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表内除法五表内除法教学内容:分一分;除法的初步 ;用乘法口 求商;倍的 ;解决 ;整理与复 。教学目 :1在“分一分”的活 中, 不同分法的 程,理解“平均分”的意 。2能 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 ,并能 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 探索用乘法口 求商的 程,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 乘法口 求商,能熟 地口算表内除法。4在 学具和解决 的活 中理解“倍”的含 ,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 。5会运用所学 的乘除法知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培养数学 用意 和解决 的能力。6了解除法与 的 系,体会表内除法的 用价 。教学重点:除法的意 (特 是其中的平均分) 、用乘法口 求商、倍的 是教学的重点。教学 点:除法的意 和用有“倍”的知 解决 。 前准 :每生准 100 根小棒、情景 、乘法口 卡片、口算卡片。 安排:( 21 )1分一分2 课时2除法的初步 3 课时3用乘法口 求商6 课时4倍的 4 课时5解决 4 课时6整理与复 2 课时 践活 : 祝元旦1-2 课时第一 分一分第 1 :平均分教学内容: 教材第 71-73 例 1、例 2、例 3 及 堂 堂活 1、2教学目 :1在 手操作的活 中体会平均分的意 ,并学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方法;2 不同分法的 程,学 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 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平均分的意 ,学会平均分的方法。教学 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准 :教具: 件、粉笔、 子、 片、盒子;学具:小棒、五角星、 板 :分一分每份分得同 多,叫平均分。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1出示主 。(1)提 :操 上可真 ,从 中你知道了什么? ( 引 学生 察的角度 , 并 范学生表达 言 , 如: 有三 小朋友在跳 , 每一 有 2 人。 )(2)揭 :生活中我 常会遇到分 、分 西的情况。今天我 就来 自 手分一分。2板 :分一分。生 。二 . 探索新知1. 活动一:教学例 1“分五星”(初步感受平均分)(1)学生独立分一分:有6 个五角星,分成2 堆。(2)展示分法 。抽生边说边把自己的分法展示在黑板上。 (可以分成 1 个和5个, 2 个和 4 个,或 3 个和 3 个。)(3)提问: 如果要把这些五角星分给两个小朋友,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4)师小结:像这样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平均分 。(板书)学生齐读理解。(5)把 8 个五角星分成 4 堆,可以怎样分?哪一种是平均分 ?( 72 页第 1题)学生独立分。抽生展示汇报分法。提问: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强调:只有每份分得同样多,才是平均分。)请把 8 个五角星平均分成4 堆。2. 活动二 : 教学例 2“分葡萄”( 探究已知每份数相同,求份数的平均分的方法)(1)(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出示例2)有 18 串葡萄,每盘放 6 串,可以放几盘?理解题意:什么叫每盘放 6 串。(是平均分吗? )(2)学生用小棒代替葡萄分一分 。(3)提问: 每盘放 2 串,可以放几盘?(学生用小棒再分一分)(4)提问: 这些葡萄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以小组为单位把分法记录在记录单上。(小组合作用小棒分一分)根据学生汇报板书5 种分法:每盘12369盘数189632(5)提问: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总数 18 窜葡萄不变,每盘放的串数越多,分的盘数就越少。每盘放的串数和放的盘数相乘得18 等。)3. 活 三:教学例 3(探究已知平均分成份数,求每份数的方法)(1)提 : 用 12 支 笔可以怎 平均分?提示:在 才的活 中, 我 都是把每一份分成了相同的数, 也就是平均分。但是有些情况下我 分 西 , 只知道平均分成的份数, 不知道每份要分多少个,只有分完了我 才知道 果。如有 8 个足球,平均分在两个盒子里。 (学生先思考, 件演示)再用小棒分一分,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老 用 件 行反 )(2)小 活 :在小 内用小棒代替 笔分一分。(3)反 :你 是怎 分的?(抽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分法)组 1:先每人分 1 根,再每人分 1 根,一直分完 止。组 2:先每人分 3 根,再每人分 3 根,再每人分 1 根,直到分完 止。组 3:因 三四十二,所以每人分 4 根。(4)提 :想一想,如果把 些 笔平均分 4 人、6 人,又 怎 分呢?(小 内 一 )(5)小 :把小棒平均分 2 人、3 人可以依次每人分 1 根、2 根等直到分完 止,再数一数就知道每人分得多少根。(6)引 学生小 分法: 了保 果是平均分,每人每次拿的 笔要一 多。提 : 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各有什么特点,在分的 候,怎 分?第一种:已知每份数相同,求份数;在分的 候,先是一份一份的分完,再看有多少份;第二种:已知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份数;在分的 候可以依次每份分 1 个、 2 个等直到分完 止,再数每份多少个。三巩固 1 72 第 2 :分一分,圈一圈。(1)理解 意。(2)学生独立分一分,圈一圈。(3)抽生展示 价。2 判断: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课件出示)有 9 串葡萄,一份 3 个,另一份 6 个;有 12 个苹果,每份 3 个,分 4 份;有 6 个西瓜,分 3 份,第一份 1 个;第二份 2 个;第三份 3 个;拓展:你能想办法将第( 3)题变成平均分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 2 课时:分一分练习教学内容: 教材第 73-75 页课堂活动第 3 题和练习十四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平均分的方法;2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平均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准备:准备黄豆,填写表格。板书设计:分一分10 根小棒,平均分成2 堆,有 12 个苹果,每4 个一份,每堆多少根?可以分成多少份?(已知分成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 (已知每份的个数,求分成了多少份)教学流程:一游戏引入引语:昨天我们进行了一些分一分的活动,今天我们继续来玩一玩, 分一分。