨,秦词则是儿女情长。至于表现手法上,李词是明喻,秦词是暗喻;李词是以实写虚,秦词是以江水喻泪水。 答案:同: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异: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怀人伤别的佳作,为秦观早期的暮春别恨之作。上片从“弄春柔”“系归舟”的杨柳,勾起了对“当日事”的回忆,想起了两人在“碧野朱桥”相会的情景,产生眼前“人不见”的离愁,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写出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此词写柳,妙在“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帖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在引而不发,语气委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有尽而情不尽。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