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一般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091116(DOC 56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1367830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一般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091116(DOC 5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一般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091116(DOC 5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一般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091116(DOC 5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一般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091116Q/GDW Q/GDW-15-009-2009 湖北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 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一般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 2009-12-01发布 2009-12-01实施 湖北省电力公司 发布 1 Q/GDW-15-009-2009 目次 前 言 . II 1 总则 . 1 2 建设改造原则 . 2 3 一般技术要求 . 3 4 施工技术要求 . 8 5 附件 . 12 I Q/GDW-15-009-2009 前言 为科学实施农村配电网工程,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以推广国网公司典型设计、全面贯彻标准化建设为导向,认真落实“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的要求,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农网建设改造中的应用为目标,针对农村配电网工程的特殊性、建设改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规范我省农村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加强工程项目技术原则管理,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湖北省电力公司提出。 本实施细则湖北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管理。 本实施细则湖北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负责起草,咸宁、宜昌、武汉、襄樊、荆州、荆门供电公司参与有关章节编写工作。 本实施细则起草人:熊伟、杨继业、钟万良、郭铃、张先伟、朱卫东、张勇军、戴亮、杨宇环、陈军、邱建军、谢晓宣。 本实施细则审核人:傅军、詹必川、万青、郑晓利、喻子易、季斌、关卫军、陈维新、钱刚、彭明江、李世伟、徐勇。 本实施细则湖北省电力公司批准。 本实施细则湖北省电力公司农电部负责解释。 II Q/GDW-15-009-2009 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一般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 1 总则 范围 本实施细则规定了湖北省电力公司管辖的10kV及以下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应遵循的主要技术方案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实施细则是380V500kV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的补充性文件,适用于湖北省电力公司管辖的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 本实施细则是对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及省公司已发布典型设计的相关标准部分条款作出明确细化规定,针对部分条款重新校核计算后提出相关要求。 本实施细则是对引用的文件、规程规范部分条款进行细化设计和补充设计,在应用以下的文件、规程规范时可参考本实施细则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规范的条款。本规范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引用标准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电缆敷设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配电工程分册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架空绝缘导线金具(DL/)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架空绝缘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验收规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212-200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架空裸导线金具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导则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 农网完善工程技术要点 380V500kV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农网低压台区综合配电箱使用技术条件 湖北省电力公司城市配网10kV柱上变压器台典型设计及典型施工工艺 湖北省电力公司台区低压接户线改造技术规定 1 Q/GDW-15-009-2009 湖北省电力公司10kV及以下城市配电网设施标识管理办法 2 建设改造原则 服务生产运行管理、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广大农村客户;提高“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客户满意率”;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高压延伸、配变安排在负荷中心、低压切割的指导思想制定改造方案,在居民生活用电为主、住户数少或分散的供电区域推广单相卷铁芯变压器。 