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863356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有分工还要有协作(开展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分工协作,是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的重要环节。那么,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应该如何分工 协作?哪种模式最有利于分工协作?目前各地在探索中还存在哪些 障碍?7 月 14 日,在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研讨会 上,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与会专家。现状:四类模式渐成气候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据了解,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大中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大中型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辐射广大社区,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结合当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鼓励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技术指导组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教授陶红兵介绍,目前各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协作中探索了 4类模式医院支援社区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政府主办和管理,医 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签订协议进行分工协作。院办院管模式。即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属一个医疗集团或 者医院直接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医院的领 导,统一调配相关资源,双向转诊比较顺畅。托管模式。即在坚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质、隶属关系、人 员身份、职责、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等不变的前提下,将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的行政、人事调配权和经营决策权委托给医院。松散式模式。即以短期利益为导向,分工协作工作缺乏相关政策 和制度支持,工作随意性较强。例如派一名专家出诊给多少钱,转诊 一名病人给多少钱等。据武汉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滔介绍,作为卫生部选定的公立医院和 社区机构协作试点之一,武汉市的探索已经初见成效。2009年1月 5月,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量为297.6万人次,比2008年同 期增长了 21.9%,占该市同期总门诊量的1/3多。2009年1月6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门诊病人平均费用为44.6元,比去年同期有所 下降。实现双向转诊1.94万人次,其中上转1.20万人次,下转0.74 万人次,上下转诊比率为1.61。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副司长秦耕说:“公立医院与社区 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不断 总结。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要积极推进 社区卫生服务快速、持续发展。”问题:利益平衡难以“两全其美”分工协作面临三大难题为促进分工协作,一些地区开始探索不同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 政府对医院支援社区的经费补偿、精神鼓励,政府对分工协作的工作 目标考核,利用医保制度的激励约束等。但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分工协作还面临诸多难题。难题一:公立医院缺乏协作动力陶红兵说,大部分公立医院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不 高,这主要是由于短期内医院的付出大于回报。如果没有政府财政部 门专项资金的支持,公立医院承担指导社区的工作还很难持续发展。此外,医院的医务人员受现有绩效考核制度的制约,缺乏协作的 动力。很多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把创收作为工作重点,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分工协作的开展。天津市卫生局社区卫生处处长黄金虎说,公立医院对口支援社区 卫生机构,要防止单纯的“门诊搬家”,避免将社区变成医院创收的“窗 口”。难题二:双向转诊“下转难”陶红兵说,双向转诊中的利益划分不清,导致双向转诊开展难。 一方面,上转患者候诊时间长,未享受到双向转诊的好处;另一方面, 部分地区存在患者上转和下转手续繁琐,需要再次支付起付线费用等 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社区首诊制、提高报销比 例等政策,只对部分人群有引导就医的作用,而且引导力度还不强。据悉,有些医院混淆了病人下转与出院的关系,认为病人出院就 是下转,这种做法既增加了社区卫生人员无效回访的工作量,也对社区居民造成一定困扰。与会代表建议,及早规范双向转诊中的下转标 准,使得此项工作有章可循。难题三:缺乏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专家提出,大部分地区缺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 质量控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分工协作缺乏相应配套措施和奖惩机制的 支持,对于分工协作的参与方特别是大医院缺乏有效制约和相应的激 励措施;部分地区分工协作的考核结果与医院的年终考评和奖惩相关性不强,影响医院领导参与分工协作的积极性。建议:政府主导是关键呼唤更多政策支持秦耕认为,各地在今后的探索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调动和保 护公立医院的积极性,使他们将分工协作视为己任。同时,研究建立 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促进医院和社区相互合作可持续发展,使双方“诚信牵手,合作共赢”。