1分一分 ( 复习平均分 ) :(1)有 10 根小棒,平均分成2 堆,每堆多少根?(2)有 12 个苹果,每 4 个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提问:什么是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哪些? (已知每份的个数, 求分成了多少份; 已知分成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2. 小结强调: 只要分得的结果每份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二操作探究1. 课堂活动 3(再次体验平均分的方法和平均分的意义)(1)理解题意。规定每人抓三次,两人一组。(2)讲解表格的填法:豆子总数(颗)分成的份数(份)每份数(颗)得分(分)(3)老师先示范,然后学生自由活动。(4)展示汇报(注意当豆子数相同时,有哪些不同的分法)。(5)根据其中的一组数据, 让学生说说已知要分的总数和平均分成的份数,怎样求每份数。(6)提问:抓出的豆子,能平均分成几份的可能性最大?三 . 课堂练习174 页 1 题-3 题:(已知总数和分的份数,求每份数)(1)学生用小棒代替动手分一分,再填一填。(2)抽生展示分法,边分边说分法,集体订正。274 页 4-6 题:(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1)学生先用小棒代替动手分一分,再圈一圈,填一填。(2)抽生展示分一分和圈一圈的过程,边展示边说分法和圈法, 集体订正。其中第 4 题是既按份数分又按每份数分,同时渗透了环保知识。第 5、 6 题渗透了有余数的除法,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意思。四 .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拓展: 有 9 盆花,你能把它们栽成4 行,使每行都有 3 盆花吗?画一画吧。教学反思:第二节除法的初步认识第 1 课时:初步认识除法,除法算式教学内容: 教材第 76 页-78 页例 1- 例 3,课堂活动第 1-2 题和练习十五 1-2 题。教学目标:1. 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总结出除法算式,并认识除法算式。2. 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会读除法算式。3. 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洁性, 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除法算式。教学难点:将分东西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教具准备:教具: 8 个桃子(或其他水果、物品),8 个盘子, 24 支铅笔。学具:小棒、圆片。板书设计:84=2(个)除法24 6=4(盒)123= 4 (组)除号被除 商除数数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分一分,说一说(复习平均分) :每人 12 根小棒,按两种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1)平均分成 4 份(2)每 2 根一份小结:无论是平均分成4 份,还是每 2 根分一份,都是在把 12 根小棒 ( 平均分 )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认识“”)1. (课件出示一堆桃子)提问: 小猴家有一些桃子,数一数有多少个?学生一起数(板书: 8)2. 提问: ( 课件出示)猴妈妈让小猴分桃,她说:把这 8 个桃子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板书: 4)3. 学生用小圆片代替桃子帮小猴分一分 ,分好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 4 份,分的结果是每盘多少个?4. 抽生展示分法 ,边分边说方法和分的结果。(板书: 2)5. 提问:谁能看着 8, 4, 2 这 3 个数把刚才分桃子的过程说一说 ,分之前总数是多少个 ?分的要求是什么 ?分的结果是什么?( 8 个桃子,平均分成 4 盘,每盘分得 2 个桃子。)6. 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出 8 个、4 盘、每盘有 2 个之间的关系吗 ?( 2 4=8,42=8)7. 提问:还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 8 4 2 学生不知道就老师出示)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教师把除法算式板书完整。8. 提问:知道板书: 8 除号842是什么算式吗?给“”这个符号取一个名字。4 2(个)介绍除法算式,除号的名称、写法、读法 。写法: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学生用手比画除号。9.提问:怎么读这个算式呢?全班一齐规范读:8 除以 4 等于 2。10.议一议:看着刚才分小棒的过程,请你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其中算式中的 8、4、2 分别表示什么?( 8 表示要分的 8 根小棒, 4 表示把 8 根小棒平均分成 4 堆, 2 表示每堆有 2 根。)11. 小结:把几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 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也就是用“”来表示平均分。12. 介绍“”的数学文化。三探究新知:教学例2( 进一步认识除法 )1出示例 2 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2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动手分一分。3. 提问:观察分的结果,是平均分吗?你认为可以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吗?请试着写出除法算式 。( 246=)4. 引导学生看着除法算式学着用 3 句话把分的过程说清楚 ,把多少支铅笔平均分?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结果怎么样? (把 24 支铅笔平均分, 每 6 支分一盒,分成 4 盒。 24 6=4 盒)5. 学生练习把刚才分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四探究新知:教学例3(初步应用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1出示情景图,理解题意:12 个小朋友跳绳,每3 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提问: 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的过程吗?( 123=)为什么?3. 提问:猜一猜,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有的可能直觉地感到 4 个小组就可以了,有的可能把 12 和 3 结合起来思考,想几个 3 合起来是 12。不管哪种思考均应给予肯定。)4. 验证:你们猜得对不对呢?请用小棒分一分。把分的结果写在后边。