10kV线路重载 因线路无功潮流过大而造成10kV线路重载,则优先考虑台区低压无功补偿,然后再考虑10kV线路无功补偿以提高线路供电能力。 对于10kV重载线路,应优先考虑在供电区域范围内将负荷转接到其它的10kV线路,对现有负荷再分配;其次考虑新增变电站的出线回路,对现有负荷进行再分配;再考虑变电站同间隔新出架空线,与原线路共杆架设,对现有负荷进行再分配;最后考虑用增大导线截面的方式来提高供电能力。 配变重载 配变容量重载宜新增布点解决。 供电半径在合格范围内且能满足供电质量要求的重载配变,原则上县域城区、集镇及城乡结合部供电半径在250M以内才可考虑增容改造。 改造后,原台区及新增台区的配变最大负载率均不低于50%。 低电压台区首端电压不合格 在10kV母线电压合格的范围内,调高10kV母线运行电压后台区首端电压仍在400V以下的台区,可以按以下方案改造。 a、对于因无功潮流过大而造成台区首端电压在400V以下的10kV线路,则优先考虑台区低压无功补偿,然后再考虑10kV线路无功补偿以提高电压质量。 b、对于因10kV线路重载原因造成区域性台区首端电压在400V以下的线路,按配电线路重载方案第条改造。 c、对于10kV线路迂回供电,造成线路供电半径大且电压损耗大的,应对线路结构优化,减小线路电压损耗。 d、对于因供电半径过长且线路不重载而造成区域性多个台区低电压的10kV线路,可装设10kV自动调压器。 台区首端电压合格但用户电压不合格 台区首端电压在合格范围内但用户端电压不合格,按延伸高压、新增布点的原则制定改造方案。 a、县域城区:改造后县城网315kVA以下配变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400米,315kVA及以上配变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米,并进行电压损耗校核,以确保末端电压合格。 b、集镇及城乡结合部:改造后集镇及城乡结合部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00米,并进行电压损耗校核,以确保末端电压合格。 c、农村:改造后低压供电半径应根据配变容量、低压导线线径进行电压损耗校核,以确保末端电压合格。 d、新增布点的台区应靠近负荷中心,低电压台区通过新增布点改变了原供电分区,原台区配变不在新供电区域的负荷中心,则应将原台区配变迁移至新供电区域的负荷中心。 e、改造后,原台区及新增台区的配变最大负载率均不低于50%。 f、不对原低压线路进行改造,只对低压线路做割接。低压线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割接后载流能力仍严重不足或低压布局极端不合理的可按绝缘化进行必要优化改造。 高损台区 2 Q/GDW-15-009-2009 针对性改造,范围包括:低压主干和分支线、下杆线、平面线及表箱四部分,可同步考虑计量改造工作。 新增负荷 工业园区:当工业园区的报装容量在2000kVA以上时,宜从变电站或开闭所就近新建10kV架空线路,导线线径按最终装接容量进行计算选择。 迁村腾地移民建镇、新农村建设住宅小区:按总体规划做好配电网设计方案,并且实施到位。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高压延伸的原则,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的适度超前需求,低压线路实现绝缘化。 10kV线路其他改造 存在设计条件不满足标准问题、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等原因造成线路状态劣化,而非运行维护不到位、失修等运行管理原因的状态劣化线路,依据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导则的规定,对线路单元和整体进行量化评价,状态评价为I级、II级、III级和IV级。 按评价的数据结论,依据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评价为III级和IV级线路制定针对性的改造原则。 III级线路改造:线路主要单元进行少量的整体性更换及加装,线路其他单元的批量更换及加装。具体为:杆塔更换及加装和导线更换,其他部件批量更换及加装,如横担、绝缘子、避雷器、金具等。 IV级线路改造:线路主要单元进行大量的整体性更换、改造等。具体为杆塔更换、移位、升高和导线更换。 3 一般技术要求 设计气象条件 通用设计选取以下气象条件作为导线及杆塔计算的依据,对于其它气象条件下的导线和杆塔计算和选用,设计人员应根据本地区的气象资料作进一步校验,并最终确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导线施工弧垂和相关的杆塔、基础的使用条件。 条 件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安装情况 外过电压 内过电压 最大覆冰 最大风速 年平均气温 气温 40 -20 -10 15 15 -5 -5 15 风速 0 0 10 10 15 10 25 0 冰厚 0 0 0 0 0 10 0 0 本设计要求没有考虑差异化设计,重要线路或微气象区线路设防标准应比通用设计线路提高12级。 10kV配电网络 3 Q/GDW-15-009-2009 城镇架空线路宜采用环网接线开环运行方式,线路多分段、适度联络,分段与联络数量应根据用户数量、负荷性质、线路长度和环境等因素确定。 农村架空线路采用单放射式方式,主干线线路宜分为段,按每装接的配变台数为20台左右作为一个分段点进行分段划分;分支线线路长度超过3公里或装有20台及以上配变的分支线宜在T接点安装负荷开关。可以考虑与不同变电站线路联络。 架空线路 导线的选取 导线的线径截面应结合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同时以满足线路电压损耗和电量损耗要求为基准进行选用。 