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养技术大学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1342137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22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蝎养技术大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蝎养技术大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蝎养技术大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农书屋 、概述()蝎子的种类,分布与人工饲养历史蝎子,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的统称。据统计,蝎子在世界各地共有6科、70属,约1000余种,我国分布有15种以上,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为东亚钳蝎。在我国,蝎子以长江以北地区居多,主产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等省。山东山区农村素有野外采集和饲养山蝎的习惯,目前养殖规模大有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对东亚钳蝎的人工养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但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有关钳蝎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知识,因而收效甚微。进入70年代以后,山东省有关人员开始承担人工养蝎的科研课题,经过十余年的观察,初步摸清了蝎子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规律、繁殖规律和生态要求,并开始探索无休眠期饲养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以后,又对蝎的生活习性、食性、生殖、生态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初步解决了人工养殖的饲料、生长发育环境和冬眠解除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无休眠养殖技术的研究,使蝎子的生长周期由野生条件下的34年才能完成1代,缩短至1年左右就可完成1代,繁殖次数也由野生条件下的每年只产1胎,增加到每年能稳产2胎,幼蝎成活率提高到了50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在山东、河南等地区的野生蝎主产区,出现了第1次人工养蝎热潮,但由于当时大部分养殖户还没有完全掌握基本的养蝎技术,加之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所以真正获得成功并坚持下来的为数甚少。自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蝎业又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养蝎专业户的养殖经验日渐丰富,养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配套完善。在山东省各地农村,涌现出了不少养蝎技术骨干和专业户。目前,我国的养蝎业正在向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二)蝎子的经济价值1药用价值蝎子是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认识到蝎子是人类防治疾病的良药,并已投入到临床应用,这在诗经、开宝本草以及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蝎子由于大多取完整干燥的全体人药,故医学上称之为“全蝎”或“全虫”,也有些地方称其为链蝎、剑蝎、主簿虫、趸尾虫等。其味辛、性平、有毒,能镇痛、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可应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癫痫抽搐、风湿痹痛、偏头痛、破伤风及瘰疬、疮疡、肺结核、破伤风、顽固性湿疹、皮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目前,以全蝎配伍的药方有上百个,用全蝎配成的中成药有60余种,如大活络丹、再造丸、牵正散、中风回春丸等均以全蝎为主要成分。另据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蝎毒中的毒蛋白不仅含量高,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对心脏病、癌症、性病等疑难杂症也有很好的疗效。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全蝎药用价值的认识、对蝎毒的提取及使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此,人们对蝎子的需求量也就逐年增大,以人工养殖无疑是弥补蝎子来源不足的必由之路。2食用价值除药用外,蝎子还可以作为滋补食品用。其中之一的蝎酒,就是用全蝎加白酒浸制而成,并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的功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之人们对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许多人的目光已从食用营养补品投向保健食品,而蝎子则首当其冲地被作为美味佳肴,成为各大宾馆、酒店的一道名菜,并深受中外宾朋的青睐。3其他用途(1)保健晶开发:目前,以蝎子为主要原料的各种保健品应运而生,如“中华金蝎酒”,“蝎精口服液”,“全蝎胶囊”,“中华蝎补膏”等,市场销售情况颇好。(2)制作工艺品:用蝎子做成的工艺晶生动、新颖、奇特,深受现代青年人的喜爱。国内也有人将其用树脂材料包埋制成观赏品,在美国有人将其制成圣诞礼品馈赠亲朋好友。(三)人工养蝎的前景与效益分析从我国人工养蝎的发展历史来看,80年代初期以前,主要是为了满足药材市场的需要。自80年代中期以后,除少量继续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外,大量全蝎产品是作为食品和保健滋补品来消费的。 由于蝎子繁殖较快,1年能产两胎,每胎可产仔蝎2050条,所以蝎子的产量也是逐年增加,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假如每立方米空间投养600条种蝎,则到第2年最少可繁殖商品蝎1万条,能制成干蝎约10千克。