5. 算式中 12、3、4 分别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 认识各部分名称 。在数学上, 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 ( 板书:被除数 除数 商)提问:根据你的理解,被除数表示什么?除数表示什么?商表示什么?7. 说一说, 8 4=2 24 6=4 中各部分的名称。8. 小结:我们把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 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平均分的要求作除数,平均分的结果作商)五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摆一摆,填一填。(1)摆小棒,填空。(2)说一说,算式中的各部分数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2圈一圈,填一填。(1)独立圈,填。(2)抽生汇报,全班订正。3练习十五 1-2 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分析2 题。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七拓展: 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把 20 个球分成 5 份,每份是 4 个。(2)10 朵花,每 5 朵 1 份,可以分成 2 份。(3)123=4,读作: 12 除 3 等于 4。教学反思:第 2 课时:根据除法的意义写除法算式教学内容: 教材 77 页例 4,78 页课堂活动第 3 题和练习十五 3-4 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图,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2、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教学重点:根据情景图和除法的意义,列除法算式。教学难点:根据除法的意义,列除法算式。教具准备:小棒 24 根,圆片 3 个。板书设计:除法把 15 朵花插在 3 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里插(5)朵花。153=5(朵)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练习十五 3 题。(1)学生拿出小棒代替三角形独立摆一摆,分一分,列出算式。(2)抽生摆一摆,分一分,说出算式,以及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算式表示的意义。(如果学生用乘法算式,让学生结合自己摆的学具理解,感受除法算式的意义)(3)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 小结:刚才我们用学具分一分,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了平均分的过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二、探究新知:教学例 4(应用除法的意义写算式)1出示情景图,抽生说图上看到了什么?(把 15 朵花插在 3 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2提问: 猜一猜,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学生自由猜测:学生可能根据每瓶花大致的多少猜测每个花瓶里插几枝花,也可能把15 和 3 结合起来,想 3 个几合起来是 15)3.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153)4. 学生用圆片代替花瓶, 小棒代替花摆一摆, 再写出除法算式的商 (153=5)。5. 学生结合图说出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6. 小结:我们在分东西的时候,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出平均分的过程。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的要求作除数,分的结果作商。三课堂活动第 3 题。1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除法算式分三角形。2学生根据自己对除法算式的理解独立分一分。3抽生展示汇报不同分法,并说明自己的想法。(生 1:把 24 个三角形平均分成 8 份,每份分 3 个。生 2:把 24 个三角形来分,每8 个分一份,可以分成3份。)4. 小结:两种分法都可以, 24 是三角形的总数,在此题中 8 和 3 都可以表示份数,也可以表示每份数。 (注意,如果商表示的是分成的份数就不带单位)四巩固练习1练习十五第 4 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可以连一连,圈一圈)。(2)抽生汇报,集体订正。说算式表示的意义,算式中各部分数表示的意思。2. 下面的列式哪个是对的?为什么?39=2727 9=327 3=9五 .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六 . 拓展:写算式(1)被除数是 18,除数是 9,商是 2。(2)15 颗糖,平均分给5 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吃3 颗。(3)有 21 棵树苗,每 3 棵分给一人种,需要7 个人。教学反思:第 3 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教学内容: 教材第 81 页练习十五 5-6 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不同分物品的情景,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意义的理解。2在具体情景图的帮助下, 初步感知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3培养灵活的思维。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小棒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81页 6 题(左图)81页 6 题(右图)4 2=8( 2 4=8)34=12( 4 3=12)8 2=4123=48 4=2124=3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几个乘除法算式,抽生读算式,并说一说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5=20123=4102=52摆学具,列算式。(1)15 根小棒平均分成5 份,每份几根?(2)12 根小棒每 2 根放一份,可以放几份?二基本练习1练习十五 5 题。(1)出示方格图,学生观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方格?(2)读一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3)用笔在方格图上圈一圈,分一分,根据分的过程写出算式。(4)全班订正,抽生到大屏幕上展示自己是怎样分的?