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0955213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摘要:以1992-2012年间发表的47篇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半量化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发现:(1)在人口学与生物学变量中,年龄、种族(白人)是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保护因素,出生体重过高/低是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2)在儿童认知、情绪和行为变量中,执行功能、抑制控制、注意控制、早期计算和言语技能是保护因素,冲动性是危险因素。(3)在家庭环境变量中,高社会经济地位、高母亲受教育水平、父母职业、权威型教养方式、母亲敏感性、亲子互动、父母卷入、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适度的父母指导是保护因素;专制型教养方式、母亲育儿压力是危险因素。(4)在幼儿园变量中,儿童课堂参与、师幼互动、同伴互动是保护因素;课堂过于安静或活跃是危险因素。(5)社区环境变量中,高收入与高就业率、安全性高的社区和正规学前看护中心是保护因素。关键词:入学准备 学前儿童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1.问题提出入学准备指学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包括身体运动技能、情绪与社会性、认知发展、言语发展等。做好入学准备是学前儿童未来发展的起点,良好的入学准备状态预示着儿童在未来的学业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1990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NEGP)将做好学前儿童入学准备作为8个教育目标之首,提出“到2000年,所有儿童在入学时都应做好学习的准备”。此后,该领域的研究受到国际学者的广泛重视,入学准备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事实上,并非每个学龄儿童都做好了入学准备。Zigler发现,美国有16%-35%的适龄儿童尚未达到必要的入学准备状态。Rimm-KataSmn,Pianta和Cox的研究表明,有46%的教师认为班级中至少有一半的儿童存在某方面的入学准备问题。盖笑松等人对309名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显示75%的儿童存在某些方面的入学准备问题。可见,国内外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对入学准备不足儿童进行干预。关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干预方案,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如,发展成熟理论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有其自身的生物进度表,由其成熟水平决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受这一理论影响,延迟入学一度成为入学准备干预的主要策略。近年来,随着Bmnfenbrenner发展生态学理论的提出,生态学取向的入学准备干预受到了广泛认可。入学准备的生态化模型不再简单地将入学准备看成儿童发展成熟的进程,关注的范围从儿童个体扩展到了家庭、学校及社区环境等因素。由于入学准备包含内容甚广,影响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因素也相当广泛。国外学者围绕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源这一角度来看,研究主要围绕个体、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环境等方面展开。随着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影响因素研究的丰富与深入,应充分利用有关研究结果设计生态化的干预方案。为了深入理解入学准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以便制定干预方案,本研究将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概念引入入学准备的研究中,从应用角度将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因素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两类。危险因素的概念最早是从流行病学研究中借鉴而来的,指那些增加消极结果的可能性的相关变量。从20世纪70年代起,心理学研究开始关注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并用于解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到80年代,危险因素的概念已经为心理学领域广泛接受。相比之下,保护因素受到研究者注意相对较晚。对保护因素的研究源于发展心理病理学,目前正逐渐延伸到正常儿童身上。研究者认为可能存在调节、缓冲、隔离或抵消危险因素发挥作用的变量,即保护因素。研究者们对于保护因素有着不同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是同一变量的两端,尤其对于高危儿童,低水平的危险因素实际上发挥着保护作用。因此,某一变量是否为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并不取决于变量本身的性质,而取决于特定个体在该变量上得分高低及其与结果变量的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保护因素是有别于危险因素而独立存在的促进儿童发展的因素,比如父母支持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保护因素,而家庭贫困是阻碍其发展的危险因素。这种界定更符合实际情况,能够从变量性质上定义保护因素。此外,Luthar,Cicchetti和Becker还曾提出“促进因素”或“抑制因素”的概念,分别指仅正向预测积极结果或仅负向预测消极结果的变量。综合前人观点,本研究认为,从广义上来看,无论在高危情境还是在正常情境中,只要对个体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都应被定义为保护因素。对危险因素的研究时间比较长,其鉴别方法也相对成熟。研究者常采用卡方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或多水平分析等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鉴别;也有研究者根据结果变量将被试分为入学准备水平不同的群体,通过比较潜在危险因素的组间差异鉴别危险因素。