卫生部妇社司社区卫生处副处长刘利群说,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 医疗服务的定位不能模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变成医院的门诊 部,政府也不能把自己应承担的职责转移到公立医院身上。陶红兵说,卫生、医保部门应相互协调,制定医疗保险制度与双 向转诊衔接的政策,包括把符合有关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基 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拉开报销档次,降低起付线等。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王以鹏说,公立医院需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 是培训全科医生,“仅凭大医院去社区输血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此外,在人员聘用、职称晋升等方面应给予社区工作人员与公立医院 人员同等待遇,以提高其工作热情与归属感。陶红兵建议,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统一招聘、统一管理、医院与社 区人员交叉使用的人才机制,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匮乏的问 题。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现阶段卫生领域存在的一个主要的社会问 题。而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缓解举看病贵、看病难”的一项 非常有效的战略性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 突破口”,是发展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为此,我国自上世纪90年 代初期开始了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尝试,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 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的指示后,国家及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我国的城 市社区卫生服务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期间也经历了许多的挑 战和困难。至今,虽已经过10余年的发展,但是总体来看,我国城 市社区卫生服务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运行 情况与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理论探 讨、基本建设、政策配套、实施效果等方面都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差距很大,存在有诸多弊端,需要努力完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开 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回顾、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目 的: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时期政策的回顾,分析相关政策对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评价,总结成绩和发现问题, 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健 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目标:1、回顾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 务开展的动因,不同时期政策的核心内容与特征;2、分析在政策引 导下,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情况;3、评价不同时期政策影 响下,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取得的成绩和问题,分析影响因素;4、 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对策建议。主要 研究方法: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收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研 究报告、书籍、政策文件以及研究文献。运用比较评价”与“结构一 过程一结果”思路,系统分析我国不同阶段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 政策,从多个方面予以综合分析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 影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对策建议。主要 研究结果:1、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和政策的研究,回顾城市社区卫生 服务的进展历史,分析了我国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动因;2、通 过对政策的研究,将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系统归纳为三个发展 阶段,即酝酿及试点阶段(1990年-1999年)、框架建设阶段(1999 年-2005年)、完善建设阶段(2006年至今),总结出不同阶段的政 策特征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性;3、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 与定位、筹资补偿机制、人员队伍建设、与医保政策的衔接、准入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 临的挑战以及影响功能落实的主要因素;4、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 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建议。