重点交流( 2)小题,题目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把36 个正方形每 6 个分一份,可以分几份?(5)抽生说每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6)拓展:上图中有()个。独立完成,写出算式。抽生汇报,并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和第(1)小题的算式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强调:我们在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时,一定要想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表示的意思。(7)评价,小结。2练习十五 6 题。(1)出示左图,学生观察,理解(有 2 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有4 根小棒。)(2)提问:看到这幅图你能想到哪些算式?学生独立思考,填空。(3)抽生汇报。(生 1:4+4=8生 2:42=8 或 24=8生3:8 2=484=2)(4)根据汇报板书算式,抽生说说这些算式表示的意思。(5)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组算式,说说这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42=8( 24=8)8 2=484=2(相同点:生 1:几个算式都有数字4、2、8。生 2: 8 表示的是小棒的总根数,4 表示的是每个正方形4 根小棒, 2 表示的是有 2 个正方形。不同点:生 3: 三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4 2=8 表示的是有 2 个 4 根小棒是 8 根小棒。 82=4 表示的是把 8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有 4 根小棒。 8 4=2 表示的是 8 根小棒,每 4 根分一份,可以分成 2 份。)(6)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同一幅图,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理解, 可以写出几个不同的又有联系的算式来,下面我们就再来试一试吧!(7)学生独立完成右图,并抽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8)讨论:观察这两组乘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乘法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被除数是乘法算式中的积)也就是说可以 用一个乘法算式算两道除法题。3试一试:根据 54=20,我们可以计算20 5=();20 4=()。小结: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学的知识。三拓展练习练习十五 . 思考题。(1)齐读题,理解题意,抓关键条件:总数在20 到 30 之间,组数的每组的人数相同。(2)引导学生猜测:如, 4 组,每组 4 人,总人数才 16 人,不对,照这样的方法再猜测并验证,得出正确答案:25 人。(3)小结:此题就是想:哪个数与自己相乘,积在20-30 之间。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三节用乘法口诀求商第 1 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 (1)教学内容: 教科书 82 例 1 及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1-4 题。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两个除法算式之间以及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中初步感知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依据。2. 知道一句口诀可以求出两道除法算式的商。3. 培养逆向思维。教学重点:知道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能正确的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具准备:小棒、视频展台板书设计:用乘法口诀求商246=4(盘)24 4=6(个)想:(四)六二十四,商4。想:四(六)二十四,商6。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多种方式复习乘法口诀:开火车、对口令、读卡片等。二合作探究求商的方法1. 教学例 1(初步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1)出示例 1 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提问:仔细看图 , 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苹果的?(平均分筐里的24 个苹果:平均放入4 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每6 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2)解决问题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列式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谁能说说:“24 个苹果,每 6 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是什么意思?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这种分法呢? (24 6=)生齐读算式。 摆小棒求商 :24 除以 6 商是多少呢?请大家先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求出商。(学生操作学具,并交流摆学具求商的过程和结果。 ) 用乘法口诀求商 :孩子们,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用过去学习的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吗?学生思考,反馈:(估计学生有这样几种答案)想几个 6 相加是 24,用加法算。想()六二十四-如果学生有困难再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被除数是24,除数是 6,就背 6的乘法口诀,()六二十四。(四六二十四24 6=4(个)板书提问:你怎么一下就想到了四六二十四呢? (开始想到四五二十, 比二十四小,就再想大些,四六二十四;先想四七二十八,比二十四大,就想小些,四六二十四。)比较:刚才我们是用哪两种方法求出246 的商的?你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通过比较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好处。)