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解读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1090582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韶 山风景名胜区 的可持续发展摘要:韶山风景名胜区在可持续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即旅游经济增长缓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旅游社会问题比较突出。通 过改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多方合作促进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在旅游发 展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旅游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韶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概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是指“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 可能性,将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满足旅游地居民的需求相统一。”“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 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 1 这就要求人们在对旅游景区进行旅游活动开发,要协调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 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感受和旅游地人们生活水平,而且要确保开展旅游活动 不损害旅游地在未来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的能力。在目前的研究中学者们一致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包括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旅游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三个方面。2 旅游景区可 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实现旅游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平衡,强调旅游产业及其网络在区域环 境下协调运作,解决旅游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经济、环境、社会问题,以达到旅游带动区域发展,谋求在旅游 开发管理中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指在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和旅游社会可持续性不变的基础上,旅游景区通过进行 旅游活动开发,取得旅游创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旅游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是指旅游活动开发要在旅游景区的资 源承受能力和景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旅游社会包含居 民生活水平、当地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旅游社会的持续性要求发展旅游业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确保社会稳定,能够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起到保护和宣传作用。在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普遍出现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忽视 对景区的管理,造成景区旅游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韶山风景名胜区 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在现阶段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探讨韶 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实现韶山风景名胜区取得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生态环境和旅游社会 得以可持续发展。二、韶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现状(一)韶山风景名胜区简介韶山地处湖南中部的丘陵区域,位于宁乡、湘乡、湘潭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北纬27度,距湘 潭市40公里,距长沙市120公里。韶山风景名胜区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也是毛泽东同志少年时期生活和进行 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我国红色旅 游业中占有主要地位。韶山风景名胜区面积68平方公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种类多, 品位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很强的独特性。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各种红色和绿色旅游资源,丰富的 民俗文化,构成了韶山强劲的旅游吸引力。韶山风景名胜区主要由4大核心景区82个景点组成,这四大核心景 区分别是毛泽东故居景区、韶峰景区、滴水洞景区以及清溪镇景区。其中最主要的旅游景点有毛泽东同志故居、 毛泽东纪念园、诗词碑林、铜像广场等人文景观,滴水洞和韶峰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知名度广、引人入胜 的韶山八景,即韶峰耸翠、仙女茅庵、胭脂古井、塔岭晴霞、石屋清风、顿石成门、凤亭遗址、石壁流泉。韶 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气息极其浓厚,自然风光秀丽迷人。(二)韶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现状1、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旅游经济是旅游活动开发的首要目标,是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韶山风景名胜区以红色旅游产品为主题,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在全国旅游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成为 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旅游主体已发展到包括国内外各行业人士,散客成为韶山游客的主体,年龄上包括老年 人到儿童,旅游经济收入逐年增加,游客人次逐年递增。以下表1是20042014年韶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数据 统计。表120042014年韶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数据统计年份旅游收入(亿元)收入增长年接待游客总数(万人次)旅游人数增长20043.0323020053.9630.7%30532.6%20064.9725.5%3101.6%20075.6012.6%3296.1%20086.5316.6%3609.5%20097.5916.2%45025.2%201018.65145.7%70364.6%201120.007.0%80013.8%201221.005.0%8455.6%201326.9428.2%105024.2%201435.0422.0%131024.7%资料来源:韶山旅游局从表1-1可以看出,韶山每年的旅游经济收入和游客总量逐年递增,从2004年到2014年旅游收入增长10 倍。