10kV线路导线选择: 10kV线路导线采用JKLYJ(JKLGYJ)-10kV系列辐照交联型架空绝缘铝芯导线及LGJ钢芯铝绞线。线路导线截面应逐步统一,主干线的安全载流量应与变电站出线开关柜的额定容量相匹配。 22县城区域10kV线路采用架空绝缘导线,主干线路线径不小于150mm,支干线路线径不小于95mm,2分支线路线径为70 mm。 2城乡结合部、集镇10kV线路采用架空绝缘导线,主干线路线径不小于120mm,支干线路线径不小于2270mm,分支线路线径为50mm。 农村区域10kV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主干线路线径不小于95mm,支干线路线径不小于50mm,分支线路线径为35mm。 380/220V线路导线选择: 380/220V线路导线采用JKLYJ(JKLGYJ)-1kV系列辐照交联型架空绝缘铝芯导线。以居民生活用电为主、供电分散地方可以采用单、三相混合供电方式。 2新增配变容量为30-50kVA,县城区域、城乡结合部、集镇低压主干线宜选用线径70mm,农村低压2主干线宜选用线径50mm。 2新增配变容量为80160kVA,县城区域、城乡结合部、集镇低压主干线线径不低于95mm, 农村低2压主干线线径不低于70mm。 2新增配变容量200kVA及以上,低压主干线线径不低于120mm。 低压中性点运行采用“T”型式的接户线执行电司生200719号湖北省电力公司台区低压接户线改造技术规定的标准;低压中性点运行采用“TT”型式的参照执行电司生200719号的标准,但中性线不允许重复接地。 导线使用档距、导线安全系数、允许最大转角、导线参数及导线应力弧垂表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参数。 杆型选取 电杆的选型根据电杆适用的具体位置以及受力情况确定。 设计宜采用环形钢筋混凝土杆,环形钢筋混凝土杆的杆高定为8m、10m、12m、15m,电杆稍径选用150mm、190mm、230mm、350mm四种类别。 10kV线路电杆: 县城区域、城乡结合部、集镇10kV线路电杆宜选用高强度非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杆,梢径应为190mm、230mm、350mm,杆高不低于12m。 农村10kV线路电杆宜选用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杆,梢径不小于190mm,杆高不低于10m,部分特殊地理环境可因地制宜采用其它电杆。 线路电杆: 4 Q/GDW-15-009-2009 县城区域、城乡结合部、集镇低压线路直路杆宜选用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杆,承力杆选用高强度非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杆,梢径不小于190mm,杆高不低于10m,部分特殊地理环境可因地制宜采用其它电杆。 农村低压线路电杆宜选用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杆,梢径不小于150mm,杆高不低于8m,部分特殊地理环境可因地制宜采用其它电杆。 380V-10kV线路直线杆、耐张杆、终端杆安装模式以及铁构件的加工图。 a) 横担均采用6336角钢制造。中低压横担拟定采用一种长度类型:633631500。 b) 扁钢撑铁拟定一种长度规格:-50363970。 c) 顶头支架拟定六种直径规格:单50353350、单60363470、单60363627、双50353350、双60363470、双60363627。 d) U型抱箍拟定二种类型:U16、U18,验证承载力需求选用。 e) 抱箍拟定一种类型:-6036。 f) 转角杆的横担,应根据受力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15以下转角杆,可采用双横担硬转;1545转角杆,宜采用双横担耐张转角;45以上转角杆,宜采用双组双横担耐张转角。 2g) 直路杆横担安装以U型抱箍固定,单回路120 mm及以下的导线线路不宜考虑使用撑铁加固,单2回路120 mm以上及双回路线路同杆架设时宜装设撑铁加固。 h) 配电线路的金属横担及金属附件应热镀锌。 为充分利用线路走廊及节省投资,宜采用双回或多回同杆架设线路,中低压架空线路可同杆架设。多回路同杆架设杆型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参数规定。 金具、绝缘子选用及线路防雷 直线杆绝缘子采用棒式绝缘子。 10kV线路耐张绝缘子采用拉棒式绝缘子,380V耐张绝缘子采用低压悬式绝缘子。 绝缘导线采用耐张线夹方式连接,应采用增强型绝缘耐张线夹,直接将绝缘导线紧固在线夹内(不须剥除绝缘层),而且能承受较大的导线张力。干线和干线搭接、干线和支线连接,一般采用异径并沟线夹安装。 钢芯铝绞线采用NLD耐张线夹。干线和干线搭接、干线和支线连接,一般采用异径并沟线夹安装。 绝缘线路在联络开关两侧、分支杆、耐张杆接头处及有可能返送电的分支线的导线上应设置停电工作验电接地环。 拉线安装,穿越高低压线路时必须装设拉线绝缘子,两端连接宜使用予绞丝紧固或线卡紧固,2拉线用钢绞线线径不小于35mm。同时,临近车辆通行和行人较多的拉线,必须按安全规定设置拉线警示套。 在架空线路易遭雷击的区域,架设线路时必须在线路上安装避雷器。 金具、绝缘子型号选用表 类别 支撑绝缘子 耐张绝缘子 拉线绝缘子 绝缘耐张线夹 5 10kV PS-15 SP-15/30 J-9 NEL-10kV 380/220V PS-6 XP-40C-2 NEL-1kV; Q/GDW-15-009-2009 钢芯铝绞线用耐张线夹 绝缘线用跳线线夹 钢芯铝绞线用跳线线夹 验电接地环 NLD JBY JBY JDL-(35-240) - JBY - JDL-(35-240) 断路器、无功补偿及调压器 断路器宜选用真空断路器,内置过电流跳闸保护功能,机构采用一体化的弹簧机构。10kV线路联络和次干线开关选用真空断路器,县域城区10kV分段开关选用真空断路器,农村10kV分段开关选用负荷开关,用户线路选用真空永磁断路器。作为联络的柱上断路器两侧应安装刀闸和避雷器,分段断路器、负荷开关和分支断路器应至少在负荷侧安装刀闸和避雷器。应具备速断保护功能,能迅速切断分支线路和专用用户线路故障,保证主干线非故障段继续供电。 