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22课 太空一日 【 资料备查 】 1.作者名片 (加下划线内容要记牢 ) 杨利伟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出生于辽宁省葫 芦岛市绥中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特级航天 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 ,载人航天 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 ,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 室副主任。 2003年 10月 15日北京时间 9时 ,杨利伟乘由 “长征二号 F” 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 太空 ,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起到了里 程碑的作用。 2.写作背景 2003年 10月 15日上午 9时整 ,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 , 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经过 21个小时、 60万 公里的绕行任务后 ,成功返回地球 ,降落在内蒙古大草 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结束 ,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 : 继雄霸太空 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 个太空科技国家。 【 字词积累 】 答案: n ch kn jn zhu chu 遨 瞬 逸 2.通晓词义 ,填对词语 _:一眨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_: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 责任。 _:意味深长 ,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_:指高温炙烫。 答案: 瞬间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烧灼 【 成语辨析 】 惊 心 动 魄 释义 使人感受很深 ,震动很大 误用 搭配不当 判断 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 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 ,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 后果 分析 “ 惊心动魄”指使人感受很深 ,震动很大。与“后果”搭配不当 【 内容感知 】 3.读课文 ,根据文章的小标题和下面的提示概括主要内 容。 第一部分 (1 17段 ):写火箭发射、飞船起飞时“我” 因 _而产生了 _,以为 _ 了。 答案 :共振现象 极大的痛苦 自己要牺牲 第二部分 (18 29段 ):“ 我”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_,在太空判定飞经地球的方位 ,还看到太空 中类似 _的物体。 答案 :一段弧 棉絮状 第三部分 (30 39段 ):作者描述在太空中 _的错 觉和神秘的 _。 答案 :“ 本末倒置 ” 敲击声 第四部分 (40 67段 ):作者具体描述飞船返回地面的经 过。 微课一 痛苦 意外 奇景 1.作者在太空中经受了哪些痛苦 ? 答案 :飞船发射瞬间产生剧烈的共振 ,让作者痛苦难忍 ; 飞船刚刚入轨进入失重状态时 ,让作者产生 “ 本末倒置 ” 的错觉 ;飞船抛伞的巨大冲击 ,让作者倍受折磨。 2.作者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 ? 答案 :飞船发射瞬间产生剧烈的共振 ;返回黑障中 ,高温 的飞船出现裂纹。 3.作者在太空中听到和看到了什么 ? 答案 :听到了神秘的敲击声。看到了地球的形状、类似 棉絮状的物体等。 微课二 严谨 科学 探索 4.结合文中的事例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 答案 :示例 1:对于太空中的神秘声音 ,技术人员用各种 办法模拟 ,让 “ 我 ” 反复听 ,“ 我 ” 却总是觉着不像。 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 ,也没有个结果。作者没有听到和 太空中一样的声音 ,就不签字 ,表现了严谨、科学的态 度。 示例 2:作者在太空中看到一些棉絮状的物体 ,认为也许 是灰尘 ,也有可能是太空垃圾 ,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 些什么。作者猜测那些东西可能是灰尘、太空垃圾 ,但 不确定 ,表明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示例 3:“ 我 ” 坐在里面 ,怀抱着操作盒 ,屏息凝神地等 待着配合程序 :到哪里该做什么 ,该发什么指令 ,判断和 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表现了作者严谨、谨慎的态度。 5.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与情感 ? 答案 :表现了作者勇于探索、不怕牺牲、严谨科学的精 神品质 ,也流露出作者对祖国的热情和探索太空的自豪 之情。 【 图文归纳 】 【 考点同步解读 】 高频 考点 标题含义 ;标题作用 核心 题型 1.说说文章标题的含义。 2.文章以“ ” 为标题的好处是什么 ? 【 P75T8(1)】 【 方法点拨 】 1.标题含义。分析标题的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 义两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 ,深层含 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标题作用。标题的作用主要有 :(1)交代文章的主要 内容 ,揭示 (暗示 )文章主旨 ;(2)点明行文的线索或感情 线索 ;(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 ;(4)设置悬念 ,吸引读 者 ;(5)富有哲理 ,引人思考 ;(6)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 题型示范 】 文章以“太空一日”为标题有何作用 ? 答案 :“ 太空一日 ” 概括了作者由飞船开始发射到安全 返回地面的时间为一天 ;设置了悬念 ,在太空到底有怎 样的经历 ,吸引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