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1 作用在气块上的力4.2 大气运动方程及其简化4.3 P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4.4 自由大气中的风4.5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4.6 摩擦层中的风4.7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4.8 大气的垂直运动思考题第4章 大气运动气象学与气候学 气压梯度( ):沿垂直于等压面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上,单位距离(N)间的气压差(P),即NpP P P xz o PP+PN x z 气压梯度分量:水平气压梯度:垂直气压梯度:xpN pPPx sin/sin zpN pPP z cos/cos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1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物理意义若在两等压面间取一底面积(S)、高(N)的空气块,则其所受的净压力为 PS - (P+P)S= - PS若除以空气块体积NS ,则上式等于xzo PP+PN PNp P PS(P+P)S结论:气压梯度等于单位体积空气块所受的大气净压力,其方向即净压力方向。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1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G)定义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的大气净压力,其大小正比于气压梯度、反比于空气密度,方向与气压梯度相同,即xzo PP+PN NPPG 11 G PS(P+P)S气压梯度力可分解为:水平分量:垂直分量:xPPG xx 11 zPPG zz 11 xG zG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1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的讨论近地面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通常约为1hPa/100km,而垂直气压梯度约为1hPa/8m,试问水平和垂直气压梯度力分别为多大?如不考虑其它因素,静止空气块3小时将达到多大速度?空气密度取1.293kg/m3。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气压梯度力:gkgNzPG z )/(667.981293.1 11(重力加速度)akgNxPGx )/(000773.01000100 1001293.1 11(水平加速度) 3小时后速度:)/(353.836003000773.0 smV 45级风由此可见,Gx是风的原动力,Gz与重力平衡(准静力平衡)。 气压梯度力(G)的矢量表达式xPzyxxPPzyPzyxGx 11 zyP xG 同理可得:yPGy 1 zPGz 1 G的矢量式kGjGiGG zyx PkzPjyPixPG 11 kzPjyPixPP xz y0 xyz zyxxPP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1气压梯度力 定义:空气质点运动时,对地面观察者而言,该质点受一个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垂直其运动方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Coriolis force)。 AOV BC 公式1:根据Newtons Law,OC方向上受到一作用力A,即Coriolis force Va tatVABOC tVAOBOAAB 2 21 22 2 VA 2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2 地转偏向力 E R o zy xz公式2:任意纬度上单位质量运动空气块所受的地转偏向力为VA 2取地球坐标系oxyz,则地转角速度矢量和风速矢量可分别表示为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2 地转偏向力 kwjviuV ki kji z zyx sincos 公式3: hVkf juiv kujuivw wvu kjiA sin2 cossin2sin2cos2 sincos02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2 地转偏向力xyz ),( vuV h k uv-fufv sin2f性质:若Vh=0,则A=0;若Vh一定,则A随纬度 增大而增大;若纬度一定,则A与风速大小乘正比。A垂直与V h,北半球指向右,南半球相反。 sin2f 定义:大气运动时,大气与地面之间、相邻空气层之间所产生的粘滞力,前者为外摩擦力,取决于地面粗糙度;后者为内摩擦力,取决于风速垂直分布和空气粘滞系数。xz u(z)z 公式1:摩擦应力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摩擦力,单位N/m2。其中,K z为空气粘滞系数,u和v为x和y轴上速度分量。zvKzuK zzyzzx ;)(yzx zx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3 摩擦力 xz u(z)z y0 xzz ,zx xf 公式2:质量摩擦力 ,即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的摩擦力,单位N/kg。其中, 为空气密度,其余符号同前。2222 ; zvKfzuKf zyzx )(yxf 公式3:外摩擦力其中,C为地面摩擦系数, 空气运动速度,负号表示摩擦力方向与速度相反。VCR V 性质:内摩擦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至自由大气可忽略。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3 摩擦力 定义: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由于惯性而受到的沿曲率半径向外的力。Vo ar C公式rVC 2第4章 大气的运动4.1 作用在空气块上的力4.1.4 离心力 rFpAgDtVD 1矢量式: 2222 22111 zwKgzpzwwywvxwutwDtDw zvKfuypzvwyvvxvutvDtDv zuKfvxpzuwyuvxuutuDtDu zz z直角坐标系中标量式: 加速度重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第4章 大气的运动4.2 大气运动方程及其简化4.2.1 大气运动方程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2 大气运动方程及其简化4.2.2 大气运动的尺度及其分类大气运动 类别L(m) H(m) V(m/s) w(m/s) t(s)大尺度105106 104 101 10-2 105中尺度104105 103104 101 100 104105小尺度104 103104 100101 100101 0, ,所以0np (3)梯度风性质第4章 大气的运动4.4 自由大气中的风4.4.2 梯度风梯度风的风速:H ACV rVG2GfV np 1nprrffrVAC 42 22讨论:II)反气旋式,r0, ,所以0np且42 rfnp 故反气旋梯度风具有风速极大值:sin2 max rrfVAC 意义:反气旋中心,气压梯度、风速小等压线弯曲处,气压梯度、风速小纬度越高,气压梯度、风速大冬季密度大,气压梯度、风速大 H梯度风Va压强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离心力H10201016 L10001004 梯度风示意图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5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4.5.1 定义定义:由水平温度梯度而产生的地转风在铅直方向上的速度矢量差,称为热成风(VT)。 