10kV供电半径在15kM及以上的线路,宜在线路主干线1/22/3处安装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其容量一般按线路上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710配置或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在低谷负荷时向系统倒送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应选用自动投切、保护可靠、安装方便,装有远传485数字接口,可同其他远控调度联机,实现在线远方控制。 10kV供电半径在15kM及以上的线路,宜在配电线路主干线1/22/3处安装自动调压器装置,其容量按其安装地点之后考虑5年后配变容量总和的倍考虑。调压范围可根据线路电压实际情况确定,通常有3种调压范围,0%20%、5%15%、10%10。三相自耦自动调压器应选用可靠性高、损耗小、安装方便,装有远传485数字接口,可同其他远控调度联机,实现在线远方控制。 在主干线分段处和分支线“T”接点处安装具备相间短路及单相接地短路指示功能的线路故障指示器。 电缆线路 在架空绝缘线路能够架设的区域严禁使用入地电缆。下户线和接户线可参照执行湖北省电力公司台区低压接户线改造技术规定的规定。 电缆宜选用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kV电缆额定电压为/15 kV,低压电缆额定电压为/1kV。与架空线配合使用时,截面的选择应校验电缆额定电流不小于架空线额定电流。 电缆线路、环网柜、电缆分支箱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电缆敷设分册技术要求。 避雷器 避雷器应选用硅橡胶氧化锌避雷器。 配电台区 配电台区配置的基本原则为: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高压延伸、台区深入负荷中心向四周供电。负荷以居民生活用电为主、住户数少或分散供电区域,宜采用单相卷铁芯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选型应符合JB/T 3837-1996标准11型及以上的低损耗、低噪音、接线组别为Dyn11的节能环保型变压器,100kVA以下选用桶式卷铁芯变压器。 县城区域、城乡结合部、集镇新增单台柱上配变容量不宜大于315kVA,农村新增单台配变容量不宜大于100kVA。 变压器台架宜按配变最终容量一次建成。柱上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开易受车辆碰撞及严重污染的场所。 变压器台架横梁至地面段,所有螺栓必需加装防盗螺帽。上、下接地主引线连铁螺栓必需戴双螺帽。 6 Q/GDW-15-009-2009 采用单杆架设方式,适用于30kVA、50kVA、80kVA容量的配电变压器;采用双杆架设方式,适用于100kVA、160kVA、200kVA、250kVA、315kVA容量的配电变压器。 15M电杆、12M电杆、10M电杆3种杆型单杆架设配变方式 a) 高压引线上横担根据不同杆型安装,横担采用6336的热镀锌角钢,撑铁采用5035的热镀锌角钢。 b) 低压横担根据不同杆型确定安装高度,横担采用6336的热镀锌角钢,撑铁采用5035的热镀锌角钢。 c) 跌落式熔断器支架安装高度距地面米,支架采用6336的热镀锌角钢,撑铁采用5035的热镀锌角钢。 d) 避雷器支架采用-5035的热镀锌扁铁,安装在变压器高压侧箱体上部。 e) 杆上接地引线必须和铁构件焊接,采用-6036的热镀锌扁铁。 f) 变压器和配电箱安装在同一台架不同侧,变压器底部安装高度距地面3米,配电箱悬挂。台架采用米的热镀角钢, 撑铁采用5035的热镀锌角钢,配变固定角钢的长度根据变压器箱体宽度来决定,固定角钢及连接螺栓,变压器厂家随配变提供实物。 g) 电缆支架采用4034的热镀锌角铁,分别安装PPR管的上、中、下三个部位。 h) 三相配变至综合配电箱进线采用YJLV-43150型电缆,配电箱出线均采用YJLV-43120型电缆。变压器低压套管接线柱与进线端连接应采用JDS-A-2型螺杆端子线夹固定,JDS-A-2型螺杆端子线夹变压器生产厂家作为配套配件一并配置。 i) 单相配变至综合配电箱进线采用YJLV-23型电缆,配电箱出线均采用YJLV-23型电缆。变压器低压套管接线柱与进线端连接应采用JDS-A-2型螺杆端子线夹固定,JDS-A-2型螺杆端子线夹变压器生产厂家作为配套配件一并配置。 15M电杆、12M电杆、10M电杆3种杆型双杆架设配变方式 a) 高压引线上横担根据不同杆型安装,横担采用6336的热镀锌角钢。 b) 低压横担根据不同杆型确定安装高度,横担采用6336的热镀锌角钢,撑铁采用5035的热镀锌角钢。 c) 跌落式熔断器支架安装高度距地面米,支架采用6336的热镀锌角钢,撑铁采用采用5035的热镀锌角钢。 d) 避雷器支架采用-6036的热镀锌扁铁,安装在变压器高压侧箱体上部。 e) 杆上接地引线必须和铁构件焊接,采用-6036的热镀锌扁铁。 f) 变压器底部安装高度距地面3米,台架采用14036038的热镀锌槽钢,配变固定角钢的长度根据变压器箱体宽度来决定,固定角钢及连接螺栓,变压器厂家随配变提供实物。 g) 低压综合配电箱安装高度底部距地面2米,台架采用的热镀锌槽钢。 h) 电缆支架采用4034的热镀锌角铁,分别安装PPR管的上、中、下三个部位。 i) 配变至配电箱进线采用不小于YJLV-240型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配电箱出线全部采用不小于YJLV-150型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变压器低压套管接线柱与进线端连接应采用JDS-A-2型螺杆端子线夹固定,JDS-A-2型螺杆端子线夹变压器生产厂家作为配套配件一并配置。 配变低压侧应装置综合低压配电箱。 型号解释:DJ-/-; DJ-综合配电箱 1-标示100kVA以下配变,均不带补偿; 2-标示100kVA配变; 3-标示160kVA-200kVA配变; 4-标示250kVA-315kVA 配变; / S-三相 D-单相 7 Q/GDW-15-009-2009 - B-带补偿 W-无补偿 - P安装配变终端 箱体低压配电单元、无功补偿单元、计量单元三个部分组成,#箱体采用厚度不低于的304不锈钢钢板组成封闭式结构。 计量单元隔室应与其他单元隔离。有关计量的设备、电流和电压线及其连接点均应设置在计量室内。计量单元隔室必须具有防窃电及防盗措施,应安装专用接线盒,并预留防盗签封、挂锁、计量CT及电能表的安装位置。 低压配电单元:TT系统出线采用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TN系统进出线采用塑壳空气断路器,要求使用湖北省电力公司推荐的入网产品。每路出线均配置一组氧化锌避雷器,进线不安装。 低压无功补偿单元采用2组三相共补加1组单相分补方式,2组共补容量相同。