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植物配置: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绿化、园路植物景观设计【优质参考】

返回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五章 道路与植物配置第一节 城市道路绿化第二节 高速公路绿化第三节 园路植物景观设计1严选内容第一节 城市道路绿化一、城市道路绿化形式一、城市道路绿化形式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阴效果较差,就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2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绿化。3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对人健康的危害相当严重。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声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声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2严选内容二、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原则二、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原则城市道路绿地的建设在追求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的同时,更注意突出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同时照顾到了建成绿地的现代化养护管理的便捷。目前新型城市或新建城市道路,都是街路宽阔,绿地率高,简单的规则式的行道树栽植已不能满足景观和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要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创造出高水平的城市道路绿地。1.充分发挥道路绿地的生态效益和防护功能充分发挥道路绿地的生态效益和防护功能(1)炎热的夏季道路绿地中的乔木树荫下,温度一般比没有树荫的地方要低35,这是因为树冠吸收了部分太阳幅射,同时树木的蒸腾作用也可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2)树木可增加空气湿度。据测定,一株成年的行道树每年通过枝干树叶蒸发的水份为5立方米,郁闭的林下相对湿度可增加到10%20%。(3)绿化可以滞留尘埃。有人在广州测定,有绿地的道路距道路1.5m高处的含尘量比没有绿化的街道低56.7%。(4)绿化可以减少噪音。根据在南京的测定,噪音通过18m宽的林带减少16分贝,通过36m的林带减少30分贝。雪松、龙柏等鳞片重叠的树叶减少噪音效果最好。3严选内容2.创造优美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造优美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不同,其绿地的分布、规模也不同,绿化的形式、设计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在传统的行列式行道树栽植的道路绿化的基础上,近年来发展的几种主要方式。(1)装饰式:以草地为基调,大量运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红叶小檗和金叶女贞等木本灌木植物,构成抽象造型的各种色块,应时草花的运用更增添了这种方式的色彩,构成了城市道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2)花园式:道路绿地和道路两侧的单位附属绿地及广场、游园、融为一体,形成连续的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绿地内可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如商亭、坐凳、儿童游戏器械。在人口稠密的街道旁多布置孤立乔木或绿荫广场。(3)防护式:道路绿地建设结合防尘、防噪和防止空气污染的功能,在工业区和居住区周围设置隔离林带。(4)自然式:宽阔的中心绿带和外侧绿带布置自然植物群体,具有高低、浓淡、疏密等各种形体变化,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5)田园式:适合于城市间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地种植。起伏的地形、开敞的草坪和自然分布的树群与农田、果园和菜田浑然一体。总之,城市道路绿化的布局、配置,节奏与色彩的变化都要与道路的性质功能,空间相适应,形成良好的空间秩序,绿地应能够加强道路的特性,要能保持道路的连续性和韵律感。4严选内容3.道路绿化景观植物的选择道路绿化景观植物的选择总的原则是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同时,要符合城市绿地的总体规划。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1)行道树要分枝点高,冠幅大,枝叶茂密,最好还具有深根性。行道树的分枝点最好在2.5m以上,冠大枝叶茂密的树种具有更高生态效应,夏季能形成大片的荫凉,降低道路温度,法桐、国槐、洋槐均为此类树种,但法桐、洋槐根系浅,不抗风,不宜大量应用。(2)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应具有耐瘠薄土壤、耐旱、抗寒等生物学特性。城市道路绿地土壤瘠薄,受边界限制,致使一些树木难以正常越冬,因此必须选择抗性强的树种。(3)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要合理搭配。