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20685413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4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 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 20讲 学习目标导航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国民经济恢复的背景及结果; “ 一五 ” 计划与三大改造的措施及成就。 2探索与失误:中共八大的决议及其意义; “ 大跃进 ” 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探索失误; 60年代国民经济 “ 八字方针 ” 及其成果。 3国民经济的劫难: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国民经济劫难 的原因及表现; 1971年、 1975年周恩来及邓小平的整顿及成 果。 学习目标导航 考点 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 _,通货 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2)结果: 1952年的工农业生产超过 _,完 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2 “ 一五 ” 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落后的 _, 生产力水平低下。 第 20讲 主干考点梳理 主干考点梳理 全面崩溃 历史最高水平 农业国 (2)措施:优先发展 _,先后建成鞍钢、长春一 汽、沈阳机床厂等企业。 (3)结果: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 _奠 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措施: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 业掀起全行业 _的高潮。 (2)结果: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 _,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第 20讲 主干考点梳理 重工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 20讲 主干考点梳理 【 特别提醒 】 “一五 ” 计划完全以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 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 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 系的有机统一。 第 20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 2 全面建设时期的探索 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2)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 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的任务是把我国 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 _。 (3)影响: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1)“总路线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 鼓足干劲,力 争上游, _地建设社会主义 ” 。 落后的农业国 多快好省 工业国 (2)“大跃进 ” :片面要求 _、大办农业。 (3)人民公社化: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 配;大办 _。 (4)影响: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出现了建 国以来最严重的 _。 3纠正失误 (1)措施: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 “ 左 ” 的错误;对 国民经济实行 “ _”。 (2)结果: 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1965年国民经济 _基本完成。 第 20讲 主干考点梳理 大办工业 公共食堂 经济困难 八字方针 调整任务 第 20讲 主干考点梳理 【 归纳总结 】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的深刻教训 (1)要充分认识国情 。 (2)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3)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 (4)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 , 按比例进行 , 不要急于求成 。 第 20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 3 国民经济的劫难 1劫难 (1)背景: “ 文化大革命 ” 动乱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扩 展到 _。 (2)表现:许多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 “ 闹革命 ” ,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调整 (1)1971年, _着手调整国民经济, 1973年国民经 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邓小平提出 _的思想,使国民经济 迅速回升。 经济领域 周恩来 全面整顿 【 特别提醒 】 全面整顿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束 “ 文 化大革命 ” 的错误。从整个 “ 文化大革命 ” 的过程来看,这场 整顿为粉碎 “ 四人帮 ” ,结束 “ 文化大革命 ” 奠定了基础;从 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来看,这场整顿为拨乱反正和社会主 义建设新时期的探索做了必要准备,提供了宝贵经验,是邓小 平理论的酝酿阶段。 第 20讲 主干考点梳理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 “ 一五 ” 计划与社会主义建 设的特点 1 “ 一五 ” 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 且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方面是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另 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需要迅速改变这种状 况。 2 “ 一五 ” 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这 是由于东北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工业基础,而且工业资源丰富, 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支援, 重点要点探究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此,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基地,长期发挥着 重要作用。 3 “ 一五 ” 计划完全以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业 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 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 统一。 4 “ 一五 ” 计划是完全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 步骤。考虑到改造和建设的长期性, “ 一五 ” 计划只是强调五 年期间为改造和建设准备初步基础。实施的结果则是 “ 一五 ” 计划提前完成了总路线规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超额完成 了预定的工业化的建设指标。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例 1 2011海南卷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 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 映出当时中国 ( )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建国初期“一五” 计划特点的 准确理解。解答本题应结合“一五”计划的成果图分析备选项。 上海、天津等地原来是工业比较先进的地区,但“一五”计划 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以东北和西部为主,这些地区重工业生 产速度加快。原来工业较发达的上海、天津逐渐在全国的工业 比重中下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A项明显错误, B项重工业 生产速度加快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 C项。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命题分析 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新特点包括建设任务、 工业体系、地域布局等方面。高考特别重视通过设置新的材料 情境考查对 “ 一五 ” 计划、社会主义改造、 “ 大跃进 ” 及人 民公社化等相关概念的准确迁移理解。备考时要围绕其概念内 涵及特点加强理解与领悟。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变式题 2011肇庆二模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 划把苏联援建的“ 156项工程”作为工业化建设,也是重工业 建设的中心和重点。出现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争霸的影响 B新中国经济恢复的需要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的需要 答案 C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新中国成立时,美苏争霸尚未形成, A项错误。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已经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开展的, 故排除 B项。“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 了初步基础,制定“一五”计划时,还谈不上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全面开展,故排除 D项。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正确答案为 C项。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 大跃进 ” 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教训 拓展探究 问题一 “大跃进”运动时期各地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 度问题上,相互攀比和浮夸,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 故事,请问其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应如何评价? 提示 (1)背景:“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 成绩,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当前形势进行了十分乐观的估计。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始全面发动 “大跃进”运动。