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0886659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金凤区第五小学王丽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正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为明显, 为了课堂教学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第一、努力营造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教学情境。学生是主体, 是学习活动的发动者和维持者。 只有学生有意识、 有目的地从事自己的学习, 这种活动才能不断地维持进行下去, 外界的强加是不起作用的。为了达到启发诱思、 发现问题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克服 “独霸”讲台的弊病, 努力营造学生主动探索、 发现数学规律的教学情境,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去探究、 发现,达到获取知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我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多媒体(fash 课件 )导入新课进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三徒弟分西瓜”的故事。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 ,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 ”“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 此时学生跃跃欲试, 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 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设疑巧妙,激发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积极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有机组合,不但激发学1生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节时,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道理,可先提出这样四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学会弄懂,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1)为什么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一变,小数的值就变了呢?( 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呢?(3)为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了呢?(4)一个小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什么是十倍的关系呢?如果课前教师对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较透彻,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点拨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追问巧妙,激活思维。“问题” 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 而小学教学中概念、算理、法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 因此教师要巧妙追问, 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求 18 和 30 的最大公约数,学生通过自学研讨,发现18 和 30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包含 18 和 30 的全部公有质因数的乘积。 所以 18 和 30 的最大公约数是 23=6。但许多同学却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师追问:为什么 18 和 30 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质因数?教师这一追问,课中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 思维仍出现了堵塞, 不知所措。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闪动 18 和 30 的公有质因数 2、3,去掉一个公有质因数 3。是不是能得到最大公约数?学生的思维畅通, 剩下的 2 虽然是 18 和 30 的公约数,但不是最大公约数。这时学生体会到少一个公有质因数不行,多一个独有质因数也不行。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结合学生的理想,问: “你们不是有很多人想成为医生吗?那么我考考你们, 知道一般人在运动时心脏每分钟能够承受多少次心跳吗?”这样,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于是我就给他们提示: 人在运动时的心跳速率通常和人的年龄有关,如果用 a 表示一个人的年龄,有 b 表示正常情况这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那么 b=0.8(220-a)。然后让他们计算自己正常情况下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是多少?议一议“一个 45 岁的人运动时 10 秒2心跳的次数为22 次,请问他有危险吗?为什么?” 。老师通过巧妙的设问,学生通过积极的“探”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与方法。4、巧设实验,化难为易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动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表面上看,动手实验浪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 但它更有突出之处, 使学生不仅善于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还会培养学生敢于主动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设计让三个同学一起做甩小球的实验, 学生从实验中很快得出哪个小球旋转的轨迹大,哪个小球旋转的轨迹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这样的教学设计一目了然,所有的学生都会得出: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半径越大,圆越大,这样为学习圆的周长做了铺垫。第二、优化教学手段,激活探究的过程。发挥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探究、 创新的欲望, 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素材。 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 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 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 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这一过程中, 使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一般推导圆面积公式教学到此结束, 可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 而就此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 推导?”教师这一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高潮, 这时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各种方法,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易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使学生达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台阶。第三、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 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打开思路,3想 ,自 主 地去 取知 。如:在教学三年 上册可能性一 ,教 在引 学生充分感知 的基 上,重点 学生探究、 。首先引 学生做 前的准 ,教 介 材料并 明 要求-小 商量活 方案- 小 活 方案-合作 、初步推 -学生 ,在小 交流 的基 上,教 将各 的意 展示出来,最后 生共同推理、 、 :打开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 系 才的 果, 你明白了什么?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如果 你一枚一元 的硬 , 将它 出, 果会怎 在 堂教学中 学生 造主 参与的氛 , 学生体 学 数学知 的快 , 使学生在 堂上始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完折扣后,我 学生布置 的 外作 , 学生星期六到商 中 找三件 “打折 ”商品,再用所学的折扣知 求出 商品“打折 ”后的价格,并与 售 核 , 最后 写成三道 用 并写出解答 程,学生 数学知 的 用 程,并取得了成功,心里是多么的喜悦。再如:在教学 的周 一 ,分小 探 的周 与 的直径之 的关系 , 学生展示 , 有的小 用 法, 有的用 法引出 的周 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 的教学形式凸 学生在 堂上的主体地位, 体 知 的生成 程。 之,凡是能 学生探 的教 大胆 他 自主探究, 在 操作中 化学生的求知欲, 展他 的能力, 才能真正做到学生是学 的主人,充分 他 的主体地位, 堂教学才有活力, 教学效果好, 符合目前 堂改革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到 改。4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金凤区第五小学王丽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