补偿单元根据无功功率或无功电流的变化对电容器组按循环投切或程序投切进行自动控制和调整,避免频繁投切,并具备过压、过流、失压、断相、缺相及超温等保护及报警功能。 电容器的投切采用电容投切专用接触器,电容器保护采用小型空气断路器,其投切过程应满足合闸涌流要求,应限制在电容器额度电流的20倍以下。装设单独的补偿回路电源总开关。 DJ-1型箱体采用立式结构,外形尺寸为高9803宽6503深580mm,DJ-2型箱体采用卧式结构,外形尺寸为高7303宽12003深680 mm,DJ-3型箱体采用卧式结构,外形尺寸为高7803宽12503深680 mm,DJ-4型箱体采用卧式结构,外形尺寸为高8803宽14503深680 mm。进线均计量单元隔室侧面下部引入,先穿过计量CT再接入进线熔断器式刀开关。箱体的进出线孔要求折边处理或采取类似防止割伤进出线的措施并提供相应附件。DJ-1型孔径为70 mm,DJ-2、3、4型为100 mm,具体开孔位置见附图。进出线孔必须采取防水、防小动物进入措施。所有配电箱进出线采用侧下进、侧下出方式,1型为一进二出,2、3、4型为一进三出。1型进线为电缆,2、3、4型进线为电缆或绝缘导线。 无功补偿容量选择原则: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应考虑分组投切,要避免于单组容量过大时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频繁投切而造成设备损坏。100kVA以下的配变原则上不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跌落式熔断器应选用开断短路电流能力不小于,可靠性高、体积小和少维护的高品质熔断器,用作柱上变压器的主保护。 低压线路一般采用单相制、三相四线制、三相五线制供电,使用树枝放射状馈供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可采用TN或TT接地方式,同一系统不应采用两种接地方式。 “TT”网络的台区,即低压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其它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低压配电系统应装设漏电总保护和漏电末级保护,对于供电范围较大或有重要用户的低压配电网可增设漏电中级保护。 “TN”网络的台区,即低压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其它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直接电气连接且接地。低压配电系统主干线和各分支线的末端中性线应重复接地,架空线路每回干线的接地点,不应小于3处,接地电阻必须满足规程规定。采用TN-C接地方式的低压配电系统,应装设漏电末级保护,不装设漏电总保护和漏电中级保护。 接地体 a)接地体4根2米5035的热镀锌角铁垂直接地极和24米-6036的热镀锌扁铁水平接地极组成混合接地网,扁铁与角钢接点采用全焊接,焊接时将扁铁本身弯成直角形与角钢焊接,扁铁与扁铁焊接时焊接长度为扁铁宽度2倍,焊点采用防锈漆或沥青漆刷涂。接地体埋深不小于米。 b)本实施细则设定土壤电阻率为1002,理论计算接地电阻为,在实际应用中土壤电阻率必须实测且不大于选用的1002,可采用本实施细则的接地网加工图。土壤电阻率大于选用的1002,扁钢长度和角钢数量应根据计算确定。 4 施工技术要求 8 Q/GDW-15-009-2009 线路工艺要求: 电杆基坑: a)直线杆顺线路方向基坑点偏移量不应超过设计档距5%,垂直方向偏移量不超过50mm。转角杆顺线路方向或垂直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各种杆型不同使用情况下一般水平档距Lh60m,垂直档距Lv80m。 b)电杆最小埋设深度应符合下表: 杆长m 埋深m 8 10 12 15电杆组立: a)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电杆的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杆梢直径的1/2。 b)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杆梢直径。 c)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紧线后不应向拉线反方向倾斜,拉线侧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杆梢直径。 线路横担安装: a)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 b)横担安装应平整,横担端部上下歪斜偏差20mm、左右扭斜20mm。 c)导线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距离不宜小于200mm。 d)同杆架设多回路线路横担担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 导线 架设方式 中压与中压 中压与低压 低压与低压 直线杆绝缘线 分支或转角杆 / (不含集束线) 直线杆裸线 分支或转角杆 045/螺栓连接: a)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螺杆丝扣紧固后预留丝扣:单螺母不应小于2扣,双螺母可平扣。 b)螺栓穿入,水平方向者内向外,垂直方向者下向上。 拉线安装: 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45,如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0。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拉桩杆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拉线穿越线路时应装设绝缘子进行隔离,绝缘子对地距离不小于,离线路不小于。 导线架设: a)中、低压架空绝缘线路的档距不宜大于60m,中压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1km,当耐张段长度在时,必须在中间加停电工作验电接地环。 b)导线的连接不允许缠绕,采用专用的线夹、接续管连接,各相连接段处理应立面平行、对称。 c)铜芯线与铝芯线连接进,应采用铜铝过渡连接。 d)剥离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切销工具,不得损伤导线,切口处绝缘层与线芯宜有45倒角。 