速生乔木能迅速郁闭,尽快发挥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但速生树种一般寿命比较短,有的2030年就要更换,不利于道路绿地景观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因此,选择寿命长、生长速度适中的某些慢生树种是必须的。银杏、国槐适合于大连地区的气候条件,其寿命长,生长健康,景观效果好,可做为骨干树种加以利用。(4)选择抗污染、少虫害、耐修剪的树木品种。树木的病虫害增加了养护管理上的投入,同时喷洒杀虫剂,灭菌剂也会污染环境,影响卫生,所以要选择抗病虫害,或病虫害轻微,有虫病不成灾的树种。选择抗污染,甚至是能吸收污染物的树种,有利了改善环境。行道树要有一定高度的分枝点,侧枝不能影响车辆行人行走,因此要经常修剪枝条。现在道路绿地中经常运用的木本色块植物,如在小叶黄杨、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也需要经常修剪,以保持整齐美观的形象。(5)选择发芽早、落叶晚,无飞絮的树种。发芽早、落叶晚的树种有更长的绿期,如垂柳、毛白杨等,但杨柳树的茅荑花序污染问题严重。利用无性繁殖培养雄性不育系是解这个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5严选内容三、城市道路绿化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三、城市道路绿化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1.确定基调树种,追求种植形式的多元化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应有自己的基调树,如北京一半以上的行道树是国槐;天津的绒毛白蜡、吉林的垂柳,都从树种上体现了一个城市道路绿化的特色。在注重基调树种的前提下要追求种植形式,季相和色彩的变化。2.在可能的情况下,注重城市道路绿地的布局一般城市建成的道路绿地均成对称性分布,绿地被快车道、慢车道和人行道分成若干条带,不利于形成浑厚丰富的绿地景观。在今后规划的城市道路时建议绿地向一侧集中,比如东西向道路绿地向北侧集中,形成宽阔的绿带,便于进行游园式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3.行道树退到人行步道上取消现有行道树绿带的草坪,对树周进行处理。有些城市建成的行道树绿带,树下多植有草坪,由于树下缺少太阳辐射、行人践踏严重,草坪很难健康生长,应以彩砖取代草坪,并对行道树树基进行盖篦处理。6严选内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图7严选内容4.重视竖向设计自然式种植的街道绿地只有具备了地形起伏,才能真正打破平淡,构成丰富多变的整体景观。5.街道的一般绿化街道的一般绿化要和节日花卉布置,垂直绿化以及必要的园林小品,雕塑和服务性设施相结合,形成既安静亲切,又华丽热烈的园林氛围。6.确定市花市树并在道路绿化中充分展示其风貌确定的市树市花作为开发区园林植物的杰出代表,应在道路绿化中多加应用。7.充分发挥道路中心绿带的景观特色道路中心绿带是城市道路绿地的一大特色。宽敞街路中心绿带要以自然式(根据地形变化)群植配置为主,较窄街路的中心绿带要以片植或列植为主,精心布置园林植物,使其形成各具风彩,各具特色,格局迥异的植物景观。避免因缺乏地形变化,而形成千篇一律的景观。8.注重重点开敞的城市道路绿地采用植物材料,大手笔勾划大色块、大线条,建设装饰效果好的抽象式园林。在考虑走马观花的景观效果的同时,注意展示从高层建筑上的鸟瞰效果。8严选内容城市道路中心绿化效果图9严选内容9.干旱是影响城路绿地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之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逐步建立重点道路绿地的喷、滴灌系统。喷灌的水线、水帘本身也是绿地中的一道风景。10.城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和管网的密集布置与绿化建设的矛盾当今,上述矛盾比以往更加突出,规划设计人员要综合协调,在布置上要尽量把管网安排在人行道下,必须放在绿地内的也要尽量深埋。11.应加大绿化树种的规格为加速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形成,行道树的胸径要求达到810cm,雪松、龙柏的高度及其它树木品种的规格也要相应加大。12.注重动态景观的设计,动态景观能使道路绿地在进行的时空中展现节奏与韵律。公路沿线的周边环境不仅要满足交通功能,而且还应该赋予人们优美、宜人的景观视觉。公路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强调公路与沿线的自然环境、交通设施、车辆等的协调统一,使公路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也要强调根据车辆高速行驶的动态特点,实时调整景观的表现形式,既满足静态视觉的要求,同时也满足车辆行驶中人的动态视觉的要求,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实时变化的审美效果。10严选内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实拍照片11严选内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植物设计平面图12严选内容道路绿化景观植物设计平面图13严选内容绿树成荫的道路14严选内容第二节 高速公路绿化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丰富的植物景观也为旅客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旅途经历。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中央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避免投影到车道上的树影干扰司机的视线,树冠太大的树种也不宜选用。