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第一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0637328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第一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第一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第一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 翼 课 件 要点梳理 考点讲练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八年级数学下( BS) 教学课件 小结与复习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4)_、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 合, 简称“三线合一” . 顶角平分线 (3)两个 _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 底角 (2)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是它的对称轴 ;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1.性质 (1)两腰相等 ; 要点梳理 2.判定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 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写成“ _”) . 等角对等边 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1.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 ;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 ,并且每一个角都 等于 _; 是 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是三条高所在的直线 ; 任意角平分线、角对边上的中线、对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 60 2.判定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有一个角是 60 的 _是等边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5)在直角三角形中, 30 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 于斜边的一半 .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_. 互余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 有两个角 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互余 三、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表达式的常见变形: a2 c2 b2, b2 c2 a2, . 勾股定理分类计算:如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是 a,b(且 a b),那么,当第三边 c是斜边时, c _; 当 a是斜边时,第三边 c _. 四、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 . 即: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 为 a、 b,斜边为 c ,那么一定有 . 平方 注意 只有在直角三角形里才可以用勾股定理,运用时要 分清直角边和斜边 2 2 2 2 2 2,c a b a c b b c a a2 b2 c2 22ab 22ab 五、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有关系: a2 b2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利用此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1)确定最大边; (2)算出最大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 ; (3)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 则说明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到目前为止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有: (1)说明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 ; (2)说明三角形中有两边互相 ; (3)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平方和 直角 直角 垂直 注意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要防止出现一开始就写 出 a2 b2 c2之类的错误 c2 1互逆命题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 题的 ,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 的 ,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2逆命题 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只要将原命题的条件改 成 ,并将结论改成 ,便可以得到原 命题的逆命题 结论 条件 结论 条件 六、逆命题和互逆命题 3逆定理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 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 个叫做另一个的 定理 注意 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一个定理不一定有 逆定理如“对顶角相等”就没有逆定理 逆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 2.逆定理: 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七、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常见的基本作图 (1)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 ; (2)作已知线段的垂直 线 垂线 平分 4.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且到三个顶点 的距离相等 . 1.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 2.判定定理: 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 分线 . 3.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且到三边的 距离相等 . 八、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考点一 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 1 如图所示,在 ABC中, AB=AC,BD AC于 D. 求证 : BAC = 2 DBC. A B C D 1 2 E 【 分析 】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 性质,可作顶角 BAC的平分线,来获取 角的数量关系 . 考点讲练 A B C D 1 2 E 证明:作 BAC的平分线 AE,交 BC于点 E,如图所示, 则 1 1 = 2 = .2 BAC AB=AC, AE BC. 2+ ACB=90 . BD AC, DBC+ ACB=90 . 2= DBC. BAC= 2 DBC.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它 们是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 的特殊情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应用也很广泛, 有一个角是 30 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之间 的倍份关系的重要手段 . 方法总结 1. 如图,在 ABC中, AB=AC时, (1) AD BC, _= _;_=_. (2) AD是中线, _ _; _= _. (3) AD是角平分线, _ _;_=_. B A C D BAD CAD BD CD AD BC BAD CAD AD BC BD CD 针对训练 例 2 在 ABC中,已知 BD是高, B 90, A、 B、 C的对边分别是 a、 b、 c,且 a 3, b 4, 求 BD的长 解: B 90 , b 是斜边, 则在 Rt 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又 S ABC bBD ac, 2 2 2 24 3 7 ,c b a 6 7 3 7 . 