其中2009年至2010年旅游收入从7.59亿元增长到18.65元,增长幅度大。2004年到2014年接待游客总 量从305万人次增长到1310万人次,其中2010年增长幅度最大。同时可以看出,韶山风景名胜区近五年的旅 游收入增长波动幅度很大,说明旅游经济发展并不稳定。进入21世纪后,韶山发展旅游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提高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成 为当地GDP增长的强劲动力。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地交通、餐饮、住宿、文化等社会行业的发展。2000年 至今,韶山增加三条高速公路,其中以韶山高速公路主线2008年正式通车,2014年开通高铁,提高了韶山的 可进入性。2014年韶山市的旅游接待单位80家,拥有住宿床位5624席,大大提升了韶山的旅游住宿接待能力。 韶山当地的商业购物、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更多的建设资金投入,提高当地的消费水平。此外,韶山社 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激起 了当地人民发展旅游的热情。2、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旅游生态环境是由旅游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动物、气候以及水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自 然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与旅游开发有着紧密的联系。韶山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韶山地处湖南中部地区,处于我国地 形第二阶梯中,自西向东倾斜,中间低四周高,山水相间其中。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整个地区的平均海拔为 110米。土壤以红黄泥为主,属于偏酸性土壤。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足。景区内水资源丰富, 保证了景区内建设用水和旅游活动用水,适合杉木、竹林等植物生长。韶山地处丘陵低山间,以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为主,森林树种有280多种,现阶段主要种植人工杉、松、竹等植物。还有众多珍稀古树,如樟树、枫树 等。动物主要有兔、松鼠、青蛙、蛇以及老鹰、燕子等多种鸟类。景区内湖里还有各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如鲤 鱼、草鱼、鲫鱼等,品种达90多种,自然生态系统保持比较完整。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然而却常常被忽视。虽然韶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生态环境 还是比较好的,生态系统完善,植被覆盖率高,物种丰富。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对旅游生态系 统破坏比较严重现象,没有很好的利用农业景观与生态系统开发特色,甚至破坏了田园景观和生态系统。这 些对景区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到了景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利于提高旅游者的旅游 体验,极大地阻碍了韶山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现状韶山旅游在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的传承以及整个社会环境。居民 的生活水平包含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水平。韶山旅游业发展极大的促进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014年韶山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49元,增速10.10%,在湖南省县域国民经济中排名第四,增速排名第三;农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8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0%。2014年韶山的总人口为11.8万多人,从业人数有7万人, 其中从事旅游业的有3.5万人。这说明韶山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整个韶山地区的就业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不仅增加了消费能力,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旅游业发展促进了韶山旅游品位的提升,旅游气息愈加浓厚,韶山向旅游者宣传韶山文化,弘扬红色革命 文化,传播毛主席革命精神,进一步扩大了的韶山旅游区的知名度,在旅游市场中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在红 色旅游市场中已占龙头地位。目前,韶山的旅游业发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拉动整个地区的交通、就业、服务 等行业的发展,整个韶山的社会文明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在旅游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韶山的旅游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旅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 些问题没有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但严重的影响了韶山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制约韶山旅游社会发展的持续性,不 利于韶山旅游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阻碍了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三、韶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韶山风景名胜区虽然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独具特色的旅游魅力,但在发展旅游过程中 过于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旅游经济是旅游活动发展的首要目标,关系着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社会的稳定发展相辅相成。旅游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是否稳定、是否持续并协调。韶山风景名胜区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势头不强。从前文表1-1 中近几年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4年韶山旅游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5%、28.2%、22%,旅游收入 虽然增长,但是增幅不是很大,且波动很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难以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当今旅游业蒸 蒸日上,旅游经济增长缓慢将会制约韶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韶山旅游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旅游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整个景区包含4个核心景区82个景点,大部分的游客都只游览极少数的景 点,还有很多旅游资源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和利用。到韶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的游客通常只参观三个地方,分别 是滴水洞、铜像广场和毛泽东故居,其比重占了总数的90%;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景点,其次游客常去的就是 毛泽东纪念园,在游客总数中占30%;而其余的景点如烈士陵园和韶峰,接待的游客仅仅只有10%。