e)绝缘线端头、接头进行绝缘护封,不得有导线、接头裸露,防止进水。 9 Q/GDW-15-009-2009 f)导线的安装弛度,同档内各相导线施工误差不超过50mm。 g)低压集束绝缘导线连接点采用带绝缘罩专用并沟线夹,且各相“T”接点顺导线方向的间距不小于150mm,绝缘罩不得磨损、划伤,安装位置不得颠倒,并保持封闭,防止进水。 绝缘线的固定: a)低压绝缘线沿墙敷设时,固定构件档距应不大于6m。 b)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过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再用单股塑料铁线绑扎。 c)低压集束线直线杆采用有绝缘衬垫的悬挂线夹,耐张杆采用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 d)中压绝缘线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及低压绝缘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小于200mm;中压绝缘线与拉线、电杆、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200mm。 e)低压绝缘线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小于100mm;低压绝缘线与拉线、电杆、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50mm。 导线连接: a)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线及无承力线的集束线严禁在同档距内连接。 b)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不应超过一个承力接头。 c)接头距导线的固定点,不应小于500mm。 电缆敷设要求 根据最终条数、施工条件以及初期投资等因数确定其敷设方式和适用范围主要采用下列四种敷设方式: a) 直埋敷设:直埋敷设方式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电缆敷设分册2006年版A模块。 b) 电缆沟敷设:电缆沟敷设方式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电缆敷设分册2006年版C模块。 c) 排管敷设:电缆排管敷设方式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电缆敷设分册2006年版B模块。 d) 架空敷设:架空敷设的电缆应采用钢索布线,钢索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根据跨距、荷重和机械强度选择,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2。钢绞线固定件应镀锌防腐。 电缆头杆上安装部分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 10kV和380V配电线路分册2006年版。 电缆敷设要求在沿途或每个转角处,设置电缆标示牌、警示牌或电缆桩1个。 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连接时,两端必须分别装设避雷器、故障指示器和隔离刀闸。 电缆的金属护套和铠装、电缆支架和电缆附件的支架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满足相关规程要求。 电缆线路若敷设于变电站内或距电气设备的接地网较近处,电缆两端应与变电站内和电气设备的接地网可靠连接,若电缆线路全线敷设,且敷设长度较长、周围无接地网,电缆线路两端应分别设独立接地装置,如电缆线路中间有接头时,应新建可放置下电缆接头的电缆工作井,且接地电阻满足相关规程要求。 台区工艺要求 10kV引下线经高压引下线横担、棒式绝缘子、跌落式熔断器、棒式绝缘子、10kV验电接地环、避雷器、到变压器高压套管接线柱止。10kV引下线必须采用JKLYJ-50/10kV型架空绝缘导线,10kV引下线与10kV引线连结,宜采用绝缘异型并沟线夹,型号 JBY-2,10kV引下线与10kV引线安装应相互垂直。 10 Q/GDW-15-009-2009 跌落式熔断器应安装在高压熔断器支撑架上,并向变压器高压侧倾斜15度, 熔断器必须加装绝缘罩防护。跌落式熔断器上下接线端子与10kV引下线连结应采用SLG-1型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固定。跌落式熔断器至变压器高压套管接线柱段10kV引下线应有一定弧度,三根导线弧度应一致,安装高度应严格按图施工。 10kV引下线必须安装验电接地环,接地环应装在高压跌落式熔断器与避雷器之间的10kV引下线中间,3只验电接地环的安装高度距地面的距离应一致。验电接地环的型号为JDL-。 避雷器应用-6036扁铁安装在变压器高压侧箱体上部, 避雷器加装绝缘罩防护,10kV引下线接入避雷器应采用BJ-10型避雷器穿刺线夹。 双杆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必须确保变压器中心与台架中心一致。单杆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安装在电杆左侧,变压器在与电杆确保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尽量靠近电杆。10kV引下线接入变压器高压套管接线柱应用SLG-1型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固定,变压器低压套管接线柱与进线端连接应采用JDS-A-2型螺杆端子线夹固定。变压器高、低压套管接线柱必需加装绝缘罩,变压器的安装高度应严格按图施工。 变压器固定必须采用双固定方式,分别固定在台架横梁和电杆上。上端固定采用U型环、-6036扁铁、花兰螺丝和双合抱箍配套连接固定在电杆上;下端固定应采用角钢与变压器脚连接固定。 双杆配电箱安装位置必须确保配电箱中心与配电箱台架中心一致。单杆式台区配电箱应用悬挂式安装在电杆右侧,配电箱应尽量靠进台架角钢右侧端。配电箱固定必需用螺栓固定在槽钢上,配电箱的安装高度应严格按图施工。 配电箱进、出线应为侧进侧出。配电箱进线应用绝缘线或电缆接入变压器低压套管接线柱。配电箱出线应用绝缘线或电缆,套PPR管后经电杆用JBY-2型绝缘异型并沟线夹固定在台区低压架空出线端。绝缘线或电缆在PPR管的上端和下端必须将绝缘线或电缆与管壁固定,具体工艺见加工组装图。