揭示课题: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3)解决问题二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列式:“把 24 个苹果平均放入4 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板书244=) 提问:这道题你怎样算 :(背 4 的口诀,想四( )二十四;因为 246=4,所以 244=6)板书(4)讨论:请同学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小组议一议: 上面的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是怎么算出来的?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5)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小结:上面两道除法算式我们是用乘法口诀算出来的。想乘法口诀时,根据除数和被除数想哪个数与除数相乘的积刚好等于被除数,就用这句口诀直接求出除法算式的商。(乘除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从上面的计算中我们还发现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是用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算出来的,这说明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出2 道除法算式的商。板书:一句口诀可以求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三课堂活动(感受乘除法的联系)1. 课堂活动第 1 题。(1)出示花瓶图:学生观察提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学生独立写,抽生汇报。(2)结合图学生说说这3 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感受乘除法之间的意义。2. 课堂活动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抽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四巩固练习练习十六 1-4 题。11 题。独立看图,理解题意,根据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22 题。看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观察乘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补充:根据 3 3=9,8 8=64 写除法算式小结:当两个因数相同时,与每道乘法算式相对应的除法算式只有一道。33 题。独立算,并说一说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商的?是怎样想到的?44 题。引导理解表的意思,填空。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六拓展: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教学反思:第 2 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2)教学内容: 教科书 83 例 2 及练习十六 5-6 题。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2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较熟练地选择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3进一步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乘法与除法间的联系,会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口算卡片。板书设计:用乘法口诀求商18 3=6(瓶)6 2=3(个)205=4(支)想:三(六)十八,商 6想:二(三)得六,商3想:(四)五二十,商 4。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看除法卡片口算,并说说口诀。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2() 3=127()=566()=18()()=40二探究新知(用乘法口诀求商)1. 教学例 2。(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引语:今天,小猫的儿童用品商店开始营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提问:小猫商店里的东西可多啦! 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胶水每瓶 3 元,铅笔刀每个 2 元,文具盒每个 4 元,布娃娃每个 6 元,钢笔每支 5 元。)(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小灰兔来到商店,它拿着 18 元钱。小灰兔:我有 18 元钱,想买几瓶胶水,小朋友,请帮我算一算,可以买几瓶胶水? 板书: 18 元可以买()瓶胶水 ( 3)抽生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8 元可以买 6 瓶胶水,因为每瓶胶水 3 元钱, 183=6(瓶)。)强调:求可以买几瓶也就是求 18 里有几个 3。用除法计算。提问: 18 除以 3 得 6,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因为3 和 6 相乘得 18,所以 18 除以 3 等于 6;也可以想口诀“三()十八”,因为三六十八,所以 183=6)小结:计算 18 除以 3 得几,我们只要想 3 的乘法口诀就可以了。学生补充完 83 页例 2 的第 1 个问题。(4)活学活用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两个问题。(5)智慧碰撞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订正。2. 拓展练习提问: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不错,那你能提出一些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小组内试一试,比一比吧! (如果学生提出了“谁的价格是谁的几倍”这样的问题,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 并说: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或者我们再过两节课来解决。)生在小组内自由提问,全班一起解决,说清怎样求商的?三巩固练习练习十六 6 题。1独立看图,理解题意。题中都给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图列出除法算式。你会列式解决吗?3对比两个小题的异同,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这两个除法算式都是用了“三七二十一”这句乘法口诀求商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 题,集体评议。