完善我 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建议:1、加强领导,完善政府行为,加 大政策扶持力度;2、加快政策制定和立法进度,提供有效的政策和 法律保障;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筹资和补偿机制;4、加强规 范管理,健全网络建设,强调部门协调、共同参与;5、严格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制度,完善评价标准;6、全面推进社区 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7、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同基本医疗保险的结合;9、加强创新研究,探索新型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医院亟待“强身健体”达标社区医院将成“医保定点”本报专访市卫生局局长闻宏海“今年省会卫生系统将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构建城市二级医 疗服务网络,一级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另一级为社区卫生服务机 构。被屏蔽广告”昨天,在市人大会现场,市卫生局局长闻宏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 访,并重点谈到很多代表、委员及市民非常关心的社区卫生服务问题。社区医院“六统一”闻宏海局长说:“市卫生系统去年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健康 档案、处方、化验单、治疗单、服装、标识六统一和微机网络化管 理,20 个涉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据 闻宏海局长介绍,按照“综合医院上水平、专科医院创特色、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广覆盖”的目标,今年省会卫生系统将调整城市医疗服务 体系,重点构建城市二级医疗服务网络。各自构成一级的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明晰、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管理科学的医疗 服务体系。市属医院应按照“建名院、强特色、创品牌”的思路,把综 合医院做大做强,把专科特色做细做精,把品牌效应叫响叫亮,提高 核心竞争力。另外继续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力争年内市区 80% 的涉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 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广优秀社区卫生站经验“现有社区医疗机构设置数量并不少,但设置不合理,一些区域存在 重复建设的问题,需要有效整合。”对此,闻宏海表示,市卫生局将 按照有关规划设置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把经 营状况不好的职工医院及区级医院等改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石家 庄市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和附近居民建立起紧密联系,受到居民的 认可和信任,双方相处很融洽。今年,我们将重点将这些服务机构的 经验予以推广。”达标社区医院将“医保定点”闻宏海表示,目前石家庄市的社区医疗机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由公立医院建立、由职工医院转型而来以及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等。市 卫生局将按照“严格准入、慎重审批、规范行为、减少低水平重复设 置”的原则来设置、规范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在此基础上,对于符合 相关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卫生局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使之 成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提案精选建小区别忘规划社区卫生站提案人:王书波委员问题点击石市经几年努力,初步形成网络基本覆盖、服务功能基本完善、技术 管理基本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但离省会“适宜居住城市”的城市 定位和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医疗卫生体系的目标要求还存 有一定差距,群众看病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现有百余所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利用不够、服务能力不强、水平不高; 政府补偿机制不健全、政策衔接不顺畅、运行机制不合理等制约着社 区卫生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 责,应强化政府职能。观点直播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政府要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社 区两个文明建设规划,完善其配套政策与措施,成立协调领导机构, 及时解决和协调各种困难、问题。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坚持公 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新小区要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站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机构设置合理,监督管理规范。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新建小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规划建设相配套的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切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用房的问题,完善居民小区配套卫生服务设施。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机制,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机制,要设立专项补助经费,用于启动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该项应该纳入财政和卫生事业常规预算,按辖区人口定额足额拨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政府要有积极鼓励政策。