表面上看韶 山风景名胜区每一年都迎来了许多游客,但实际上各个旅游景点所接待的游客数量极度不均,大部分景点的游 客寥寥无几,十分清静,导致了这些景点的旅游效益较低。表2韶山风景名胜区各旅游景点接待旅游人次数占旅游人次总数比重旅游景点毛泽东故居滴水洞铜像广场毛泽东纪 念园韶峰烈士陵园其他景点接待人次 占旅游人 次总数比重90%90%90%30%10%10%10%资料来源:张曦予韶山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化措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17.此外,旅游管理部门也没有很好地将韶山景区内的各个景点较好地综合起来开发,而是将每一个景点独立 的开发利用,因此韶山旅游景区中的许多旅游项目有所雷同,游客看多了这些类似的风景会产生审美疲劳,雷 同的旅游项目便无法吸引游客。在利用客源方面也缺乏效率,旅客经常短时间的逗留,人均消费支出也多在100 元附近,这势必会降低旅游业的效益。韶山的旅游客源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旅游经济发展缓慢。(2)旅游产品单一。目前韶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线路中韶山城区到毛泽东故居,以及毛泽东故居到滴水 洞景区,是两条最主要的旅游线路,韶山还有很多景点没有设计良好的游览路线。韶山一直以红色旅游为主, 主要采用的是纪念馆、纪念碑、伟人塑像等的方式进行展览,经营手段较少。太多这样的简单陈设反而变得缺 乏新意。整个景区内很少有让游客参与的娱乐项目,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商品比较少,游客只能通过 视觉来体验革命文化,难以在游客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不了更多的客源,游客玩得也不够尽兴。尽管每年韶山接待游客人数总量很大,但是对客源利用率很低,没有发挥出众多旅游景点的旅游魅力,旅 游创收难以增加,收入效益不是很高,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繁荣的局面,但实质上旅游收入增长极为缓慢,而且 后劲不足,在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旅游收入下降的局面,严重的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韶山目前的住宿接待能力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间接地影响了韶山的 旅游总收入。由于住宿酒店宾馆较少,很多游客没有留宿之所,只能赶往长沙、湘潭等地住宿。因此,来韶山 参观游览的外地游客一般是白天来韶山游完到晚上就离开,在韶山体验吃、住、行、游、购、娱这整个旅游活 动的游客只占游客总数的十分之一。据数据统计,到韶山进行一日游的游客数量占游客总数的91%,游客留在 韶山进行旅游消费的时间极少,长此以往,制约了韶山的旅游经济收入。同时削弱了韶山众多宾馆农庄更新住 宿设施设备积极性,这就使韶山留不住游客,不利于韶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7韶山风景 名胜区在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景区的建设性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超负荷。1、景区旅游生态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韶山风景名胜区虽然请专业人才进行过四次的建设规划,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景区内违规建设现象严 重,目前有近100处违规建设没有进行整改,这些违建主要是当地居民的农家饭店和旅馆等。为了追求短期的 经济效益,景区内的居民通过开山挖土填到农田里,建造现代化的楼房,开设成农家饭店。这不仅破坏了韶山 景区内原有的山野田园风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而且这些建筑风格现代化不符合韶山革命老区的农村特色, 不仅不利于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韶山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景区内建设道路和停车场,也有很多地方是采取填掉农田建造的,韶山景区内有五个停车场以供自驾游的 旅游者停车,这些停车场用掉极多的农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韶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生态环境。2、垃圾污染韶山风景名胜区在卫生管理方面不够严谨,生态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韶山 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数量庞大,而景区内小型的宾馆和饭店规模较小,这些饭店在制作饭菜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就地排到沟里和农田中,不仅影响了饮食环境的卫生,对景区也造成了严重水污染和环境污染,加之景区内游 览道路比较狭窄,一旦交通拥堵往往难以疏通,给游客造成极大的不便。在旅游旺季时由于人多拥挤,游客挤 在狭窄的道路上,产生的垃圾随处扔,如饮料瓶、纸巾、塑料袋等,对景区的旅游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 污染,不利于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垃圾污染不但制约景区旅游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而且会影响景区的旅游形象,降低 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利于提高旅游竞争力,间接地影响了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恶 性循环。3、景区超负荷接待游客韶山风景名胜区虽然面积大,景点多,然而在旅游旺季时景区没有有效的控制好客流量以及进行合理的游 客分流,导致大部分的游客只在少数几个核心景区游览,超出了这些核心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据统计,2010年春节假期内毛泽东故居接待游客近45万人次,国庆黄金周接待游客45万次;2015年春节 假期内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纪念馆接待游客数量47万人次,2015年5月2日这一天毛泽东故居接待游客高达 11万人次。韶山管理局联合林业局、文化部等部门经过调研制定出毛泽东故居景区及南岸的日接待容量不到 2000人,毛泽东纪念馆为7000人,滴水洞为106000人。这些数据表明韶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在旅游旺季 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旅游者保护景区环境、文物、基础设施的意识薄弱。8很多游客拥挤在道路上,或从农 田间行走离开,在林地里铺上垫子围在一起吃东西,农田的田埂被踩坏,林地里植物被折断,产生的垃圾就地 乱扔造成了环境污染,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三)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旅游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涉及到多个方面,如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文化保护与宣传等,这些方 面产生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贫富分化现象明显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旅游景区的转型为旅游地带来了致富机遇,因收入差距而形成的贫富分化这 种情况在韶山也存在。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韶山为扩大旅游市场,提升旅游品位,对景区当地的林地、农 田进行集体开发和管理。当地居民只有投身于服务业,然而由于韶山革命老区地处较偏,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 和素养不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居民付出劳务获得的报酬并不高,相对于韶山地区内其他一些具有技 术优势和文化水平优势的人,增加的能力就相差甚远。