电缆保护管应宜采用PPR管,管与管连接应采用45度弯头连接。低压出线电缆保护管应从配电箱出口敷设至低压出线横担上端止,并保证上方弯头开口朝下。 台区接地网采用5035的热镀锌角铁垂直接地极和-6036的热镀锌扁铁水平接地极相配合焊接成接地网,扁钢长度和角钢数量应根据土壤电阻率确定,接地体埋深不小于米,接地电阻必须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接地主引线应采用-6036扁钢分别与台架抱箍和接地网焊接,接地主引线分为上引线和下引线,上下引线之间应采用接地连铁连结。接地主引线应刷黑色油漆,下引线距地面600毫米段应刷黄绿相间油漆。 避雷器接地引线应采用-6036扁钢与避雷器下接线柱连结,然后将扁钢用不小于LGJ-35型导线经变压器外壳、变压器横梁与接地主引线相连,避雷器接地引线应用不锈钢扎带固定在变压器横梁上。避雷器接地引线两端应压接纯铝线鼻。引线应横平竖直。 变压器零线及变压器外壳接地引线应采用不小于LGJ-35型导线经变压器外壳、变压器横梁与接地主引线相连,变压器零线及变压器外壳接地引线应用不锈钢扎带固定在变压器横梁上,引线两端应压接纯铝线鼻。引线应横平竖直。 变压器台架横梁至地面段,所有螺栓必需加装防盗螺帽。上、下接地主引线连铁螺栓必需戴双螺帽。 标识管理执行鄂电司生200923号湖北省电力公司10kV及以下城市配电网设施标识管理办法的标准。 10kV导线必须安装相序牌,相序牌宜装在10kV引线和10kV引下线连接点附近,相序牌正面面向跌落式熔断器操作面。 配电台区应安装台区编号标牌,台区编号标牌宜装在台区正面,台区编号标牌位置,台区编号标牌应装在变压器高压侧外壳上,台区编号标牌不得遮挡变压器铭牌。 11 Q/GDW-15-009-2009 低压出线必须安装低压相序牌,相序牌应装在低压电缆线和低压出线连接点附近,相序牌正面面向跌落式熔断器操作面。4块相序牌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配电台区杆塔应分别安装高、低压线路杆塔编号标牌,杆塔编号标牌宜装在台区正面的电杆上,杆塔编号标牌安装高度为杆塔编号标牌底部距地面垂直距离不宜小于米。 配电台区低压电缆应安装台区低压电缆标识,低压电缆标识应标明该电缆的规格、型号、长度及回路编号,电缆标识应挂在低压配电箱内的进出线电缆上。 配电台区应安装安全警示牌,警示牌宜装在台区正面地台架上,警示牌高度为警示牌底部距地面垂直距离不宜小于米。 5 附件 配电箱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 本实施细则编制的组装、加工图 12 Q/GDW-15-009-2009 附件1:配电箱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 编号 箱体尺寸 变压器容量 进 线 元 件 母线型号 熔断式刀开关 熔断器 电流互感器 互感器变比 出线回路数 漏电断路器 出线铜排 避雷器 电流互感器 计量单元 互感器变比 计量功能 低压13 DJ-1/D 高9803宽6503深580mm 单相100KVA以下 TMY-4034 -630/310 160A/250A/400A 150/5、250/5、400/5 一进二出 250A壳架整定至100A、160A、250A TMY-205 / 仅预留安装位置 仅预留安装位置 预留表位和夹具 / DJ-1/S 高9803宽6503深580mm 三相100KVA以下 TMY-3033 -250/310 63A/100A/160A 50/5、75/5、150/5 一进二出 DJ-2/S-W 高7303宽12003深680mm 三相100KVA TMY-3033 -250/310 200A 150/5 一进三出 DJ-2/S-B 高7303宽12003深680mm 三相100KVA TMY-3033 -250/310 200A 150/5 一进三出额定电流100A TMY-205 / 仅预留安装位置 仅预留安装位置 预留表位和夹具 和 出线 元件 100A壳架整定至32A、63A、100A 额定电流100A TMY-153 / 仅预留安装位置 仅预留安装位置 预留表位和夹具 / TMY-205 / 仅预留安装位置 仅预留安装位置 预留表位和夹具 / 电容器型号 Q/GDW-15-009-2009 无功功率补偿单元 投切接触器 控制器 容量 箱内装设 / / / 防凝露装置 / / / 防凝露装置 / / / 防凝露装置 CJ19系列 厂家型号 2组共补1组分补 防凝露装置 编号 箱体尺寸 变压器容量 进 线 元 件 母线型号 熔断式刀开关 熔断器 电流互感器 互感器变比 出线回路数 出线 元件 漏电断路器 出线铜排 避雷器 计量电流互感器 DJ-3/S-W 高7803宽12503深680mm 三相160-200KVA TMY-404 -400/310 300A/400A 300/5 一进三出 250A壳架整定至250A TMY-205 / 仅预留安装位置 DJ -3/S-B 高7803宽12503深680mm 三相160-200KVA TMY-404 -400/310 300A/400A 300/5 一进三出 250A壳架整定至250A TMY-153 / 仅预留安装位置 DJ-4/S-W 高8803宽14503深680mm 三相250-315KVA TMY-406 -630/310 500A/630A500/5 一进三出 DJ-4/S-B 高8803宽14503深680mm 三相250-315KVA TMY-406 -630/310 500A/630A500/5 一进三出 400A壳架整定至 400A壳架整定至25OA、350A 25OA、350A TMY-304 / 仅预留安装位置 TMY-304 / 仅预留安装位置 14 Q/GDW-15-009-2009 单元 互感器变比 计量功能 仅预留安装位置 预留表位和夹具 / / / / 防凝露装置 仅预留安装位置 预留表位和夹具 和 CJ19系列 厂家型号 / 防凝露装置 仅预留安装位置 预留表位和夹具 / / / / 防凝露装置 仅预留安装位置 预留表位和夹具 和 CJ19系列 厂家型号 2组共补1组分补 防凝露装置 低压无功功率补偿单元 电容器型号 投切接触器 控制器 容量 箱内装设 补偿容量于变压器容量对应表 序号 1 2 3 15 变压器容量KVA 100 160200 250315 共补容量Kvar 6+6 12+12 20+20分补容量Kvar 3 5 5 备注 补偿容量约为配变容量的15%为基准 补偿容量约为配变容量的15%为基准 补偿容量约为配变容量的15%为基准 Q/GDW-15-009-2009 附件2: 本实施细则编制的组装、加工图 序号 1 10kV线路走向示意图 2 10kV线路平面走向示意图编制说明 3 台区低压线路走向示意图 4 台区低压线路走向示意图编制说明 线路部分: 