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1板块 赏析示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160061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1板块 赏析示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1板块 赏析示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1板块 赏析示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一 板 块 赏 析 示 例课时训练一 1 2 3基 础 梳 理能 力 提 升语 言 运 用 基 础 梳 理 答 案 : shjinzhpinyyndinxinzhnjiu/u/u/ u /uxin/qin 答 案 :寥宕颂/诵冥/瞑/螟遐/瑕/暇婉/惋/宛拂/怫/弗 答 案 : (1)波光荡漾的样子。(2)开满花草的郊野。(3)雪珠。(4)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5)沙滩。(6)渺茫、深远。(7)能够承担或承受。(8)追随。(9)同“纹”,波纹。(10)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4. 文学常识填空。(1)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_、_、_号称“吴中四士”。(2)春江花月夜属_诗,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_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答 案 : (1)贺知章张旭包融(2)乐府闻一多 5. 名句名篇默写。(1)_,海上明月共潮生。(2)_?江月何年初照人?(3)人生代代无穷已,_。(4)_,青枫浦上不胜愁。(5)鸿雁长飞光不度,_。(6)今人不见古时月,_。 (李白把酒问月) (7)淮水东边旧时月,_。(刘禹锡石头城)(8)_,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答 案 : (1)春江潮水连海平 (2)江畔何人初见月 (3)江月年年望相似 (4)白云一片去悠悠 (5)鱼龙潜跃水成文(6)今月曾经照古人 (7)夜深还过女墙来 (8)秦时明月汉时关 能 力 提 升 6. 阅读诗歌从“春江潮水连海平”至“汀上白沙看不见”八句,体会诗歌的画面美。(1)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答:_ (2)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答:_ 答 案 : (1)这八句依题目摹写了春、江、花、月、夜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幽美深远的春江花月图。(2)春江潮涨,江面开阔;江海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浪涛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明月的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到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江水宛转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僻之处,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空中月色溶溶,如凝霜朦胧。江畔之上,银色的沙滩和乳色的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 7. 阅读从“江天一色无纤尘”到“但见长江送流水”八句,揣摩诗歌的哲思美。(1)这八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答:_ (2)对于作者在此产生的情感和哲思,你是如何认识的?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理解,完成下表。 答 案 : (1)汹涌的大江波光粼粼,与天边的月色融为一体,纤尘不染。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这样的景象构成了一幅高远澄澈、宁静凄迷的图画。(2)人生短暂 月亮皎洁 澄澈明净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8. 阅读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到诗歌结尾部分,品味诗歌的情感美。(1)品读“白云一片去悠悠”到“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诗,思考诗人是如何表现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答:_(2)“可怜楼上月徘徊”到“鱼龙潜跃水成文”八句诗是通过怎样的意象来表现思妇的思念之情的?答:_ (3)“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八句诗是怎样通过意境营构来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的?答:_ 答 案 : (1)悠悠远去的白云,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自然而然地引出青枫浦上的游子。“不胜愁”渲染了游子的相思情愁。游子随着月光想到家乡的“明月楼”,于是自然地写到思妇。写思妇的相思,既反衬游子的羁愁,又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余地。(2)这八句诗通过月照闺房,思妇托鸿雁、鱼龙传讯不得的情景描写,构成一幅轻曼如烟、柔婉似水的怀远图,抒写了缠绵悱恻、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情。 (3)时间上,以“落花”,写伤春惜春,表达思归之切;空间上,以“无限路”“不能乘月归”,表达有家难归之无奈;借“落月”“海雾”“江树”等意象,烘托思家不得的凄苦伤感。 9. 通读全文可知,本诗描写了春江、明月、潮水、沙滩、天空、花林、白云、扁舟、高楼、闺房、鸿雁、鱼龙、落花等一系列意象,那么诗歌是如何构建意象营造统一的意境的?这个意境有何特点?答:_答 案 :本诗以月贯穿全篇,同时注意形象的虚实变化和色彩的浓淡相宜,注意景、理、情的层次和融合,从而使诸多的意象构成统一整体,营造出全诗开阔高远、澄澈空灵、幽美恬静、轻淡凄迷的意境。 10. “月”在本诗中有何作用?诗歌借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意蕴?答:_答 案 :“月”在全诗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不但作为线索贯穿全诗的意象,而且给全诗景象营造了月光沐浴的背景。诗歌借月描绘了春江花月、月下沉思、游子思妇两地相思三幅图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以及对人们向往爱情和憧憬幸福的讴歌之情。 语 言 运 用 11. 2013安 徽 高 考 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李华:_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李华:阿姨,您看,_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李华:_ 路萍:小伙子,你讲得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李华:谢谢您,再见!路萍:也谢谢你,再见!答 案 :示例:阿姨,您好!刚才是红灯,您怎么就过来了?跟车抢红灯,多危险啊!再说,大家这样抢红灯,也容易影响交通;这不,堵上了。人人遵守交规,大家出行才会安全、顺畅。阿姨,您看我的话对吗? 12. 适当增删词语,将下列几句话重组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后世仁人志士”开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求索”精神源于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精神。后世仁人志士_ 答 案 :示例: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求索”精神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不朽诗篇离骚中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