国家收购价每千克400元左右,扣除各种费用(如引进种蝎、设施投资、饲料等)3000元,纯收入最少可达1000元;利用业余时间养蝎,一个人可管理10立方米空间的蝎子,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人工养蝎是国家“星火计划”的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国家规定长期免征税款。人工养蝎技术,一般人通过短期学习很快就能掌握,蝎及蝎产品不用担心销路,是比较保险的家庭副业。因此,人工养蝎已在全国不少省、市得到迅猛的发展,被广大农民朋友认为是一项占地小、投资省、用工少、收入可观的新兴致富门路。人工新法养蝎经济效益分析:采用人工新法养殖一只雌蝎1年产2胎,每胎2040条。如按公、母1:3搭配,引种1000条,年产仔:750(母)2(胎)30(条)=45000条,按成活率65计,出生后仔蝎饲养812个月后即可得商品活蝎:45000条651000条千克=2925(千克),按一般市场回收价格380元千克算,可收入11115元。扣除各种费用:5000元(种苗)+200元(建池等)+900元(饲料)+1000元(人工等)=7100元,获纯利4015元。目前国内市场药用干品蝎子价格一路上扬。例如,目前在广州市场,作食疗和菜肴食用的鲜活蝎子,每千克为440500元;而在药材市场作药用的干品蝎子,视规格质量不同,每千克售价高达8001000元,有的药店还卖到1200元左右。鲜活蝎子在一些农贸市场仍经常短缺。从国际市场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文化也迅速走向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每年从我国进口全蝎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有关方面预测,在今后若干年内,蝎子市场价格还会上升。而据了解,蝎子在我国一些地方人工繁殖种苗和成蝎养殖均已先后获得成功,并获较好经济效益。因此,各地可积极研究开发蝎子养殖,这对满足市场需要,增加地区和养殖户经济收人,都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致富项目。蝎子养殖具有诸多优势便利条件。例如,立体养殖模式的建立可以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上建立养殖量较大的养殖厂;人工投入不受其他劳动时间的影响;投资规模大小均宜;蝎子自身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对食物利用率高,排粪量较小,维护自身生存环境的能力强;繁殖速度快,适合于高群体数量饲养等。 总之,全蝎作为我国稀有的中药材,其产量仅能满足国内医学需求的30左右,而人们的食用量却在逐年猛增;从国际市场看,人工养蝎也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养殖业。实践证明,养蝎投资少,用工省,技术容易掌握,经济效益高,市场风险性小。所以,人工养蝎大有前途。二、蝎子出生物学特性(一)蝎子的外部形态东亚钳蝎的整个身体极似琵琶状,全身表面为高度几丁质化的硬皮。蝎体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图1),即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头胸部和前腹部合在一起,称为躯干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分节,呈尾状,又称为尾部。雌蝎体长约52毫米,雄蝎体长约48毫米,尾略长于躯干。躯干的背面、尾的第5节和毒针的末部呈灰褐或紫褐色,其余部分均为橙黄色,腹面呈灰黄白色。1头胸部头胸部又称前体,较短。头与胸愈合,前窄后宽呈梯形,背面图1东亚钳蝎有坚硬的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并有数条纵脊。近中央处的眼丘上有1对中眼,两前侧角各有排成一斜列的3个单眼。蝎子的头胸部由6节组成,故有6对附肢:1对螯肢、1对触肢、4对步足。螯肢(图2)亦称口钳,可将捕获物撕裂、捣碎,有助食作用。触肢(图2)又称钳肢、脚须,由6节组成:即基节、转节、腿节、胫节、掌节(有一不动指和可动指作捕取食物和感触之用)。4对步足生于两侧,为行动器官。步足分7节,分别是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其末端有2爪和1距。步足的后一对均比前一对长,即第1对最短,第4对最长。4对步足的基节相互紧密连接形成了头胸部的大部分腹壁。螯肢、触肢的基节和第1一2对步足基节的颚叶包围成口前腔,口位于口前腔的底部。第34对步足的基节间有一略呈五角形的胸板。2前腹部前腹部又称中体,较宽,由7节组成。背板中部有3条纵脊。第1节腹面有2片半圆形的生殖厣(生殖腔盖),下面为生殖孔。第2节腹面两侧各有一栉板,为短耙状,呈“八”字形排列,上有丰富的末梢神经,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栉板有齿,一般为19或21个(雌性为19个,雄性21个)。第37体节腹板较大,在两侧有侧膜与背板相连。侧膜有伸缩性,因而腹部可舒张或缩小。第36节腹面的左右各有1个圆形书肺孔,分别与相应的书肺相通,是外界与体内气体交换的通道。第7节呈梯形,雕舶纠前宽后窄,连结后腹部。3后腹部后腹部又称末体或尾部,细长如尾状,呈橙黄色,由5节组成,能向上和左右卷曲,但不能向下弯曲。各节背面有中沟,背面至腹面还有多条齿脊。第5节最长,深褐色,其腹面后缘节间膜上有一开口,为肛门。第5节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内有1对白色的毒腺。尾节最后方为一尖锐毒针,毒针近末端靠近上部两侧各有1个针眼状开口,与毒腺管相通,能释放毒液,有麻醉动物和毒死动物的作用,是御敌自卫和攻击对方的武器。(二)蝎子的内部构造蝎子各体节由背板和腹板组成,各节有节间膜相连,能自由伸缩。体腔内有生殖、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感觉器官,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图3)。后肠腹神经索图3蝎的解剖1生殖系统生殖系统的四周皆被消化腺的盲囊所包围。生殖器官的开口(生殖孔)位于前腹部第1节的腹面,外有生殖厣覆盖。雄蝎生殖系统有精巢1对,呈梯形管状。精巢形成的精子通过输精管通人膨大的贮精囊,再通人生殖腔,经雄孔通体外。有一个与生殖腔相通的小附属腺,1个柱状的圆柱腺和1个小的精荚腺。精荚腺中有时可见到雏形的精荚。与贮精囊相连的一个盲囊也是附属腺(图4)。雌蝎生殖系统卵巢呈梯形网状,由3根纵管和5对横管相连而成,其周围有圆形的卵。卵巢前方两侧由短输卵管通人膨大的纳精囊,然后汇合到生殖腔,经雌孔通体外(图5)。2消化系统蝎子的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管和唾液腺组成。消化管分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食道下方有团葡萄状的唾液腺,蝎子进食时,唾液腺能分泌消化液,并将其吐出体外,在体外将食物消化成肉糊状,而后吮吸人前肠。中肠位于前腹部中央,肠壁的上皮细胞可分泌消化液,促进食物分解。中肠是蝎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后肠位于后腹部中央,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蝎子前腹内部,有一串串褐色葡萄状腺体,这是储存营养的盲囊。