1 编 制 说 明 2 梢径190杆10kV线路10及以下小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3 梢径190杆10kV线路终端杆安装示意图 4 梢径190杆10kV线路15-6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5 梢径190杆10kV线路15及以下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6 梢径190杆10kV线路三角直路分支杆安装示意图 7 梢径190杆10kV线路60-9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8 梢径230杆10kV线路15-6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9 梢径230杆10kV线路15及以下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10 梢径230杆10kV线路三角直路分支杆安装示意图 11 梢径350杆10kV线路终端杆安装示意图 12 梢径350杆10kV线路60-9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13 单杆双侧带隔离刀闸真空断路器安装图 14 单杆单侧带隔离刀闸真空断路器安装图 15 双杆双侧带隔离刀闸真空断路器安装图 16 梢径150杆380V线路10及以下小转角直路杆安装示意图 17 梢径150杆380V线路15及以下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18 梢径150杆380V线路终端杆安装示意图 19 梢径150杆380V直路分支杆安装示意图 20 梢径150杆380V线路15-6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21 梢径150杆380V线路60-9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22 梢径150杆380V水平直路平行集束分支杆安装示意图 23 梢径150杆380V平行集束分支杆安装示意图 图 纸 名 称 图 号 附1 附2 附3 附4 TD-X09-0101-00 TD-X09-0101-01 TD-X09-0101-02 TD-X09-0101-03 TD-X09-0101-04 TD-X09-0101-05 TD-X09-0101-06 TD-X09-0101-07 TD-X09-0101-08 TD-X09-0101-09 TD-X09-0101-10 TD-X09-0101-11 TD-X09-0101-12 TD-X09-0101-13 TD-X09-0101-14 TD-X09-0101-15 TD-X09-0101-16 TD-X09-0101-17 TD-X09-0101-18 TD-X09-0101-19 TD-X09-0101-20 TD-X09-0101-21 TD-X09-0101-22 序号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16 Q/GDW-15-009-2009 序号 图 纸 名 称 图 号 TD-X09-0101-23 TD-X09-0101-24 TD-X09-0101-25 TD-X09-0101-26 TD-X09-0101-27 TD-X09-0101-28 TD-X09-0101-29 TD-X09-0101-30 TD-X09-0101-31 TD-X09-0101-32 TD-X09-0101-33 TD-X09-0101-34 TD-X09-0101-35 TD-X09-0101-36 TD-X09-0101-37 TD-X09-0101-38 TD-X09-0101-39 TD-X09-0101-40 TD-X09-0101-41 TD-X09-0101-42 TD-X09-0101-43 TD-X09-0101-44 TD-X09-0101-45 TD-X09-0101-46 TD-X09-0101-47 TD-X09-0101-48 TD-X09-0101-49 TD-X09-0101-50 TD-X09-0101-51 TD-X09-0101-52 序号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24 梢径150杆380V平行集束15及以下小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25 梢径150杆380V平行集束15-3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26 梢径150杆380V平行集束大于3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27 梢径150杆380V平行集束终端杆安装示意图 28 梢径190杆380V线路10及以下小转角直路杆安装示意图 29 梢径190杆380V线路15及以下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30 梢径190杆380V线路终端杆安装示意图 31 梢径190杆380V直路分支杆安装示意图 32 梢径190杆380V线路15-6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33 梢径190杆380V线路60-9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34 梢径190杆380V水平直路平行集束分支杆安装示意图 35 梢径190杆380V平行集束分支杆安装示意图 36 梢径190杆380V平行集束15及以下小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37 梢径190杆380V平行集束15-3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38 梢径190杆380V平行集束大于30转角杆安装示意图 39 梢径190杆380V平行集束终端杆安装示意图 40 拉线安装示意图 41 380V墙体支撑平行集束导线直路安装示意图 42 380V墙体支撑平行集束导线终端安装示意图 43 380V平行集束导线下户线安装示意图 44 380V平行集束导线引下集装表计安装示意图 45 380V电缆下户线安装示意图 46 380V电缆引下集装表计安装示意图 47 螺栓制造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