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色彩搭配不宜过艳,重复频率不宜太高,节奏感也不宜太强,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3070m距离重复一段,色块灌木品种选用36种,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功能,为城市绿化发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士护坡、防止冲刷,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选择根系发达、易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15严选内容一、高速公路绿化的作用一、高速公路绿化的作用1.高速公路绿化是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个方面,也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及作用一般可概括为:固坡、减少污染、降低噪音、视线诱导、防眩、美化、环境保护;并使行路者产生赏心悦目、心情舒畅的感觉,减轻行驶中的视觉污染、精神疲劳,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并能弥补由于公路修建而破坏的自然景观,使之与周围环境相谐调或有所改善;特殊条件下还具有防风、防沙、防雪、防水害的作用。2.高速公路具有快速、安全、舒适、高效的重要特性,这就决定了它与一般公路的绿化要求是有所区别的。其绿化的原则概括为以下几条:2.1 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因段制宜。选择的植物品种不但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还应具有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瘠薄、抗污染、病虫害少、管理粗放等特点。2.2 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2.3 突出成片、成段、大色块,注重色彩变化,达到特色鲜明、景色各异的效果。2.4 做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绿化与行车安全相结合。绿化与匝道圈经济效益相结合,绿化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防护与观赏相结合。2.5 绿化效果要体现见效快,生命周期长,造价低。2.6 总体构图以植物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配置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景观,部分路段和部位亦可采用规则或抽象式的布置手法,使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16严选内容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效果图17严选内容高速公路互通绿化景观效果图18严选内容高速公路护坡绿化景观效果图19严选内容二、高速公路绿化的设计原则二、高速公路绿化的设计原则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要适应高速公路的整体需要,必须充分考虑现有行车要求、交通安全、环境状况、自然条件及道路养护维修等问题。符合小气候的特殊性以及“高速”、“安全”的要求,在追求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的同时,更注意突出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在高速公路绿化时要遵守下列基本原则:1.为高速公路的运营服务,保障车辆在高速运行下的交通安全。由重点到一般,优先抓好距城市较近路段、互通式立交桥的景观建设。2.绿化要考虑便于通行,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保证视野良好、开阔。3.绿化模式应注意防护功能与观赏性相结合,以立交桥、出入口为景点绿化,其它路段实行普遍绿化,不让土地裸露。4.绿化建设应考虑背景条件,要同绿化带外侧毗邻的现有农田防护林、果树经济林、村屯绿化等建设相结合,做到防护、绿化、美化和谐统一。5.增加生物多样性。在栽植乡土树种的同时,大力引种具有美化、经济、高效、适用等多用途、多目标、多功能树种,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6.坚持高速公路绿化与防护功能并重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使绿化见效快,寿命长,景观富于变化,与道路设施功能紧密结合,通过绿化加强设施功能的发挥,方便道路设施的养护维修,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的操作。20严选内容三、绿化目标三、绿化目标 在对高速公路的环境现状综合分析、评价和解析的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绿化立地条件和建设布局,通过对各种绿化设计模式综合平衡与汇总,考虑预计可能投入的资金情况,根据绿化环境、防护功能及景观观赏等综合效益和谐统一的需要,其绿化目标为:1.多功能生态绿化体系。在高速公路两侧、互通立交区及服务区全面实现绿化,建设多功能景观观赏性防护林。建成以道路出入口、立交桥和服务区各具特色的园林绿化景点;道路普遍绿化为重点的多功能、多层次、多观赏效果的生态绿化体系。2.多物种防护绿化体系。在绿化工程中丰富生物多样性,做到乔、灌、草合理配置,增强绿化植物种类。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动观效果,讲究“节奏”与“韵律”,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呆板模式。通过种植高大乔木与周边毗邻的农田防护林、居民区绿化等有机结合形成的防护林带降低风速,有效地减少风沙危害,提高公路的能见度,保持路面清洁。