而且在整个景区庞大的旅游收入分配上,当地居民得到 的收益也很少。因此,贫富分化现象愈演愈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居民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在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韶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为了获得更多的旅游经济收入,没有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涌向韶山,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景区当地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难以支撑如此庞大数量地游客,在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形成满负荷。虽然获得了更多的旅游经济收入,但 是拥堵、大量的垃圾污染、当地资源的快速掠夺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旅游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3、当地文化遭受冲击景区内的民房和饭店的建设风格不符合革命老区特有的革命老区风格,弱化了韶山文化的革命气息,降低 了革命精神在韶山旅游中的体验感受。过度商业化还导致韶山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影响了韶山文化的传 承与发展,不利于实现韶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目标。韶山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韶山文化局对景区革命文化进行管理和宣传,韶山旅游局进行整体景区的旅游, 形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在旅游宣传上没有统一协调,在旅游宣传的主题上缺乏一致性,导致了游客 对韶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主题认识上模模糊糊,对韶山的旅游景点认识很少,也难以感受到韶山特有的文化气 息。四、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一)改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1、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首先完善景区的游览路线。对于从市区进入景区的南北两部路线,北部路线可以修改为沿着山麓从山冲的 西北面经过,南部则保留基本的线形,修整路面。对毛泽东图书馆通向韶山学校的路线应往山体移近,这样可 以扩大游览的道路,加宽在广场区域入口的地方,同时农田恢复的区域得以扩大,在图书管的南侧一面可以建 设一个停车场这样不仅能起到分流的作用,还能增加其他旅游景点的旅游收入。根据韶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应发挥好毛泽东故居这一核心景点,在开发红色旅 游的同时,综合开发韶山八景,即韶峰耸翠、仙女茅庵、胭脂古井、塔岭晴霞、石屋清风、顿石成门、凤亭遗 址、石壁流泉,加大对韶山八景和韶峰的宣传,这些景点本身风光秀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将会成为游客 来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这些景点参观游览。增加游客的游览路线,建设环形的旅 游路线,能增加旅游收入,提高韶山的旅游质量,既增强了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又有利于景区旅游生态 环境的保护。2、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韶山旅游局要根据韶山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制定旅游宣传策略,运用网络、电视广告等方式进行旅游宣传, 开展促销活动。除了几个核心景区,加大对韶山景区内其他景点的旅游宣传,提高这些旅游景点的游客接待量, 增加游客在景区内的消费热点。韶山管理局要开发独特的旅游项目激发游客的旅游消费欲望。除了目前满足游客瞻仰革命前辈精神和观光 游览的主要旅游景点,可以多开发一些有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如开设让游客体验游击战的场地,因为韶山风景 名胜区拥有国内其他多数景区没有的红色旅游资源,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在韶峰这边建设游击战 的游戏场地,让游客除了通过视觉了解伟人毛泽东和其早期革命的事迹等,还能在亲身体验一场“惊心动魄” 的游击战游戏。另外建设一些文化广场,在广场上开展一些红歌比赛,以及进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活动,邀请旅 游者参与其中,加深游客对韶山的旅游印象,给游客深切的韶山文化体验,提高旅游消费的欲望,这样也起到 了一定的旅游宣传作用。增加旅游商品的种类同样也可以吸引游客。在能拉动经济发展又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允许小贩在景区内摆 设摊点,但是对数量要有所控制。还可以在固定地方建设旅游商场,除了销售游客在旅行时所需要的饮用水、 零食和当地特产等之外,最主要的是出售一些有革命特点的物品,如军装、军帽、草鞋、徽章、革命图书、革 命人物传记等,满足游客在旅行中的消费需求。通过增加旅游项目,既能达到取得更多的旅游经济收入的目标,还能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扩大客源市 场,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性发展。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经济发展韶山党政机关应制定鼓励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提高韶山旅游接待能力水平,促进韶山旅游 品位的提升。通过招商引资,在韶山城区建设更多的高星级酒店,科学规划景区内的农家饭馆,增加韶山的用餐席位, 满足市场需求。星级酒店不仅能带动韶山当地的酒店行业发展,优化住宿环境,还能促进韶山餐饮行业发展, 带动韶山服务行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强当地的消费能力,以及实现经济收入持续增长,促进韶山风景名胜区 可持续发展。(二)促进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管理韶山管理局要通过深入调研,制定规划策略,对景区内的违规建设要坚决整改。加强景区的经营管理,严 厉惩处随意开垦林地农田建设民房的行为,统一规划景区内的饭店农庄建设,对遭到破坏的农田,尽可能的还 原农田风貌,确保景区生态环境不被人为地破坏。对景区内的交通要规范化管理,实行统一的景区交通车。减少在景区内停车场的建设,控制车流量进如景 区内。这样既能保护景区内的生态系统,也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对韶山景区的旅游生态环境保 护和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加大景区环境卫生保护力度结合景区的景观建设需求,在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对景区垃圾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利用与处理,以求 得系统整体效益。凹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更多的垃圾回收桶,在景区内道路边安放,以减少游客将垃圾仍在路 边甚至扔进农田里和林地里。同时在当地开展环保活动,倡导热爱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环境环 保意识。要优化景区内排污系统,完善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保护水资源。招聘更多的环卫人员,在景区内各 个游览路线上进行环卫工作,保持游览路线的清洁卫生,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有重要作用。