84 acBD b 12 12 考点二 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的长求斜边上的高时,先 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用面积求斜边上的高较为简 便在用勾股定理时,一定要清楚直角所对的边才是斜边, 如在本例中不要受勾股数 3, 4, 5的干扰 方法总结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和 4, 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 25 针对训练 D 例 3 已知在 ABC中, A, B, C的对边分 别是 a, b, c, a n2 1, b 2n, c n2 1(n 1), 判断 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考点三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由于 a2 b2 (n2 1)2 (2n)2 n4 2n2 1, c2 (n2 1)2 n4 2n2 1, 从而 a2 b2 c2, 故可以判定 ABC是直角三角形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 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先判断哪条边最大; 分别用代数方法计算出 a2 b2和 c2的值 (c边最大 ); 判断 a2 b2和 c2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 形;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方法总结 3.已知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正方形 的格点 上,可以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 有 _ 针对训练 (2)(4) 例 4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写出这些命题的逆命 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如果 a 0,那么 ab 0; (2)如果点 P到线段 AB两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 P在 线段 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解: (1)原命题是真命题 原命题的逆命题是: 如果 ab 0,那么 a 0.逆命题为假 (2)原命题是真命题 原命题的逆命题是: 如果 P在线段 AB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 点 P到线段 AB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其逆命题也是真命题 考点四 命题与逆命题 针对训练 4.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 1)若 x=1,则 x2=1;( 2) 若 |a|=|b|,则 a=b. 解: ( 1)逆命题: 若 x2=1,则 x=1是假命题 . ( 2) 逆命题: 若 a=b,则 |a|=|b|是真命题 . 解: AD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AB =AC, BD=CD. 点 C 在 AE 的垂直平分线上, AC =CE, AB=AC=CE, AB+BD=DE. 例 5 如图 , AD是 BC的垂直平分线 , 点 C 在 AE 的 垂直平分线上 , AB, AC, CE 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 AB+BD与 DE 有什么关系 ? A B C D E 考点五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如图,在 ABC中, DE是 AC的垂直平分 线, AC=5厘米, ABD的周长等于 13厘米, 则 ABC的周长是 . A B D E C 18厘米 常常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 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 进行线段之间的转换来求线段之间 的关系及周长的和差等 ,有时候与等腰三角形的 “ 三线合一” 结合起来考查 . 方法总结 针对训练 6.下列说法: 若点 P、 E是线段 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则 EA EB, PA PB; 若 PA PB, EA EB, 则直线 PE垂直平分线段 AB; 若 PA PB, 则点 P必是线段 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若 EA EB,则经过点 E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 AB 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 例 6 如图,在 ABC中, AD是角平分线,且 BD = CD, DE AB, DF AC.垂足分别为 E , F. 求证: EB=FC. A B C D E F 【 分析 】 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 到 DE=DF,再利用“ HL”证明 Rt BDE Rt CDF. 考点六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A B C D E F 证明: AD是 BAC的角平分线, DE AB, DF AC, DE=DF, DEB= DFC=90 . 在 Rt BDE 和 Rt CDF中, DE=DF, BD=CD, Rt BDE Rt CDF(HL). EB=FC. 8. ABC中 , C=90 , AD平分 CAB,且 BC=8,BD=5,则 点 D到 AB的距离是 . A B C D 3 E 7. 如图, DE AB, DF BG, 垂足分别是 E, F, DE =DF, EDB= 60 , 则 EBF= 度, BE= . 60 BF E B D F A C G 针对训练 9. 如图所示,已知 ABC中, PE AB交 BC于点 E, PF AC交 BC于点 F, 点 P是 AD上一点,且 点 D到 PE的距离与到 PF的距离 相等,判断 AD是否平分 BAC,并说明理由 解: AD平分 BAC理由如下: D到 PE的距离与到 PF的距离相等, 点 D在 EPF的平分线上 1 2 又 PE AB, 1 3 同理, 2 4 3 4, AD平分 BAC A B C E F D ( 3 4 1 2 P 考点七 本章的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 例 7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0cm,其中两边的差为 8cm,求这个等 腰三角形各边的长 . 【 分析 】 要考虑腰比底边长和腰比底边短两种情况 . 解:若腰比底边长,设腰长为 xcm,则底边长为 ( x-8)cm, 根据题意 得 2x+x-8=20, 解得 x= , x-8= ; 若腰比底边短,设腰长为 ycm,则底边长为 ( y+8)cm,根据题意得 2y+y+8=20,解得 y=4, y+8=12,但 4+4=812,不符合题意 . 故此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8 3 4 3 28 cm, 3 28 cm, 3 4cm. 3 分类讨论思想 10.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4和 6,求它的周长 . 解:若腰长为 6,则底边长为 4,周长为 6+6+4=16; 若腰长为 4,则底边长为 6,周长为 4+4+6=14. 故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14或 16. 针对训练 例 8 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AC 6 cm, BC 8 cm, 将 ABC折叠,使点 B与点 A重合, 折痕是 DE,求 CD的长 【分析】 欲求的线段 CD在 Rt ACD中, 但此三角形只知一边,可设法找出另两 边的关系,然后用勾股定理求解 方程思想 解:由折叠知: DA DB, ACD为直角三角形 在 Rt ACD中 , AC2 CD2 AD2, 设 CD x cm, 则 AD BD (8 x)cm, 代入 式,得 62 x2 (8 x)2, 化简,得 36 64 16x, 所以 x 1.75, 即 CD的长为 1.75 cm. 7 4 方法总结 勾股定理可以直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的问题;如果只知一边和另两边的关系时,也可用勾股定 理求出未知边,这时往往要列出方程求解 针对训练 11.如图,在矩形纸片 ABCD中, AB=12, BC=5,点 E在 AB上,将 DAE沿 DE折 叠,使点 A落在对角线 BD上的点 A 处,则 AE的长为 . 103 课堂小结 三角形 的证明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勾股定理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HL)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等边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垂 直 平 分 线 的 性 质 角 平 分 线 的 性 质 课后作业 见章末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