教学反思:第 3 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练习教学内容: 教科书 86-87 练习十六 7-11 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2提高看懂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运用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流程:一基本练习1. 看口诀说得数。2. 看除法算式,计算得数。728=355=243=567=204=16 4=抽问,你是怎样想的。二指导练习1. 看乘法算式,写两道除法算式:81=( )65=()( )()=( )( )()=( )( )()=( )( )( ) =( )老师说一个乘法算式,学生说两道除法算式。2. 看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1) 抽生说图意( 15 个圆平均分成3 份,求每份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抽生汇报(153=)如果有同学列成了3 5=15 和 155=3 讨论对不对。35=15 和 155=3 都是没有正确的的理解题意在( 1)中知道的总数有 15 个,和平均分的份数, 并不知道每份的份数。 因此 5 只能作为得数而不能用作条件。 学生独立计算,抽生说想的是那句口诀计算的。(2) 有 16 个圆,每份 4 个,可以分成几份? 学生观察理解图意,再抽生说图意。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再抽生汇报,集体订正。(3) 学生观察理解图意,再抽生说图意。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再抽生汇报,集体订正。(在这幅图中有 14 个苹果 ,平均分成 2 盘,每盘 7 个,因为 3 个数从图中都非常清楚地可以看出来,所以即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计算。)三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的 7 到 11 题。1. 练习十六第 7 题。(1)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图。抽生完整地说一说此题的信息和问题。 (有 40 个竹笋,熊猫一次搬 5 个,问几次才能搬完?)(2)学生独立列式。(3)抽生汇报,全班交流,集体订正。28 题,看图填空。(1)根据题目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抽生汇报,集体订正。39 题、 10 题、 11 题。(1)齐读题目,理解题意。(2)独立思考,交流过程。(3)独立列式,注意格式。(自己画出横线, 写出算式,并忘了单位和答哟。)(4)全班交流:说说你列的是什么算式,并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是用哪句口诀算出来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 4 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4)教学内容: 教科书 88 例 3 及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七 1 题、 6 题。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进一步巩固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2. 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表内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运用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小棒、课件等。板书设计:用乘法口诀求商48 8=6(桌)想:(六)八四十八45 5=9(人)想:五(九)四十五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 复习乘法口诀:()六四十二五()四十学生补充完整,并根据口诀说出能计算的乘法除法算式。2. 16 个同学参加拔河比赛,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几个同学?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再抽生汇报,说出列式的理由,以及是怎样计算的。3. 揭示课题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求平均分的问题我们用除法来解决。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关于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 3(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1)大屏幕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抽生汇报数学信息 。(两个班的小朋友就餐,其中一个班是 48 人,每桌坐 8 人,要坐几桌;另一个班是 45 人,坐5 桌,问平均每桌坐几人?)(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板书48 8=455=)。(3)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中(可把用的乘法口诀写在算式旁边),老师巡视。(4)抽生汇报怎样算的?(背8 的口诀,想几八十;还可以从中间开始背,想五八四十,太小了,继续往上面背。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当我们不能一口答出用哪句口诀时这种方法是不错的, 从口诀的中间开始背,如果几五的商大于被除数就往下面背; 如果几五的商小于被除数, 就往上背,直到等于被除数。2. 议一议:孩子们,你能结合上面的计算说一说,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吗?先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交流。三课堂活动1. 1 题,摆一摆,填一填。(1)学生根据图意摆小棒,列出算式并计算,并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2)观察两个除法算式,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商的?2. 2 题,算一算,说口诀。(1)学生独立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2)全班交流怎样算的?(3)议一议:你有什么发现?小结: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出两个除法算式。四巩固练习练习十七 1、6 题。1. 1 题,小马拉车。(1)理解表的意思,独立算一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2)议一议:在这个有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初步感受: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2. 