景区内的垃 圾要尽早运出去,以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为游客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之旅,这样有利于景区 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合理控制客流量游客数量超过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动植物的破坏。控制客流量是保护景区 旅游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韶山管理局应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旅游经营中深入 调研韶山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客流量比较集中时,游客会因购票、检票程序的繁琐而浪费大量的时间。韶山旅游管理部门应将纸质门 票改制成电子卡,运用RFID电子技术,通过电子门票技术严格控制游客总量,在旅游旺季时当游客总量超过 景区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就停止售票或延迟售票。此外,在景区内的各个景点设置RFID阅读器,在每个景点区 域内配备多个天线以覆盖各个景点区域,当游客在游览时,RFID阅读器通过不同的天线接收每个区域内游客 的ID信号,并即刻将数据发送景区管理中心,管理中心通过读取接收到的数据来实时监控游客的分布情况。 对出现超出景点的游客容量的情况及时采取引导、分流等措施,以达到控制各个景区的客流量,保护景区生态 资源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游憩空间,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和观光要求O 11(三)多方合作促进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旅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多个方面行业部门,既要旅游开发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又要旅游开发主体、 旅游管理部门和当地民众之间形成合作,共同促进旅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福利政策韶山管理局要联合韶山政府,对旅游经济收入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在保证对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投入和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增加对当地居民在就业、医疗、文化等方面的福利政策。利用旅游收入分配,开展一些提高当地居民在工农业技术、文化艺术、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免费对当 地居民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能力。政策上提高当地薪资水平,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制定 支持自主创业的的政策,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在经济上、技术上支持当地居民自主创业,提高当地就业率,增 加居民收入,提高当地人均收入水平也会促进当地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实现旅游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2、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加大建设力度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降低外来因素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改善韶山地区交通条件以减少交通拥堵,招聘更多的环卫工人以及垃圾处理设备,建设污 水处理厂等减少垃圾污染和当地水资源污染。通过进行旅游教育,加深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 解,提高当地居民对环境认识。在促进当地发展旅游的同时,确保当地社会生活的原始性。3、保护韶山旅游文化,扩大宣传通过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12韶 山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旅游发展优势,要注意保护好韶山文化,扩大宣传。对景区内的建筑要在风格上体现革命文化气息,保持革命老区的青砖瓦房特色。在景区文化宣传上,韶山 文化局和韶山旅游局要协调统一景区的文化主题,扩大旅游宣传。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针对中老年人旅游市场,打出“回忆热血岁月,缅怀革命伟人”的宣传 旗号,激发国人的旅游欲望,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源还传播了韶山革命文化。针对青少年旅游市场,宣传韶山文 化,弘扬革命精神,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共鸣,使青少年旅游者深切感受革命精神。2004年党中央作 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同年6月国家颁布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报告七月党 中央和国家旅游局等共同发起“中国红色之旅”为主题的百万青少年湘潭韶山行的旅游活动。韶山旅游局要紧 紧把握国家支持的政策,促进韶山红色旅游文化的宣传,为韶山的特色旅游打响招牌。在节假日、毛泽东诞辰以及革命事迹纪念日等特殊的日子,联合旅游社向全国各地传播韶山红色文化旅游, 把全国人民都当作客源市场,主要以中老年人为旅游消费群体,以青少年学生为重要的旅游主体,弘扬革命文 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宣传韶山红色文化之旅和生态观光之旅,实现韶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参考文献:1 田道勇.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1996(2):12-15.2 许涛,张秋菊,赵连荣.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6):123-127.陶静.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J.特区经济,2011(1):175-176.4 陈志辉.湖南县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2015(2):31-36.5 朱晶佳.中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1(34):186-187.张曦予.韶山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化措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4.7 鲍丽霞.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世界,2013(26):402.8 陈彧岚.国内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究J.商业文化,2011(4):337-338.9 麻红晓,杨永丰.景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大家,2012(5):338.10 郭静静.物联网技术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1(8):70-71.11 刘志杰,李建威,李彧宏.广西大明山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及客容量分析J.绿色科技,2014(11):288-291.12 王天桥,石培新.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1):58-61.读书的好处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砺岀,梅花香自苦寒来。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一一陈寿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18、少而好学,如日岀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