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建议——《拉萨古城》预习解析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1130164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建议——《拉萨古城》预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建议——《拉萨古城》预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建议——《拉萨古城》预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建议拉萨古城预习解析重点生字皱:(皺)zhograve;u脸上起的褶纹,物体上的褶纹:皱纹。皱褶。皱痕。皱襞。防皱。使生褶纹:皱眉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笔画数:10;部首:皮造句:妈妈的脸上已经有了皱纹。幡:fn幡然同翻然。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笔画数:15;部首:巾造句:一幡幡旗帜鲜明的在空中飘扬。重点词语祈盼:祈祷,盼望。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的观察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拉萨古城的特点。3、朗读课文。4、利用网络,让学生了解更多拉萨古城的特点。课文重点这篇课文介绍了拉萨古城的建筑风貌和风土人情,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文着重写了拉萨古城的民居、大昭寺和八廓街。写民居,着重描述了一座挨着一座的平顶的白色楼房,以及家家楼顶上飘飞的五彩经幡,并借爸爸的话说明了经幡的象征意义。写大昭寺,着重描述了这座典型的寺庙建筑的宏伟、典雅和壮观。写八廓街,着重写这里商店、摊点之多和气氛之热闹,同时,反映了西藏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写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况。这种情况,看起来似乎很不协调,但实际上它反映了我们国家尊重多样文化,尊重人们的信仰自由,尊重人们的个性选择,这是历史的进步。相关知识文中讲到的民俗什物简介如下。经幡藏区特有的一种民俗什物。经幡是彩色的幡旗,在五省藏区随处可见。经幡一般有三种形式。1.插立在民居建筑楼顶上,是在二米多高的柳枝上缝挂五彩幡条。2.把五彩幡条缝扎在长绳上,挂在高山上。这种经幡长约三四十米。3.把经幡插立在寺院和民居前,经杆上捆扎着幡条,经杆高约四五米。每年过藏历新年的时候,把旧的经幡撤下来,换上五彩缤纷的新经幡,以示新的一年中吉祥、健康,消除灾害。胜利宝幢立在寺院楼顶上,圆桶状,外层用黄铜鎏金包装,用各种图案浮雕装点,安放胜利宝幢意味着佛法制胜。香香鸟藏语音译,是一种铜雕鎏金装饰物,用来装点寺院楼顶上的金顶,形为人首鸟身状。只有在少数装饰十分豪华的寺院金顶上才能看到香香鸟。鳄鱼头安装在金顶飞檐四角的装饰物,铜制鎏金,形状既像鳄鱼头又像龙头。边贝墙藏语音译,是一种称为边贝的灌木树枝和黄土砌成的黑黄色短墙,用来装饰外墙顶端部位。西藏寺院建筑和达官贵人府邸建筑墙体装饰采用边贝墙,而一般民居没有享用这种装饰的资格。法轮双鹿藏传佛教标志物,在重要寺院正面楼顶上安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