盲囊的大小不固定,它与发育程度有关:蜕皮前蝎子肥胖时,盲囊就肥大;蜕皮后由于营养转化,盲囊就瘦小得多;孕蝎在卵子发育阶段,盲囊占去绝大部分空间,而临产前则收缩得很小。3呼吸系统呼吸主要靠书肺进行,书肺位于第36腹节的书肺孔里面,每节1对,共4对。书肺具有一个坚韧的囊,它是由腹壁内陷褶皱重叠形成的。书肺孔是蝎体交换空气的通道。通过肌肉的舒张和收缩,书肺吸人外界新鲜空气中的氧气,通过书肺中的微血管进入心脏,供应全身,同时排出二氧化碳。4循环系统蝎子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比较发达。在蝎子的前腹部背板下面,可见到1条乳白色管子有规律地搏动,这就是蝎子的心脏。蝎子的心脏共分8室,每室有1对心孔,前后各通出一条大动脉。血液无色,在体腔内流动,由于心脏的不断跳动和前腹部的胀缩,血液循环不止。血液在输送氧气的同时,还传送各种酶和激素,对蝎子的机体起调节作用。5排泄系统蝎子的排泄系统由2对马氏管组成。马氏管细长壁薄,开口于中肠和后肠连接处。其游离端闭合,浸浴在血液中,可从血液中吸收各种代谢产物,将其送人后肠,混入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6神经系统主要由脑神经节、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较为简单。脑神经节又称咽上神经节,不发达,呈双叶形,位于食道的背面,分支到触肢和步足。咽下神经节由1对粗而短的围咽神经与脑神经节相连。腹神经索呈索状,是由咽下神经节向后伸出的纵神经,具有7个腹神经节。从中枢神经还有许多分支,分别到达眼、栉板、附肢和生殖厣等处,纵贯全身,支配蝎子的运动、捕食、交配、产仔、蜕皮、排泄等活动。7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包括眼、触毛、栉齿突。蝎子有1对中眼和3对侧眼,但视觉迟钝、畏光,基本上没有搜寻、跟踪、追捕及远距离发现目标的能力,但能在黑夜中行走和捕食。蝎子全身表面遍布触毛,以附肢表面最多。腹部各体节相接处的凹陷裂缝上都盖有一层薄膜,其表皮下有感觉细胞和毛状突起,这些都是灵敏的感觉器。因此,蝎子对噪音、震动都有感觉。蝎子的栉板富含丰富的末梢神经,有触觉、识别异性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三)蝎子的雌、雄鉴别蝎子雌、雄异体,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雌蝎个体比雄蝎长,雄蝎体长约48厘米,而雌蝎体长在52厘米以上。雌蝎触肢的钳细而长,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之比为25:10;雄蝎触肢的钳粗而短,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之比为21:1.0。 触肢可动指的基部不同,雄蝎该部位的内缘有明显隆起,而雌蝎不明显。雌蝎的躯干宽度超过尾宽的2025倍,而雄蝎不到2倍。雌蝎胸板的下边较宽,而雄蝎较窄;雌蝎的生殖厣较软,雄蝎的较硬。雌、雄蝎的栉板齿数不同,雄蝎一般为21个,雌蝎为19个。(四)蝎子的自然生活习性1蝎子的生活史(1)蝎子的一般生活史:一般地讲,东亚钳蝎具有较强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是非常顽强的。例如,野生蝎若在温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即使缺食1年仍不至饿死。常温下,蝎子从仔蝎到成蝎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蝎子的繁殖期为45年,每年产1胎,寿命高达78年,产仔期约5年。在自然条件下的人工养殖蝎与野生蝎的生活史基本相同,且由于家养蝎受到人为的保护和管理,因而其一般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优于野生蝎。而创造恒温(2638)条件,可以部分地改变蝎子的生活习性,且一年四季均能生长发育,各龄期的蜕皮间隔时间也明显缩短,从仔蝎到成蝎只需810个月,交配过的雌蝎34个月便可繁殖1次,全年能繁殖23次,养蝎的效益可明显增加。蝎子具有变温动物的共同特性,即在1年的生长发育周期中,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人工养蝎时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一特点,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加以掌握,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野生蝎在自然状态下,1年中可分为生长期、填充期、休眠期、复苏期4个阶段。生长期:从“清明”到“白露”(150160天),是蝎子全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好的阶段,故称为生长期。每当“清明”前后,气温逐渐回升,气候逐渐转暖,昆虫开始复苏出蛰,野生蝎的天然适口食物随之逐渐增多,蝎子的消化能力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不断增强,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也日渐加大。在此期间,以“夏至”至“处暑”活动最为活跃,取食量增大,新陈代谢最为旺盛,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高峰时期。蝎子的交配和产仔也大都是在此期间进行的。填充期:从“秋分”至“霜降”期间(4550天),是野生蝎积累和贮存营养,为进入冬眠进行生理准备的阶段,故称为填充期。自“秋分”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野生蝎在此期间食量大增,尽量饱食,并将摄取的营养转化为脂肪贮积起来,以便供给冬季休眠期和来年夏苏期内所需的营养消耗。休眠期:“立冬”至“雨水”期间(120130天),野生蝎的生长发育完全停滞,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进入蜷伏休眠状态,以安全度过不良环境条件,故称为休眠期或蛰伏期。秋末冬初,野生蝎即停止采食等活动,大多数个体转移并潜伏于距地表3080厘米深的窝穴内,缩拢起触肢与步足,尾部上卷,蛰伏越冬。复苏期:从“惊蛰”至“清明”(3050天),此时严冬已过,暖春将临,处于休眠状态的野生蝎开始苏醒出蛰,故称为复苏期。“惊蛰”以后,气温开始上升,野生蝎便由静止状态逐渐转入活动状态,此过程即为复苏。但由于早春气温偏低且昼夜温差较大,这时蝎子的消化能力和代谢水平还较低,其活动时间和范围也都不大,除白天晒暖时间逐月有所增长外,夜间很少出窝活动。此时蝎子只能凭借躯体所具有的吸湿功能从环境中吸收少量的水分,利用填充期所贮积的营养物质和食人少量的风化土来维持生命。(2)蝎子的个体发育:个体生长:蝎子的生殖方式为卵胎生(或称为假胎生),从仔蝎自母体内产出到发育为成蝎,虽不经历变态过程,但需要经过6次蜕皮。在我国北方地区,野生状态下的东亚钳蝎完成这一生长发育周期,大约需要近3年的时间。幼蝎的个体生长发育是与蜕皮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蜕一次皮,幼蝎体长便迅速增加,体重和体积增大,体色也随之有所变化。