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堂精编作业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21951092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堂精编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堂精编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堂精编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料推荐第一单元第二课一、选择题1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这反映出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 B )A 法家思想B 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解析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 无为而治 ”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2 (2017 太原高二期末)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下列史实可作为其论据的是( B )A “焚书坑儒”确立了思想上的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C天人感应学说神化皇权,迎合了统治者需要D董仲舒融合各家学说,形成了新思想体系解析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议,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结束了战国时期文化上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3 (2017 宾高二期末宜)“夫仁义礼智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D )A 尊儒抑法B 抑儒尚法C抑儒抑法D 尊儒尚法解析 据材料 “ 夫仁义礼智者, 治之本也 ” 和 “ 无本者不立 ” 可知为尊儒, 据材料 “ 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 和 “ 无末者不成 ”可知为尚法,D 项符合题意。4 (2017 盐城高二期末)春秋繁露 卷一 楚庄王第一曰:“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 )、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C )A 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D实行仁政体现民本思想解析 材料中董仲舒认为改变历法和服色,是顺应天命而实行的,不是为了探究客观规律,故A 项错误;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表述符合史实,但与“ 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 内容无关,故B 项错误;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材料中帝王改变历法、服色都是顺应上天和人心的变化,反映出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思想,故C 项1最新 料推荐正确; D 项是孟子的思想主张,且材料体现不出。5(2016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 ( A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派别儒家 (六艺 )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支派103372110761220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A.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 “百家争鸣”已经结束C教育为儒学所垄断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解析 由表格信息儒家“ 支派 ”占有103, “ 篇数 ” 是 3123,说明西汉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A 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出百家争鸣局面还存在,故B 项错误; C 项材料体现不出,故错误;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唐朝逐渐完善,故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 (2016 福建冬季会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材料三2014 年 9 月 24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大会。他提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1)材料一中的三位思想家分别是谁?解析 通过言论判断思想家。答案 思想家: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 通过 “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可以判断出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答案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最新 料推荐影响:儒学地位开始上升,成为正统(主流 )思想。(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解析 结合材料中 “ 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 等信息进行归纳。答案 现实意义:儒家思想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或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或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