P1v1 P2v2 P3v3 P4v4 xy0z高温低温T 定义式 公式: 0zznTTfgVT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5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4.5.2 表达式0gggT VVVV 0gVgV TVkTTf zgV pT TV T4T3T2T1冷暖Tp xy0z 特征:大小与垂直平均温度梯度及气层厚度成正比,与科氏参数(f)成反比。方向与等温线平行,北半球背风而立,气温左低右高,南半球则反。 根据单站测风记录,判断高空冷暖平流xz地转风随高度增加作顺时针变化,则伴有暖平流;V 0 VZ高压低压V0 高温 低温VZ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5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4.5.4 热成风原理的应用 xzV0VZ低压高压V0 高温 低温VZ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5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4.5.4 热成风原理的应用根据单站测风记录,判断高空冷暖平流地转风随高度增加作逆时针变化,则伴有冷平流; 判断气压场和温度场的空间结构若低温/低压、高温/高压中心基本重合,则随高度增加,风向不变、风速加,为深厚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冷低压。xz P4V4 P 2V2 P1V1 P3V3高温/压低温/压Vz V1V2V3V4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5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4.5.4 热成风原理的应用 xz P4V4 P3V3高温/低压低温/高压P1V1 P2V2VzV1V2 V3=0V4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5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4.5.4 热成风原理的应用判断气压场和温度场的空间结构若低温/高压、高温/低压中心基本重合,则随高度增加,风速减小,至某一高度,风速为零,再往上,风向反向,风速加大,为为浅薄天气系统,如冷高压、热低压。 由此可见,在自由大气中,不论风向如何,随着高度的增高,高层风总是愈来愈趋向于热成风。南、北半球的对流层中,温度分布总是赤道高、由此向南北极逐渐降低,且在纬度30附近温度梯度最大,因此,对流层上层总是以西风为主(热成风是西风),并在纬度30附近上空出现最大的西风风速区,称为西风急流。第4章 大气的运动4.5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4.5.4 热成风原理的应用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6 摩擦层中的风4.6.1摩擦造成的地转偏差V 0Fr A0 D 定义:摩擦层中地面风速与相同气压梯度下高空地转风矢量之差,用D表示:gVVD 0 公式:kFfD r 1 结论:北半球,地转偏差D垂直于摩擦力且指向其右侧,大小正比于摩擦力,反比于纬度。G VgAp1p0 LH 高空G A Vgp1p2p3L H地面风速小于高空地转风;地面风速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取决于地面粗糙度、高度及纬度;近地面,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南半球反之;随高度增加,风向右偏、风速加大,直至趋于高空地转风。各风矢量终点的连线构成“埃克曼螺线(Ekman spiral)”,地面V0G ARp1p2p3L H第4章 大气的运动4.6 摩擦层中的风4.6.2 摩擦层中风速及其随高度变化 L992996 H11161112 力平衡: L:G = A + R+C H:G+C= A + R 梯度风压强梯度力G地转偏向力A离心力C摩擦力R特点: L:逆时针旋转并向中心辐合,产生上升气流,成云致雨、伴风暴,如台风; H:顺时针旋转并向四周辐散,产生下沉气流,中心天气晴好、风力微弱,如冷高压;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6 摩擦层中的风4.6.3 摩擦层中的梯度风 (1)z坐标系中的连续方程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7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4.7.1连续方程xyzuvw u xxuu zyxxu x方向上净流入的空气质量为 同理,y和z方向上净流入的空气质量分别为: zyxzwzyxyv ; zyxt 单位时间控制体内的空气质量增量为: 根据质量守衡定律,有: zwyvxut即 0Vt )( 假定空气不可压缩,则 0 zwyvxuV gzp1dtdw 向下加速运动静止或匀速运动向上加速运动0dtdw 0dtdw 0dtdw g dtdwzp1 第4章 大气的运动4.7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4.7.2 垂直运动方程 g zp1 dtdw gzp gzp1dtdw g)1(dtdw pp RTp RTpgTTTdtdw Tp T p 向下加速运动静止或匀速运动向上加速运动TT TT TT 第四章 大气运动热对流:太阳辐射不均匀加热下垫面,热空气受浮力作用而形成。4.7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4.7.3 垂直运动类型 第四章 大气运动辐合和辐散:由空气连续方程可知,辐合或辐散会导致上升或下沉运动,其垂直速度可表示为: 00 21)( Hzz zDdzyvxuw 风速水平散度,yvxuDH 高空下沉运动地面辐散高空上升运动地面辐合0w,0 0w,0 z0 z0HHDD 4.7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4.7.3 垂直运动类型 wzw 0zHD0HD 00 w tg)uu(w 21 u1-u2 w锋面其中,暖空气垂直锋面的速度冷空气垂直锋面的速度锋面坡度1u2u第四章 大气运动系统性垂直运动:由大范围的暖空气沿锋面(冷暖气团的界面)滑行而产生,垂直速度可表示为:4.7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4.7.3 垂直运动类型 地形引起的垂直运动:当气流遇到岛屿或山脉时,由于地形动力抬升作用而产生上升运动,垂直速度可表示为: tgvw cos wcosv坡面其中,风速风速与坡面法线的夹角坡面坡度v 第四章 大气运动4.7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4.7.3 垂直运动类型 第四章 思考题11.基本概念: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地转风、梯度风。2.简述地转风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点。3.简述梯度风形成过程及主要特点。4.简述地面摩擦对风的影响。 第四章 思考题1.基本概念: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大气活动中心、急流、高空槽脊、季风、海陆风、山谷风。2.简述三圈环流模型及其形成机制。3.简述地面气压带及行星风带分布。4.举例说明地面大气活动中心有哪几种。5.简述季风的成因和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