发挥植物净化空气的功能,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有害气体向周边扩散。21严选内容四、高速公路绿化布局四、高速公路绿化布局高速公路总体布局一般呈带状分布,绿化工程要根据公路特点,结合自然条件、立地条件和绿化目标,将不同层次的绿化单元有机地衔接起来,构建丰富多彩的绿化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展绿化空间,提高绿化覆盖度,增强防护性和绿化观赏性。1.绿化工程的水平布局和垂直布局。绿化工程水平布局采用点(互通式立交桥、服务区)、线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园林绿化方式将各互通式立交桥、服务区、出入口进行景点式绿化,与沿线多功能防护林的绿化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条公路形成多功能、多色彩的绿化布局形式。在垂直层面布局上,根据绿化物种的特征,乔、灌、草相结合,突出表现空间层次结构。要根据绿化空间,合理配置植物株行距,以高大乔木做骨干构成绿化骨架和基调,使其挺拔雄伟,四季有绿,并配以花灌木形成垂直层面布局。22严选内容高速公路入口绿化景观效果图23严选内容高速公路互通绿化平面图24严选内容2.植物优化结构布局绿化工程的设计与布局中,植物材料是极其重要的素材。植物除能作为设计的构成因素外,还可通过造型、色彩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首先,应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栽植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病虫害防治以及景观的装饰作用,正确选择植物材料,优化物种的配置,为景观植物的培育与养护管理创造最合理的条件。其次,根据高速公路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绿化建设的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乡土植物的基础上,丰富植物多样性。可选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草本花卉,针叶树,阔叶树等树种,这些物种都各有独特的色彩、风韵、芳香、听声(松涛)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又能随季节及树龄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呈连续变化的动态效果。再次,在植物种类的配置上,对不受视线限制的范围,搞成苗圃,管理粗放,既有绿化、美化的效果,又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也可搞成经济果林园,种植桃树、杏树、柿树、枣树、葡萄、李子、核桃、石榴等;对视线有要求的区域,可选用瓜子黄杨、龙柏球、金叶女贞、红叶小蘖、冬青、丰花月季等花灌木,组成不同的大型植物图案,并配置花草、植物造型、小品等,并根据需要配置乔木,要以美化为主,形成景观观赏区。以达到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树成荫,浓影覆地;秋季色彩斑斓、果实累累;冬季松柏翠绿、白雪挂仗的绿化效果。25严选内容五、各区域的绿化特点及植物品种选择五、各区域的绿化特点及植物品种选择1.互通立交匝道区互通立交匝道区立交桥景点绿化,以体现地方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进行绿化布局。配置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方式,以针叶树作基调,用色彩丰富,造型别致的花灌木做成寓意深刻和突出当地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乡的地方特点的各种图案。在树种配置上,采用多组团,大色块,流线型的自然式,铺以大面积开朗明快的草坪作衬托。树木配置高矮相间,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体现气魄,对立交桥的建筑艺术起到美化和烘托的作用。2.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要保证道路功能所规定的视距、建筑界限,并要通视良好。中央分隔带绿化,在夜间能起到防眩屏障的作用,既节省了防眩网的安装费用,又增加高速公路的绿化面积。做好绿化与防眩相结合的文章,植物防眩与防眩板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适宜建植的苗木以圆柏、龙柏、侧柏为最好,女贞、紫叶李、丰花月季等次之;型式有单墙式、百叶窗式;间距根据防眩型式16m不等;色块长度=2km;苗木修剪高度1.61.8m,过高会妨碍驾驶人员观察对方车辆的行驶情况,过矮难以遮掩会车灯光,失去防眩的作用。26严选内容3 路肩、边坡路肩、边坡结缕草、狗牙根最适宜,散铺或满铺;高填方路段可配以紫穗槐,采用鱼鳞坑式栽植;也可与矿料结合进行坡面防护;冷性草慎用。4.隔离栅内侧与边沟外缘土台隔离栅内侧与边沟外缘土台栽植蔷薇、连翘等,23年后出现明显效果,不但起到阻止攀越隔离栅的作用,而且还可抑制杂草的生长。特别是春季,黄、白、红花盛开,形成一道高速公路独特的亮丽风景线。为尽快形成其带状绿化景观,一般要求栽植速生乔木,比如:杨树、柳树、泡桐、香椿、臭椿等,株距34m,行距23m;栽植时不宜在较长路段中采用。5.收费站区及服务区收费站区及服务区 充分利用宽阔占地,结合经济能力,栽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乔木、灌木、花、草及果木,同时配置园林小路、假山、喷泉、水景、雕塑、花坛、小品等构成植物园形式的立体绿化艺术群。