保护因素的鉴别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保护因素区别于危险因素而独立存在,对结果变量发挥主效应或补偿效应;第二种方式是,保护因素的效应以高水平危险因素的存在为前提,当危险因素水平较低时,保护因素的效应并不明显,随着危险水平的增加,保护因素的效应越来越显著,在统计结果上表现为保护因素在危险因素与发展结果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纵观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可以发现:首先,入学准备干预的生态化模型要求研究者归纳最新研究成果用于干预方案的设计;其次,尽管儿童入学准备影响因素的研究数量较多,但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现象,有必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整理与归纳;再次,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定义和鉴别方法日趋成熟,有必要从该视角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最后,Sallis,Proehaska,Taylor及Hinkley,Crawford,Salmon,Oklely和Hesketh等人对半量化分析方法的探索与使用为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区分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半量化分析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编码规则对大量文献中涉及的同一影响因素对结果变量影响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的方法,适合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方法。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发展生态学理论,从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视角,借鉴半量化分析方法,对在1992-2012年间公开发表的与3-7岁儿童入学准备影响因素有关的英文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半量化分析,全面梳理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将清晰地鉴别影响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入学准备不足儿童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找出不确定因素,供研究者深入探讨。2.研究方法2.1文献搜集2.2.1文献搜集的标准。标准如下:(1)文献是实证研究,而非综述;(2)被试为学前儿童,年龄或平均年龄在3-7岁;被试量不少于30人;(3)发表时间在1992-2012年间;(4)发表在同行评审的正规英文期刊上;(5)需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量;(6)考察了一个或多个影响因素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如果文献有如下特征之一者,则排除:(1)属于专家观点、个案研究、综述、未发表的研究报告或学位论文;(2)被试为特殊儿童,如听力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寄养儿童等;2.1.2文献检索。在Google学术搜索、ProQuest中分别将“school readiness(入学准备)”、“readiness for school(为入学做好准备)”、“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幼小衔接)”等与“child(儿童)”、“preschool(学前)”、“Kindergarten(幼儿园)”等组成并列的题名、关键词,搜索从1992-2012年历时20年的文献,符合标准的文献共47篇。选择1992年作为起始时间,是由于国外关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以1990年NEGP将做好儿童入学准备作为8个教育目标之首为起点,此后该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考虑到研究周期和文章发表周期,故以1992年为起点。检索结果也表明,1992年以前确实鲜有关于入学准备的文章发表。本研究所使用的文献89.4%发表于2000年以后。对47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文献的样本量在30-22831之间,平均样本量为2659(SD=4874.16)。47篇文献中,3篇以加拿大儿童为被试,以意大利、柬埔寨和斯里兰卡儿童为被试的各1篇,其它41篇(87.2%)研究均以美国儿童为被试。2.2文献分析2.2.1影响因素的选择与分类。由于文献中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少于2个研究共同考察的变量未出现在结果分析中。借鉴前人研究将文献中涉及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5类:(1)人口学和生物学因素;(2)儿童认知、情绪和行为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幼儿园环境因素;(5)社区环境因素。2.2.2影响因素的编码规则。采用Sallis,Prochaska,Taylor和Hinldey,Crawford,Salmon,Oldely,Hesketh在其研究中使用的编码规则。首先,根据每篇文献的研究结果,记录每个因素与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分为“正向关联”、“负向关联”或“无关联”。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因素的不同关系类型的文献数量在考察该因素的文献总数中所占比例,并对比例进行如下编码(见表1)。支持某因素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有关的文献数量占考察该因素文献总数的比例在0%-33%之间,编码为“0”,表示两者之间无关联;上述比例在34%-59%之间,编码为“?”,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上述比例在60%-100%之间,如果是正向关联则编码为“+”,负向关联则编码为“-”。3.结果分析依据编码规则对文献进行分析。表2总结了至少有2篇文献共同关注的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其中,“与入学准备有关”一栏报告了变量与入学准备之间的关系。“与入学准备无关”一栏表示研究结果没有发现变量与入学准备的关联。“总计”一栏对变量进行总结,其中的百分比指支持变量与入学准备相关的文献数量占考察该变量的总文献数量的百分比。根据百分比,对应编码规则,将变量分为无关、不确定、正向关联、负向关联四种情况。3.1人口学和生物学因素18篇文献共涉及4个人口学和生物学因素。性别、年龄是研究者较多关注的人口学变量,55.6%(5/9)的研究表明,与男孩相比,女孩入学准备状态更好,但仍有44.4%(4/9)的研究没有发现入学准备的性别差异,可见关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性别差异尚未得到一致结论。66.7%(4/6)的研究表明,年龄较大的儿童在入学准备各方面均好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另外,种族也与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相关,白人儿童入学准备状态较好。3.2儿童认知、情绪和行为因素15篇文献共涉及8个儿童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因素,其中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执行功能、抑制控制、注意控制、早期计算技能、早期言语技能等。结果表明,当前的研究结果存在很高的一致性,具有较高的执行功能、抑制控制、注意控制和较好的计算与言语技能的儿童入学准备状态更好。冲动性较高的儿童入学准备状态较差;没有发现外向性与入学准备状态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2个研究考察了儿童看电视行为与入学准备之间的关系,虽然2个研究结果都表明看电视会影响儿童的入学准备,但是影响方向不一致,看电视时间较长会阻碍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而看内容适宜的节目会促进其入学准备。