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完善配套政策,实行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及制约措施,开放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限制,把符合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范围,积极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社区服务人员培训,推进全科医生护士岗位培训,设立专项资金, 培养社区全科医生、社区防保医师、社区护士。鼓励大医院医务人员 到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药品质量监督,保 证居民就医、用药安全。科学考评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扩大预防保健范围,加强监督考 评,建立科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标准。避免社区卫生机构向 医院模式发展,应建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制度, 让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网络中坚实的基础。记者实录大医院人挤人 社区医院太冷清现象小病也去大医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小病也去大医院是一种普遍现象。2 月 22 日上午,记者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看到,呼吸内科、消化科门诊里的 就诊者络绎不绝,医生不停地忙着,记者在这两个科室里都等了一段 时间,才设法采访到值班医生。据呼吸内科主任王瑜玲说,前来就诊 的病人中不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许多患感冒的人不去社区卫生服 务站,便直接到市一院就诊,其中一些人的病情很简单,在社区卫生 站就能治疗,或通过生活上的护理、调节就可以。王瑜玲认为,像一 些病情简单的患者,应先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经卫生服务站明确诊断 属于重病者,再到大医院诊治。而大医院专家每天花大量时间诊断简 单病情,是一种医疗资源浪费。据该院消化科韩主任介绍,社区医疗 对患者而言非常方便,一些简单治疗、保健等应在社区医院解决。在 他诊治的患者中,许多人已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过,没有治好,然 后才到市一院来。来消化科就诊的患者陈先生说,几天前,他吃了太 多油炸食品还喝了太多饮料,一直感到恶心,直接来市一院检查。陈 先生说,自己感觉卫生服务站设备少、医生水平不高,不太放心。据 记者了解,陈先生的观点在市民中有一定代表性。现象社区卫生站少人来与大医院相比,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患者就比较少。在一家规模不 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记者看到这里门庭冷落。该卫生站的医生告诉 记者,这里可以进行打针、输液等治疗,而且对附近小区居民可上门 服务。记者看到,该站为附近小区部分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据这位 医生说,目前该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无法使用医保卡,“但是我们正在 争取。”在该卫生服务站旁边的一个小区,记者采访发现,该站在居 民中的知名度并不高。“那里能治哪些病?建健康档案有啥好处?”居 民对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出不少疑问。随机调查居民对社区卫生站有“三不放心”2 月 22 日、 23 日,记者就 “社区卫生服务” 这一问题,在街头随机采 访了 50 余位市民。其中一半以上的市民表示,他们很少或者基本没 有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去看过病。记者发现以下原因令居民与社区卫生 服务站产生“隔阂”:一是居民不了解站内医生的诊疗水平,担心其在 治疗中存在不规范行为;二是居民对服务站医疗设备和药械不放心; 三是一些卫生服务站不能用医保卡。因为存在以上“不放心”,因此, 很多市民即使只患一点小病也常常舍近求远,到大医院排队。从目前 来看,社区卫生机构要完全取得居民信任,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经验访谈“示范卫生站”解说社区医疗优势 2 月 23 日上午,记者在条件较好的长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华 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这里的医疗情况很规范。长安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设有“全科诊室”,其相关科室刘敬从主任说,他们与大医院里的专 科有不同的定位,医生接受“全科医师”培训,现在来看常见病、多发 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建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建在社区内,服务范围为建 华第四社区居委会辖区,辖区内有2758 户、9000 余人,居民步行15 分钟就可到卫生服务站。该站不仅向居民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而且可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照顾老患者。2月 23 日上午,辖区70 岁的肖老脖子上长了疥子,他自己走到建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并 对记者连夸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据长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 主任申京辉说,目前长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已逐渐被居民认可,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居民医疗发展的方向,得 到卫生部、国务院的肯定。2 月8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城市社 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他表示, 对于个人来讲,社区卫生服务站可降低医疗费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可 以提供方便、快捷、周到、廉价的服务,像长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不 收诊查费、挂号费,免费测量血压,在收费标准上比区县级医院低, 老百姓可省不少钱。此外,长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市第三医院签订 “双向转诊”,一些重病者转到市三院可免挂号费,甚至可享受一些优 惠。