野生状态下或自然条件下养殖的母蝎,一般于7月中旬至8月初繁殖产仔,幼蝎自母体内产出,即表示新一世代生活史的开始。刚出生的幼蝎称为1龄蝎,以后每蜕一次皮即增加1龄,经过6次蜕皮后,即变成7龄蝎,也就是成蝎。幼蝎刚出生时身体很小,体长1厘米左右,体重约002克,体柔软、略显肥胖,呈乳白色,附肢及后腹部(尾部)折叠于身体腹面,以后很快相继展开,呈现出蝎的形状。一般气温在2528时,幼蝎从出生至第1次蜕皮约需5天;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仅需3天左右即从1龄进人2龄。2龄蝎较工龄蝎的体形和体色均发生明显变化。首先是体色变深,由原来的乳白色渐渐转变为淡黄至淡褐色;同时体形变得细长,体长增至15厘米左右,体重达到0025克左右。2龄阶段延续时间大约为2个月,直到9月下旬前后开始进行第2次蜕皮。整个2龄期间,蝎体变化不大,只是体粗和体重有所增加,体色有所加深,身体各部分的特征更明显一些。体色变为褐色后,再过57天,幼蝎便离开母蝎背部独立生活。这时,幼蝎的活动能力增强,尾针可以蜇刺,并能排出少量毒液,有捕食小虫的能力,可在夜间四处活动,捕获食物。2龄向3龄转变的时间为9月下旬,体长即由15厘米增加到2厘米左右,体重也增加到大约05克。由于3龄蝎变得比较活泼,捕食能力增强,取食量增加,所以身体迅速增长,体重也随之明显增加。3龄幼蝎在40天左右吃肥贮积足够的营养准备越冬。10月下旬进入冬眠,翌年清明前后起蛰,5月以后随气温升高,幼蝎进食又达到一个高峰。至翌年67个月,体重达到高峰,又准备第3次蜕皮。 经过第3次蜕皮后,即进入4龄阶段。此时,体色转变为灰褐色,体长达273厘米,体重达081克。同年89月再进行第4次蜕皮,长成5龄蝎,体长增加至约35厘米,体重也进一步增加,然后进入冬眠。第3年,5龄蝎于67月份蜕一次皮,变成6龄蝎,体长增至445厘米;9月前后蜕最后一次皮,变为了龄蝎,即长成成蝎,体长达到5厘米左右。成蝎以后不再蜕皮,因此体长也不再增加,但体形可以变粗,体重也可略有增加。一般到第3年末即达到性成熟,到来年夏天开始繁殖。与一般动物不同,蝎子在个体生长过程中体长随蜕皮呈跳跃式增加,而体重则是呈渐进增长的(表1)。据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蝎龄。蜕皮现象:蜕皮是蝎子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生长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生长行为。个体生长结束,蜕皮也随之停止。与其他节肢动物(如昆虫等)一样,尽管蝎子的蜕皮是必然的,但也必须具备适宜的先决条件,才能发生正常蜕皮现象。首先,要有充分的营养,这是保证蝎体正常生长发育、贮存能量、积累养分和体积增大的关键。若营养不当,幼蝎的生长发育就会变得迟缓,蜕皮的时间也相应推后。其次,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当日平均气温在2535、土壤湿度10一15时,对蝎子的蜕皮最为有利,高温高湿不利于蜕皮,甚至造成死亡。三是密度要适中,蝎口密度过大时,往往会造成蜕皮时间不集中,且密度越大,蜕皮时间差异亦越大,甚至发生群体内互相残食的现象。所以,在人工养殖时,尤其要注意密度管理。蝎子在蜕皮前,一般均有明显的征兆。多数情况下,大约在蜕皮前1周即停止取食,活动明显减弱,皮肤粗糙,体节明显,腹部肥大,并进人一种半休眠状态。但是,1龄蝎由于尚未离开母体,其蜕皮活动比较特殊,1龄蝎蜕皮时,用尾刺钩住母体的体节间隙,头部朝下倒悬,随着体躯的不断扭动,迫使头胸部的旧表皮首先破裂,然后借体躯继续扭动及重力作用,逐渐蜕出整个蝎体,并自母体掉落在地面上,顷刻又爬上母背。以后的各次蜕皮则主要借助外物进行。蜕皮时,蝎常用步足抓住石块、砖瓦、泥土等作为固着点,并借肌肉的收缩产生躯体扭动,使旧表皮白头胸部背面首先开裂,将头胸部先蜕出,然后依次蜕出前胸部和后腹部。刚蜕皮后的新一龄蝎体明显增大,身体柔软并有光泽,肌肉纤嫩,抗逆力差,极易遭受天敌或其他蝎子的侵袭和残食。蝎子蜕皮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小时以上。幼蝎的第1次蜕皮时间较整齐;以后几次蜕皮,常由于生活条件的差异,个体间生长发育极不一致,造成蜕皮时间参差不齐,多的甚至相差3个月以上。 而恒温养蝎、常温养蝎与野生蝎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基本上改变了蝎子的生长时间和繁殖周期。在恒温饲养中,蝎子的寿命一般为34年,受精卵在卵巢中发育成熟大约需70天,成熟的卵再经过40天左右的胚胎发育期,继而以仔蝎形态分娩。分娩时间一般为50120分钟不等,仔蝎在45小时至80小时基本上完成第1次蜕皮。第1次蜕皮时间显得特别整齐,后隔36天开始出现第2次蜕皮,进人3龄蝎,但此次蜕变可明显地分辨出其仔蝎发育的快慢,有的竟相差10余天。其后每隔2个月左右幼蝎蜕变一次。从初生幼蝎到成蝎一般生长期在8一直0个月左右。由于每只蝎子的生理状况不一,另外再加上管理环节上的原因,生长期最多可相差23个月,这也是筛选品种优劣的先决条件。一只成熟的雌蝎,1年最多可产3次仔,两年时间可产5次,但一般产仔45次后,则出现老化现象。行为发育:蝎子的行为发育是与个体生长同步进行的,因此它也是个体发育的组成部分。1龄蝎自母体产出后,并不在地面上生活,更不具捕食的能力,而是趴在母蝎背部,靠继续消耗自身胚胎发育残存的卵黄营养为生。幼蝎在母体背部常头端向外,整齐地排列于两侧。1龄蝎身体弱小,活动微弱,只有时轻轻蠕动,而无明显的爬行动作。此时幼蝎若掉离母体,常很快死亡。蜕皮后的2龄蝎,由于在蜕皮过程中纷纷自母背落下,因此蜕皮后又迅速爬回到母背上,体色变为褐色后再经1周左右,离开母体独立生活。此时的2龄蝎活动能力已大为增强,既能在夜间外出,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独立安家落户,又可借助尾刺,螫刺猎物或进行自卫。2龄蝎食欲旺盛,可全天进食,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常发生互相残杀的现象。3龄蝎即进入取食的高峰期。在野生状态下,到了9月下旬至10月上旬,3龄蝎食欲极强,食量增加,为准备越冬积累营养。由此可见,从刚出生的1龄蝎和蜕皮后的2龄蝎,从趴背到下地活动,从不能取食到能主动捕食,蝎子即完成了其基本行为的发育。除此之外,蝎子的生殖行为要待7龄(成蝎)后才发育完全。2影响蝎子的环境条件影响蝎子生活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影响蝎子生活的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但其中起着基本作用的是温度和湿度,各种气候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蝎子的发育速度、生殖率、成活率、行为、发育周期、种群数量变动,是其生活的必需条件。(1)温度:蝎子属于变温动物,其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热能的来源,主要是太阳的辐射热,其次是由本身代谢所产生的热能,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蝎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适温区:也称为有效温区。在此温区内蝎子的生命活动都可正常进行。