3.3家庭环境因素30篇文献共涉及18个家庭环境因素。其中,研究者较为关注的是社会经济地位,100%(11/11)的研究表明,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入学准备状态较好。另外,85.7%(12/14)的研究表明,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儿童入学准备状态更好;而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尚未有一致结论(50.0%,1/2)。综合来看,专制型教养方式和母亲育儿压力是影响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危险因素;高母亲受教育水平、父母职业状态、权威型教养方式、母亲敏感性、亲子互动、父母卷入、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父母指导是促进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保护因素;没有发现母亲工作时间、母亲语言能力、母亲抑郁情绪、亲子分享阅读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结构、家庭书籍数量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可见,权威型教养方式、高质量的家庭互动和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促进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保护因素。3.4幼儿园环境因素与家庭环境相比,考察幼儿园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相对较少。9篇文献共涉及5个幼儿园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儿童课堂参与、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都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入学准备;而课堂过于安静或活跃则不利于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父母课堂参与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3.5社区环境因素6篇文献涉及了4个社区环境因素。高收入与高就业率、安全性高的社区、正规学前看护中心等都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没有发现其它类型看护(如,保姆、寄养)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4.讨论4.1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个体、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环境是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影响因素的重要来源。通过对47篇英文文献的半量化分析发现,涉及较多的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执行功能、注意控制等。家庭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家庭学习环境和家庭互动,如专制型教养方式和母亲育儿压力是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危险因素;社会经济地位、高母亲受教育水平、父母职业状态、权威型教养方式、母亲敏感性、亲子互动、父母卷入、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父母指导是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保护因素。幼儿园环境因素包括儿童课堂参与、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等。社区环境因素包括社区条件、看护类型等。本研究也发现了前人研究结果中常出现的不一致的变量。如,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性别差异尚未达成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入学准备的不同维度不同性别儿童表现不同。如,女孩大脑的左半球皮层比男孩稍大且更成熟,而语言功能位于左半球,所以女孩的言语发展较好;有关动作领域性别差异的研究也发现,女孩的精细动作和平衡能力比男孩强,但是大肌肉动作发展上男孩有一定优势。儿童入学准备的性别差异还需深入探讨,在儿童入学准备教育方面也要特别关注性别差异。另外,对于其它不一致;的变量(如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书籍数量、父母课堂参与等)也需深入研究。家庭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环境,而父母作为其主要抚养者,对于儿童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表明,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儿童入学准备状态更好,而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尚未有一致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与父亲相比,母亲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外学者的确更加注重研究母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归纳的18个家庭环境因素中,6个因素考察母亲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8个因素考察了父母双方与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没有研究单独考察父亲在儿童入学准备中的独特作用。虽然母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父亲的作用亦不可忽视,父亲是儿童挣脱母亲怀抱的动因,是他们走向外部世界的主要桥梁,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适当增加对父亲因素的关注。与家庭环境因素相比,现有研究对幼儿园和社区环境因素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的探讨相对较少。多数儿童3岁左右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与教师、同伴接触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另外,社区的物质、文化和心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起导向作用,最近跨文化研究也表明社区文化对个体价值观、人格特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目前考察幼儿园和社区环境因素的文献分别仅占文献总数的19.1%(9/47)、12.8%(6/47),今后可以更多关注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幼儿园和社区影响因素。4.2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研究的启示本研究基于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视角系统归纳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因素,为学前儿童入学准备不良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带来了几点启示。