卫生服务站建立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病史、过敏史、用 药史都有记录。不过,目前说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根治“看病贵”现象还 为时尚早,但这将是一个重要思路,也是一个有效途径。他认为,社 区卫生服务站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就 可治好,没必要到大医院,大医院在重病、疑难病上可提供更好的服 务,这可以合理调节、有效使用大医院和卫生服务站的资源。他认为, 社区卫生服务站可缓和医患关系。长期存在的医患矛盾形成的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医患双方缺乏沟通,大医院医生一般很忙,难有充足时间 和患者沟通,而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就在社区,与许多居民会慢慢熟悉, 进行沟通的可能更大、时间更多,也能详细解答患者及居民提出的健 康咨询。此外,据记者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承担健康教育、社区 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和传染病、地方病、 寄生虫病防治等工作。卫生服务站可以为妇女提供产前、产后、更年 期的保健指导,为年轻的父母提供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保健 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新概念石家庄市长安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 有 36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的许多做法 已在全国推广。新概念之一:双向转诊 据长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申京辉介绍,几年前,长安区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就与市第三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社区医 生发现一些难以治疗的病症时,便根据诊断情况,将患者直接推荐给 市三院的相关专家,患者去市三院时免交挂号费。市三院专家进行诊 断、治疗、检查后,认为患者可回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治疗的,推荐 其回社区卫生服务站。市三院甚至可给转诊患者一定优惠。今年2月 11 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卫生部将在全国推广双向转诊制度。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签订协议,让一般 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 大医院,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就可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 据卫生部有关人士称,增加老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主要 有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加大培训社区医生的力度;第二是让公众了 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模式。新概念之二:全科医生刘敬从是长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主任,她所在的科室叫“全 科诊室”,她被许多人称为全科医生。据刘敬从说,她作为一名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与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有明显不同,接待的患者 有各种各样的病情,专科医生难以胜任。刘敬从接受过全科医师培训, 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许多老患者从这一社区搬走后,还特意回来找 刘敬从看病。据了解,一些医科大学已设立“全科医师”专业,我省卫 生部门也曾开展过许多次全科医师培训,以适应社会需要。新概念之三:居民健康档案与许多医院、个体诊所不同的是,长安区卫生服务站都设有居民健康 档案。在长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个柜子里整齐地放着 档案袋,每个档案袋封面标注有家庭住址和姓名,里面是居民的“个 人健康档案”。有居民的姓名、年龄、血型、过敏史、主要问题目录、 暂时性问题目录等信息,还注有建档医生、建档护士的姓名和建档日 期等。据了解,这个档案可以让社区医生了解社区的整体状况,在居 民有病时迅速查清病因,指导居民有针对性地预防疾病。此外,社区 医生还为孤寡老人免费体检,必要时上门服务,为辖区居民进行体检。新概念之四:定点医保进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虽然方便、快捷、价格便宜,但许多服务站不能使用 医保卡,因此许多居民即使患了小病也仍常常舍近求远,到大医院排 队去看。记者了解到,这的确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的一个瓶颈。 目前,石家庄市只有很少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被列为医保定点单 位。长安区建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是石家庄市医疗保险定点机构之 一。将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规范及相关体制改革,更多卫生 服务站可纳入医保定点单位。2 月8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 疗保障中的作用,要求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 疗机构范围,引导参保职工到社区就诊。卫生部有关人士曾称,“尽 快把一些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到医保定点机构中,这将提升 老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程度,使居民更多、更好地接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何门可罗雀?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情,但由于医疗费用过高,“小病忍, 大病拖”却成为如今一部分人的无奈选择。