但其发育的速度则有所差异,所以又可分为以下3个温区:高适温区:在此温区内,蝎子的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慢。此温区的上限,称为最高有效温度,达此温度,蝎子的繁殖力就会受到抑制。最适温区:在此温区内蝎子发育速度适宜,并随着温度升高而加速,寿命适中,繁殖力最大。低适温区:在此温区内蝎子的发育速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慢,繁殖力也随之下降,甚至不能繁殖。此温区的下限,称为最低有效温度,只有高于这一温度,蝎子才开始发育,故称为发育始点温度。临界致死高温区:在此温区内,由于不适宜的高温,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明显抑制。如高温持续时间过长,蝎子呈热昏迷状态或死亡;如在短时间内温度恢复正常,蝎子仍可恢复正常状态,但部分机能可能受到损伤,特别是生殖机能最敏感。蝎子的死亡取决于高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致死高温区:在此温区内,蝎子经过较短的时间后便死亡。其上限温度称为最高致死温度,是理论上的最速致死高温。临界致死低温区:在此温区内,蝎子呈冷昏迷状态。如持续时间较短,当温度恢复正常时,蝎子可恢复正常状态;如持续时间过长,也可造成死亡。蝎子的死亡取决于低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致死低温区:在此温区内,蝎子一般经过一定时间便会死亡。其下限温度称为最低致死温度,是理论上的最速致死低温。蝎子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生理生态(如生长发育期、休眠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季节、场所、外界温度变化速率等),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蝎子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表现,也称为蝎子的温度生态可塑性。蝎子对温度的要求: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大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638之间。气温在3538,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就会死亡(表2)。从表2可看出,蝎子的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在3538之间。因此,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高温和低温对蝎子存活的影响:高温和低温对蝎子存活影响很大,是蝎子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高温与耐热:当蝎子进入高温致死温区时,经较短的时间即死亡。蝎子一般在超过43的情况下迅速死亡,但因种类和生活环境不同致死高温亦有所不同。此外,同种蝎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忍耐能力也不相同。高温可以抑制蝎子的发育,使其体重减轻,死亡率增加,或引起发育不全,体小,或性腺发育受到抑制,不孕卵数量增多等。高温对蝎子的致死原因主要有:温度升高引起体内水分过量蒸发而使蝎子死亡。但在自然界这一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蝎子致死除受高温强度、持续时间、体壁保水机制等影响外,还与环境湿度密切相关。高温使蝎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致死。蛋白质变性温度的高低与含水量有关,蛋白质含水量多时,变性温度低;含水量少时,变性温度高。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高温能破坏细胞的线粒体,抑制酶、激素的活性;高温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理过程的不协调,如不能供应足够的氧气,不能排泄更多的代谢产物而引起中毒,以及造成神经系统的麻痹等。低温与耐寒:蝎子冬蛰的安全温度是1一3,如降至02,半个月内即被冻死。蝎子在低温致死温区内,经一定时间亦将死亡。但蝎子耐寒力比耐热力强,即蝎子忍受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能力相对较强。这主要是蝎子的体液内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等化学物质,与原生质形成一定的有机结构,使其体液可以忍受0以下的一定低温而不结冰。不同蝎子种类、同种蝎子的不同发育阶段、体内生理状态、生活条件(不同季节)、降温的速度等,都可影响蝎子过冷却点的高低。如蝎子体内脂肪、糖类的累积和游离水的减少及结合水的增多,都可使结冰点和过冷却点的温度降低而增强耐寒性。所以,蝎子过冷却点高低是其耐寒力的重要标志。低温对蝎子致死原因,因蝎子种类和低温强度、持续时间而不同。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不太低的低温下(如0左右及以上),一些耐寒力弱的蝎子体内养分逐渐消耗,体质虚弱,生理失调,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恢复而死亡。二是在0以下很低的温度下,蝎子致死的原因主要是体液结冰的机械损伤作用和原生质变性,一些耐寒力较强的种类多属此种情况。温度对蝎子繁殖的影响:蝎子繁殖也要求一定的适温范围,但该范围较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窄,一般接近于蝎子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蝎子的繁殖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3041对雌蝎孕卵及胚胎发育最适合,2738对产仔最适合,2024即不产仔;2536对雄蝎发育最适合。蝎子的成虫在较低的温度下虽能生存,寿命也较长,但其性腺不能发育成熟,不能交配产卵,或产卵极少而多为不孕卵;在过高温度下,成虫寿命短,特别是雄虫精子不易发育形成,或失去活力,也影响交配行为,而引起雌虫产下过多的为未受精卵。(2)湿度和降水对蝎子的影响:湿度实质上就是水的问题。水分是蝎子维持生命活动的介质,如消化作用的进行,营养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出,以及体温的调节等都与水分直接相关;同时水也是影响蝎子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环境因素。蝎子获得、散失和调节水分的途径:蝎子对水分的获取主要有3个途径,第一,通过进食获取大量的水分,如黄粉虫体内含水量达60左右;第二,利用体表、书肺孔从潮湿大气和湿润土壤中吸收水分;第三,蝎子体内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生成水。前两个途径是蝎体水分的主要来源,因而当环境湿度正常,食物供应充足时,蝎子不需要饮水。