当然,这里是展现邯郸文化的重要场所,以雕塑、花坛、小品等为载体充分展现邯郸人民的精神风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27严选内容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景观效果图28严选内容高速公路服务区绿化景观平面图29严选内容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绿化效果图30严选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园路与植物景观设计园路与植物景观设计园路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因素,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园路的植物造景主要以道路为观赏面,从道路往里层次由低到高逐渐推进。园路一般以步行为主,因此其景观配置以人步行的速度来考虑,植物配置单元不宜过长,注重细节的雕琢。根据观赏需求不一,对同路两侧植物配置手法也不尽相同,由植物营造的道路景观有鲜花大道、林荫道、景观道等很多种说法。在道路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常常会结合整个区域景观特色、景点需求来考虑植物的疏密、高矮搭配。更多的设计手法是考虑道路的级别、功能,先对道路的景观意向进行确定,然后在此定位基础上进行植物造景。31严选内容一、园路设计原则一、园路设计原则园路要主次分明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内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园林中一般应考虑:1.主路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5005001000)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2.支路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80100cm,双人行为120180cm,三人行为180220cm。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3.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80100c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32严选内容二、园路布局二、园路布局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最忌弯曲时角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地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可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又因路而引人入胜。33严选内容道路一侧的景观从草坪、绿带、剪型植物球、灌木 入口道路两侧植物景观逐步推进到乔木背景林,从道路边往内侧逐渐推进1.主路植物布局主路植物布局景区主路也就是主干道是人车两用的道路。景观要求视线明朗,向两侧逐渐推进,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通过控制植物的体量,按照体量的大小逐渐往两侧延展,将不同色彩与质感合理搭配(见左下图)。靠近入口处的主干道还要体现景观的气势,或是通过量的营造来体现,或是通过构图手法来突出。大量色彩明快的花卉或地被植物,成片的或以构图形式种植。体现入口的热烈气氛;通过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增强入口的气势,将焦点引向景区深处(见右下图)。34严选内容公园大门主游路两侧常常采用对称的植物造景方式,将视线引至道路尽头景区的主游路是以步行为主的景观道路。景观形式多样,因景易路,因路易景。即道路是随着总体景观功能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具体的植物配置细节则是随着道路的变化而改变的。例如通常先确定景观区域(疏林草地区、密林区、开敞娱乐区等),景观区域定位后,相应的道路配置就比较清晰了。疏林草地区的道路自由流畅,其植物配置随着道路的延伸,植物层次逐渐递进:开敞的草地、花卉(或地被)、花灌木、背景林;如果是草坪加乔木林这种可进入式休闲林,道路的功能则弱化了。密林区的道路往往是峰回路转,道路形式变化莫测,其植物配置也是变化多样,在转弯处内侧往往采用枝叶茂密、观赏效果较好的植物遮挡视线,增加观赏情趣(见下图)。35严选内容 公园里的游步道,两侧为茂密的植物 阶梯一侧茂密的龟背竹向道路伸展,挡土墙 在绿叶中若隐若现2.支路及小径植物布局支路及小径植物布局景区支路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景区的支路以步行为主,由于步行速度特别慢,植物景观尤其注重造景细节,体现植物多样效果及色彩质感搭配,对植物的造型非常重视精雕细琢。对道路本身也采用嵌草、沿阶草或苔藓的形式增加观赏趣味(见左图)。阶梯由于考虑水土流失等技术问题其两侧常常采用挡土墙,因此为了掩饰其生硬,往往配置枝叶茂盛的植物,增添景观层次的同时还可固土(见右图)。36严选内容桥与植物共成一景观园桥是园路的另一种形态,它连接水体两侧的道路,其本身也是一种非常别致的景观。桥头两侧厚重的基石,通过花灌木、草花对基础进行美化,采用乔木作为框景,富于画意(见下图)。37严选内容现代园林中,道路往往采用几何曲线组合形式,其植物配置也是顺应时下的审美趣味,整体格调自由简单,多采用几何曲线造型以及剪型球点缀,着重突出植物整体的丰富色彩。现代先进的生物培育技术使植物景观设计的素材越来越丰富,使园林道路的景观极富吸引力(下图所示)。38严选内容狭窄的路面采用竹子等修长的 变化的道路两侧采用不同的植物类型营造丰富的道路断面效果植物进行装饰,拉长绿色进深 39严选内容40严选内容水池与道路之间除了需求护栏以外,道路一侧几株芭蕉和南天竹与假山搭配得体植物的过渡使其过渡更加自然41严选内容乔、灌、花、草结合的园林小径景观令人心旷神怡42严选内容景观植物43严选内容44严选内容45严选内容46严选内容47严选内容48严选内容49严选内容50严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文化创意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