6 题。(1)出示图,理解什么是“限坐” 。(2)独立列式解答,抽生说是怎样思考的?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 5 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5)教学内容: 教科书 89 练习十七 2-5 题、 7 题、 9 题。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2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表内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运用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会正确、较熟练地选择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设计: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流程:一基础练习1对口令师生对,同桌对2练习十七 3 题,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1)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 6()=30,怎样思考?(3)生说思路,也就是想乘法口诀()六三十。(4)抽生说说每题各用的哪句乘法口诀算出来的。3练习十七 2 题,“小马过河”游戏。分男女生比赛,比一比,谁算得快。二指导练习17 题。 56 个鸡蛋,准备一个星期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个呢?(1)生齐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 引导学生找到隐藏的条件:明确一个星期是 7 天。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抽生说是怎样列式,怎样算出商的?29 题。(1)出示情景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3)抽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求商的。(4)提问:你还能自己加条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提问题并列式解答。 (如: 36 个竹笋,分 4 次背完,平均每次背多少个?或者: 36 个竹笋,每次背6 个,几次可以背完?)提示:学生在提问时不仅要关注,他们想的数是否能整除36,还要看他们的问题有没有完整地叙述平均分的意思。三独立作业4、5 题。要求:先把每个算式的算出来写在每个算式下面再比较大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 6 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6)教学内容: 教科书 91 练习十七 8 题, 10-12 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2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表内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运用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1会正确、较熟练地选择乘法口诀求商。2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流程:一基本练习1背口诀 (对口令,开火车)2比一比,看谁背的快又好。 (组织开展背口诀的比赛)3练习十八 8 题。(1)提问:看到这道题目,你会做吗?你准备怎么做?小结方法:先在每个算式下画出横线,将答案写在横线的下方,再按商的大小排列算式。(提醒学生:是排列商还是排列算式。 )(2)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集体订正。二指导练习:110 题。(1)出示 10 题图,抽生说说知道的数学信息。(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抽生汇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哪句口诀计算的?(3)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选择一部分进行解决)(提醒学生别忘了判断单位,并在心里面答一答)211 题。(1)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画出横线,列式计算。(3)抽生汇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哪句口诀计算的?312 题。(1)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每桌6 人,有 4 桌,一共有 24 人。)(2)根据这些信息,学生独立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分小组,在小组内自由提问,并列式解答。(4)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板书算式。 (46=24(人) 24 4=6(人)246=4(桌)(5)议一议: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它们的联系了吗?(都是用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三拓展练习92 页思考题。1齐读题目,理解题意。(在圆圈里加运算符号,并且要使等号两边的算式得数相等。)2学生独立思考。(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学生采取“实验法”:如 14 7=497,假设第一个内填“ +”号,右面里分别去填+、- 、,很明显 +或是不可能的。)3. 抽生汇报,全班交流。(如: 147=497,14 和 49 这两个相差很大,不可能都用 +、- 运算就相等的,所以肯定 49 应该除以 7 才行,确定一边后,就知道算式的得数了,才来看另一边加什么符号合适。其他题用类似的方法去思考。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教学反思:第四节倍的认识第 1 课时 : 倍的意义教学内容 :教科书 93 页例 1,课堂活动第1 题及练习十八第1 题。教学目标 :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具准 : 小棒 20 根, 件。板 :倍的 6里面有 2个 3, 6是 3 的 2 倍10里面有 5 个 2,10 是 5的 2 倍8里面有 2个 4, 8是 4的 2 倍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1. ( 两位同学站起 来) 提 :我 可以怎 他 行比 ?(高,矮; ,重)小 :在生活中,我 常常需要 两个量 行比 。2. 出示两条 子。( 子的 是黄 子的 4 倍)可以怎 比:( 子 ,黄 子短)提 :估 一下, 子的 度有几条黄 子那么 ?(学生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