蝎子散失水分的途径主要有:通过消化、排泄系统排出;通过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作用而失水;通过体壁失水等。蝎子对水分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虫体结构、生理和行为活动等。湿度和降水对蝎子的影响:不同种类的蝎子和同种蝎子的不同发育阶段,都有其一定的适湿范围,高湿或低湿对其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其繁殖和存活影响较大。同时,湿度和降水还可通过天敌和食物间接地对蝎子发生影响。湿度对蝎子发育速度的影响远不如温度明显,主要是因为其血液有一定的调节代谢水的能力和在其发育期间食物含水量充足,所以只有在湿度过高或过低而且持续一定时间,其影响才比较明显。这里所说的湿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大气湿度,又称相对湿度,指周围环境的大气湿度。大气湿度偏低或偏高,都会影响蝎子对水分的获取。二是土壤湿度,指蝎窝内土壤的含水率。蝎子绝大部分时间居于蝎窝内,土壤湿度的高低对蝎子生命活动影响很大,具体情况见表3。蝎子在正常的环境中,对潮湿呈负趋性,总是爬向干燥的一端。但当窝内长期干燥,体内缺少水分时,便呈正趋性,大多聚集于较湿的一端。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蝎子的蜕皮也将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温湿度对蝎子的综合影响:在自然界中,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温度和湿度对蝎子的影响有主有次,但两者是互相影响和综合作用于蝎子的。对不同蝎子或同种蝎子的不同发育阶段,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因湿度的变化而转移的,反之亦然。人工饲养时,当达到适温上限时,湿度相应也该达到适湿上限(土壤湿度)。干旱的季节,要适当给蝎窝土壤加水。相反,凉爽的秋季要避免蝎窝中土壤过分潮湿。(3)光对蝎子的影响:蝎子是一种对光比较敏感的生物。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好静不好动,常潜伏在碎石、土穴、缝隙之间。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因此,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应创造一个光线较暗的环境。(4)土壤环境对蝎子生长的影响:土壤与蝎子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既能通过土壤环境中的生物群落对蝎子发生间接的影响,又是蝎子生活的场所。土壤内环境与地上环境虽然密切相关,但有其特殊性,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土壤的温度、湿度(含水量)、机械组成、化学性质、生物组成等综合地对蝎子发生作用。土壤温度对蝎子的影响:土壤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热,土壤内有机质的腐烂也可产生少量的热量。所以土壤温度随气温的高低而发生变化,白昼土表接受太阳辐射热,土壤温度升高,一般下午2时左右最高;夜晚气温低,土表散热,土壤温度下降,一般下半夜2时左右最低。土壤温度与气温一样,平均温度主要影响土壤蝎子的生长发育,高、低温主要影响土壤蝎子的繁殖、存活。土壤湿度对蝎子的影响:土壤湿度包括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空隙间的空气湿度,其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和灌溉。土壤里的空气经常处于高湿状态,蝎子不会因湿度过低而死亡。土壤含水量对蝎子的影响因土壤物理性状而不同,因为土壤持水力越强,可被蝎子吸收利用的水分就越少。此外,土壤湿度过大,往往使土壤蝎子易于患病死亡。 土壤理化性质与对蝎子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土壤成分、通气性、团粒结构、土壤的酸碱度、含盐量等,对蝎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土壤的质地直接影响土壤温、湿度,因此,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下,蝎窝及蝎的栖居密度也不相同。在同一蝎产区内,一般在壤土区,蝎子栖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壤土兼有砂土的特点,既容易调节蝎窝内的湿度及通风状况,又有利于温度的稳定。除了壤土以外,砂壤土也比较适合于蝎子的栖居。另外,蝎子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比较敏感,中性土壤(pH值范围在68之间)对蝎子的栖居比较适宜,过碱或过酸都不利于蝎子的栖居。栖居环境:野生蝎一般喜欢在冬暖、夏凉、背风、向阳,地面适度紧密、相对平坦的山坡石砾、落叶下,以及墙缝、土穴等潮湿阴暗处牺居。据调查,在无石的土山、无土的光石山、林木成荫的山地等环境中,没有或极少发现有蝎子栖居。野生蝎为穴居,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穴中度过。一个理想的蝎窝应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一是一年四季能满足蝎对温、湿度的要求;二是能避开天敌的侵害;三是能安全度过盛夏、严冬、暴雨和干旱等恶劣气候。蝎窝多选在植被稀疏的山坡上,石缝下有充足的土壤,表层的石头为深色片状,与日光近于垂直,厚度为24厘米,窝内有大小不等的石缝,适于大小不同的蝎隐藏。蝎喜欢恰好容纳它身体的窄缝,背腹能与缝壁接触。繁殖期的母蝎要选择或加工一个较大的空隙,大约为自身大小的4倍。狭缝可免受大风、干旱和强光的侵袭,也能免于一些大型天敌的袭击。但当土壤湿度过大,温度较高时,由于氧气的缺乏,蝎往往被迫离开狭缝,移向接近地面的较宽阔的空间。蝎窝内还应有一条通向地下的深度30厘米以上的通道,便于冬蛰。蝎窝一般为泥石构成,即使在天然石缝中,也有大量泥土,泥土是蝎窝的主体成分。蝎窝通常是在石缝下的土层中横竖挖通形成,构成一个比较大的洞系。蝎窝构造比较复杂,形式多种多样,较典型的蝎窝有盖面、进出通道、窝室、冬蛰室等部分构成(图6)。盖面:一般多为石板,或为一大石的延伸部分。因蝎子常倚石或石板建窝,所以石板自然成为盖面。有时,掀开盖面即可发现栖居于其下方的蝎子。盖面的主要作用除遮蔽窝室外,还可采暖,以保持窝室内的一定温度。进出通道:外连于开口较平且比较隐蔽的进出口,是一条几厘米或更长一些的通道,其下方与窝室相通。进出通道有时倚石壁而成,有时上面是一石壁,其他几面是硬土壁。窝室:窝室是蝎子栖身的地方,是蝎窝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常随蝎体大小而异,以恰能容身为度。与进出通道一样,窝室可以是石缝,也可以是土室。若是繁殖期的母蝎,还常在土壤部分向外拓展,挖成一个更大的空间,即繁殖室。另外,有时在窝室及繁殖室四周,还有若干小形缝隙,这便是专供幼蝎栖居的小窝室。冬蛰室:自窝室向下有一条长3050厘米的通道。即冬蛰通道。在冬蛰通道末端有一窝室,故为冬蛰室,专供蝎子冬眠所用。