目前我市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0 所,多数居民从家门口走 到社区卫生站(以下简称卫生站)不过15 分钟路程,一张涵盖城乡 的基层卫生网络已铺展开来,然而很多患者的就诊信心在踏入卫生站 大门的那一刻就没了。为何会有如此情形?7 月7日至8日期间,记者走访了我市5 家卫生站,试图为市民解开谜团。来的多是老人和小孩 卫生站成了输液、接种站“前几天,嗓子疼痛、红肿,想着不是什么大毛病,就近去了社区卫生站,可看完病医生却说站里没药了,没辙还得去医院,没 省事不说还耽误了时间。”李先生告诉记者。记者经走访调查发现, 很多市民在患病后,图方便省事就近去了社区卫生站,可不是没药就 是医生看不了,最后不得不去医院。不少市民告诉记者,一些卫生站 设备简陋、医护人员水平有限,对卫生站的诊疗水平还是不放心。在走访的卫生站,记者发现多为老年人输液和幼儿接种疫 苗。“前几年每天的门诊量在30 多人,如今只有10人左右。来看病 的以老年人为主,看的多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病,除此以外就是些呼 吸道系统疾病。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大医院还是他们的首选。” K 卫生站的李医生告诉记者。李医生表示,事实上居民得的70%80% 的常见病可以在卫生站治疗,只有 20%需要去医院就诊,然而这一比 例并没有为卫生站带来多少“人气”。B 全科医生少,专家又轮转 卫生站成了“问题站”“卫生站有8名医护人员,周围约有14000名住户,可以说 能满足居民的就诊需求。可药品再便宜、服务再好,站里没有当家 的医生,还是吸引不来患者。”李医生告诉记者。“宋大夫在吗?”“今天轮转,他不在站里。”“哦,那我 们还是去医院。”一位抱着小孩的家长与S卫生站王站长正在对话。 “宋大夫是有名的儿科专家,周围居民全是冲着他的名气来看病。可 一旦专家轮转,患者就会选择去医院。”王医生告诉记者。根据专家 轮转政策,一般由卫生站的直管医院决定,短则几周,长则3 个月, 专家来了,卫生站的“人气”会上去,可专家一走,“人气”又没了。“一般来看病的多为常见病,因此社区最缺内科大夫。”王 站长告诉记者。卫生站要想有门诊量,必须有首诊负责的能力,如今 卫生站全科医生相当匮乏,如果给卫生站配备医护人员,来一个就得 起一个的作用。出诊无法满足 卫生站成了“公交站”“有一次老爷子生病,想让卫生站医生来家里给输液,可没 想到医护人员让老爷子到卫生站。”市民曹先生很疑惑地告诉记者, 卫生站不就是为了方便群众吗?为什么群众提出的要求他们无法满 足?X 社区卫生站赵医生告诉记者,卫生站的出诊原则是患者实 在下不了地才出诊,否则他们一般不出诊。“出诊时如果患者要输液, 一般在34个小时,可医护人员本来就有限,不可能一直待在患者 家中。如果离开,病人出了问题谁负责?”除了担心医疗事故问题, 还有另一个现实问题,遇到一些太专科的病没法治。“有个老爷子患 有泌尿性结石,家人打电话让我们过去,可就算派医生过去,也解决 不了问题,因为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赵医生告诉记者。用的全是医院淘汰货 卫生站快成“古董店”“颈椎牵引器、红外线烤灯、雾化机、心电图仪是医院用过的,尿液分析仪、乳腺扫描仪是卫生局配的,B超机、康复器材是残 联给的,全市只有10家卫生站有。”在L卫生站,江站长向记者介绍他们所有的“家当”。据悉,除了 红外线烤灯和雾化机是常用的外,其他的都很少用到,不是“寿命” 到了极限就是很少有患者需要。尽管有的仪器老化,然而江站长表示 拥有这些仪器已经很不错,有的卫生站根本没这么多。7 月 7 日下午 3 时,记者来到位于兴庆区的 N 卫生站。昏暗、 狭长的通道兼作医护人员的办公区域、输液区,还放着药品橱柜。几 位医护人员在忙各自的事情,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输液。环顾一周, 卫生站的墙皮已经脱落,桌椅板凳都是些上了“年龄”的古董。“哎, 这个心电图仪又不工作了。”在记者环顾卫生站时,一位医生正在捣 鼓仪器。“没办法,我们的家具和仪器全是医院淘汰下来的。”药品数量稀少 卫生站成了春运火车站”在记者与医护人员攀谈时,一位市民前来买创可贴。“给我 拿 5 块钱的创可贴。”该市民说。“我们剩的不多了,拿1 块钱的如 何,还得给其他人留点。”医生边给市民拿创可贴边和他商量。“拿 赖安匹林为例,最常用的退烧药(静滴),一支0.9克,以前是3.65 元,现在 2.99 元,价格降了,可总断货,厂家一直说没货。“就和春运的火车站一样,没票啊!”没法子,来了轻度发烧患者给开些口服退烧药,重的只能建议去医院。”冯医生告诉记者。冯医生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一方面常用药总缺货,另一 方面门诊量屈指可数,导致部分药品囤积。还有半年到保质期的药品 就要开始处理,再加上房租、水电费等等,辛苦一年,不仅赚不上钱, 还得倒贴,卫生站也挺难的。”听听他们的声音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了!“我们卫生站有一套中医器材,然而利用率很低。为什么? 居民来了后想用,可我们有仪器,却没有会使用的医生,真的很尴 尬。” A卫生站石站长告诉记者。卫生站的建成本是方便群众的好事, 然而很多政策难以落实,导致卫生站并没有发挥它真正便捷的作用。“药品不全,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价格方面。卖给患者的药都 是零差率,以最低价卖。可厂家觉得不赚钱,进药时也不说不给药, 就说暂时没有,以此搪塞,造成患者买不到药,药都不齐全,谁还来 看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希望能加大对卫生站医护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可以将要求 变成强行规定。比如医院的医生必须有在基层卫生站工作几年的经 历,加强对卫生站现有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卫生站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有了能看病的医生,不愁没患者。”石站长告诉记者。石站长表 示,希望能与医院建立诊疗的“绿色通道”,遇到太专科的病或紧急 情况,医院能派专家到卫生站,以此提升诊疗水平。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社区卫生站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已是 不争的事实。不少市民表示,卫生站作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网络的作 用缺乏有力保障,很多政策难以落实。人员全科医学知识缺乏,主动 服务意识跟不上,卫生站并没有让老百姓享受到真正便捷、优质、连 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如何在投入和诊疗上另辟蹊径,挖掘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的潜力,发挥其真正的基层作用,增加居民对其的信任度和利 用率,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百度词:对社区卫生服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思考; 相关网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