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练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0605664 上传时间:2021-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四单元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四单元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练习题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复习一、填空。1.把3.61.5=1.83改写成比例是( )2.根据A/4=B ,那么A 和B 成( )比例。3.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分别是10和54,其中一个外项是4.5,另一个外项是( )4.线段比例尺 表示图上1厘米的线段相当于实际距离( )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5.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6.如果2a=3b (a ,b 均不为0),那么a:b= ( ):(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0厘米,它的高与面积成( )比例。8.一个零件长10毫米,画在图纸上长5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当堂检测:9、已知5a=3b,那么a:b=( ):( )。10、一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3,另一个内项是( )。11、已知a:b=c,当a 一定时,b 和c 成( )比例,b 当一定时,a 和c 成( )比例,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比例。1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把它按3:1扩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二、 择优录取。1.能与41:31组成比例的是( )A 、31:41B 、4:3C 、3:42.夏庄小学操场长108米,宽64米,画在练习本上,选(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A 、2021 B 、20211 C 、100001 40 0 80 160千米3.在比例尺是6 : 1的地图上,量得A 到B 的距离是1.2厘米,A 到B 的实际距离是( )A 、 7.2厘米B 、2厘米C 、0.2厘米二、生活中的数学:1.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2.筑路队铺一段高速公路,原计划每天铺0.32千米,实际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结果120天铺完,原计划多少天铺完?(用比例知识解答) 3. 一间办公室,用面积是1.5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40块,若改用面积是0.6平方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 4、学校操场长130米,宽80米,用10001的比例尺画在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5、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求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6.甲、乙两地相距640千米,在图上只有32厘米,乙、丙两地在图上是12厘米,乙、丙两地实际相距多少千米?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精心设计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节课教案并进行了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必修内容,在过去版本的教材中只列为选修内容,我们都不曾上过。选中它作为校本教研公开课,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提出一个新的挑战。结合“Z+Z”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课题,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五大特性:1全体性面向每一位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长城画面和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邮票的缩放,精美的图片、鲜明的动画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通过姚明扣球的雄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引入自然、贴切,而且寓学生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2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已准备的相似多边形的图片仔细观察、自主思考、随意放置,然后连接对应点。根据自己的理解,推断出结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3差异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本人在教学中设计了“练一练”、“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创设施展才能的空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4实践性把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整体过程中,提供学生学习合作、交流、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手、动口、动脑、实际操作、同伴互助,让学生通过实际感悟位似图形的概念,找出规律,从而确定位似图形的性质,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5创新性通过作新五边形与原五边形位似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张小舟同学利用“Z+Z”教学软件快速准确的做出了新五边形,并且拖动位似中心得到了多种不同位置的新五边形。“Z+Z智能教育平台”的使用为学生探索数学奥妙提供了直观的现代化工具。特别是我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巧妙用在“室内装潢设计”上,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通过这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形成了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长期以往必能获得终生受益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真正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感这种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感受到“Z+Z智能教育平台”辅助数学教学的强大功能。任重而道远,我将把科学探索和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