当气温降低、严冬到来时,蝎子便沿冬蛰通道向下迁至冬蛰室,进人冬眠;待度过严冬苏醒后,再沿通道向上迁移。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蝎窝的构造因立地条件或蝎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有的不具备繁殖室,有的缺少冬蛰室,有的二者皆缺等等。另外,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在养殖生产中,蝎子对剧烈的振动和过大的声响是十分敏感的。如在栖息瓦外吃食的蝎子听到声响后,有的会弃食而逃,有的则钳着食物惊慌地跑进窝穴中;正在交尾的蝎子则中止交尾;产仔的将产下的仔蝎扔下不顾而逃之,也有的母蝎会将爬到背上的仔蝎甩掉,更有的会引起相互残杀。所以说,蝎子好静,好暗,怕动,怕震,怕污染。3蝎子的活动规律蝎喜群居,有识窝和识群的习性,多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同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一般很少发生互相残杀现象。蝎子昼伏夜出,多在日落后晚8一12时出来活动,下半夜23时回窝栖息,出来活动必须是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有风时较少活动。在35以内,蝎子有明显的趋温性,在10以下进入冬眠。蝎子的视觉较差,基本上没有搜寻、跟踪、追捕以及远距离发现目标的能力。其行走时,尾平展,仅尾节向上卷起。受惊吓时,尾部使劲向后弹,呈刺物状态。(1)活动规律:蝎子除随季节变化,在年生活史中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期、填充期、休眠期、复苏期等节令性活动规律外,在生长发育和活动旺盛的季节,还表现出明显的昼伏夜出的特性。在白天,尽管有时蝎子在窝穴内可能随温度变化而进行垂直运动,但往往并不经常爬出地面进行采食,而是隐蔽在蝎窝内。但是,到了夜间,蝎子的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尤其是在晴朗、无风的夜晚,蝎子到地面上捕食、饮水、交尾等活动更为活泼。蝎子在夜晚的活动,以811时为高峰时期,此期活体的小形动物较少活动,比较容易猎获,而且蝎子本身也相对比较容易逃避多种天敌的袭击和干扰。但夜间活动一般到午夜之前即告停止,少数可延续到凌晨3时左右,再回窝栖息,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气温降低所致。(2)冬眠习性:冬眠是指蝎子以休眠状态安全度过冬季低温侵袭的一种生物学特性。一般情况下,蝎子在严冬来临之前,即已做好了充分的冬眠准备,其中包括通过大量取食积累营养的生理准备和冬蛰窝穴的准备。在冬眠前1个多月,即大约9月份蜕皮以后,无论是成蝎还是幼蝎,其食欲变得旺盛,食量也增大起来,体内大量积累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供冬眠期间消耗。在野生状态下,蝎子在冬眠前还需寻找一个温、湿度适宜的蛰伏地点,以防冻死或干死。在我国华北和东北等东亚钳蝎主产区,5厘米表土的温度常在10以下,而且土壤含水量亦很低,不利于蝎子的存活。所以,蝎子的冬眠常深入地下30厘米以下,有时甚至708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蛰伏。在冬眠期间,蝎子蛰伏于窝穴内,不吃不动,其行为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只有体内必要的生理代谢活动维持在最低水平。这种蛰伏状态,一般在冬眠的中后期最为深沉,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也最迟钝,但却极易由于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死亡。因为这时是蝎子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最差、最脆弱的时期。此时身体瘦弱、发育不良的个体,由于其抗逆能力较差,或其基础代谢不能长时间维持,往往难以安全度过冬眠期。蝎子的冬眠习性,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环境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但是实践证明,在人为条件下,完全可以改变这种习性,打破冬眠。这就为发展人工恒温条件下无休眠期养殖,加快蝎子的生长发育进程,进而提高人工养蝎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台笆。4蝎子的食性蝎子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都喜欢食用软体多汁的小动物,如黄粉虫、黑粉虫、土鳖虫、蟋蟀、蚯蚓、鼠妇和蚰蜒等。它对新鲜的大动物的肉类也喜食,但不如活虫体爱吃和好投喂。在缺食的情况下,也可供给配好的食料作补充。为防止摄取高脂肪而引起的肢节肥大,所以应尽量供给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蝎子取食是靠口中的唾液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在蝎子的唾液中含有分解酶,能将捕食到的幼虫,用钳指夹住触及到口边,然后用能伸缩的螯肢将虫体撕烂,唾液也随之吐在上面,将其分解成浆液后再吸吮。当温度在30以上时,仔蝎出生1013天左右才捕食;此时的蝎子最喜食幼小黄粉虫、黑粉虫、地鳖虫等昆虫。成蝎一般35天捕食一次,一次可吃掉3只较大的黄粉虫。不同状态下的蝎子,其捕食量也有差异。刚产过仔蝎的母蝎食欲较强,食量较大;刚与母蝎分离后的仔蝎食量也大,一般一次可以吃掉与它同等体重的食物。鉴于黄粉虫的饲养比较容易,投放蝎池中几天也不致于死亡,所以很多养蝎户都是采用以黄粉虫的幼虫为蝎子的主食,但黑粉虫的营养成分更加适合蝎子的生长发育。蝎子取食的时间大多是在晚间,一般从夜幕降临至夜11时左右,是蝎子出窝取食的高峰时期。此外,蝎子之间出现相互残杀现象,往往是因食物缺乏、缺水、干燥或密度过大所致。故在养殖时要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食物,提供适宜的湿度,并且设置无数单个的窝穴,这是养蝎成功的关键。蝎子在活动期要注意尽量分散,这样有利于蝎子捕食、蜕皮、交配和产仔。蝎子的耐饥能力很强,这是由于其胆小畏光、视力很差、行动不灵活、捕食能力低等特点,致使其在自然界中经常处于时饱时饥的状态,从而长期进化形成特别的生物学特性。一般情况下,蝎子只需57天捕食一次,饱食后可维持10天以上不再取食。据人工养殖条件下试验观察,在不给食、不供水的情况下,蝎子能够存活45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只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5蝎子的生殖习性雌蝎繁殖仔蝎数量的多少关系到今后养蝎效益的大小,所以雌蝎与雄蝎的交配以及孕蝎产仔期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性成熟的母蝎一年有两次发情期,一次是在56月份,这叫“产前发情”;一次是在母蝎产仔蝎后,仔蝎脱离母背不久,在8月份前后发情,这叫“产后发情”。