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2)评价:“大跃进”运动,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忽视 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片面追求高速度。其直接的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 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问题二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 析其实质及危害。 提示 (1)特点: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实际是大搞平均主义。具体表现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2)实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 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 越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3)危害:极大地降低了共产主义的标准,助长了平均主义倾 向,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是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又一次严重失误。 问题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带来哪些深 刻的教训? 提示 (1)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 认识,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可能具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 生产力是不切合实际的。单凭主观意志的做法势必违背经济发 展规律,带来浮夸和冒进。 (3)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和协调发展。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例 2 2011广东卷 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 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十年建设时期出现的“左”倾错误。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解题的关键 在于抓住图片信息“ 1958年”“卫星”等信息,此时正是 “大跃进”时期,由于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各地虚报产量, 叫做“放卫星”,杂志名称反映了当时的流行现象。 命题分析 高考考查本考点的题目注重“大跃进”及人 民公社化的特点及其危害,同时关注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教 训和启示。复习备考时,要梳理两大运动的概念内涵、主要特 点及其危害和教训。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变式题 2011江苏百校联考 “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 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 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 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 色 (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中的民谣典型体现了“大跃进”时期的浮 夸风。 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 大办农业。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出现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些情况反 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 了客观经济规律。材料是这一时期大刮浮夸风的反映。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史料链接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探究。 材料一 所有这些将要发射的高产卫星,和徐水的大面积 丰产田连成一气,要把这儿的粮食亩产从去年的 214斤提高到 今年的两千斤。人民公社的建立和毛主席的视察,就是目前争 取两千斤的足以使山倒海平的力量。 徐水人民公社颂,人民日报, 1958年 9月 1日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材料二 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 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 针。 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 来的事情了。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1958年 8月 29日 )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解读史料 材料一介绍的河北省徐水人民公社是“大跃进”及人民公 社化运动中的典型代表,该公社不断发射粮食“高产卫 星” (实是虚假纪录 )的事迹曾在报章上广为传播。在“大跃 进”运动中,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盲目提高粮食生产计划指标 的做法,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各地的“高产卫星”越放 越大,使人们的头脑也越来越不冷静,严重脱离了实际。材料 二是中共中央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民公社 的必要性、体制特点、组织规模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党中 央推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要完成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 进”,企图通过人民公社的道路,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第 20讲 重点要点探究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教师备用习题 1 2010 全国卷 据统计,到 1950年 9月,中国人民 银行的存款总额比 1949年 12月增加了 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 国 ( )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答案 解析 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恢复经济,到 1952年, 我国经济状况才取得根本好转,故 B项不正确;同样,到 1952 年才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C项也不正确;而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也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我国刚刚建国,人民收入水平还处于 非常低的水平,故 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 A项。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2 2011北京卷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 总产值对比表 (单位: %)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 A 1946 1949 B 1952 1956 C 1966 1976 D 1978 1982 答案 B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 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解析 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 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 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间应是 过渡时期,故选 B项。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3 2011课标全国卷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 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 30年不变。 这项政策在当时 (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答案 A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调整的情况。针 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提 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 在农业,由此看出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农业 生产的发展,恢复经济。 B、 C两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D项在 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4 2011海南卷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 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 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答案 A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 解答本题应结合人民公社化的影响,逐个判断备 选项。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 营形式的消失, A项符合题意。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没有发 生根本改变,排除 B项。由于实行统一的分配体制,打击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排除 C项。由于该体制 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得不到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也得不 到增强,排除 D项。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5 2010江苏卷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 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 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 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答案 D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建国后初期经济政策的理解。根 据图示反映的是 1954年,经分析 A、 C两项是在 1958年,故应 排除; B项是在 1956年,故应排除。正确选项是 D项。 第 20讲 教师备用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