第一,本研究梳理了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有关联、无关联和尚未取得一致结论的因素,对于与儿童入学准备无关的因素,如果确定不存在测量方法误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减少对这类因素的关注。对于尚未取得一致结论的因素,首先要分析未取得一致结论的原因,可能由于测量方式不同使得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还可能因为有些因素被研究的次数较少,难以得出一致的结论。对于上述因素,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多加关注,且尽量使用达到心理测量学指标的工具进行测量。此外,还要更多关注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重要因素。第二,现有研究大多静态考察各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危险因素还是保护因素,都并非预示着各因素与入学准备的因果关系,仅是相关关系。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地采用纵向追踪法,动态考察各个因素随儿童发展其影响作用的变化,从而更有效地识别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第三,可进一步区分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并考察动态因素如何作用于静态危险因素。静态因素指不可改变的因素,如过低,高出生体重、未婚母亲等;动态因素是通过自发或外界干预可以改变的因素。从干预和预防的角度看,探讨动态因素价值更大,尤其要关注动态保护因素如何作用于静态危险因素。如,低出生体重是儿童后期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但是对于处于良好家庭环境的儿童而言,低出生体重不再是一个危险因素。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更多地考察动态因素以及动态因素如何作用于静态危险因素,同时建议在进一步区分静态与动态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干预方案。第四,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入学准备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较为薄弱,且部分家长、幼儿园、小学对入学准备的认识仍存在着一定误区,比如把入学准备等同于幼小衔接或片面地认为入学准备就是儿童知识的准备、学业的准备。因此,明确入学准备的概念,扩大对入学准备理念的宣传,从生态学观点加强对入学准备主体、影响因素、支持系统的研究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4.3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本研究基于发展生态学理论,从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视角,借鉴半量化研究方法,使用明确的编码规则,首次对过去20年中的47篇英文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归纳了前人研究的相似性、差异性,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因素,为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预防和干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当然,本研究也存在几点不足。第一,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现象提示研究者应谨慎对待研究结果。为何存在着不一致现象呢?首先,可能由于测量误差。所有变量的测量都有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而且准确测量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很有挑战性。其次,被试群体的特征。如,分别以中高收入家庭中的儿童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为被试可能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最后,不同研究之间被试量的差异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总之,诸多因素增加了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性,而不同研究得出的一致的研究结果也需谨慎对待。第二,47篇英文文献类型多样,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追踪研究等。实验研究和追踪研究能够得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问卷调查只能得到相关关系。由于缺乏适宜的评价标准,本文对前人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时,只能将这两种类型的研究结果均视为相关。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制定适宜的评价标准,给予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这两类不同的研究结果以不同的权重。第三,由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研究工具的缺乏、不同研究者使用的研究工具不一致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等因素阻碍了元分析在本研究中的应用,而传统的文献综述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本研究借鉴前人的半量化分析方法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进行梳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然而,半量化的分析方法只能归纳因素之间是否相关,而难以得出相关的强度;另外,半量化的分析方法使得研究结果过于依赖已发表的文章,易受文献质量和数量的影响,且研究结果的整合可能会忽略个别研究之间的差异。5.结论(1)在人口学与生物学变量中,年龄、种族(白人)是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保护因素,出生体重过高/低是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2)在儿童认知、情绪和行为变量中,执行功能、抑制控制、注意控制、早期计算和言语技能是保护因素,冲动性是危险因素。(3)在家庭环境变量中,高社会经济地位、高母亲受教育水平、父母职业、权威型教养方式、母亲敏感性、亲子互动、父母卷入、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适度的父母指导是保护因素;专制型教养方式、母亲育儿压力是危险因素;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结构、家庭书籍数量与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4)在幼儿园变量中,儿童课堂参与、师幼互动、同伴互动是保护因素;课堂过于安静或活跃是危险因素。(5)社区环境变量中,高收入高就业率、安全性高的社区和正规学前看护中心是保护因素,没有发现其它非正式看护(如,保姆、寄养等)与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