母蝎发情后,特别是初产母蝎第1次发情时,必经立即放公蝎进行交配;在一窝蝎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一般为3:1,即“三雌一雄”。(1)性成熟:蝎子的性发育与个体生长发育是同步进行的,当个体生长及行为发育基本完成时,性发育也就成熟了。蝎子性成熟的标志是交配行为的发生。在自然条件下,野生蝎完成性发育需26个月左右,即6龄后期性发育便成熟,至7龄已是性成熟蝎。雄蝎与雌蝎在性发育上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雄蝎发育稍快,往往比雌蝎提前2个月达性成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营养及管理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冬眠被打破,大大加快了蝎体发育的进程,所以性发育及繁殖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一般仅需1012个月,即可性成熟。(2)交配:自然条件下,雌蝎每年一般有两次交配期,产前交配多在5-6月,至78月产仔;产后交配在89月间,即约在母蝎产仔后重5天,当初生幼蝎第1次蜕皮脱离母体自行活动后,母蝎就会发情,进入第2个交配期。雄蝎每年也仅有两次交配期,一只雄蝎每次一般只能与1一2只雌蝎交配,健壮的雄蝎有时可交配3只雌蝎。之后,雄蝎要待34个月后,才能再同雌蝎交配。而在人工养殖、特别是无休眠期养殖条件下,雌、雄蝎的交配期和交配次数都会有所变化。蝎子的交配多在晚间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交配活动的适宜温度在2234之间。交配前雌蝎自体内释放出性诱激素,招引雄蝎;性成熟的雄蝎随时都有发情现象,表现为极度不安,将后腹部翘起,来回摆动并追逐雌蝎。之后,雄蝎用触肢的钳指紧紧钳住雌蝎的钳指,将雌蝎不断拖来拖去,转圈爬走,形同跳舞。交配时雄、雌蝎尾部同时上翘,并不停地摆动,仿佛在“跳舞”(图7)。雄蝎腹下的两片栉板不断地摆动,探索着地面的情况,当探寻到平坦的石片或坚硬的地面时,便停下来(这段时间较长,一般需15分钟左右)。随后雄蝎全身抖动,将雌蝎拉得更紧,头与头相接触,并翘起第1对步足,两足有节奏地交替着抚摩雌蝎的生殖厣及其前区部位。紧接着雄蝎尾部作剧烈上下甩动,随后将生殖厣打开,腹部抖动着接近地面,自生殖厣中产出精荚并牢固地粘于右片上(图8,上);然后雄蝎抖动着后退,并慢慢抬起前腹部,随之将精荚全部抽出,倾斜固着于地面,与地面约呈70角(图8,中);与此同时,雌蝎的生殖厣也已打开,雄蝎将雌蝎向前拉,当前移的雌蝎生殖厣触及精荚办的尖端时,精图7蝎的交配。舞蹈”荚的上半部便刺人生殖腔内(图8,下)精荚办破裂,逸出精液,进入雌蝎生殖系统的纳精囊中,即完成交配过程。交配完成后,雌蝎后退,挣脱雄蝎,未进人生殖腔的精荚抽出,遗落于地面,但也有精荚全部进入生殖腔而不复出者。有的在交配时,雄蝎虽排精荚,但不能完成授精,这时的精荚多直立于地面,如用镊子轻轻一夹精荚基部,便有乳白色精液自精荚办溢出。雌蝎经一次交配后,接受的精子可以在体内长期贮存并存活,因此可连续产仔1年以上;但若得不到连年交配,其产仔数量和成活率都会下降。交配后的雄蝎,在自然状态下也会有一小部分死亡,这是正常现象,人工养殖时也不必担心。(3)产仔:蝎为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约经40天完成胚胎发育,产出仔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壳由灰黄色逐渐转变为浅灰色,体积亦不断增大,当长到12麦粒大时,卵壳开始退化,胚胎逐渐发育成仔蝎形状;至卵壳退化变薄成白色透亮、且仔蝎背板甲纹明显出现时,即标志着胚胎发育成熟和在母体内孵化过程的结束。受精卵在雌蝎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和孵化的过程,是随着季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受到低温的影响,在母体内的胚胎发育和孵化过程就会延续或停止。母蝎在临产前,首先选择背光安静的环境,用触肢和第4对步足将体躯撑起,用第1一3对步足交替挖土,并用尾部将挖出的土推平,经23小时,即可挖出杏核大小的土坑。之后,母蝎将第3、4对步足撑高体躯,第1、2对步足向内合抱,头胸部和前腹部向前倾斜,接近地面,栉板下垂,生殖厣打开,将仔蝎娩人士坑中。若干只初生仔蝎多堆集在母蝎前腹部下方,表面覆有白色透明状粘液(即退化的卵壳),个体间相互粘连。仔蝎的附肢缩拢在头胸部及前腹部下方,后腹部亦由第1尾节处向下折叠于缩拢的步足之下。起初仔蝎不能活动;约经半小时后,粘液略干,附肢逐渐可以伸展活动,尾部也逐渐展开并向背方弯曲。它们先后沿着母蝎的附肢陆续爬上母背,其位置大多头部朝外,相互靠拢,排列整齐(图9),这样既不妨碍母体步足运动,又有利于得到母体的保护。这时的仔蝎即进入吸收蜕变期。母蝎的产仔均为一次性娩出,平均每胎可产1535只,但产仔过程常常是分批完成的,即每产仔45只后,间隔半小时左右,再产第2批、第3批。母蝎完成一次产仔周期,即从开始挖坑到初生仔蝎全部上背,一般需58小时。待初生仔蝎全部上背后,母蝎即改变产仔时所持的姿势,开始蜷伏于土坑内,进入产后息养期。母蝎产后息养期的长短与仔蝎的吸收蜕变期相同,在此阶段内,母蝎基本停食,处于不活动或很少活动状态,以便使机体得到短时期的休养。而趴伏于母背上的初生仔蝎,在此期间,一方面继续吸收体内胚胎发育剩余的卵黄,一方面开始出生后的第1次蜕皮,待卵黄被完全吸收并蜕下乳白色的胎皮后,亦即结束了吸收蜕变期。产后息养期和吸收蜕变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一般在78月份,只需57天即可结束。完成这一过程的标志是母、仔蝎开始分离。母蝎恢复觅食活动,经1520天后,便可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发情交配和生殖活动;而仔蝎也已脱离母体,开始了自由活动。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母蝎在负仔期间具有护仔行为,即使是受到轻微的惊扰,也会变得十分警觉,如当一只小小的蚂蚁闯入其栖息场所时,母蝎也会有明显反应。在此期间,若有仔蝎离开或不慎跌落,母蝎会用触肢将仔蝎轻轻钳住,诱导其重新返回背上。当遇到天敌或恶劣气候时,母蝎便背负着仔蝎转移到安全处所栖息。当遇到极其严重情况时,如为了抵御外敌侵害和挣扎逃脱时,母蝎便会将仔蝎摔掉,待平静时仔蝎再重新返回到背上;但这时也会有一些无力返回母背的仔蝎,它们有的或因失去母蝎保护而很快死亡,有时还会被母蝎吃掉。特别是在产仔前食物不足和产仔期间土壤过于干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母蝎吃仔蝎的现象。6种群关系无论是自然界中的野生蝎,还是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家养蝎,都是以若干个体组成的种群生活在同一栖境中。无论种群的密度大小、结构如何,其内部个体间均发生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这些联系有些是合作互利的,有些则是相互制约的。(1)种群内的互利合作:当种群密度较低或适宜时,所有个体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空间,这时个体间多是友好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